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54390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模块综合检测(B 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 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因之,许多古老

2、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

3、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异。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

4、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他们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的。为此,民间艺术一直是他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的一种历史精神。(节选自冯骥才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1从原文看,下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文化形态和历史精神的体现。B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C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的传统精

5、神。D一种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2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民间艺术”处于濒危状况的一项是( )A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民间艺术转化为旅游对象。B商品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变异。C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几乎一模一样。D认真开展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普查与记录已迫不及待。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保护得越好,民间艺术越能得以延续。B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民间艺术的消亡。C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应当禁止将民间艺术形式用于商业目的。D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将改变旅游业中民间艺术严重变异的状况。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

6、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寻起少詹事。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慄。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慎重即因循,何益?”基命复叩头曰:“敌在城下,非他时比。 ”帝终不省。

7、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之甚。基命曰:“令崇焕作手札招之,当归命也。 ”时兵事孔棘,基命数建白,皆允行。及解严,召对文华殿。帝言法纪废弛,宜力振刷。基命曰:“治道去太甚,譬理乱丝,当觅其绪,骤纷更益扰乱。 ”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劾基命欲脱袁崇焕罪,故乞慎重。基命求罢,帝为贬逢申一秩。韩 、李标相继去,基命遂为首辅。以恢复永平叙功,并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至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延儒、体仁最为帝所眷,比而倾基命,基命遂不安其位矣。方崇焕之议罪也,基命病足不入直。锦衣张道濬以委卸劾之,卒三疏自引去。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

8、。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 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 /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 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 /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

9、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 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 /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文中 “避宣宗讳”是封建社会的“国讳” ,即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成基命与宣宗的名字有重字,故要避讳。B少詹事,秦汉置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唐设太子詹事、少詹事,总东宫内外庶务。C酉,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十二属相之一,猴。D手札,亦作“手

10、剳” ,犹手书,指亲笔信。 “令崇焕作手札招之”中的“手札”就是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成基命为官之路比较坎坷。天启六年,因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他被魏忠贤罢职;崇祯三年,周延儒、温体仁结党排挤他,加上张道濬弹劾他,成基命最终辞官。B成基命认为僧人申甫没有能力做大将,结果申甫一战而败。在处理袁崇焕的事情上,成基命认为要慎重,皇帝不听,结果祖大寿率军逃跑。C成基命曾深得皇帝的信任。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结果皇上把李逢申降官一级。D成基命宽厚仁慈,顾全大体。为了营救李长春、杜齐芳,成基命长时间跪在会极门;即便弹劾过自己的李逢申受到朝廷处罚时,

11、成基命使皇上减轻了对他的惩罚。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译文:_(2)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秦州杂诗(十二)杜 甫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8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 “传”二字用得“新奇” ,请作简要赏析。(5 分)答:_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6 分)答:_(三)名

12、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_,_”的境界。(2)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_ ”来表现溪流弯弯曲曲,时隐时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隐 瞒石 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

13、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

14、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

15、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地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叫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 ”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

16、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 ”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 ”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 ”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

17、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 ”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小王给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 ”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 ”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 ”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 ”妈妈

18、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节选自北京文学 ,有删节)(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表现了儿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风尚。B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C说“真作假时假作真”这句话,是因为 “我”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包含着“我”对海英的强烈

19、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D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印证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E “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但妈妈当着两位老人的面质问“我”原因, “我”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2)小说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 分)答:_(3)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简要分析。(6 分)答:_(4)本文标题为“隐瞒” ,有人认为也能以“真相大白”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8 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启功先生的鸿爪萍踪 注陆 昕我写过

20、一本小书,先生说:“你这书写得不错。不过,其中有个断句的地方断得不对。”我在书中引了毛诗诂训传中一段话:“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先生说:“应该是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我当即点头称是,但我没敢告诉先生,我的这个断句是另一位国学大师黄侃先生所点,见于其手批白文十三经 。细细揣摩,两位先生所点各有道理。不过一先从政事入手,一先从音乐着眼,略有差异而已。有次闲谈中,先生说:“近来我又作了首诗, 一九九四年元日口占 。我这诗的末一句, 又是人间一次春 ,原来是度 。后来我琢磨, 度这个字文人气太重

21、,不如次显得直白,跟我这诗的风格也相合。 ”先生对古诗词多有独到见解。如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末尾的解释,先生说:“我认为,是周瑜的鬼魂在笑苏轼早生华发。为什么这样说呢?苏轼词中所游之处是当年周瑜拥兵坐镇的地方,是吴国的属地。所以,故国,是周瑜的故国, 故国神游指周瑜的鬼魂于吴地漂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指周瑜赤壁破曹时正值青壮年,雄姿英发,风流飘逸,人号周郎 。而我 ,即苏轼,此时也值壮年,却早生华发 。两相对比,想周郎若多情,是要笑我这未老先衰的样子,所以下面才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我这个讲法还从来没人讲过。为什么呢?因为苏轼瞧见周瑜的鬼魂了,这还不是活见鬼!虽然没人敢说,可我

