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声音媒体的数字处理技术与音频编辑,编 著 者 :杨安祺,编著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第三章目录,3.2 音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及其转换技术,3.1 概述,3.3 数字音频信号的存储,3.4 声波文件的综合处理技术,3.5 声音媒体编辑软件应用介绍,3.6 本章小结,练习题,声音媒体是多媒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把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过程,并研究了数字音频信号转化成声波文件后,对声波文件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使其成为一门艺术的几个主要处理手段。本章简述了当前流行的Ulead公司的声频编辑软件 Audio editor 的基本用法,并通过该软件对一般的声
2、频编辑技术作了介绍。声音是携带信息的极其重要的媒体,在多媒体应用系统中,声音可以直接表达或者传递信息;制造某种特殊效果和气氛;演奏音乐以及配音诗朗诵等。所以,了解数字化音频技术,掌握声频编辑技术,无疑会在多媒体软件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声音媒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声音携带的信息,是刺激人们听觉的唯一媒体,所以多媒体音频技术的研究,在多媒体软件编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音频信号包括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和离散的数字音频信号,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的储存方式是,将代表声音波形的连续的模拟电信号转换到适当的媒体上,如磁带、唱片等。播放时可将记录在媒体上的连续的模拟
3、数据信息还原成模拟的音频信号,在播放装置上还原成声波。,3.1 概述,离散的数字音频信号,是通过对模拟的音频信号进行数据采样,转换成离散的、由数字0和数字1所组成的音频信号,这种数字音频信号可以用计算机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将模拟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要进行数字信号的编码。通常,可用于编码的仪器为脉码调制器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是以采样定理为基础的。采样定理可以证明为:若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只要采样频率等于或大于有效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或者是大于等于有效信号带宽的倍,则采样值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用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
4、新构造出原始信号。,3.1 概述,若采样频率用1来表示,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用smax来表示,采样周期1表示,原始信号的带宽用s来表示,则有下述关系式:1T11smax 或者: 1s,3.1 概述,由于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倍,才能保证原始音频信号不丢失。但由于连续的音频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数字音频信号,通常要包括数据采样、电平量化和信号编码三个步骤。根据目前微机中的标准,采样频率一般有11.025KHz,22.050KHz和44.1KHz三个标准等级,其采样数据量按加倍方式进行增长,所以,形成的数据文件存储量将分别以20、21、22、的倍速向上增长。音频数据采样,是把模拟信号
5、波形放在被划分的量化直线上。图1.A给出划分为8个量化级的示意。若要提高音质,可适当提高量化级数量,目前音频量化级主要有8位二进制的表示256个量化级;16位二进制的65,536个量化级;32位二进制的4,294,967,296个量化级。最高可有64位二进制的18446744073709551616个量化级。,32 音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及其转换技术,实际上是将连续的音频模拟信号,在采样点进行离散化,再将离散的不在量化线上的点,提升或者降低到量化线上。图3-1.B给出了按采样周期切割模拟信号波形的过程示意,图3.1.C和图3.1.D给出了量化过程示意。,A 划分为8个量化级的示意 B 按采样
