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 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 教案2.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6305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 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 教案2.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 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 教案2.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 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 教案2.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 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 教案2.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 苏轼词两首_赤壁怀古 教案2.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念奴娇 赤壁怀古执教班级:高三(5)班研究课题:创设思维情境,开启内在情智,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设想:赏析诗词的切入点是诗词中所蕴含的优美画面和意境风格。通过可感的声像来传输教学信息,让学生由“境”入诗,知“情”而出,实现形象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迁移,焕发学生主体的创造激情。透视作者的心灵世界和作品的时代特色,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领会和把握,从社会和时代的广阔背景上鉴赏作品,增强鉴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首先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播放 MTV,显示多媒体画面)师:(在音乐声中)听着这首雄壮激越又含蓄深沉的歌曲

2、,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三国英雄,随着滚滚长江,滔滔东去。是的,千秋江山,多少豪杰辈出;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师:(音乐结束,稍作停顿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园地里,唐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花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后人习惯上把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这风格迥异的两派。前者往往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而后者则以清丽柔婉见长。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历史上的许多词人就既有豪放的词作,也不乏婉约的作品。比如苏轼,他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这是我

3、们要在鉴赏过程中注意的一点。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显示多媒体画面,画面出现苏轼像 )师:关于苏轼,同学们都很熟悉。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就是写的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名垂青史。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他是北宋时代最大的一家。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他首开一派豪放词风,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特别是他在被贬黄州时期所写的作品,更如精金美玉、行云流水,历来为人所称道,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显示多媒体画面,由远及近推出课题及赤壁背景。

4、 )师: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我们学习时要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显示多媒体画面,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联想、想像能力;(3)体会豪放词的艺术风格。)师:苏轼有一个著名的读书方法(显示多媒体画面,画面出现“八面受敌读书法”几个红色大字),就是阅读一本书要反复多次,每次侧重于一个方面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使苏轼受益无穷。今天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分三个步骤学习这首词。(显示多媒体画面,学习步骤: (1)整体感知;(2)深入理解;(3)比较鉴赏。)师: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理清这首词的结构和脉络,听听哪些词句写得好。生 1

5、:(朗读)师:读得很好,可谓声情并茂。学习语文要注重朗读,特别是欣赏古典诗词,更要在吟咏之间体会其意境。朗读首先要谈准字音,读清句读;其次要读出作品的语气和风格,读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体会,建立与作品相吻合的内心情感与内心视象。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这首词写了哪几个内容?这几个内容是靠哪些语句连缀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艺术整体的?生 2:上阕写赤壁景色,是第一部分。下阕写了周瑜的风采业绩,又写了对人生的感慨,分别为第二、第三部分。连缀第一、二部分的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个过渡句,又用“遥想”转入第二部分,用“故国神游”转入第三部分,这三部分联系自然而紧密。师:你对这首词的思路理得很

6、清楚。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生 3:我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因为这一句写出了一种巨大的气势,充满力量。师:我们可以抓住哪些词语进行赏析?生 4:“乱”字突出了山崖的陡峭不平;“穿空”二字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写出了一种动态。师:说得好。化静为动,就更有力度了。生 5:“惊”是令人震惊的巨大的波涛。 “拍”字描绘巨浪搏击江岸,使人联想到它的威力和巨响。师:你对“拍”字领悟得很好。 “惊”的繁体字是“ ”,本义为马因受惊而行动失常,可引申为“震动、震惊” 。这句中的“惊” ,同学们想想,哪一种理解更合理?生 6:前一种,把巨浪比作奔跑的马

7、更形象生动,更能体现江水激涌的速度和气势。师:对。同学们还记得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怎样描写富春江的急流的?生 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凶猛的浪头比奔跑的马还快。对“惊涛”我们也应该这样去理解。生 8:“卷”字把滚滚惊涛汹涌而来,掀起层层白色浪花的壮美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师:同学们抓住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捕捉住最富有感染力的形象,体会得很好。这几句描写,有动态,有气势,有音响,有色彩,把景写活了。使人感到赤壁峰崖就在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画面?生 9:会出现一幅赤壁江山图。(显示多媒体画面:画面出现 “赤壁奇景” 。)师:请同学们

8、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绘形绘色绘声的语言描述这幅“赤壁奇景图” 。生 9:大江两岸,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陡峭的山峰昂然屹立,直插云天。江水滔滔,汹涌澎湃,拍打着两岸。被岩石击碎的巨浪,四处飞溅。江面卷起重重浪花,裹夹着团团水雾,喷吐着层层泡沫,像朵朵怒放的白莲,若堆堆无瑕的白雪。咆哮的涛声,如雷霆轰鸣,似万马奔腾师:描绘得精彩极了,真的把我们带进了一种奔马轰雷般的壮美境界之中。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来形容这种景象呢?生(齐) :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师:作者面对这种景象,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生 10:作者当时是充满了斗志。生 11:他的心情一定是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师:我相信我们同学如果

