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考情搜索:2015 年与陋室铭以对比形式考查。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一层: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第二层:写承天寺的月夜美景。第三层:抒情,表达了他恬淡自适的情怀。【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 84 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写作特色】(1)层次分明。文章虽然不足一百字,但从交代时间到作者的行为,到写景,到抒情点题,脉络清晰可见。(2)行文自然。作者按照“所想所为所见所感”的顺序来写,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3)叙事简洁。写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一节时,作者只用“亦未寝”三个字,略去相见时的对话,省了不少笔墨,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紧凑。(4)写景别致。全文写景只有一句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先虚后实,暗用了“月光如水”的比喻,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