6、周期切割过程示意,经过离散、并且量化的音频信号,在完成量化后,就可以对其点进行编码。8级量化点,可用3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如图1D中的量化点,其值编码分别为001,011,101,110,111,101,100,010,001,001,000,000。,C采样点进行离散化示意 D量化过程示意,采样点的二进制码称为码字,其位数称为字长,如8个量化级,其码字字长为3位;256个量化级,其码字字长为8位;65536个量化级,其码字字长为16位。目前微机上使用更高级的码字,字长分别达到32位和64位。当然,高级的码字,字长位数越多,音质越好,但存储容量则越大。音频模拟信号向音频数字信号转化过程中,除采样
7、频、量化级外,还要考虑到声道数,单声道只记录一个波形的音频数字信号,双声道要记录两个波形的音频数字信号。,目前微机中数字音频码的储存格式主要有2种,即wav格式和midi格式。wav文件来源于前节所示的采样、量化处理后的2进制编码,按处理后的次序依次存放,便成为wav文件。wav采样频率和量化级,是决定该文件大小的主要参数,为了节省内存,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的编程,宜采用11.025和8位字长的量化级,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midi文件包含音符,定时和多达16个通道的采器定义,每个音符包含键、通道号、持续时间音量和力度等信息。该文件记录是由一系列描述乐曲演奏过程的指令所组成,所以该类文件要比wav文
8、件小的多,但要在专门的播放软件上播放,编码过程大大的复杂于wav文件编码过程。,3.3:数字音频信号的存储,对于生成的声波波形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可应用声波波形编辑软件进行综合处理,可得到意想不到的多媒体混成效果。我们经过大量实验,认为这些技术应在多媒体编程中,值得大力推广。这些技术综全起来有以下几点,3.4 声波文件的综合处理技术,如果我们在WINDOWS多媒体播放系统下,录制一段诗歌或者散文朗诵,存储为声波文件,然后声音编辑软件AUDIE EDIT 窗口下,将其打开,并对声波波形进行定义,用编辑窗中的复制功能进行复制保存再另外打开一个音乐程序,然后进行复合粘贴,这样就形成了配
9、乐诗朗诵,或配乐散文朗诵。图3-2给出了声波两个图形,图3-2 A为西北轻院简介散文朗读声波,图3-2 B为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声音波,图3-3为西北轻院简介加在希望的田野背景音乐混成声波。,341 声波迭加混成效果,341 声波迭加混成效果,西北轻院简介散文朗读声波,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声音波,341 声波迭加混成效果,西北轻院简介声波叠加 在希望的田野声波后形成的混成声波,通常,由于WINDOWS下的媒体播放系统的缺陷,或者声卡硬件质量的原因,用户自行录制的声音文件有两个方面的不足,其一是含有杂音,其二是音量过小。在声音编辑软件Audie Edit中,可以调出声波文件,通过Audie Edit
10、功能窗中的放大、去杂音等操作,对其进行放大处理,去杂音处理,往往可以改善其固有的缺陷。,3.4.2 声波文件的放大,去杂效果,3.4.3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声音文件的格式主要有 .wav和 .mp3 两种格式。其中 .wav格式的文件便于进行艺术加工,但文件长度较长;.mp3格式的文件长度较短,但不便于艺术加工。我们可以通过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将 .wav格式的文件转换成 .mp3格式的文件;或者将 .mp3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av格式的文件。能够实现这种转换的软件非常多,其中金山影视霸III 的视频转换器很容易实现这种转换。图3-4给出了金山影视霸III 的视频转换器版面。在这个版面中,将“
11、批量转换”开关按下,再按“添加文件”按钮,选择出所要转换的文件;再按“浏览”按钮,选择存放目录;在转换成栏目中选择转换成 .wav格式还是转换成 .mp3格式;最后按“开始转换”按钮,进行转换。,在这个版面中,将“批量转换”开关按下,再按“添加文件”按钮,选择出所要转换的文件;再按“浏览”按钮,选择存放目录;在转换成栏目中选择转换成 .wav格式还是转换成 .mp3格式;最后按“开始转换”按钮,进行转换。,3.5 声音媒体编辑软件应用介绍,声音媒体编辑处理软件是对音频进行录制、编辑、播放的软件。 音频文件主要包括波形文件和Midi 文件两种。常见的声音媒体编辑处理软件有超级解霸、WaveStu