22、敢说,因为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去先生家,有许多时候是闲谈。印象较深的,是先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也往往是先生最动感情的时候。每逢回忆到此,先生总掩饰不住孩童之心和童稚之乐。这其中他说得最多的是“兔爷儿” 。他说:“那时一逢八月十五,满市街卖兔爷,各式各样的,好玩极了。卖兔爷的架子分三层,最上层搁大个儿的,中间放中不溜的,下层搁小个儿的。把兔爷画成一张画儿,妇女们拜月就拜这画儿。这画上还画着毛豆、藕,毛豆是给兔爷吃的,藕是给兔爷剔牙的。还有兔爷开茶馆儿,三三两两的兔爷们围着桌子喝茶,跑堂的、管事的也是兔爷儿,表情各式各样活灵活现还挺生动。还有做个兔爷儿,肩膀上扛条扁担,前后各挑一个大笸箩,每

23、个笸箩里搁一个眼睛,叫兔爷挑眼哈哈哈”说到这儿,先生不仅笑出了声儿,而且把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时光一晃,先生离世已快四年。但我仍然摆脱不了怀念。在如今这个越来越急功近利红尘翻滚欲海横流的时代,也许将永远不再有说文解字、樽酒论文的闲情,而夜雨秋窗、梧桐月影下的闲谈也将一齐消逝,广陵散从此绝矣。学问的研讨可以继续,但问学的情景却不可再现。因此,我将当初那些美好时日珍藏心中,并当作对先生的纪念。(有删改)【注】 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萍踪:常比喻行踪漂泊无定。(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文章叙写启功对苏轼一词末尾的解释,意在突出启功对古典诗词研究的卓越贡献

24、。B启功治学严谨,力求完美。如将自己诗歌中的“一度春”改为“一次春” ,使诗歌语言更加质朴。C文章记叙了几件小事,对启功先生在研学严谨、修养高深、童心未泯等方面作了生动描述。D作者写启功回忆“兔爷儿 ”风俗这件事,表现了启功的童稚之乐。E本文采用顺叙兼倒叙的记叙方式,清晰地展现了启功的人生经历和丰富性格。(2)文中说“两位先生所点各有道理” ,概括说明其“道理 ”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6分)答:_(3)作者在文末进行议论与抒情,以这样的表达方式结尾,有哪些作用?(6 分)答:_(4)你认为启功先生对苏词中“故国神游”三句所作的解释是否妥当?请谈谈你的看法。(8 分)答:_第卷(表达题,共 80

25、 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一个给力的厨师是怎样炼成的呢?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起步,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用心揣摩,功夫到了,自然_,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他舍弃过去_的办法,在新时代里按新方式来制作旋风九日 ,同时坚持要让这部主旋律影片接受市场的检验。那时候,我知道自己棋艺不精,所以每天完成作业后就摆出棋盘自己打谱,将棋谱上记载的“飞象局” “中炮局”等传统棋局背得_。A驾轻就熟 滚瓜烂熟 熟能生巧B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熟能生巧C熟能生巧 驾轻就熟 滚瓜烂熟D滚瓜烂熟 熟能生巧 驾轻就熟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6、 )(3 分)A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主要不在于体力,而是取决于心劲儿,也就是内心的力量强大,内心的力量强大了,才算是真正有力量。B在欧洲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曾有过中国大航海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是东西方之间海上贸易的发起者、主导者,打造了绵延数千公里的海上丝绸之路。C2015 年 6 月 1 日,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正式实施,其控烟力度被认为是目前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D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涵十分丰富。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十年

27、前的冬天,一列南去的火车将我带到徽州。火车刚进入皖南山区,我便感觉雪下得比平原地区要大,车窗外已是一片莹白。远山脚下,_,一直浮在那里,久久不散。山谷中的溪流并未结冻,似有隐约的水流声传来。A风雪好像把缕缕炊烟冻僵了B炊烟缕缕,好像被风雪冻僵了C炊烟缕缕,风雪好像把它冻僵了D缕缕炊烟好像被风雪冻僵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杨绛先生为人所尊崇,并不在于她有一位杰出的夫君她也曾因钱钟书先生写作围城而甘做“灶下婢” ,_。她创作的剧本、小说、散文,她翻译的作品,_。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何种际遇,无论外界如何

