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2440479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DOC 页数:169 大小:2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1、读碑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 8 个生字,理解字词,积累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4、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2、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什么样的了解?2、看彩图,谈谈你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感受。二、了解内容1、问题设置: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主要内容。3、交流汇报

2、。1)读准生字的音,辨别字形。绎(yi) 沁(qin) 翩(pian) 蚀(shi) 耕(geng) 储(chu) 铭(ming) 缔(di)2)理解词语。瞻仰:恭敬的看。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逶逶迤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3)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相关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中心事件。三、理清思路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在读碑的过程中, “我”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2、自主探究,在文中圈点、批注。3、交流汇报。4、指名小结“我”读碑过程中内心的感受的变化。5、二人小组讨论总结理清思路的方法。四

3、、质疑问难学生自读,提出问题。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 听写生字词。2. 口述“我”读碑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二、 品读课文1. 学生自读,思考:1) “我”第一次读碑的情景是怎样的?你有什么体会?2) 去南泥湾时“我”又是怎样读碑的?你又有什么体会?3) 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我”又是怎样解读的?4) 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说说你的感悟。2. 小组交流,推荐代表班内汇报。3. 班内汇报,教师点拨。1) 反复强调“细细地” ,突出我读碑时,回顾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领会了烈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2

4、) 排比、反复的运用,刻画“我”对九龙泉纪念碑的解读。3) 几个反问句,接着“战不下的”反复强调,刻画“我”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产生新的认识,这是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4) 去南泥湾后“我”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密密麻麻的字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亲人、有感情的血肉之躯化为尘土的悲壮故事,是用千千万万血肉之躯筑成的屹立于人们心中的丰碑。“我”心中腾起了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作为现在的学生更有一种震撼,有责任,有义务热爱幸福生活,创造幸福生活,奉献社会。4. 激情朗读课文。三、 课堂小结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收获总结一下。板书:1、读碑初读:20 余年、后来 庄严 雄伟 壮观 伟大又读:那年(南泥湾)

5、悲壮 凝重 震撼 升华再读:现在 悲壮感 使命感2、刘邓大军渡黄河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的 10 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悟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4. 学习文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2、文章在表达顺序上的特点。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讲给同学们听听。2. 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会吧?3. 提示课题:我们今天要见识见识刘伯承、邓小平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4. 板书

6、课题。二、 了解内容1. 问题设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3. 自学交流汇报。1) 读准字音,辨别字形。驻(zhu) 捷(jie) 侦(zhen) 署 (shu) 伪(wei) 毯(tan) 碟(die) 筹(chou) 蹲(dun) 弦(xian)2) 理解词语广阔无垠、敏捷、夜以继日、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 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4) 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6)刘邓的渡船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第二部分(711)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第三部分(12)午夜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7、。三、 质疑、讨论1. 学生自读,思考:同学们在理清文章思路时,发现文章在记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2. 交流自己的发现,畅谈感悟。文章运用了插叙,更体现了刘邓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刘邓的才能。3. 读课文,感悟。四、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说说课文在记述顺序上的特点。3、刘邓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呢?二、 学生品读课文1、学生自读,思考:刘邓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1) 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2) 小组合作探究。3) 班内交流汇报。A. 刘邓的轻松、胸有成竹。a) “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渡河完毕了!”b) “不明修栈道

8、,怎么能暗度陈仓呢!”c) 渡河之前准备工作。B. 渡河顺利。a) 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b) 午夜时分渡过了黄河天险。C. 敌人的愚蠢、迟钝。a) 6 月 30 日夜敌人竟丝毫没有发现。b) 当太行、冀南被迫西窜。c) 本来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D. 激情朗读,感悟刘邓部署的精心。E. 想想历史,看看今朝,我们想说些什么呢?1、学生边读,边思考。2、小组交流。三、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学习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在知识能力、思考观念上的收获吧。板书:2、刘邓大军渡黄河6 月 30 日夜 刘邓 急驶插叙 渡河之前 筹划明修栈道 精心部署午夜时分 刘邓大军 偷渡 强渡 渡过3*风雪重围教

9、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通顺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知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探究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英雄的精神品质,激发爱国情感。重点、难点:1、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去体会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2、理清文章的脉络,再比较详略,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

