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10 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商品蔬菜基地 10 万亩(示范基地 1 万亩,技术推广 9 万亩);(2)建占地 3000 平方米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3)容量 3000 吨的气调果蔬保鲜库。项目总投资:24805.38 万元项目业主:拟引进绿色商品蔬菜种植、经营企业,投资以建示范基地和技术推广为主。项目主管单位:平昌县农业局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幅员面积 2229.1 平方公里。辖 26 个乡 17 个镇,463 个行政村,总人口 103.1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83.88 万人。境内
2、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系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四川省 27 个“扩权强县 ”试点县之一。平昌 县常年露地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能稳定在 1.5 万亩以上,年产各种蔬菜 4500 万公斤,产值 2300 万元左右。蔬菜种植正逐步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及生物、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势在必行。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本项目符
3、合四川省农业发展“十一五” 计划和 2020 年远景规划,是四川省良种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对象之一;符合国家农业产业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精神要求。(2)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该项目通过建立优质商品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可大幅度提高平昌县商品蔬菜良种普及率;通过设施大棚种植蔬菜,可有效提高商品蔬菜产量及品质;通过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建现代化气调保鲜储存库,可进一步提升商品蔬菜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蔬菜种植农户、流通大户、经营业主的经济效益。(3)项目建设是提高科学种菜水平和增加科技含量的需要。随着种菜科技的发展,人们
4、对蔬菜食品消费观念的变化,大面积种菜正由低质向优质转变。本项目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采用电热增温育苗、大棚设施栽培等高产配套技术,严格实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我县蔬菜生产水平,提升商品蔬菜品质,加快无公害农业发展进程,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从 2007 年开始,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蔬菜发展的制度。一方面,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立种子繁育技术,重大病害、灾害等保险制度,加大对蔬菜疫病防治体系的支持,增强种植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个方面,国家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建立蔬菜规模化种植补贴制度。(2)四川省政策的保障措施。蔬菜种植
5、是四川农村的传统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生产,认真落实“菜篮子” 省、市、县长负责制,及时解决蔬菜产品生产、供应、价格和市场监管的问题,加 强市场监测,建立应急机制,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同时积极引导种植户依托“万名蔬菜科技人 员助农增收行动” ,推 进 蔬菜产业现代化,提高种菜效益。(3)平昌县政策的保障措施。 平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计划纲要(草案)中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向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迈进,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产品开发,改良传统种植品种,年产出蔬菜 25 万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8 年平昌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突破性发展蔬菜生产
6、的决定(平昌委发20082 号文件),第七条规定“ 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体系,强力推动蔬菜生产”。3、项目投资人概况拟引进投资能力在 1 亿元以上的商品蔬菜种植、经营业主。三、项目定位和选址1、项目定位通过实施 10 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年产商品蔬菜 25万吨,产值 5 亿元,纯收入 3 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 361 元,同时将我县建设成为全省商品蔬菜供应基地县和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在 实现本地商品蔬菜自足的基础上,将我县发展成为重庆、成都、西安、达州、广元、巴中等省内外大中城市优质商品蔬菜综合供应基地。2、项目选址该项目拟定在距县城 30 公里以内的江口镇、坦溪乡、驷马镇、元山镇、云
7、台镇等 20 个乡镇实施。(1)区域综合环境土地 资源条件。 项 目区位于县城周围 30 公里以内,人均占有土地 12 亩,耕地 0.75 亩,林地 15 亩,牧地 2.13 亩。气候 资源条件。平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为 16.7,10的平均 积温 4300.3,常年平均日照时数 1341.4 小时;常年平均降水量 1251.3 毫米;相对湿度 80%;多年平均无霜期 302 天。水、电资源条件。平昌县已建成各类水利设施 6164 处,水利工程设计配套干支渠 1643km,水利工程蓄引提总水量 8558万 M3。平昌 县水能资 源较丰富,已在巴河流域先后建有五