12、dio、 SoundEdit、以及Ulead 公司的MediaStudio Pro 软件包中的Audio Edito等。 本节叙述了当前流行的Ulead公司的Audio Edito的基本用法,并通过该软件对一般的声频编辑技术作了介绍。,音频编辑软件 Audio editor是Ulead 公司的MediaStudio Pro软件包中的专门对声音媒体进行编辑、处理的软件。应用前首先要用光盘进行安装。安装后,在被安装的硬盘上形成一个名为Ulead MediaStudio Pro 5 VE 的文件夹,打开这个文件夹,用鼠标左键双击 Aeditor.exe 图标,可以打开Audio editor 主画面
13、,如图3-5 所示:,3.5.1 Audio editor 的基本用法,图3-5 Audio editor 主画面,图3-5 Audio editor 主画面,菜单拦,工具栏,波形显示区,波形左声道编辑区,波形右声道编辑区,从主画面我们可以看到,Audio editor音频编辑软件主要由菜单拦、工具栏、波形显示区、波形编辑区等几个部分组成。菜单栏是该软件运行命令的主体,包括文件菜单(File)、编辑菜单(Edit)、效果菜单(Effect)、控制菜单(Control)、查看菜单(View)、窗口菜单(Window)、帮助菜单(Help)共七项。Audio editor的所有基本功能基本上包含在
14、各级菜单项中,下面,我们对各个菜单项的功能分别进行论述。,3.5.2 Audio editor文件菜单(File)的用法,Audio editor文件菜单(File)中主要命令包括新建(New)、打开(Open)、恢复(REstore)、结束(Close)、保存(Save)、保存为(Save As)、属性(Properties)、参数选择(Preferences)等。其内容如图3-6 所示。,新建 打开 恢复 结束,保存 保存为,属性 参数选择,文件菜单(File),3.5.2.1 文件菜单(File)中新建(New)命令的用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新建(New)命令,可打开如
15、图3-7(上)新建命令对话窗,为了方便期间,我们在图3-7(下)给出对应译文。其中,采样频率单选框可丛11.025千赫、22.05千赫、44.1千赫、以及用户自定义四项中选择其一。声道单选框可从单声道、立体声道两项中选择其一。量化位数单选框可从8位、16位两项中选择其一;8位表示256个量化级,16位表示65,536个量化级。当对话窗选择完成后,音频编辑软件Audio editor 主画面声道波形编辑区显示出一个没有内容的新音频文件,如图3-8所示。,图3-7 新建命令对话窗,图3-8 新建的没有内容的音频文件,在新建的没有内容的音频文件波形编辑区中,我们可以通过Audio editor 主画
16、面编辑菜单(Edit)中的Cut、Copy、Paste 等功能,引用其它音频文件的波形,对它进行编辑。运用这种办法,我们可以对任意的音频文件的采样频率选择、单声道/双声道选择、量化位数选择,进行任意的调整。关于波形编辑方法,我们放在后面的章节中论述。,3.5.2.2 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的用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可打开如图3-9左边的打开命令对话窗。当选定一个音频文件后,鼠标左键单击打开按钮,被打开的文件的波形,就分别显示到Audio editor 主画面的波形显示区、波形编辑区中,如图3-9右边所示。打开命令对话窗中的文件类型有后
17、缀为 .avi 、.wav、 .mov 的声音文件,它不支持其它类型的声音文件。,3.5.2.2 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的用法,图3-9 打开命令的对话窗(左)和打开文件后的Audio editor 主画面,3.5.2.3 文件菜单(File)中保存(Save)和保存为(Save as)命令的用法,第一次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Save)命令,或者单击(Save as)命令,可打开如图3-10所示的(Save as)命令对话窗。当选定一个音频文件名,以及响应的存储路径后,用鼠标左键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对所编辑的音频文件进行存储,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名后缀一般为
18、 .wav。,图3-10 (Save as) 命令对话窗,3.5.3 Audio editor编辑菜单(Edit)的用法,用鼠标左键单击编辑菜单(Edit),可打开如图3-11编辑命令菜单。包括剪切命令(Cut)、复制命令(Copy)、粘切命令(Past)、清除命令(Clear)、全部选择命令(Select All)、不选择命令(Select None)、无声命令(Mute)、留存命令(Retain)静音整理命令(Trim Silence)、插入静音命令(Insert Silence)、查找静音命令(Find Silence)、合并命令(Merge)分解命令(Split)、混合命令(Mix)、