10、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风雪重围 ,就是发生在抗战中的一个真实故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l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三、检查自读情况。1、听写字词,纠正读音,辨别字形。2、理解词义。3、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1、自读课文,思考:(1)杨靖宇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知的?(2)口述故事,理清思路。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2、交流讨论。3、班内交流汇报:(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悟英雄的精神

11、品质。A 人物活动的环境,用环境烘托。积雪。日军的围剿。队伍之弱小,人少。B 人物的动作、行为、语言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课后练习 2。C 日军的反衬。引导分析第 14 自然段,感知人物精神。(2)记人叙事的写法。A 复述课文,理清思路。B 比较、感悟记叙有详有略的好处,并谈体会。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感情朗读。5、学习英雄的事迹后,我们想说些什么呢?五、课堂小结:将本节课学习所得与同学们共享吧!板书设计:3*风雪重围山林 三尺深的积雪 雪下 40 摄氏度杨靖宇 蹲 周旋 抗击 殉国日寇 咬牙切齿4、礁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的 7 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3、感知战士们的精神品质,从而受到思想熏陶。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想象情境,探究课文内容。2、品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其对祖国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海防战士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理解课文内容。2、反复朗读,品析将士的言行,体会将士们第祖国海岛的热爱。教学准备:礁盘的有关资料、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我们一起来阅读礁盘 ,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二、初读课文

13、1.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2) 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2. 小组交流讨论。3. 班内交流讨论。1) 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驮(tuo) 蔬 (shu) 熬 (ao ) 罐 (guan ) 秧 (yang) 筷 (kuai) 构 (gou)2) 理解词语。凝视:聚精会神的看。沉吟: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 ;(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3) 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10)将士们在礁盘上借助大棚种出了蔬菜。第二部分(1125)将士们共享劳动成果。第三部分(26)将军向“地图

14、” ,行了一个军礼。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提出疑难问题。2、交流归纳疑难问题。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听写词语。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1.读课文(110)1) 有感情的朗读,思考:小岛是一个怎样的岛?礁盘南边有什么秘密?菜地的土、菜种从哪儿来?你从什么中得到体会呢?2) 小组讨论。3) 班内交流。岛上条件艰苦,战士们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建设海岛。他们爱海岛就如爱自己的家。2.读第 1125 自然段。1) 小组交流讨论:将军为什么变了脸色?将军看到了什么?队长说了什么?将军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战士们有什么行动?

15、从这些情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2) 班内交流。a) 菜地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表达了将士们对祖国、对海岛的热爱之情。b) 将蔬菜给首长吃,表达了战士们对首长的爱戴。c) 首长将菜倒进汤里,哽咽着说 “我谢谢你们” ,表达了将军对战士们的关爱。d) “战士们自觉的围了过来,让将军把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碗里” 。表现了战士们理解将军,更用行动表达对将军的理解、爱戴。e) 感受将士们为了祖国的海岛同甘共苦的品质。3.读 26 自然段,思考:将军有什么举动?这一举动的含义是什么?交流明确: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的感激4、选取自己最受感动的片段,感情朗读。三、情感升华1.感情朗读,体会将士们

16、的爱岛之情,也表达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2.给驻守边关、海防前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4、礁盘小岛(礁盘)没水、没树、没草、没土战士 绿色菜地(中国地图)将军 行军礼口语交际 1教学要求: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认识。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点评案例,表达对遵纪守法的认识。2、提高认识,养成好习惯。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 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要求。2、交流、明确“口语交际”要求。1)评一评,两句中说法谁有道理?2)联系生活中、社会上的相关事例,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二、 讨论、交流1、小

17、组交流,推举代表。2、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两种说法,我们偏向第二种。第一种是情感上有道理,第二种是法律上有道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引导学生对照自身行为,谈看法。三、 课堂小结通过口语交际,我们对遵纪守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法大于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收获?总结总结吧!习作一教学要求:1、围绕主题写一份调查报告。2、让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的习惯。重点、难点1、写一份调查报告。2、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得出结论。课时:4 课时第一课时一、指导学生做调查,获取写作资料1、确定调查专题。1

