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250xx-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47963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50xx-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0250xx-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0250xx-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0250xx-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0250xx-王会龙-《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摘 要近二十年来,创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吸引着众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时代变化使得创业者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创业和创新也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创业者创业的时代。 然而,并不是所有有创业激情的人都可以创业成功,创业对创业者有非常严格的素质要求,缺乏创业素质的人,很难取得创业成功。因此,本文着重从创业者素质的角度对创业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研究创业者所具有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对企业创业及其成长过程的影响。创业者进行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伴随创业过程的创业者素质与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在

2、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此外,创业者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新创企业成长的环境,脱离企业的创业过程来谈论创业者的创业素质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尝试从新创企业的生命周期入手来研究创业者的素质与企业创业过程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在新创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创业者素质的要求,以及创业者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是如何促进创业企业成长的互动关系。最后,本文试图提出评价创业者创业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的方法对创业者的创业素质进行评价。通过对浙江省典型创业者创业素质的实证研究,指出今后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应着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关键词: 创业,创业者,素质,评价2ST

3、UDY ON THE ENTREPRENEURIALPERSONALITY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SABSTRACTIn past decades, entrepreneurship has great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and many scholars take great effort to study in this field. Entrepreneur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4、 on the growth of new ventur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ov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strength of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 we can say, we are embracing an era of entrepreneurship.However, people with entrepreneurial enthusiasm may

5、not succeed for the sake of their personalities. It is difficult to succeed i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ose who lack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so this paper study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This paper mainly studys how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a

6、ffects new venture and its growth. Entrepreneurship is a dynamic process, so the forming of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or competence is also a dynamic process, and it has different styles in different stage of new ventures growth. Moreover,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cannot form without the existi

7、ng environment of new ven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tempt to study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and new ventures growth from the point of enterprise life circle. One hand, it discusses that entrepreneurs need possess what kinds of personality at different stage o

8、f enterprise, on the other hand, it studys how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stimulates the growth of new venture.In the end, this paper attempt to formulate the indicators system which evaluate th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Further,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personality of entrepreneur who comes fr

9、om Zhejiang Province with this method.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 Personality, Evaluation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3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5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6第二章 创业相关理论综述 .82.1 创业理论研究综述 .82.2 创业家理论研究综述 10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15第三章 创业者素质与创业企业成长阶段界定 .173.1

10、创业、创业者及其素质的概念界定 .173.1.1 创业的界定 .173.1.2 创业者的界定 .203.1.3 创业者素质的界定 .213.2 创业者及创业企业类型 .253.2.1 创业者的类型 .253.2.2 创业企业类型 .263.3 创业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30第四章 创业者素质与新创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334.1 创业准备期创业者素质与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354.1.1 创业者素质与创业动机形成 .354.1.2 创业者素质与创业机会识别、开发 .404.2 创业初创期创业者素质与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454.2.1 创业者素质与创业资源整合 .4544.3 创业成长期创业者素质与企

11、业创业过程研究 .504.3.1 创业者素质与创业团队构建 .504.4 创业成熟期创业者素质与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534.4.1 创业者素质与创业网络构建 .534.4.2 创业者素质与企业开拓创新 .61第五章 浙江省创业者素质评价实证研究 .645.1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者素质问卷调查 .645.1.1 调查方法与样本 .645.1.2 调查结果分析 .655.2 浙江省典型创业者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705.2.1 创业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715.2.2 创业者素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725.2.3 浙江省典型创业者 素质评价 .77参考 文献 .85附录 .90致谢 .94攻读学位

12、期间发表的学术论 文 .95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1第一章 绪 论创业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奋图强,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当我们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变化和新兴产业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会特别明显地看到,新的产业、新的企业都是由新的创业者创造出来的。没有这些创业者创造出的新产业、新市场,我们很难享受到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物质环境带来的方便、快捷和自由。而且没有这些创业者,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不可能保持持续的竞争能力。这是因为不断的创业活动不仅创造出不少的经济、技术和企业奇迹,与此同时,人们通过创业找到了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美国