19、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转换命令(Convert To)。为了方便期间,我们在图3-11的右边给出对应的中文翻译。,图3-11 编辑菜单(Edit),从图3-11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音频图的编辑,可以实现许许多多的音频编辑效果,这些效果可以表现在音频编辑图形的选择、分解、合并、转换,从而制造出我们所需要的各类特殊的音响效果。,在本节,我们首先介绍编辑命令菜单中的剪切命令(Cut)、复制命令(Copy)、粘切命令(Past)、清除命令(Clear)、全部选择命令(Select All)、不选择命令(Select None)的用法,然后再介绍灵活运用这些命令,实现声波迭加混成效
20、果的方法。,3.5.3.1声波迭加混成效果的实现方法,红色起始线,拖动鼠标定义音频区,从图3-12 中可以看到,当打开一个音频文件时,音频图中除过音频图本身外,还有一根垂直的红色起始线,这根红色的起始线在演示播放时代表播放起始点。当滑动鼠标光标到这根红色的起始线上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形成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当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被定义完成后,可用编辑命令菜单中的剪切命令(Cut)、复制命令(Copy)、清除命令(Clear)对其进行操作。,图3-12,用鼠标左键单击剪切命令(Cut)时,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从音频编辑区中被删除,内容被写进WINDOWS 剪贴板中。当用鼠标左键单击
21、复制命令(Copy)时,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内容被写进WINDOWS 剪贴板中,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内容仍然保留在音频编辑区中。用鼠标左键单击清除命令(Clear)时,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从音频编辑区直接被删除掉,但定义内容不被写进WINDOWS 剪贴板中。这是该命令与剪切命令(Cut)的区别。,3.5.3.1声波迭加混成效果的实现方法,除过拖动垂直的红色起始线定义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外,若要定义全部的音频编辑区内容时,可用鼠标左键单击全部选择命令“Select All”。若希望取消颜色相反的定义,可用鼠标左键单击不选择命令“Select None”。当WINDOWS 剪贴板中有音频图内容时
22、,若用鼠标左键单击粘贴命令“Past”,则可将WINDOWS 剪贴板中的音频图内容插入到、或者混合到红色定义线所在的点为起始位置处。粘贴命令“Past”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命令,利用它,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声波迭加混成效果。图3-3 所显示的声波迭加混成效果图,就是用此命令实现的。,3.5.3.1声波迭加混成效果的实现方法,例1:将学院简介录音文件与另一个音乐文件迭加混成在一起,形成一个配乐散文音频文件。其制作方法如下:第一步: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打开学院简介录音文件,再用鼠标左键拖动红色起始线,定义学院简介录音文件的全部声波图形。或者选择编辑菜单(Edit
23、)中的全部选择命令“Select All”进行定义。其定义效果如图3.13 所示。,3.5.3.1声波迭加混成效果的实现方法,A 打开学院简介录音文件,B 定义学院简介录音文件,图3-13 打开学院简介录音文件并定义,第二步:选择编辑菜单(Edit)中的复制命令(Copy),将音频定义区内容(即学院简介录音文件的全部内容)写进WINDOWS 剪贴板中。 第三步:再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打开另一个音乐文件,然后选择编辑菜单(Edit)中的粘贴命令“Past”,效果如图3.14 所示。,C 再打开另一个音乐文件,D 粘贴命令“Past”,图3-14 打开另一个音
24、乐文件并选择粘贴命令“Past”,第四步:当打开编辑菜单(Edit)中的粘贴命令“Past”时,有三项选择,选择内容如图3-15 所示。图3-15 “Past” 命令中的三项选择三项选择中的Insert 表示将WINDOWS 剪贴板中的内容插入到音频编辑区红色起始线开始处的位置。三项选择中的Replace表示用WINDOWS 剪贴板中的内容替换音频编辑区红色起始线开始处的等长度位置的内容。三项选择中的Mix 表示将WINDOWS 剪贴板中的内容与音频编辑区红色起始线开始处的等长度位置内容进行混合。在本例题中选用Mix 命令。,图3-15 “Past” 命令中的三项选择,第五步:选择编辑菜单(E