9、身临其境,一定会有“登高望远,举首高歌”的豪情壮志。我们一起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朗读一遍。生:(朗读)师:同学们还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生 12:我喜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这一句话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由此及人,触景生情,由对赤壁江山的赞美,自然地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英雄豪杰们。师:诗人为什么把如画的江山同豪杰联系起来呢?生 13:这不禁让我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就是说,壮丽美好的江山必然孕育出杰出的人才,因而置身于如画江山中,不能不想到一时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师:很有见地。同学们还喜欢哪些诗句呢?生 14:我喜欢“雄姿英发,羽扇

10、纶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两句的描写,设计几个电视镜头?生 15:可设计“周瑜儒帅图”和“曹军溃败图” 。师:好,请你具体地描述第一幅,你准备怎样设计周瑜的形象?生 15:我准备把他设计成“头戴纶巾,手摇鹅毛羽扇,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的儒将形象。我有一个问题:我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和历史书籍中读到的周瑜都是披坚执锐,戎装上阵的,何况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季,周瑜也不会手摇羽毛扇;他身为都督,也不会戴青丝巾。但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周瑜呢?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质量,我也在作思考。同学们看一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位全身披挂、叱咤风云的大将。(显示多媒体画面,画面出现周瑜驰骋疆场

11、的将帅形象。)师: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周瑜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相互讨论,气氛热烈)生 16:东坡笔下的这位吴、蜀联军主帅,不是“会挽雕弓如满月”的武夫形象,没有甲胄兵器,唯有“羽扇纶巾” ,不须披挂上阵,谈笑即可破敌,完全是一副儒将的派头。这样描写周瑜,迄今尚未发现史籍的依据(三国志对周瑜的形象描绘只有“长壮有姿貌”),却透露了诗人的审美倾向。就是体现在风度、情调中的儒雅之美,是带有幻想光芒的文人式浪漫。这样写,更能体现周瑜从容闲雅、举重若轻,胸中自有百万兵的英雄形象。师:这位同学把我要讲的内容讲了出来,谢谢!(笑声与掌声 )师:“曹军溃败”的场面,哪位同学来描述?生 17:大火烧起来了,

12、曹军官兵四散逃窜,溃不成军。哭声、怒号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千里兵船顿时灰飞烟灭。师:说得形象、简洁。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江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固一世之雄”的曹操率领 80 万大军驻扎在赤壁,被周瑜一把火烧得“樯橹灰飞烟灭” ,全军覆灭。 “樯橹灰飞烟灭”仅 6 个字,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显示多媒体画面,画面出现 “曹军溃败”的场面。)师:同学们看到了吧:曹军水寨和岸寨一片火海,烟雾弥天,兵士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溺死,有的被踩死,有的被射死。有的焦头烂额,呼天抢地;有的抱头鼠窜,如漏网之鱼浩大的战争场面

13、浓缩在“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里,可见作者语言的功力。同学们还喜欢哪一句呢?生 18:我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写作者站在江边,看见江水,想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师:我也挺喜欢这一句的。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好不好?为什么?生 19:还是大江好,它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师:“大江”着一“大”字,就不仅写眼前的江水,而且着眼于整个长江;不仅写眼中所见,还写心中所想,把空间拓展开了。同时, “大江”二字,读来也更有力度。这“大江”还指什么呢?请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考虑。生 20:还指历史的长江,因为作者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把“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生

14、 20:不好,因为“千古”既包括古代,也包括现在,是历史概念。再说, “千古风流人物”读起来也更有韵味。师:“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如果你是导演,设计一个 MTV 镜头,你会怎样拍摄 ?生 21:我先拍远景:浩荡的长江,浪涛滚滚,日夜奔流。然后把镜头由远而近地推近,闪过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像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的特写镜头。师:出语挺像个导演的。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变换一个角度再想想,也许效果会更好

15、些。生 22:我想这样拍摄:横贯天地的大江滚滚东去,昼夜不息的浪涛迅猛地搏击江岸,发出撼人心魄的轰鸣;那卷起的雪浪,令人眼花缭乱。师:也就是你的镜头里不出现人。你为什么这样设计?生 22:这样可以让观众想象当时战斗的激烈,同时也联想起古代的豪杰,已经是一个一个地被长江水冲走了。师:说得妙极了!它更能使人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影片中表现自然景物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叫什么?影视学上的术语是怎么说的?生 23:叫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师:请回忆一下,你们看过的影视剧中,有没有给你印象比较深的典型的空镜头?生 24:开国大典中,蒋介石匆忙向台湾逃窜时有一组空镜头:海,苍茫的大海

