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63491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课后对点集训 第一板块 炼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卢纶(739799 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答:_答案 闲,意为悠闲、自在,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春草之闲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解析 “东风吹

2、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 “东风”句,侧重在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 ,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起思乡之情。 “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妙。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的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黄的晚秋季节,他思念起好友子由(苏辙),此时苏辙被贬筠州(今江西高安),两地相隔不远。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

3、” “催”二字的妙处。答:_答案 诗人看到叶黄, “知”晓已是晚秋, “催”字写出了时间的紧迫,这两字,看似写景,实际上诗人是融情于景,表达自己落魄无依的郁闷和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感慨。解析 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基本为:字的含义句中意义作者情感。开头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而实际上是借此来反衬诗人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小虫” ,指促织(即蟋蟀)。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言外之意是: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自己当年也曾想过要干一番事业而落魄至今,一事无成,再也难以展露才华。光阴徒催人老。一个“知”字,一个“催”字,表达出这种难遣的郁闷心境。

4、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别薛华王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 “遑遑”二词的妙处。答:_答案 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 “送送”意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 “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留恋。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送送” “遑遑”巧用了叠词,具有音韵美,再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最后点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板块 诗眼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5、长安夜雨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 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_答案 “诗眼”是首联中的“忧”字。全诗先写作者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次写命途的不顺(“运落风波”);最后写生命的衰老(“志气俱消” “白发新添”)。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本诗以“忧”字贯穿全诗,抒发了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颈联从视觉和听觉

6、角度描写。树上聚集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睡燕谢宗可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睡”作为全诗的诗眼,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 首联写睡因和睡态: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颔联、颈联写睡梦:燕子学庄周梦蝶,梦魂轻盈,来到汉宫探访与它同名的赵飞燕,又飞进了历经沧桑的乌衣巷,却迷失了当年熟识的回来路。尾联写睡醒:燕子被惊醒后嗔怪于卷帘人,而此时夕阳西下、小桥深巷的场

7、景却还在似梦非梦中。(意思对即可)解析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逐句概括内容,并答出其实从哪些方面来体现“睡”的。如首联可抓住“困顿” “倦翼低”从燕子入睡的原因及姿态等角度概括。以此类推,再结合着其他诗句分析概括即可。第三板块 炼句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除夜有怀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答:_答案 “乱”既指在一片乱山之中,也指作者心绪烦乱;“残”既扣住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此表现心境凄冷。“乱山” “残雪”写出了诗人

8、旅居的环境,也是在衬托作者旅居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情。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分析时可从以下几步入手,(1)理解“乱” “残”在句中的意思;(2)看“乱” “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3)看“乱” “残”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再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梅尧臣(10021060)一生仕途坎坷、官居下僚。至和二年(1055 年)作者晚年丁母忧居乡,守制即将结束准备出仕时写下此诗。有人认为颔联为“当世名句” ,请从“景

9、”与“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 诗歌颔联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在优美恬静的水边安眠的野凫。在风日和煦的春天绽放春花的老树,将诗人的闲情逸趣融入眼前“野凫” “老树”中。表达了作者悠闲恬静的情感。(意思答对即可)解析 本题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结合意境、情感分析诗句。诗歌的颔联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首先需要找出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如“野凫” “老树”等,其次要分析出这些景物中融合的作者的感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次韵送张山人 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 真聊尔 ,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张山

10、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聊尔:姑且如此。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答:_答案 用词巧妙。 “洗” “供”两个动词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 “禅心”乃水洗出, “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构思巧妙。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手法巧妙。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任答两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11、。鉴赏诗句,可从炼字用词、构思、表达技巧等角度入手。颔联的巧妙之处在于,语言高度凝练,文思十分巧妙,把山、水、禅、心、诗、笔、眼、眉多重景致事物,通过“洗” “供”两个动词全部紧密联系起来,恰如丝线串珍珠变成了美丽的项链。同时,运用以实写虚、拟人手法,烘托了一种天人合一、禅意人心的意境。第四板块 语言风格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溪早春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清新颖秀。以颔联为赏析对象,请你就此特色加以鉴赏。答:_答案 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