25、dit)中的粘贴命令“Past”,再选择Mix命令,则弹出如图3-16所示对话窗内容。对话窗内容包括现有波形 和剪贴板波形的强度百分比,可通过这个对话窗选择我们所需的任意 混合响度比。,现有波形 剪贴板波形,图3-16 Mix 命令对应的对话窗内容。,第六步:用鼠标左键单击图3-16所示对话窗中的OK 按钮可完成最后的件迭加混。其效果如图3-17 所示。,图3-16 最后的件迭加混波形,对于具有相同的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的两个单频道音频文件,若依次打开它们到波形编辑区,可用编辑菜单(Edit)中的合并命令(Merge)制作出具有双声道声波第三个音频编辑图。对第三个音频编辑图进行保存,就可形成一个
26、双声道声波文件。若打开一个双声道声波文件的波形编辑图,还可用编辑菜单(Edit)中的分解命令(Split),将这个波形编辑图分解成两个单频道音频波形编辑图,其作用与合并命令(Merge)正好相反。例2:将学院简介录音文件与另一个音乐文件合成在一起,形成具有左、右双声道的一个配乐散文立体声音频文件。,3.5.3.2 双声道声波的合并与分解,其制作方法描述如下: 第一步: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打开学院简介录音文件。再次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另一个音乐文件。第二步:当两个波形都打开时,再用鼠标左键单击编辑菜单(Edit)中的合并
27、命令(Merge),这时可弹出一个“合并”的对话窗,其效果如图3-17 左面所示。,左声道选择 右声道选择,图3-17合并命令(Merge),第三步:作左声道的选择。在图3-17 所示对话窗中,有一个对当前处于编辑状态的声波编辑图作为左声道还是作为左声道的选择。若选择 Left channel active , 则当前处于编辑状态的声波编辑图为左声道,处于未编辑状态的声波编辑图作为右声道。若选择 Right channel active,则上述左、右声道的选项正好相反第四步:作好声道选项后,按OK 键,就可以生成具有左、右双声道的一个配乐散文立体声音频编辑图,编辑图上弹出如图3-17 右图所示
28、的说明对话窗,按OK 键确认后,第三个声波编辑图便生成。效果如图3-18 所示:,图3-18 具有左、右双声道立体声音频编辑图,例3:将一个双声道声波文件的波形编辑图进行分解,使其成为两个独立的波形编辑图,以便对其进行单独编辑。 其制作方法描述如下: 第一步 :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打开一个双声道声波文件的波形编辑图,如图3-19所示:,图3-19打开一个双声道声波文件的波形编辑图,第二步 :用鼠标左键单击编辑菜单(Edit)中的分解命令(Split),效果如图3-20所示。其作用与合并命令(Merge)正好相反,图3-20 分解命令(Split)效果图,右
29、声道,左声道,3.5.3.3声波其它编辑方法的实现效果,声波其它编辑方法包括混合命令(Mix)、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和转换命令(Convert To)。混合命令(Mix)的功能是,对于已经打开的两个声波文件,可按声波强度的选定比例,将其混合在一起,生成第三个声波编辑图。例4:打开的两个声波文件 “音乐8单.wav ”和“学院简介.wav ”,将其混合成为一个配音简介声波波形编辑图。,图3-21 打开的两个文件的波形编辑图,其制作方法描述如下:第一步 :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首先打开“音乐8单.wav ”文件,再接着打开“学院简介.wav
30、” 文件。两个文件的波形编辑图,如图3-21所示:,第二步 :用鼠标左键单击编辑菜单(Edit)中的混合命令(Mix),这时弹出一个混合命令(Mix)的对话窗 ,效果如图3-22所示。对话窗下部为混合级别选择,可选择现用波形和目标波形混合强度的百分比,这里均按100%强度百分比选择。,混合级别,现用波形,目标波形,图3-22 混合命令(Mix)的对话窗,第三步 :用鼠标左键单击混合命令(Mix)的对话窗中的OK 按钮 ,则生成混合的第三个波形编辑图,并弹出一个生成确认对话窗;其效果如图3-23 左上图所示。 用鼠标左键单击对话窗中的OK 按钮,则第三个波形编辑图形成,其效果如图3-23 右下图
31、所示。,图3-23 混合命令(Mix)生成的第三个波形编辑图,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的功能是,对于已经打开的两个声波文件,可按声波插入方式,将其组合在一起,生成交叉插入混成的第三个声波编辑图。例5:对例4中打开的两个声波文件 “音乐8单.wav ”和“学院简介.wav ”,用交叉插入混成命令将其合成为一个新的声波波形编辑图。其制作方法描述如下:第一步 :这一步与例4中的第一步相同,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File)中打开(Open)命令,首先打开“音乐8单.wav ”文件,再接着打开“学院简介.wav ” 文件。两个文件的波形编辑图,如图3.21所示:,第二步 :用鼠标左键单