13、的学者甚至认为创业是美国的秘密经济武器和伟大的国家资产。成功的创业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并且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创业者,他们开拓了一个个新的市场、新的产业,直接和间接地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例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等都是创业者中的杰出代表。在我国也有一些地方创业十分活跃,这些地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浙江、江苏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的创业活动仍需要激发和引导。首先,中国人虽然不缺乏创业激情,但是,除了少数成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摸索出对创业的科学认识外,多数创业者还处在向科学认识创业活动转变的缓慢过程之

14、中。其次,中国的创业活动缺乏理论指导。我国在创业领域的研究非常薄弱,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中国的创业教育没有能力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的基本技能和意识的训练,通过教育培训获得创业技能的途径还没有形成。1.1 研究的背景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公司占据了社会经济舞台的中心。实现规模和范围经济成为公司经营和产业政策的首要准则,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大公司的职位意味着终身雇佣和优厚的待遇;管理学界也将主要的精力都花费在研究大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等。然而,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大批新创企业以雷霆万钧之势卷土重来。新创2企业成为各个国家解决棘手的失业问题的“上帝” ,是各种新兴产业的主要缔造者

15、,创造“新经济 ”的主要力量 1。创业活动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第一,一批新兴企业在各国的经济舞台上表现出色,这些企业在创立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促进国家增长和创造就业做出了贡献,美国的微软公司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第二,活跃的创业活动催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变革,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第三,创业活动使许多追求自我价值的人实现了自我雇佣的理想,提高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进入 21 世纪,世界正迎来一个新的创业时代的开端。创业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日益受到各国和地区的重视。创业活动对就业、技术创新、生产力提高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一

16、、国外创业研究背景虽然对创业现象的分析始于 18 世纪中期,但直到二战结束几乎还没有人们今天所说的创业研究,只有哈佛商学院成立了一个包括熊彼特和亚瑟科尔等学者在内的研究小组,主要从企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探讨创业。但是他们的研究活动并未得到制度化,该研究小组也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解散。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企业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研究者忙于关注大公司,他们确信大公司天生就比小型创业组织更具效率和影响力,因而没有理由花精力去研究创业。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小型创业企业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型组织将主导经济潮流 2。尽管当时的环境是以大企

17、业为中心,但 20 世纪 6070 年代,为数不多的创业研究先驱还是对创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当时存在的“创业时代已经结束”这一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使得创业研究得以延续。总的来说,早期的创业研究大都侧重于论证创业活动的重要性,从而为现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 世纪 80 年代创业开始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一批学者从其它领域(大部分来自战略管理领域)纷纷“改行” 加入创业研究的领域。并对奠定创业研究学术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创业研究得以迅速发展: 1982 年举办了首届百森创业研讨会,并在此后每三年举行一次;1985 年创办了企业创业杂志1 李志能,企业新创:孵化的理论与组织

18、管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 陈震红、刘国新、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的历程、动态与新趋势”国外社会科学J ,2004 年第一期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3(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8 年美国小企业更名为创业理论与实践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这两本杂志目前已经成为公认的创业研究的重要期刊;1987 年美国管理学会将创业作为一个单独的分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而且在这十年里,许多学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尽管 20 世纪 80 年代是创业研究制度化发展

19、的时期,但从今天来看这个时期并未获得重大的学术成就。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单个创业者如何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绩效优势这类问题。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描述性的,而且从方法论和理论上来看还比较简单。同时,由于广泛借用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因而创业领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对学术界主流的影响十分有限。创业研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制度化,到 90 年代初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机而得到加速发展。在学术界,MBA 带给美国大学校园的巨大变革对创业研究产生了最大、最直接的推动作用。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如战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加入创业研究的行列。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研究创业问题,并为创业研究

20、领域带来了各自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因此,到 90 年代末,创业研究和其他学术领域之间已经建立了很紧密的联系,创业研究成果也纷纷出现在主流的企业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在美国创业研究处于领先水平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创业研究也在迅速发展。欧洲的创业研究近十几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关于创业和小企业管理的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相继成立,至少有十来种关于创业或小企业管理的期刊在欧洲发行。自从 1999 年起,由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GEM(全球创业观察)项目,它是一个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和变化、发掘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国家创业政策的研究项目。199

