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2、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管理的实质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3、人的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4、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5、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
2、的心理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定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性格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6、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7、欲望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或者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尚未达到要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形成欲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缺乏;二是期待。 8、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9、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 10、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
3、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11、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形成又是有条件的,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12、个性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特征上的差异。它不仅表现在经验和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某种情绪因素上,对组织有利也有弊。所以,对个性存在差异性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14、强化是指通过外力来干预某种刺激与行为的联系,可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使
4、该行为巩固、保持;负强化是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它减弱、消退。 15、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法,通过艰苦、专心致志的努力,改造客体,使之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颖别致的成果的活动。二、 简答1、管理心理学为什么以人作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以企业中的人作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原因如下: 1、 “企业就是人” 。 2、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3、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2、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有何关系?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心理学是在广义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门应用理
5、论科学。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也是既有联系又区别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它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23、梅奥的“霍桑实验”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实验他得到了什么新的理论观点?霍桑实验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群众实验。(4)谈话实验。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1)霍桑实验验认为,人是“社会人” ,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而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霍桑实验认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
6、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 传统管理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而霍桑实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 。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4) 霍桑实验还提出了新型领导能力问题。它提出领导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时,还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实验的结果证明,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职工心理需求的满足度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新型的领导艺术在于使正式组织满足职工经济需求的功能与非正式组织职工的社会心理性需求之间保持平衡。4、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是按
7、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逐级发生的,你认同么?详细说明一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基本内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基本观点:(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
8、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
9、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 ,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适和其他国家的情况。5、简述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行
10、为科学、现代管理等三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 这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又分别由三种理论组成。 1、早期管理理论该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下半期,即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时期,其主要代表有亚当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他的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3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后,又一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劳动价值论。 2、传统管理理论(又称经验管理)该理论的特点是,根据企业多年管理实践的经验积累而成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列出这一理论阶段代表人物且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巴贝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还有艾默生,概括管理效率
11、十二原则;麦尤斯,提出的管理六原则等等。都是一些经验管理的总结。3 、科学管理理论 该理论的特点就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经济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经济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理论在这一阶段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比较有影响,且又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韦伯,以及后来古利克和厄威克。(二)行为科学理论这是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二个阶段。它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 行为科学理论从它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可以大致分成三个时期:1、早期的人际关系理论:以梅奥“霍桑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时
12、期:行为科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需要层次理论(2)人性管理理论(3)群体行为理论(4)领导行为理论3、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新时期 行为科学形成后,已迅速发展到一个不同于形成阶段的新时期,其特点在于:把行为科学与“科学管理理论”结和起来,对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直接的影响。这门科学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三)现代管理理论这是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继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管理理论学派,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等等,从而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 6、什么是人的
13、行为?行为的特点和种类有哪些?研究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一)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人类行为特征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 自发的行为 2、有原因的行为 3、有目的的行为 4、持久性的行为 5、可改变的行为 (二)行为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其分类。如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可分为:1、管理行为 2、政治行为 3、社会行为 4、文化行为 5、战争行为(三)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人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 (2)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与改造,目的在于保持正确的行为。 (3)研究人与物的配合,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14、经济效益。(4)研究人与人的协调,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激励环境。总之,研究人为学的目的是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7、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是什么关系?(补充)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我们研究和应用管理心理学做人的工作,预测行为的规律性,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其规律性。8、简述希波克拉特的气质类型学说。(写 2-3 个就可以)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把气质分为 4 种类型:1)多血质:活泼,好动,善交往,兴趣易转移,灵活,思维快 42)胆汁质:精力充沛,主动与人交往,直率,急躁,思维言语动作快,但不灵活,不准确 3)粘液质:安静,稳重,忍耐,注意稳定