16、。一艘灰色的舰艇在波澜起伏的海面上行驶。它缓缓地驶向天边,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了。没有出现蒋介石狰狞的面目,没有他失意的彷徨,没有听见他咬牙切齿地骂人,但导演巧妙地借用了风景写意画法,把大海、天空、舰艇三者结合在一起,利用大海的无垠、天空的广阔,衬托舰艇的孤独和渺小。师:说得很好。你认为导演精心设计这组空镜头想达到什么目的?生 24:这样设计,就让“藏”在镜头后的蒋介石外表故作镇定,内心恐慌不安,无可奈何又一心想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师:我记得在影片结束之际,导演为了更好地反映 40 年前举世瞩目的一刻,又运用了一组空镜头:一道阳光通过半圆的门洞,斜射在通向天安门城楼

17、的台阶上,给一级级石阶带来了无限光明,门洞外面的天空更明亮了。这组镜头出现在万众欢呼的面场之前,显得格外平静。但这并不是感情的终止,而是感情逐渐积累准备汹涌澎湃地推向最高点的前奏。这高潮之前的平静,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所以,空镜头的运用,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是把客观景物和主观情绪结合起来,向观众灌注作者的态度,也就是烘托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我们说,空镜头不空,有时确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显示多媒体画面,画面出现大江东去的镜头。 )师:我们的词人不愧是一位高明的画师,他挥洒如椽的画笔,把一泻千里、日夜东流、滚滚滔滔的万里长江,

18、像电影全景式鸟瞰镜头似的推到读者面前,在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时空背景里,我们既能看到长江波澜壮阔、磅礴浩瀚的气势,又能联想起那些扭转了乾坤的历史巨人。尽管他们的躯体已被大浪淘尽,随岁月逝去,但是,他们创立的辉煌业绩却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真是“无情流水多情客”啊!师:刚才我们欣赏并描绘了四幅画面。(显示多媒体画面 B11 :四幅缩小的画面。)师:我们将这几幅画面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场面壮阔的赤壁之战历史风云画卷,就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一个赤壁之战的全景镜头。(显示多媒体画面 B12 :画面出现“赤壁之战”的场面。)师:赤壁之战就其规模来说,波澜壮阔;就其场面来说,惊天动地。作者仅用寥寥

19、数字,就概括描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尤其突出了英雄人物周瑜雄才大略、卓然超群的将才形象,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烈的。词人站在江边,面对滚滚滔滔的江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生 25:心情像大海一样澎湃。师: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生(齐) :豪放。师:对,但作者并不只是豪放,他的心情有时还显得很低沉,很感伤。那么,作者是想到什么之后才产生了感伤低沉的情绪呢?生(齐) :在想到周瑜之后。师:把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读一读。生(齐)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师:旧体诗词由于受格律的限制,往往出现“词序倒置”和“词语省略”的情况。这句话应怎么说?生 26:“故国神游”就是“神游

20、故国”的倒装句, “多情应笑我”就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句,谁笑他?省略了主语“人们” 。师:作者怀古之后,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情怀。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呢?生 27:他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被贬,已经 47 岁了,周瑜年仅 24 岁就开始为吴将,相比之下,他感到自己报国无门,很失意。师:说得很有理。作者壮志未酬,早生华发;而周瑜年轻有为,战功显赫,名垂千古。周瑜的年轻从哪儿看出来的?生 28:从“小乔初嫁了”这一句看出来的, “初”是“刚刚”的意思。师:这里是写小乔还是写周瑜呢?生(齐) :写周瑜,写他的年轻有为。师:小乔是江南美女,这里用美人为英雄作渲染,这种写法在词学上叫“刷色

21、” 。(显示多媒体画面 B13 ,画面上出现“刷色”两个红色大字。)师:所谓“刷色” ,就是增加某种气氛。具体到这一句就是增加浪漫气氛。周瑜是在汉献帝建安三十年和小乔结婚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他们已结婚十年之久,博学的作者不会不知。所以不要把“初嫁”看死,这里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少年英俊,风度潇洒,举止不凡。小乔在这里是顺便借用一下。作者重点不是写美人,而是写豪杰。作者是不是一直沉浸在感伤之中而无法解脱,像李清照那样“怎一个愁字了得”呢?生 29:作者解脱了,他说:“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说明他没有继续感伤下去。师:作者在短暂的感伤之后,接着想,人生如梦,何必让种