21、9 年只有 10 个国家参与,到 2002 年,参加 GEM 项目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 37 个。中国加入 GEM 后,参加 GEM 的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已经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62%,GDP 占世界总数的 92%。GEM 研究报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成为世界各国人士认识创业活动、环境、政策等创业问题的重要信息来源。二、国内创业研究背景近几年,旨在促进企业创业及其成长的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的大量兴起,客观上迫切需要创业理论的指导,因此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创业研究的关注。4国内学者对创业的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主要是梳理国外学者创业研究的理论成果,比较有影响的学者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

22、心的高建、林强、姜彦福、邱琼;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张玉利、李亚、杨俊、薛红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郁义鸿、李志能;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的池仁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陈震红、董俊武、唐艳艳等。他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对创业理论进行研究,如清华大学学者主要从宏观层次来研究创业情况,即从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创业理论研究的动态等来考虑创业;南开大学学者侧重对创业行为过程的研究,如创业行为的理性分析、创业类型的比较研究、公司创业理论研究动态等;而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学者则更加重视企业创业环境的研究,如国外创业环境研究、新创企业的孵化环境等。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 2002 年也参加了 GEM 项

23、目,并在其研究框架和方法下,对中国的创业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完成了中国创业报告(2002)。它回答了 GEM 研究中强调的、也是我们关心的四个基本问题: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和特征;创业环境条件;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以及对创业政策的评价与建议。此外,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每年也对我国企业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三、研究问题的提出创业家是人类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正如熊彼特所言,创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在其前面都站着一位杰出的创业家,如通用汽车公司的强大得益于杰克韦尔奇的改革才能;微软公司的兴盛得益于比尔 盖茨敏锐的洞察力

24、;松下电器的辉煌则得益于松下幸之助杰出的领导才能等。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的发展就是创业家才能作用的结果。因为,创业的主体是创业家,创业家是企业创业及其不断成长的灵魂。创业家承担着创造性决策的职责,承担着经济创新的角色,承担着科学管理的职能,承担着资源配置的责任。一个没有创业家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尽管每个人对创业家的定义并不统一,但都包含了两层含义:即“创”和“立” , “创”指的是把一个企业创立起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不包括企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5业永远的生存和发展;“立”是指把新创立的企业发展壮大,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只“创”不“立

25、”的创业家,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家。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创业家在企业“创”与“立”的不同阶段的创业素质与能力,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创业家素质与创业企业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有创业热情的人员都可以创业成功的,创业对创业者有非常严格的素质要求,缺乏创业素质的人,很难取得创业成功。因此,本文着重对创业者的素质进行研究。本文旨在研究创业者所具有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对企业创业及其成长过程的影响。创业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伴随创业过程的创业者素质的形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创业者素质的形成

26、离不开企业成长的环境,脱离企业的成长过程来谈论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从新创企业的生命周期入手来研究创业者的创业素质与创业过程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在创业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创业者素质的要求,以及创业者素质是如何促进创业企业成长的互动关系。最后,本文试图提出评价创业者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创业者素质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家创业素质的实证研究,指出今后创业者应着重培养的能力。二、研究的意义企业的创建与发展过程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障碍,创业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创业者通过发挥创业才能不断跨越障碍(特别是管理障碍)的过程。对创业行为过程

27、的研究归根结底就是对创业者创业素质与能力的研究。然而,创业者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发挥离不开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脱离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来研究创业者素质和能力无益于纸上谈兵,创业者要在创业的过程中解决创业的问题。为此,本文尝试结合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探讨创业者的创业素质,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创业企业的成长,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理论、企业家能力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6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的框架;第二部分则对国内、外创业理论的研究动态、企业家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阐述,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

28、分对创业者素质、创业的动机、创业企业的类型、创业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等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即对创业者素质与创业企业成长过程的动态关系进行细致的论述,阐明了在创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创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以及创业者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创业素质与能力促进企业不断成长的。在第五部分中,本文提出了评价创业者创业素质的指标体系,进而针对浙江省民营企业家素质进行了实证研究。二、研究的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即创业理论、创业家理论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创业是创业者以其自身独特的素质感知创业机会

29、后的资源整合行为,进而通过创造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它遵循由感知机会到组建创业团队,获取创业必需资源的逻辑进程。实证研究则体现在创业者素质评价中,通过对浙江省知名企业家的创业素质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素质现状进行模糊评价。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3、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情况及创业者素质的总体情况。案例分析则体现在对浙江省知名创业者素质的分析之上。1.4 研究的创新之处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7一、选题角度的创新近二十年来,创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吸引着众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