28、的喧嚣,_,笔耕不辍,这才有了她 92岁时出版的我们仨 ,才有了她 96 岁时成书的走到人生边上 。17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情况”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6 分)使用电脑情况 中国 美国上网查询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 9.1 36.2上网看娱乐新闻 13.2 21.6用电脑打字、写文章、聊天 13.9 61.6使用电脑或游戏机的学习软件学习 8.5 17.8利用网上讲座学习 1.8 11.5看网络小说或漫画 11.2 14.7(1)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答:_(2)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

29、学习提出一点建议。答:_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适,厚薄均匀,形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 解析:选 C。C 项指的是对待“民间艺术”的方式,而不是对“民间艺术”的阐释。2导学号 解析:选 C。

30、在第五段出现,在首段也有体现,由于作者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感情色彩,也无法推演,因此不能判定它符合题干的意思。3解析:选 A。B、C、D 三项传递的信息过于片面,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曲解或狭义理解原文的意思。4解析:选 C。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 “逢申” “基命” “帝” “首辅” “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比如“帝” ,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 ,后有动词“以为” ,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 “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 B、D。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 “委” “逐”等,比如“劾” ,主

31、语应该是“逢申” ,宾语是“基命” ,故“基命”后面应停顿,排除 A。5导学号 解析:选 C。C 项, “十二属相之一,猴”错误,应该是“十二属相之一,鸡” 。6导学号 解析:选 D。D 项, “皇上减轻了对他的惩罚”于文无据。7(1)天启元年,(成基命)上书请求皇上巡幸学校时不提前告诉官府。掌权的人不高兴,令他以原来的官职回到司经局,成基命于是请求辞官回家。(2)皇帝说:“迟缓就用迅猛来纠正,怎么说是纷繁地更改? ”在这之后,温体仁越加引导皇帝急切地行事,于是天下大乱。参考译文:成基命,字靖之,是大名人,后来因为避宣宗的名讳,以字行于世。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司经局洗马,代理国子监司业事

32、务。天启元年,(成基命) 上书请求皇上巡幸学校时不提前告诉官府。掌权的人不高兴,令他以原来的官职回到司经局,成基命于是请求辞官回家。不久,起用为少詹事。天启六年,魏忠贤因为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罢免他的官职使他闲居。崇祯元年,起用为吏部左侍郎。第二年十月,京师戒严,成基命请求召回以前的辅臣孙承宗,除去一切虚浮的议论,仿照嘉靖朝的旧例,增设宰辅重臣,皇帝都同意了。庶吉士金声推荐僧侣申甫为将领。皇帝命令成基命检阅他所率领的军队,成基命极力说申甫不可任用,后来果然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进入京师守卫,皇帝在平台召见他们,拘捕袁崇焕交给执法官吏处置,祖大寿在旁边吓得发抖。唯独成基命两次叩头请求慎重

33、考虑,皇帝说:“慎重就是因循守旧,有什么好处呢?”成基命又叩头说:“敌人正在城外,不能和其他时刻相比。 ”皇帝最终不省察。祖大寿回到军中,就率领军队向东溃逃,皇帝非常忧虑。成基命说:“命令袁崇焕亲自写信招引他,他应当会回来复命。 ”当时战事紧急,成基命数次提出建议,都被允许实行。等到解除戒严,皇上召成基命应对于文华殿。皇帝说法纪废弛,应该极力整肃。成基命说:“治国的大道被废弃太严重了,譬如整理乱丝,应当找到它的端头,骤然纷繁更改会更加扰乱。 ”皇帝说:“迟缓就用迅猛来纠正,怎么说是纷繁地更改?”在这之后,温体仁越加引导皇帝急切地行事,于是天下大乱。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打算为袁崇焕

34、开脱罪责,故意请求慎重行事。成基命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皇帝为此降低李逢申一级官职。韩 、李标相继离去,成基命于是就成为首辅。因为收复永平记功,并加官太子太保,进入文渊阁。到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文渊阁,周延儒、温体仁最为皇帝恩宠,结党排挤成基命,成基命就感到官位不安稳了。当袁崇焕被定罪的时候,成基命因为脚有病没有入朝值班。锦衣张道濬以推卸责任弹劾他,最终,成基命三次上书辞官而去。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事,将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皇上不听,他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说:“祖宗立法,真正的死罪还三次审问上奏,哪有在诏狱被审讯一次就立刻处以极

35、刑的?”从辰时到酉时没有起来。皇帝内心缓解,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边,皇帝还以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帝打算把朝廷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八年,在家中去世。追赠少保,谥号文穆。8导学号 “得”字表现了南郭寺空旷冷清的庭院,因为得到古树的点缀而有了生机和色彩;“传”字形象地写出了北流泉好像是有意惠及百姓,主动将清澈的泉水接力传送到全城。 “得” “传”二字朴中见奇,新颖别致,准确传神。9导学号 诗人将复杂的情感融入精心选择的景物之中,化景语为情思,通过写景来巧妙抒情。在前四句写景