22、种闲愁萦烦我呢?还是洒酒酬月,把感情寄托在大自然之中吧,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之后的自我解脱,是一种旷达。在这首词中,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苏轼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渴望建功立业,但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便陷入了低沉感伤之中。这时,佛道思想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自解自慰,随缘自适,旷达超脱而又不至于颓丧沉沦。可以说,豪放、感伤、旷达这三种思想感情之所以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儒、道、佛三种思想在苏轼心中的深刻影响。苏轼如此,李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学家也都有这样的文化心理品质

23、。(显示多媒体画面 B14 :有关的背景资料。)师:现在,我们全体朗诵这首词。生:(全体有感情地朗诵)师:同学们,苏轼一生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许多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他能把如此深厚的人生意味和历史意味投注给黄州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会产生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时期呢?生 30:我想从苏轼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说起。师:你能不能具体说说?生 30:苏轼天性善良,正直坦诚,看到不合理的事,或者看到对百姓不利的事,往往“如蝇在喉,不吐不快” ,这就得罪了很多人。又加上他的诗文成就太高,太出色,能把周围的笔墨比得黯然失色,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妒忌。这两类人都一齐向苏轼围攻过来,他们说苏轼怨恨皇帝,诽

24、谤朝政,于是这些权贵们又搜罗苏轼的诗作,罗织罪名,构成文字狱“乌台诗案” ,要求将苏轼处以死罪,并首先把他押解到京城问罪,但是,不论朝野,都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纷纷营救他。最后神宗皇帝才决定不杀他,以贬谪了事。苏轼视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中的他在游黄州郊外赤壁矶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借怀古以抒发怀抱的雄豪之作。师:说得好极了!你对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了解很多。是的,苏轼是带着累累伤痕向黄州走来的,他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能向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寂寞小镇走来。在黄州,苏轼是孤独的,愤懑的,凄凉的。他在一首词中写道:(显示多媒体画面 B15 :画面出现卜算子 ,并有配乐朗诵。)卜算子

25、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师:他在痛苦中思考,他在思考中成熟,他的心中正激荡着感情的波澜,酝酿着冲天的豪气,只待找到一个突破口,便会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终于有一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遥想古代的英雄豪杰,苏轼心潮澎湃,壮情激烈,他大笔挥洒,写下了这首千古杰作。所以,余秋雨先生说:“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经历了一场旷世未遇的人生劫难的苏东坡,渐

26、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 , 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这种清纯和空灵的一个音符。下面我们听一下这首词的朗读。(显示多媒体画面 16 :配乐朗诵的录像。 )师:俄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大凡好的诗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和气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样的词作。通过鉴赏,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一定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再进行第三步比较鉴赏。我们已经赏析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 ,不难看出, “杨柳岸,晓风残月”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是二者不同的特色,就是风格。我们把这两首词作一下比较,看看它们各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27、、什么景,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音调上又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学生讨论)生 31:我认为这两首词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千古英雄周瑜,写的事情是战争,所写的景物是“大江东去”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抒发的感情主要是豪放的,音调也很高亢。 雨霖铃写的是情人的离别,景色很凄凉,情感哀伤,音调也不高亢。师:概括得很全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写了词人的感伤,但这是英雄的感伤,低沉中仍不乏英雄之气,与雨霖铃的感伤相比,更有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这是一种豪放式的感伤。苏轼的豪放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豪迈奔放,苏轼的旷达也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旷放达

28、观,他的词没有屈原的忧愤,也没有阮籍的超脱,缺乏李白的飘逸,也不像陶渊明的淡泊,苏轼的词往往表现为一种深沉的喟叹。因此, 念奴娇赤壁怀古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审视和人生的反思。(显示多媒体画面 B17 :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豪放词的艺术风格。请同学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生 32:豪放词主要写的是风流人物,也就是英雄豪杰。写战争故事的词也较多。生 33:景物很壮阔,读来铿锵有力。生 34:豪放词最重要的是感情雄壮。生 35:记得词坛有佳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我认为从这两句话中足以看出豪放词的艺术风格。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那些主要描写英雄人物的英雄壮举,或者内容虽是一般题材,却是以激昂排宕之笔加以描写的词;那些写景波澜壮阔,感情豪迈奔放的词;那些音调激越高亢,读后有“如天地之观” ,觉“天雨海风逼人”的词,我们一般把它们称为豪放词。(显示多媒体画面 B18 :师:最后请同学完成一个书面作业。(显示多媒体画面 B19 :写作一篇,自由命题,就宋词某家某篇或点评议论或抒发感想,体裁不拘,千字为宜。)师:下课!(屏幕上出现滚动式镜头,并配以古典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