30、不断的探索。他们尝试从各个不同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对创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创业理论,创业理论也因此日趋成熟。然而,创业是一个跨学科的、多层面的复杂现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创业研究仍处于解释性阶段,仍有待更多学者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创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是近几年的事,主要是学习、引入国外学者的创业理论,对创业理论研究的动态进行综述研究等,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针对创业,尤其是创业者素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二、研究角度的创新一般的创业理论研究侧重于单纯研究创业者的特质,如创业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家

31、庭等对创业者创业的影响,或者从创业者所处的创业环境来研究创业行为。本文与其他创业理论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把创业者的创业素质置身于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去考虑,系统地分析了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与创业企业成长的互动关系。这就抓住了创业者创业的实质,即创业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在不同的创业阶段、不同的创业环境下为新创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三、研究理论的创新通过对创业者创业过程的详细分析,得出新创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创业者创业素质与能力逐渐强化的过程,进而提出评价创业者创业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对浙江省民营创业家的实证研究,针对民营创业家的创业素质与能力进

32、行评估,对于指导创业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更现实的意义。8第二章 创业相关理论综述2.1 创业理论研究综述由于创业是一个跨学科的、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因此,在如何给创业下定义,如何界定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尽管学术界对创业活动本质的解释有各种不同的阐述,但总体来看,创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开创新业务,创建新组织;利用创新这一工具实现各种资源的新组合;通过对潜在机会的发掘进而创造价值。一、国外创业理论研究目前有关创业研究的定义、领域与方向有着不同的解释。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斯蒂文森(Stevenson)认为创业精神研究应该围绕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即创业活动的后果、创业管理

33、、创业的动因。本文以这三个方面为基础,对创业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1、研究创业活动的后果,主要分析创业活动对一般经济系统的影响。由于在经典的微观经济学里创业家没有位置(Baumol ,1968) ,这方面的分析大都是把创业家和创业活动引进到经济发展模型中去。科兹纳(Kirzner ,1973)强调市场是一个趋向均衡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处于均衡状态,创业家就在从非均衡到均衡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熊彼特(Schumpeter ,1934)从创新、创造性破坏、新组合角度认为创业家与其说是不断建立均衡,倒不如说是不断打破现存均衡,进行一个“创造性破坏” 的过程。卡森(Casson,

34、1982)从市场信息不完全及交易成本角度,认为创业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与能力高于他人,而信息是稀缺的,创业家通过建立企业开发这些信息就能获得垄断利润。Leibenstein (1968) 将“X 效率”理论引入,认为创业家的作用正是在于克服 X 无效率,起“填充空白”(Gapfilling)和投入补充者 (Input-completer)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因素,市场失灵经常存在,市场处于正在发育过程中,越是需要创业者的创业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9精神。2、研究创业管理。这部分主要研究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形成过程。研究都力图分析公司初创成功与失败

35、的原因,大多数研究都从创业者背景,所选择的战略,环境因素等角度对创业企业的形成进行分析(Dollinger ,1984) 。Timmons and Bygrave (1986) 对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进行了跟踪研究。另外一个研究领域是公司内创业精神(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它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韦斯伯(Vesper ,1985) 的观点,即在现有企业内部建立新的企业或新业务;第二类观点为公司创业精神应该包括大公司由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资源重组与转型(Baumol ,1986;Burgelman ,1983) 。3、研究创业的动因。这部分研究目前最活跃,大部分的

36、创业文献都集中在创业动因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以下是几种典型代表:第一种是特质理论(Trait Theories) 。这种理论主要解释创业者都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在分析为什么有些人成为创业者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时,哈佛大学的McClelland (1961)认为是渴望成功(Need for Achievement) ;Brockhaus(1982)认为是控制倾向(Locus of Control ,是一种性格属性,它衡量人们相信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的程度)和承担风险的倾向(Risk-taking Propensity,Brockhaus,1980) ;Schere(1982)认为是对模糊的忍耐力(