8、座电站和上规模的风滩电站,装机总容量 1.2 万千瓦。运 输、通讯条件。项目区分布在达巴公路两侧,四条出境公路网内,即将建设的达广铁路和达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运输极为方便。电力供应充沛。程控电话、长途数字传输、移动电话覆盖全境,可视图像、远程教育、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和信息设施得到了普遍应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条件比较发达。 (2)局部环境县内陆路交通发达,有多条出境公路,达广高速公路和达广铁路线正在规划修建将穿越境内。县内公路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车里程发展到全程 2385 公里,等级公路已达 1150公里,2007 年货运周转量达 2875 万吨。项目产品
9、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可方便地运往省内外销售。(3)周边环境平昌紧邻达州、巴中等中等城市,距重庆 320 公里,距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均在 500 公里左右。距达州火车站 100 公里、距巴中火车站 70 公里。四、项目开发思路及初步规划1、本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发 展目标 :通过项 目实施达到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 10 万亩,年 产商品蔬菜 25 万吨,产值 5 亿元,纯收入 3 亿元以上。其中示范种植 1 万亩,亩产 6.25 吨,亩产值 1.25 万元,产值 1.25 亿元。指 导思想:以市 场为导 向,以项目为支撑,以政府为引导,以培育大户建设基地搞活流通为重点,着力培
10、育集约化、规模化的优质商品蔬菜基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产业支撑。2、总体规划布局(1)基地布局:项目选择在平昌县江口镇、驷马镇、元山镇、白衣镇、涵水镇、坦溪镇、云台镇等 20 个乡镇,涵盖 70 个行政村、56134 户,人。建优质商品蔬菜基地 10 万亩,其中:建育苗温室 20 栋,育苗基地 1000 亩;建钢架永固式蔬菜生产大棚 5000 栋,大棚栽培特色蔬菜及反季节蔬菜 15000 亩。(2)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布局:在县城江口镇信仪开发区规划新建无公害蔬菜检验监测中心,占地 3000 平方米(4.5 亩),设计建筑面积 1361.3 平方米。(3)气调保鲜储藏库布局:在江口镇太平村
11、建设气调冷藏库一座,设计规格 156.324.44.5 米,一次储藏蔬菜 3000 吨。3、建设周期建设期为 2009 年-2011 年,共 3 年。5、项目经营思路实行“三位一体 ”,一步到位的技 术推广机制,即由 乡镇政府、推广机构与基地农户共同实施。乡镇政府负责基地面积的落实,使任务落实到实处。农业部门负责组织科技人员与农户签订商品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合同,建立利益共同体,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实施。政府支持基地农户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化组织和蔬菜产业化协会组织,负责执行蔬菜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联系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营销窗口,联络农村经济人,真正担负起
12、基地牵动两头的运行机制,即示范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的义务。 五、项目财务分析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24805.38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 24105.38 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500 万元,基本预备费 200 万元。(1)工程建 设费 24105.38 万元。土建工程。新建无公害蔬菜检验监测中心检验监测楼及配套库房总建筑面积 1361.3m2,平均造价按 1500.00 元/m2 计,需投资 204.2 万元;中心需用地 3000 m2(4.5 亩),需缴土地行政划拨费 54 万元;土建工程合计需投资 258.2 万元。田 间工程 11237.18 万元。其中:田形调整 2.5 万亩,平
13、均单位造价 200 元/亩,需 资金 500 万元;增厚土层 4 万亩,平均单位造价 300 元/亩,需 资金 1200 万元;其他田 间路、水、土综合整治配套需资金 9537.18 万元。生 产设施 11000 万元。其中:新建 连栋育苗温室 20 栋,每栋造价 195 万元,需资金 3900 万元;新建钢架大棚 5000 栋,每栋造价 1.3 万元,需资金 6500 万元;其他农业机械实施需资金600 万元。购 置蔬菜 检测仪器 设备 79 台套,需资金 180 万元。建气 调冷藏 库一处 ,需资金 1430 万元。(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500 万元(3)基本预备费 200 万元2、项目
14、收益(1)经济效益: 10 万亩蔬菜每年可产无公害蔬菜 20 万吨,参照蔬菜市场价格测算,年可实现产值 4 亿元,企业年销售利润4200 万元;示范基地年生 产性收入可达 2000 万元; 项目达产后企业年经营利润 6200 万元,投资利润率 25.9%。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5 年(含建设期)(2)社会效益:建成蔬菜基地后,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平昌县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为本县无公害蔬菜需求提供保障。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 3.5 万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建成后,蔬菜平均亩产 2000 公斤,亩产值 4000 元,亩纯收入 2400 元;种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亩产值 1620 元,亩平纯收入 940 元。10 万亩蔬菜可产无公害蔬菜 20 万吨,产值 4 亿元,纯收入 3 亿元,户平纯收入 5400 元,人平纯收入 1500 元。蔬菜产品进行深加工、进入流通领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3)资金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 24805.38 万元。其中招商引资 13000 万元,申请国家项目补助资金 5000 万元,农户自筹和投劳折资 6805.38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