12、梢红” ,描写细腻入微:柳枝返绿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开始,故说“垂处绿” ;而桃花开放总是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所以说“末梢红” 。语言新颖活泼,它体现在:“下来” “上去”分别写柳枝桃枝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又具有拟人意味。解析 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赏析应该立足于整体,不能只从个别词入手,颔联主要意象“柳” “桃” ,主要关注其修饰语,然后发挥想象,营造意境,分析其清新之处。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答:_答案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像是从平凡生活中信笔拈来,如“相送罢”“归不

13、归” 。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解析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_答案 这首词的语言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含蓄蕴藉,不明说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让读者通过词句自己去揣摩联想,使得整首词的思想更显深沉感人;二是形象生动

14、,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把醉态写得活灵活现。解析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下片仅仅二十五个字,却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画。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 “问松” “疑松” “推松” “斥松”的过程写得逼真传神,惟妙惟肖。这首词的语言含蓄蕴藉,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风格。第五板块 综合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乙:送友人入蜀 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15、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君平:西汉严遵的字,严遵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1)对甲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彼刻的心情。B尾联“浮客”和“褒城”呼应首联“独游” “高卧” 。C “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D “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作者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E诗歌的“西” “低” “啼” “鸡”是押韵字,共有两联对仗。(2)试分析甲乙两首诗中颔联的异同。答:_答案 (1)CE(2)相同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高。不同点:沈诗用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衬托蜀道之高。李诗

16、用山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依傍着马头升起衬托蜀道之高。(意思对即可)解析 (1)C 项“空”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失意惆怅,并不是空旷、宁静;E 项对仗的有三联。(2)甲诗颔联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写山之高。乙诗颔联,写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 “起” “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结客少年场行孔绍安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

17、。雁在弓前落,云从阵后浮。 吴师惊燧象 ,燕将警奔牛 。转蓬 飞不息,冰河结未流。 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吴师惊燧象:春秋时,吴楚大战,吴军打到了郢都。楚昭王让人在大象尾部系上火把冲向吴军把他们吓退了。燕将警奔牛:战国时燕攻齐,围即墨,齐将田单用牛千馀头,灌脂束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燕军,燕军大溃。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零无定。(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 ,突出结客少年侠客的形象特征, “横行”是走遍之意,“陇头” ,古代之边疆。B “雁在弓前落”写他本事的高超。 “云从阵后浮”与“雁在弓前落”虚实结合,描绘了一幅较为广阔

18、的场景,既写他射箭本领的高超,又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赞美。C “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是用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战例,从正面进一步来表现结客少年的军事才华。D “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 ,写的是结客少年的境遇,不包含其他情感。E “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 ,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信心和宽慰。 “三边” ,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2)请简要分析“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的妙处。答:_答案 (1)CD(2)“转蓬飞不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结客少年像“转蓬”一样四处飘零, “冰河结未流”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结客少年的运气像冰河一样还没化解开,时运不济。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结

19、客少年空有一身本事未能建功立业的不平和感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伤情怀。解析 (1)C 项,不是正面是侧面,D 项,不包含其他情感错误,还有对朝廷不能重用少年的不平。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不对和曲解诗意。(2)注意从诗句比喻手法的运用和诗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分析。3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浮玉:喻指金山

20、。(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 “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 “空”字写出“一笑”之后, “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 “多感” “多病”依然。C 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E两首诗词虽然描写的乐器不同,一个琵琶,一个古筝,但都从正侧两个方面描写了音乐,正面写声音,侧面写音乐产生的效

21、果。(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 (1)DE(2)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解析 (1)D 项“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全都是“忧” ;E

22、 项采桑子没有正面描写音乐的声音。(2)注意首先要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所用的技巧,即以景结情,再分析艺术效果。重点抓住诗歌的情感。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_(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

23、,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答:_答案 (1)“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如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2)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头牛才能把老松拉走。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意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解析 (1)开头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萧条,实际上是借此来反衬诗人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自己当年也曾想过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光阴徒催人老。一个“知”字,一个“催”字,表达出这种难遣的郁闷心境。(2)诗人把自己比作高卧云壑的老松,早已饱尝了人间的炎凉世态,对功名富贵看淡。因此,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说,只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才能把老松拖走。言外之意是此志甚坚,难以动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