37、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 但是单纯的特质对解释创业精神来说并不充分(Gartner ,1988),因为许多特质往往从属于行为,完全以特质为基础的解释也忽视了情境因素和人的模仿能力。第二种是行为理论(Behavior theory) 。正是认识到特质理论的缺点,许多研究者认为研究的重点不是创业者是什么,而是创业者做了什么(Gartner,1988) 。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Shapero (1982) 也对创业者机会感知,资源整合等创业行为进行了分析。行为理论欠缺的是对影响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情境因素的考虑。第三种是经济环境影响理论。这种

38、理论主要从影响创业形成的环境因素来分析创业与环境的关系。例如 Highfield & Smiley (1987) 研究证实: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失业率增加等宏观经济要素,有利于创业企业数量的增长。他们证实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并不是通常解释的追求利润,而是出于就业困难转而自我雇佣。Ofarrel & Crouchley (1983) 研究发现,企业的创立在相当程度取决于市场结构和地区的特殊性。较落后的地区有利于创立新企业,因为创业者在那里更易于模10仿。环境决定论,虽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但它很难解决即使在同一环境却存在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分的问题。第四种是群体生态理论。Hannan 和 Freeman

39、(1977) 认为群体生态学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解决一个组织的出生、生存与死亡的理论。群体生态理论认为组织的出生与死亡正如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一样,通过研究某一群体过去的发展规律可以预测未来组织的发展变化。群体生态理论的一个最大弱点是不能用来预测单个的组织发展状态(Bygrave ,1990) 。还有其他一些理论,诸如效用最大化、风险承担等。二、国内创业理论研究长期忽视对创业精神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界的一大缺陷。只是在近几年,学界才开始重视创业精神与企业家形成问题的研究,并引发一些争论。中大管理学院教授李新春博士在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演讲中认为: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的推动力。林

40、强提出了一个创业理论的分析框架(林强,2001) ;鲁传一等对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鲁传一,李子奈,2000) ;南开大学的张玉利教授从中小企业的形成管理障碍进行研究(张玉利,2001) ;浙江工业大学的池仁勇教授研究了美国和日本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创业环境及其对我国创业的启示;上海财经大学的丁栋虹教授认为应该建立全社会成员的创业激励机制(丁栋虹,2000) ;郑风田从特质方面对美国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的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比较(郑风田,2001 年) 。近年来,尽管国际学术界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还仍然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家接受的有

41、关创业的研究框架,许多问题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创业研究文献甚少,在认知体系上比较零散,尚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体系。2.2 创业家理论研究综述“企业家”一词最早出现于 1755 年康替龙(Cantillon )所著的商业概况一书。他认为企业家就是“按照固定价格购买和按照不确定价格出售的风险承担者” 。康替龙用非常生僻的法语词汇“entrepreneur ”来表达企业家之意,本身就充分显示了企业家含义的复杂性。该词的英文译法多种多样,被译为“商人”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11“冒险家”或“雇主” ,但它的较确定的含义为某项事业的实施

42、者(卡森,1996) 。自康替龙将企业家引入经济学理论之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803)最早强调企业家的重要地位,并赋予企业家以企业组织“协调者”的角色。他指出,企业家是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和产量较少的领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和产量较大的领域的人” ,他认为作为生产过程的中心枢纽,企业家收集信息、制定决策和承担风险,着重发挥其协调人、财、物、产、供、销的协调者的作用。作为对其协调作用的回报,企业家取得企业的剩余。萨伊关于企业家的定义,抓住了企业家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即强调了企业家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但他忽视了企业家在企业交易中的作用。到 19 世纪末期,随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家用

43、理性选择、信息充分、函数的良好性抹杀了企业家的作用,因此,企业家从经济学理论中消失了。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难能可贵地重新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并且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企业家的多种职能,从企业组织的领导协调者、中间商、创新者到不确定性的承担者等。虽然,马歇尔的这种全面折衷观点使其理论失去了鲜明性,但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后人的企业家理论大多源于他的思想(池本正纯,1985) 。1921 年,奈特在其博士论文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决策者。面对不确定性,企业的管理者无能为力,只有企业家才能够承担不确定性决策的职责。在不确定性世界中,企业家的首要职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