15、,情绪慢,微弱,不外露,思维动作反应慢,不灵活 4)抑郁质:孤僻好静,多愁善感,情绪慢,体验深,动作慢,准确性高。9、如何划分气质类型?1、按理智、情绪及意志的强度,可将气质分 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当然,还有许多中间型,如理智意志型。 2、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可将气质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3、按个体的独立性和顺从性,可将气质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10、如何认识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4、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 11、性格特征有哪些?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特征,包含着多种多样
16、的性格特征。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12、影响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能力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以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社会实践、勤奋等对能力的影响最显著。此外,营养状况、个人的爱好、兴趣等,对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影响。13、性格与气质、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构成个性的心理特征,它们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一、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2、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 3、优良的性格特点往往能补偿某方面的能力弱点。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
17、系 1、气质影响着性格的表现方式,还会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2、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着和改造着气质,从而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需要。 3、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 14、欲望的特性有哪些?1、欲望的无限性 2、欲望的关联性 3、欲望的反复性 4、欲望的竞争性 15、需要有什么特点?1、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结合 2、劳动创造与满足需要结合 3、人的需要与发展生产结合 4、人的需要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 16、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何正确评价该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五类,即为人的五类基本需
18、要。 (l)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1)这五种需要是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种种例外情况。(2)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3)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是占支配地位的。(4)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马斯洛需要理论也有其两重性,作为科学,它是一种激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共同规律。5但是,他的研究是在西方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结果也更多的是反映在西方社会里人们这方面的事实,有一定的局限性。 17
19、、如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正确处理职工的需要问题?(1)首先要考虑中国是一个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2)要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出发。(3)满足需要的程度必须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4)满足需要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职工需要的途径:一般地说,满足需要有两条途径: 1、职务以外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工作本身获得的,而是工作以后获得的。 2、职务之内需要的满足,是指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就能得到某种满足。这种满足,主要是指工作环境本身。满足职工需要的方法:人的需要很复杂,要解决好不容易。根据实践经验,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1、从调查研究入手,调
20、查研究是解决好职工需要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前提。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综合分析。 18、影响个人动机的因素有哪些?对个人动机的模式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1)嗜好与兴趣 (2)价值观 (3)期望值 19、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哪些?1、外在因素,又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2、内在因素,包括个人的生理条件与动机的冲突。造成挫折的原因除了一般因素外,还有以下几种属于组织特有的重要原因:1、组织的管理方式 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 3、工作性质 4、工作环境 5、其他20、挫折在情绪上的反应有哪些?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其原因不论是属于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在情绪上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反应
21、:、愤怒的攻击,包括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 、不安 、冷漠 、退化21、预防挫折的方法有哪些?、消除产生挫折的原因 、改善人群关系 、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 22、期望心理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期望心理的产生,一般都与目标、目标价值及可行性比较相联系。其中目标及目标价值是外在因素,可行性比较是内在因素。 当外在因素作用于人的大脑,经过内在因素的作用,出现能力及经验接近或大于客观要求时,期望心理便会产生。 23、如何在管理中应用期望理论?(一)树立目标,激发期望心理(二)运用期望值调动积极性(三)把人的期望方向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24、目标管理过程分为哪些阶段?1、目标的制定阶段 2、目标的实施阶段 3、
22、目标成果的评价阶段25、目标管理有哪些作用?1、能集中企业每个职工的力量,保证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 2、能创造一个培养各级管理人员真正领导能力的管理环境。 3、能迅速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工作能力。4、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6、有哪几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其主要内容是什么?6西方管理心理学者认为,从传统管理到管理心理学,实际上存在四种对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一) “经济人” 这是早期的管理思想。它认为在企业里人的行为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泰勒称之为“经济人” 。 (二) “社会人”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基于霍桑
23、试验的积极成果提出“社会人”的概念。 “社会人”的观点,比之“经济人”的观点,无疑是一大进步。它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需求,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三) “自动人” 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 “自动人”是“社会人”的发展。 “自动人”观点认为,人除了有社会需求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潜力的欲望。 (四) “复杂人” 人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 ,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 ,更不可能是纯粹的“自动人” ,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映的“复杂人” 。 27、组织如何正确对待个性差异?差异的测定 测定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体格检查 2、智力测验
24、3、性向测验 4、成就测验 5、性格测验 6、成绩考核 差异的管理 1、对于个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异,可以采用一些补救的方法,如对职工进行培训、保持个人的心理均衡等。 2、如果由于团体内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矛盾和冲突,通常采用三种不同的管理策略,或分而治之、或压制、或疏导。 28、人类学习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特征:1、人类能学习很多东西。2、人类对外界刺激的知觉是经过选择的。 3、人类的学习,除了谋得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外,也可能学到错误的方法。 4、学习必须要有动机,才能收到效果。 5、人们遇到问题时,先运用学得的各种符号及抽象概念等,来代替问题中的事物及其关系,以寻求可
25、能解决的途径,是为思考。6、人们解决问题时,所采纳的方法并非客观上最完美的解决方法,而是自以为最满意的方法。 29、激励有哪些主要作用?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去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0、激励要遵循哪些原则? 对职工的激励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组织目标的设置与满足职工的需要尽量一致。 2、组织的行政管理政策、规章制度,要有利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要有良好的管理方式,实行参与制、民主管理、授权管理。 4、建立良好的人群关系。 5、形成良好的风气。 6、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 31、个人行为激励的手段主要有哪些?1、
