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长亭送别+学案.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6416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长亭送别+学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长亭送别+学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长亭送别+学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长亭送别+学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长亭送别+学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长 亭 送 别学习目标1.了解王实甫的生平和戏曲的有关知识。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和富有文采的戏曲语言。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4.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自主学习1.脱布衫和一煞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3.请找出曲词中描写景色的组合意象。课后作业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泠泠( ) 余荫( ) 玉骢( ) 迍迍( ) 笑靥( )玉醅( ) 金钏( ) 挣揣( ) 蹙眉(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揾 (wn) 瘟 (n) 谂 (shn) 稔 (rn) 霭 (i) 蔼 (i) 赓 (gng)

2、 庚 (gng) 3.辨析下面几组近义词。(1)荫庇荫蔽荫庇:树木遮蔽阳光,使人们得以乘凉休息。比喻子孙后代得到祖宗的保佑庇护。通常使用比喻义。荫蔽:树木遮蔽。辨析: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就 在这片树林后。 李泽楷虽为富豪之后,却自小性格叛逆,不愿受父亲 而执意要自行创业。 (2)融融溶溶融融:形容欢乐和睦的样子;暖和。溶溶:形容水流盛大;形容明净洁白。辨析:古镇居民聚在这廊棚之下,搬出桌椅,边吃饭边用吴音闲谈一天的趣闻,爽朗的笑声不时飘来,好一派其乐 的生活。只是遗憾没能坐船夜游,欣赏这“梨花院落 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美景。 (3)徘徊踟蹰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

3、起伏。踟蹰: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辨析: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认为,2014 年保费增速依然会在底部 。 望着眼前的十字路口,我茫然无措, 不前。 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1)谂知: (2)栖迟: (3)举案齐眉: (4)蝇头微利: (5)劳燕分飞: (6)凄凄惶惶: (7)杯盘狼藉: 能力提升1.试将 长亭送别收尾中的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与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2.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写爱情的作品不在少数,而西厢记

4、在思想上更趋深刻,这是为什么呢?3.分析本折中莺莺的形象。4.简要分析端正好滚绣球两曲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并说说这两曲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5.请选择一两个例子具体说说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的特色。6.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明代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却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而改成以崔、张分手为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请就金批西厢记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脱布衫中的环境描写渲染出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一煞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2.“红泪”借王嘉拾遗记中“薛灵芝离别

5、父母,以玉唾壶承泪,壶变成红色”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 “伯劳飞去燕西飞”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崔、张缠绵难舍的心情。3.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课后作业1.ln yn cng zhn y pi chun chui c2.揾泪/瘟疫 谂知/熟稔 暮霭/和蔼 赓续/年庚3.(1)荫蔽 荫庇 (2)融融 溶溶 (3)徘徊 踟蹰4.(1)深切体会,深知。(2)留恋、迷恋。(

6、3)形容夫妻相爱相敬。(4)比喻极小的利益。(5)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6)惊慌不安的样子,文中是“急忙、赶紧”的意思。(7)指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能力提升1.长亭送别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以用车“装载”的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颇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这些都自然贴切,化无形为有形,丰富了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增强了表现力与感染力。 2.西厢记正面提出了“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

7、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的行为是对封建礼教和传统婚姻爱情观念的冲击与否定。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浦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浦东路” 。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考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 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

8、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和深刻性。3.莺莺:一名叛逆、倔强,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反常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投下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

9、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4.(1)端正好这首曲子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浓郁,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借途中的景物来抒发离别的怨恨。(2)端正好和滚绣球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

10、较多地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5.(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在感情的折磨下身心交瘁。(2)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花、靥,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从而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

11、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6.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的桎梏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才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 。 金批西厢记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的悲剧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记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记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