1、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角色、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
2、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二、教学对象及基本情况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幼师高二年级学生。高二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进入幼儿园实习的问题,所以对于目前在校学习来说,较喜欢实践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以趣味性的形式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三、课时安排章节 内容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第一章 游戏概述 1第二章 现代儿童游戏理论1第三章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1第四章 学前儿童游戏环境1第五章 角色游戏 1 1第六章 表演游戏 1 1第七章 结构游戏 1 1第八章 规则游戏 1 1第九章 游戏的观察 1 1第十章 游戏的评价 1 1第
3、十一章 学前儿童玩具 1 1总计 11 7四、教学方法理论部分教学以讲授为主,配以适量作业;游戏部分以讲授、观摩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训练。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各类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为重点,在讲清各类游戏特点以及游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尽量联系实际多讲一些案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拓展学生对幼儿游戏的认知水平,重视实践环节,突出能力训练。在教学模式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同时注意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应用讲授法、观摩法、练习法、操作法、总结归纳法等。五、成绩考核方法本学科的考核采取平时考核(40 分)和期末闭卷考试(60 分)相结合的方式,关于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平时学习态度(无迟到、早退、上课听讲认真,10 分) 、平时作业(10 分) 、游戏设计组织(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 20 分) 。六、主要参考书目儿童游戏通论: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黄进学前儿童游戏:杨枫游戏与儿童发展:约翰逊等著,华爱华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