26、分析职工工作情绪因素 2、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 3、开展以工作成效为中心的评比和竞赛 32、强化的主要方法是什么?运用强化作为手段,来达到预定的行为结果,可采用以下方法: 71、设置鼓舞人心的目标 2、采用渐近法 3、信息及时反馈 4、个人需要的满足 33、简述决策行为的过程。决策行为实质上是一个比较、选择、确定和执行的过程。在管理中,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参谋系统、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 (一)参谋系统:1、情报信息 2、预测研究 3、可行性分析 (二)决策系统:1、方案论证 2、决策形成 (三)管理系统34、决策者应有哪些思维特征?1、应有广阔的思维品质 2、
27、应有善于深入思考的品质 3、应有独立决断的能力 4、应有思维的敏捷性 35、什么是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应如何考虑?(一)确定型决策行为的思考方法对于确定型决策,既然结果是确有把握的,那么决策就应根据已有情报选择最佳方案。 (二)风险型决策,是指要冒一定风险的决策。对于这种决策,应着重考虑以下四点: 1、选择最有希望的方案行动。 2、准备好必要的应变方案,以便在可能的不测事变发生时得以应付自如。 3、运用各种主客观条件,尽量化险为夷。 4、留有余地,要有最后的保险手段。 (三)对于不确定型决策,由于决策的后果不确定,那么就要考虑以下四方面: 1、要“摸着石头过河” 2、多方案并
28、进 3、步子不要太快 4、要把力量集中在信息反馈上 36、如何运用系统观念来指导领导者的决策行为?1、决策的依据必须充分考虑到大系统、相关系统以及以往决策的系统,彼此要协调适应。 2、要充分了解决策的后果将要涉及到哪些系统,从而要引起哪些系统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对策。 3、决策本身要系统展开。 4、从系统观点出发,决策的方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方案。 37、创新与知识有何关系?1、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2、创新更需要创新能力 3、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知识创新38、试述创新的内容。创新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观念创新、知识创新与文化创新。 1、观念创新 是组织创新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其他各项创新无从谈起。
29、观念是外部世界的主观反映,并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革。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对同一外部世界的反映也会不一样。所以管理者要持续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观念,自觉地进行观念创新。2、知识创新 知识已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产。知识管理就是要对组织中的知识资本进行管理,是管理界的最新理念之一。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3、文化创新 企业的发展在经过产品竞争时代、服务竞争时代之后,如今则正处于文化竞争的时代。对文化进行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创新中必要一环,营造一种创新性的企业文化是每一个企业在创新时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 4、中国企业的文化创新 中国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应体现出以
30、下三个方向: 1)以人为本 2)以德为先 3)人为为人 39、试述影响创新的因素,并举例说明。影响创新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组织外部因素和组织内部环境因素两大类。 (一)外部环境因素: 1、社会政治制度 2、社会经济因素 3、社会文化 8(二)内部环境因素: 1、企业文化 2、组织结构 3、激励制度 4、领导风格 影响创新的个体因素:(一)习惯性思维 (二)戒备性思维 (三)学而不思( 四)知识贫乏40、试述创业者如何进行心智模式的修炼。创业者进行心智模式的修炼非常必要,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修炼:(一)创业意识的修炼: 1、积极的个人价值观 2、超常的创新欲望 3、强烈的自我控制
31、欲 4、对个人独立性的执著追求 5、对成就感的需求 (二)创业心理素质的修炼:1、自知与自信 2、加强耐挫能力 (三)创业能力的修炼: 1、创新能力 2、经营管理能力 3、人际协调能力(四)创业知识结构的修炼三、 论述(6 题中出一题)1、俗话说“货比三家”,消费者购物时往往在心理上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首先借助感知与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思维获得理性认识,再加以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试由以上过程分析认识中感知与思维的关系。答:(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不同感觉加以联系和综合的反映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32、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就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感知是形成表象并产生思维的直接基础。(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综合分析,形成知觉,对事物有了较完整的形象。感觉、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阶段。(3)人们为加强对事物的认识,还借助记忆把过去生活实践感知过的东西、体验过的情感或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重复反映出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仅通过感知去认识事物的外在联系,以表象的形式向思维过渡,进一步认识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内在联系,全面地、本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个思维过程(包括记忆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概括的、间
33、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阶段。2、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 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 答: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而去听音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
34、教育。 其原因如下: 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其对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需要有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消极型等不同类型,本案例不能简单扣为“小团体”或“小集团”帽子; 对不同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积极型应支持鼓励,对消极型应引导转化。3、心理学家曾作过这么一个实验:给两组大学生看同一个人的同一张照片。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中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两组学生的解释截然不同;第一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突出的下巴表现他死不悔改的决
35、心;第二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试分析上述实验所揭示的现象及其对管理活动的启示。9答:(1)该实验充分表明了第一印象对于社会知觉的重要影响,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它是指两位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印象(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良好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的判断,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2)一般来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但它是客观的、无法回避的,况且它也具有一定的积
36、极意义,它是人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基础和必要阶段。因此在管理中,关键是如何正确运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另一面。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在看待别人时,要昼避免仅仅凭第一印象就下判断,并根据这种片面的判断去待人接物,对人、对事要多观察、多分析,以发现对方的优点;在对待自己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随时随地给人留下第一个良好印象,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有利的基础;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克服由于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引导人们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甲、乙两人一同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企业并同在一间科室工作,两人的工资也被定
37、在同一档次:每月 1000 元。一年试用期过后,甲的工资被定为每月 1200 元,而乙的工资被定为每月 1500 元。甲拿到1200 元工资后很高兴,因为比原来工资增加了 200 元,但当他得知乙的月工资是 1500 元后,则十分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试通过公平理论分析甲的心理以及管理者的对策。答:(1)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报酬进行
38、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低于过去的收支比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对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本案例中,甲做纵向比较时的高兴在于与过去比其工资增加了 200 元;但当他与乙进行横向比较时,发觉自己的工资比乙少了 300 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2)管理者应对甲、乙两人的工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力强、贡献大,应时及对甲作出解释,使甲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甲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甲、乙的能力与贡献判断失误,应及时、果断的纠正失误,重新制定甲、乙的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