36、的基础上,诗人将视线转向秋花危石,夕阳卧钟。他看到秋花在危石下绽开,夕阳映照着废弃在地的古钟;古寺荒凉破败的场景,引发了诗人的伤己之感。诗人联想到自己饱经离乱,一生坎坷,而今老之将至,心中顿生悲凉忧伤之情,不由得发出“俯仰悲身世”的感叹。10(1)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2)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3)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11(1)解析:选 BD。A 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海英的做法有一定的孝心,但她的真实心理又是令人厌恶的,算不上一种社会风尚。C 项,说 “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错,从文中看, “我”对玉莹的做法不是看不惯,而是赞赏的;“我”对玉莹也没有无限

37、同情。E 项,说“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说“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错,从文章看,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心” 。(2)解析: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可以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我”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入手,看看这一人物对情节、主人公的作用。答案: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与情节的连接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展开的。有助于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我”的心理和语言能揭示人物心理,揭开事情的真相。(3)解析:小说全篇都是围绕着海英和玉莹的言行而展开对比的,分析时要抓住她们的

38、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再进行概括。答案: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4)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小说标题艺术的探究题。答案并不唯一,但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一般的答题模式是: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等);替代的题目有缺点。答案:(示例 1)以“隐瞒”为标题

39、好。小说主要通过海英和玉莹的言行,展示二人对待老人的不同内心世界,借以表现要真诚对待老人的主题。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去追问“隐瞒”什么,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隐瞒”是贯穿小说的大部分情节,以“隐瞒”为标题,可与内容更吻合。如果改为“真相大白”就显得太直白,也没有上述优点了。(示例 2)以“真相大白”为标题好。“真相大白”这个标题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引起阅读的欲望。小说的情节都是为“真相大白”做铺垫的,用“真相大白”做标题,更切题。“真相大白”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通过“我”的揭示,小说的疑团才得以揭开,小说的主题才得以彰显。而用“隐瞒”做标题就没有上述优点了。12导学号 (1)解析

40、:选 CD。A.“意在突出启功对古典诗词研究的卓越贡献”的推论错误。应为“意在突出启功对古典诗词研究的独特见解” 。B.“治学严谨,力求完美”有拔高之嫌。E.本文是故事片段组合式回忆录,故全篇不存在“顺叙兼倒叙的记叙方式” 。(2)解析:说明“分别体现”的具体内容,一定要结合文中的信息来分析,如 “不过一先从政事入手,一先从音乐着眼,略有差异而已”之句,答题时应适当挖掘引申。答案:启功先生的断句“从政事入手” ,侧重强调政事对音乐的影响;黄侃先生的断句“从音乐着眼” ,重点揭示音乐的社会功能;启功先生理解的断句,更注重切合太平盛世与动乱之世的音乐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与情感特点,黄侃先生理解的断句更

41、关注“治世之音”和“乱世之音”对社会的外在作用。(3)解析:“表达方式”是指叙述、议论、抒情等,属于广义的表现手法,应注意题干中的“议论与抒情” ,从这一点出发去揣摩作用,根据“哪些”的暗示分条作答。答案:表达作者对启功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深沉地抒发了作者再也不能“聆听”先生发表深刻见解的惆怅感伤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怀念与感伤中,对“这个越来越急功近利红尘翻滚欲海横流的时代”将出现传统文化的断层与缺失的担忧。(4)解析:“你认为”指出了作答的自由度, “是否妥当” 暗示了答题的倾向性, “谈谈你的看法”说明了答题的核心要点。作答时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紧密结合苏词内容作答,言之成

42、理即可。答案:(示例 1)妥当。其意应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头发早白 ”。理由:“故国”除可释为古战场外,也可释为旧地等。苏轼词中所游之处是当年周瑜拥兵坐镇之吴国属地,所以故国是周瑜的故国,而非苏轼的故国。“故国神游”指周瑜的鬼魂于吴地漂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指周瑜赤壁破曹时正值青壮年,雄姿英发;而“我”(苏轼)此时虽也值壮年,却“早生华发” 。两相对比,若周瑜神游故国,恐怕要笑我苏轼这未老先衰的样子了。(示例 2)不妥当。其意应是“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头发早变白了 ”。理由:“神游”者是作者本人,多情者还是作者本人,是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作者许多感想。此句应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意思是:若我有机会神游到以前的吴国(遇到周瑜) ,他定会笑我多情 (空有报国理想热情),而让自己过早地生出白发。“应笑我”无疑是苏轼的现实感慨: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多岁,英姿勃发;而自己年岁已大却无从建立功业,只能在这赤壁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