32、击编辑菜单(Edit)中的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这时弹出一个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的对话窗 ,效果如图3-24所示。对话窗下部为交叉持续时间选择和变换拟合方式选择。交叉持续时间选择可按“分:秒:毫秒 ”的格式进行选择,、“指数方式”、“对数方式”中的一种。,交叉持续时间(分:秒:毫秒),拟合方式,线性方式 指数方式 对数方式,图3-24 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的对话窗,第三步 :在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的弹出对话窗中 ,时间若选择1分钟,变换拟合方式首先选择“线性方式”,用鼠标左键单击对话窗中的OK 按钮时,则第三个波形
33、编辑图用交叉插入混成命令合成的新声波波形编辑图形成。其效果如图3-25所示。,图3-25 用交叉插入混成命令合成的新声波波形编辑图,在交叉插入混成命令(Cross Fade)的弹出对话窗中 ,时间若选择1分钟,变换拟合方式分别选择“指数方式”和“对数方式”,再用鼠标左键单击对话窗中的OK 按钮,则分别生成的第三个波形编辑图如图3-26的左上图和右下图所示。,指数方式 对数方式,图3-26 用交叉插入混成命令合成的新声波波形编辑图,转换命令(Convert To )的功能是,对于已经打开的声波文件,它的声波波形编辑图,可分别按照采样频率、声道、量化位数的选择,将其转换,生成所需要的声波编辑图。图
34、3-27 显示了转换命令弹出的转换方式对话框,右下角给出了对话框对应的翻译版面。,图3-27 转换命令的转换方式对话框以及对应的翻译版面,3.5.3.3声波的静音编辑方法及效果,声波的静音编辑方法包括无声命令(Mute)、留存命令(Retain)、静音整理命令(Trim Silence)、插入静音命令(Insert Silence)、查找静音命令(Find Silence)。声波的静音编辑可以实现重点停顿、无用声波的删除等。,无声命令(Mute)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定义无声区范围,定义的第一步:在波形图中要静音的起始点,单击鼠标左键,红色的起始线就被选择在这里。第二步:滑动鼠标光标到这根红色的起
35、始线上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形成颜色相反的音频定义区,效果如图3.27 左图所示。无声区范围定义后,用鼠标左键单击Edit菜单中的无声命令(Mute),则定义区变为无声区,效果如图3-28 右图所示,图3-28 无声命令(Mute)的使用效果,留存命令(Retain)的功能是将留存定义区的内容予以保留,将非定义区的内容被删除掉。留存命令(Retain)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定义留存区范围,第一步:在波形图中要留存的起始点处,单击鼠标左键,红色的起始线被选择在这里。第二步:滑动鼠标光标到这根红色的起始线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形成颜色相反的留存定义区,效果如图3.28 左图所示。留
36、存定义区范围定义完后,再用鼠标左键单击Edit菜单中的留存命令(Retain),则非定义区内容被删除掉,留存定义区的内容被保留,效果如图3-29 右图所示,图3-29 留存命令(Retain)的使用效果,静音整理命令(Trim Silence)的功能有两点:第一点,将波形图中所有静音部分删除掉;第二点,将波形图中所有静音部分,按选择的时间,将波形图中所有静音区,整理成持续时间相等的新静音区。操作方法是:用鼠标左键单击Edit菜单中的静音整理命令(Trim Silence)无声命令,系统弹出静音整理对话窗,如图3-30左上图所示。当对对话框作出选择后,按OK 键,即可对静音进行整理。 图3-30
37、右下图是选择持续时间为1秒的静音整理效果图。,删除掉所有静音部分,所有静音的持续时间定为分 :秒 :毫秒,所有静音的持续时间定为0分:1秒:0毫秒 的效果,图3-30静音整理对话窗及效果图,插入静音命令(Insert Silence)的功能为:第一步,选择插入静音起始点,用鼠标左键单击波形图中插入静音起始点位置,红色的起始线立即显示在该位置;第二步,用鼠标左键单击Edit菜单中的插入静音命令(Insert Silence),系统弹出插入静音命令对话窗,如图3-31所示。当对话框作出选择后,按OK 键,即可插入静音。,图3-31插入静音命令对话窗,持续时间(分:秒:毫秒),查找静音命令(Find