44、何去干” ,决策正确,企业家得到剩余或纯利润,决策失败,企业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奈特关于企业家的内在规定性的说明,实质上是从企业的交易性角度来展开的,这使他比萨伊进了一步,但同时,他又忽视了企业家的生产作用。19 世纪 30 年代,熊彼特(1934)在其名著经济发展论中,确定了企业家的明确含义,企业家即创新者。这种创新有五种类型:引入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夺取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和创立新的组织。但是企业家并不是发明家,他决定如何配置资源,以便利用发明;企业家也不是风险承担者,承担风险的是向企业家提供资本的资本家。显然,熊彼特强调的是12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45、。与奈特相比,熊彼特的企业家定义又回到了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生产作用上,与萨伊相比,他显然又进了一步,他强调只有企业家才能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创新,而萨伊显然只强调了企业家能力的一般性作用组织协调。1937 年,科斯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用“权威”来指代企业家,他认为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企业由于企业家这一权威的作用,可以节约市场交易的成本,企业家的指挥、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边界。科斯显然是在论述企业家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但他并不像萨伊、熊彼特等人那样单纯地研究企业家的生产作用,他是在将生产的制度结构引入企业的同时来论述的,这就使他不仅紧紧抓住了企业家的生产作用,而且同时注重了企业家

46、在交易中的作用。因此,他对企业家的论述,因与企业的性质紧密相连而显得比较权威。1973 年,奥地利学派的柯兹纳在其著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中,将企业家定义为: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洞察力的人。这种洞察力使企业家能够“发现哪里购买者的买价高,哪里销售者的售价低,然后以比其售价略高的价格买进,以比其买价略低的价格卖出” (Kirzner,1973) 。企业家这种典型的“中间商”逐利行为使市场逐渐趋于均衡,企业家成为市场的均衡器。柯兹纳认为,企业家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家警觉” (alertness) 。 “企业家警觉”是指企业家能发现其他实际或潜在竞争者不能发现的各种可能性,

47、是指企业家所固有的具有能够发现对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或行为倾向。这种警觉包括:对已变化了的条件或环境的警觉,对忽略的可能性的警觉,对即将到来的机会的警觉,对未来的警觉,对有用信息的警觉,避开不利因素的本能反应等。柯兹纳关于企业家的定义,承袭了马歇尔和康替龙的观察,他们都是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讨论企业家的,所不同的是,柯兹纳强调企业家的洞察力,从而使企业家的角色更具有了鲜明性。但是,他与科斯所强调的企业家的交易性不同,科斯是从生产的制度结构来研究交易性的,而柯兹纳却是从市场的均衡角度来讨论企业家的交易性。彭罗斯在企业家内在规定性的探索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企业组织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家,从而明确地提出了

48、把领导企业组织的内在的企业家形象,与使生产活动适合市场环境的外在的企业家形象结合在一起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家是指那些发挥“企业家服务”作用的人,所谓“企业家服务”是指为企业的利益而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业者素质与中小企业创业过程研究- -13引进和接受新观念,尤其在其产品、企业地位和技术上的重要变化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做出贡献;物色新的经营者,从根本上改革公司的管理组织;筹集资金,制定发展计划,包括选择扩大发展的方法在内,为各项工作做出贡献(池本正纯,1985) 。 “企业家服务”是与经营者相对比而言的,后者是执行企业家的构想与提案及承担监督经营作用。彭罗斯从组织角度考察企业家,因而从一

49、开始就抓住了企业家的本质,因为企业家只有与企业相联系时,才具有现实意义。他用企业家服务来概括企业家在内、外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在讨论企业家在企业的生产性和交易性两个方面的作用。针对理论界对企业家讨论的混乱局面,卡森在 1982 年出版的企业家:一个经济理论 ,试图寻找一条贯穿企业家研究的主线。该书中,卡森将企业家定义为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做出判断性决策的人。所谓判断性决策,是指完全依赖于决策者个人判断的决策,决策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一条明显正确的、而且只使用公开可获取信息的规则供决策者使用。这一概念认识到了不仅信息是昂贵的,而且不同的人获取信息的成本不同。不仅如此,由于不同的人在获取信息时的差异,他们在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性决策的精髓在于决策的结果取决于由谁做出这一决策。对自己判断力自信的人会坚持自己的判断,购入他们认为别人低估的资产,抛出他们认为别人高估的资产,承担别人认为无利可图的项目等(Casson,M.C., 1982) 。卡森关于企业家一般规定性的探索,的确抓住了以往经济理论对企业家研究的不同要素投机性。这样,熊彼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