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祸起萧墙这次评比第一名又是小强他们组。下课铃声一响,小明迫不及待地搂着小强说:“哥们!真羡慕你们,又是第一,传授一下秘籍呗!”小强轻轻地推开小明的手,白了他一眼说:“要想小组壮,团结是根棒!集体的强弱要看内部是否团结, 祸起萧墙要不得啊!”小明一脸茫然地问:“祸起萧墙什么意思?”“哈哈不明白吧,我来给你讲讲吧!”孔子时期,鲁国的季孙氏三兄弟已将鲁国大权掌握在手里,虽然只是卿大夫,季家却准备去侵略颛臾这个小国家。此时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在季家做家臣。冉有和季路来试探孔子的意向。俩人一起走进客厅,看见老师赶紧作揖问候,子路拱手问道:“老师,早饭吃过了吗?”孔子伸头看看院子里的阳光,又看看冉有,
2、便闭上了双眼。冉有向前走了一小步,小声地说:“季家打算对颛臾用兵了。 ”孔子微微睁开眼说:“冉求啊!恐怕你太过分了,要不得啊!颛臾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建立的,当时还封它为东蒙山之主,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出兵去讨伐呢?”冉有看了看子路,说:“这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季先生要这样做,我跟子路也”子路忙跟着说:“是啊!老师,我们实在实在是没这种想法。 ”孔子坐直了身子,两眼盯着冉有说:“冉求啊!从前周任说过先衡量你的能力,再来决定你的职位,若你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就该辞去。 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了,要摔倒了,都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帮手呢?你认为季家错了,那你拼命诤谏了吗?”孔子又看看了子路,对冉有
3、说:“况且你的话的确错了。我来问你,老虎和凶猛的独角兽从笼子里逃出来吃人,乌龟壳和玉石在匣子里毁了。是谁的过错呢?你们是辅相,季家当然要那样做,而你们所受的教育是什么?结果还是做了,这是谁的错?”子路被骂,藏到冉有的身后不敢让老师看到。冉有没办法了,只好直说了, “老师!话要说回来,颛臾这个国家,紧靠我们鲁国边境的费城,现在如果不把它拿过来,将来恐怕会成为鲁国后代子孙的大问题。现在乘他衰弱的时候,正好把它拿过来”孔子轻轻捋着胡子想:你小子被老师一骂,就被骂出真话来了吧。等冉有说完,孔子语重心长地说:“冉求啊!我告诉你,一个君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明明心里想要这个东西,却装模作样说不要!不要!然后
4、又另外编一套理由,用很多好听的话,把它拿过来。 ”子路慢慢探出身来,孔子看了看子路,接着说:“据我所知,不仅是一个国,乃至一家人家,不怕贫穷而怕不能均衡,不怕人少而怕不和睦,内部要安定。不管均贫也好,均富也好,就无所谓贫富了;和了就没有多少的问题;真正安定了,就没有颠覆灭亡的危险了。”孔子环顾四周,声音更加洪亮了。 “国家能够做到这样,其他国家一定信服了。假使还有不服的,就用军事去侵略人家,叫人家来顺服,那就是霸道;王道不是这样,人家还不服,要反省自己:国家的政治德望、个人的德业修养是否还有欠缺?到了那个时候, 既来之,则安之 ,不就天下太平了吗?”子路、冉求此时已经围坐孔子身旁, “子路、冉
5、求,你们是季家的辅相,在国内还弄得大家离心离德,迟早要崩溃的。内部都难以自保,还觉得颛臾是危险。在我看来,季家最大的危险,不在颛臾这个小国家,而是在萧墙之内,在季家自己兄弟内部啊!”孔子说了这个话不久,季家兄弟果然发生了祸乱。所以后世内部发生祸乱,就用“祸起萧墙”这句话。两千多年来, “祸起萧墙” 一直比喻家庭或国家内部先发生祸乱,也比喻给身边的人带来灾祸。下面看一下古今是如何使用这一成语的:咏史诗长城(唐)胡曾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这里的“
6、祸起萧墙” ,就是内部发生了祸乱。也就是说没等敌人来攻打自己,就自乱阵脚了。成 语:祸起萧墙 hu q xio qing释 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也作萧蔷祸起。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示 例:小明没有想到祸起萧墙,在他们组内部出现了分裂。文言原文:孔子曰:“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你们俩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