38、 Silence)的功能是,根据对话窗的选择,查找出静音准确的位置,还可为静音点标记名称,其对话窗效果如图3-32 所示。,向前,向后,查找始、 终静音 区选择,已作起始点 标记的静音 区,创建起始点标记,图3-32查找静音命令对话窗,3.5.4 Audio editor中的效果菜单(Effect)用法介绍,用鼠标左键单击效果菜单(Effect),可打开如图3-33所示的效果命令菜单。效果命令菜单包括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 标准化效果命令(Normalize), 量化级效果命令(Quantize), 删除杂音效果命令(Remove Noise), 倒序效果命令(Revert), 反相
39、效果命令(Invert), DC 偏移效果命令(DC Offset), 定音调效果命令(Pitch), 演播速度效果命令(Speed), 波形变换效果命令(Fade), 双声道变换效果命令(Pan), 回声效果命令(Echo), 长回声效果命令(Long Echo), 长反复效果命令(Long Repeat), 共鸣效果命令(Resonance), 露天大型运动场效果命令(Stadium),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在图3-33的右边给出对应的中文翻译。,放大效果 标准化 量化级 删除杂音 倒序 反相 DC 偏移,定音调 演播速度 波形变换 双声道变换,回声 长回声 长反复 共鸣 露天大型运动场,
40、图3-33 Audio editor中的效果菜单(Effect),3.5.4.1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用法介绍,效果菜单(Effect)中的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它可对强度小的波形图按百分比进行放大(100%)。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的操作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首先定义放大区范围,在波形图中要放大的起始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将红色的起始线选择在该处。然后滑动鼠标光标到这根红色的起始线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形成颜色相反的放大效定义区;接着,用鼠标左键单击效果菜单(Effect)中的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在弹出的放大百分比对话框
41、中,填写上放大百分比,放大百分比的有效值为1% 到2000%。最后单击OK键,完成放大效果。,第二选种方法,直接用鼠标左键单击效果菜单(Effect)中的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在弹出的放大百分比对话框中,填写上放大百分比,再单击OK键,则完成对整个波形图放大效果。图3-34左图所示的是要放大的波形图以及放大百分比对话框。图3.33右图是经过200%放大后的波形效果图。,图3-34 放大效果命令(Amplify)的放大百分比对话框及放大效果图,3.5.4.2标准化效果命令(Normalize)用法介绍,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整个当前波形图(未作波形区选定的情况下),使用标准化效果
42、命令(Normalize)的作用是:求出波形图的最高峰值并将其值放大为标准的100%,然后按此放大比例去修正其它剩余的波形图之值。标准化效果命令(Normalize)的操作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定义标准化区范围,定义方法与前一节定义放大区范围相似。定义完成后,接着用鼠标左键单击效果菜单(Effect)中的标准化效果命令(Normalize),完成标准化效果操作。第二种方法则是:不作定义选定,用鼠标左键直接单击效果菜单(Effect)中的标准化效果命令(Normalize),完成标准化效果操作。,图3-35 左图给出了一个录音文件原始声波图,并作了波形区选定,图3-35右图给出了使用标准化效
43、果命令(Normalize)后的结果图。,图3-35使用标准化效果命令(Normalize)的结果图,3.5.4.3 量化级效果命令(Quantize)用法介绍,若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使用量化级效果命令(Quantize),其作用是:改变量化极的值,一般来说,降低量化级的值,其结果是得到一个低质量的声音,但是减少了声音文件的长度。 对于量化级为8位的声音文件,用户可选择量化级从1个字节到7个字节的级别值。对于量化级为16位的声音文件,用户可选择量化级从1个字节到15个字节的级别值。图3-36显示了使用量化级效果命令(Quantize)的结果。其中对话框中的量化级别在
44、本例中选择12。,量化级对话框量化级执行后的效果,图3-36使用量化级效果命令(Quantize)的结果图,3.5.4.4 删除杂音效果命令(Remove Noise)用法介绍,使用删除杂音效果命令(Remove Noise),其作用是: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使用该命令可删除背景杂音。当使用该命令时,可弹出一个对话框,完成删除背景杂音范围的选择。图3-37显示了使用删除杂音效果命令(Remove Noise)的结果。,图3-37使用删除杂音效果命令(Remove Noise)的结果,3.5.4.5 倒序效果命令(Reverse)用法介绍,使用倒序效果命令(Revers
45、e),其作用是: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产生一个由后向前倒序演播的波形。若对于已经产生的倒序演播波形,再次使用该命令时,可重新获得正序演播的波形。很显然,用此方法,可以实现对语音文件的加密与解密。对于音乐文件,产生一个倒序的演播波形,可获得意想不到的许多艺术效果,图3.37中首先对一个音乐文件使用倒序效果命令,产生一个倒序的演播波形图,将这个倒序的演播波形图存储成为一个倒序音乐文件;然后分别打开正序音乐文件和倒序音乐文件,接着,使用编辑菜单(Edit)中的合并命令(Merge)制作出一个具有左、右声道,分别进行正序音乐和倒序音乐混合演奏的交响音乐声波图。对该交响音乐声波
46、图进行保存,就可形成一个双声道交响音乐声波文件。,图3-38显示了由正序音乐和倒序音乐合并产生的双声道交响音乐声波波形图。,图3-38由正序音乐和倒序音乐合并产生的双声道交响音乐声波。,倒序,正序,3.5.4.6 反相效果命令(Invert)用法介绍,使用反相效果命令(Invert),其作用是: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产生一个相位相反波形图。该命令产生的相位相反波形图不影响声音的输出音质。,3.5.4.7 DC 偏移效果命令(DC Offset)用法介绍,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使用DC 偏移效果命令(DC Offset),可以使波形沿中线位置升
47、高或者降低。图3.38 给出一个波形沿中线位置升高40% 的例子。,图3-39 波形沿中线位置升高40% 的例子,3.5.4.8 定音调效果命令(Pitch),对于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如果使用定音调效果命令(Pitch),可使音调变高或者变低。变高或者变低的比例可通过对话框的选择来实现。 图3-40 给出一个波形定音调效果命令为提高20% 的例子。右下角为提高后的波形图。,图3-40波形图音调提高20%的定音调效果命令实现的例子,提高20%,原波形,演播速度效果命令(Speed)执行的作用是:将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编辑区,横向距离缩短或者拉长,使得
48、声音文件的演播速度变慢或者加快。这个命令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声音速度的加快或者变慢,是通过这个命令的弹出对话框来实现的。对话框中的游标条可用鼠标左键进行拖动调整,向左边Faster方向拖动,表示声音速度的加快。向右边Slower方向拖动,表示声音速度的变慢。图3-42显示了声音速度变慢112%的例子。,速度选择对话框原波形图 变换后波形图,3.5.4.9 演播速度效果命令(Speed)用法介绍,3.5.4.9 演播速度效果命令(Speed)用法介绍,图3-41声音速度变慢112% 和 150的例子。,加快 变慢,原声波,变慢112%,变慢150%,3.5.4.10 波形变换效果命令(Fade)用
49、法介绍,波形变换效果命令(Fade)执行的作用是:将一个已选定的波形区,或者当前整个声波波形图编辑区,按波形变换效果命令对话窗的选择,对波形振幅进行休整,使得声音强度发生变化。声音强度的加大或者变小,是通过波形变换效果命令的弹出对话框来实现的。对话框中的由红线连接起来的四个点位置可用鼠标左键进行拖动调整。向上调整表示声音强度加大。向下调整表示声音强度变小。声音强度由第1点到第2点、第2点到第3点、第3点到第4点的波形变换方式可分为线性方式、指数形方式、对数形方式三种;可用单选方式选择。图3.41显示了波形变换效果命令(Fade)的对话框及其执行示意。,在图3-43中,图A显示的是线性变换对话框及变换控制图。图B是为了便于用户学习,由作者给出的对话框汉化翻译版面。图C是对于图A 中的波形图,经线性波形变换后产生的新的波形图。图D显示的是指数波形变换对话框及变换控制图。图E显示的是对数波形变换对话框及变换控制图。图F显示的是用鼠标拖动方式,移动四个控制点后的指数波形变换控制图。由于波形变换效果命令(Fade)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和其它命令联合起来使用,产生出一系列具有魅力的声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