18、) “小学生最喜欢的”如:电视节目、游戏、课外读物。2) “小学生最不喜欢的”如:电视节目、游戏、课外读物。2、确定调查对象。1)本校同学。2)本班同学。3、设计问卷,调查。4、回收问卷,整理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有多少人,比例是多少。5、从结论中谈自己的发现、感受。二、指导写作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的格式。2、出示范文,引导习作。第二课时一、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初稿二、交流习作初稿1、学生组织互读。2、学生评议,推荐组内优秀者。3、全班交流。1)由各组推荐的学生朗读习作。2)学生交流评议。注意格式、内容。3)教师点评。三、修改作文1、学生各自修改作文。2、组内再次交流、评议。3、再次

19、修改。第三课时一、抄写习作1、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2、清楚认真的抄写在作文本上。第四课时教师根据学生习作情况讲评作文。语文活动 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积累古诗,了解作者。2、引导学生回顾,积累英雄人物及其英雄故事,举办“英烈故事会” 。3、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总结积累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写作能力。重点、难点1、写读书笔记和积累诗句。2、开“英烈故事会” 。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了很多英雄、革命者的故事,我们还在以前的课文中接触过不同的英雄,你知道他们吗?请看语文活动 1 中的“万花筒” 。二、万花筒1、出示“我会填”卡片。1)学生读卡片,填写。2)学生讲述英雄故事

20、。2、 “我会学”1)读提示,明白活动意图。2)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过程,写心得。三、百宝箱1、出示诗句卡片。2、学生读诗句。3、交流对诗句的理解。4、背诵诗句。第二课时一、大舞台1、学生读“大舞台”提示,弄清活动要求。2、分组准备。3、活动开展。1)展示资料:诗歌、歌曲、电影、故事等资料。2)学生读其中一个片段,学生听读后交流感受。3)选取一个感人故事讲给大家听。4)学生听故事,点评。二、课堂小结学生将这次语文活动的收获写成一篇语文活动心得。5 那桥,那河,那船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毒携带生字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

21、语言。5、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感情朗读,读中想象、感悟、探究交流。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或字幕投影、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的家乡有桥吗?说说你家乡的桥、河、船给你的印象?2、古镇周庄的桥、和、船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同阅读课文那桥,那河,那船 ,去感受它的美吧!3、展示挂图或播放课件,给同学们直观感受。二、范读课文1、学生听读。2、简单说说课文内容三、学生自读课文1、借助工具书学会本科的生字、新词2、通读课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上标记。3、朗读课文,标出段序,理

22、清文章的脉络。4、小组交流5、班内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描绘了夜色中雨幕里的周庄古桥。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描绘了白天周庄河上的迷人景色。第三部分(第 58 自然段):描绘夜里周庄的桥、河、船。6、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四、学生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2、小组归纳整理学生的提问。3、班内交流整理学生的问题提纲。五、课堂小结这堂课收获不小吧,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回顾上节课学生整理的问题提纲。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按提纲自学课文,在课文中圈点批注。2、小子交流讨论。3、各组推

23、荐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描绘了古镇周庄的美景。如:“日暮时分,我走进这幽静的古镇,小雨浸润着滑滑的石板路,飘洒在碧玉般的河面。 ”“幽静” ,优美寂静,写出了古镇周庄的特点。 “浸润” ,浸没滋润。 “飘洒” ,抓住了河面上小雨的动态特点。 “碧玉般”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小河水碧绿澄澈的特点。“于是,你的面前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一个在水边,一个在水里。 ”“一模一样” ,指彼此完全一样。 “一个在水边” ,是指岸边实实在在的美景;“一个在水里” ,指这种美景在河中的倒影。写出了夜幕中,游人面前出现的奇丽景象。“人散尽了,灯笼却还亮着,像慈祥的老母那样,用柔和的光,抚摸着那

24、桥,那河,那船”运用泥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柔和灯光照耀中的古镇周庄的夜景,写出了周庄夜晚的安静、祥和。(2)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如:“它的身躯一弯就是几百年,船儿多少次从它怀中划过,风儿多少次在它身上抽打,春秋多少次在它眼前变幻”“它”指小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书法,写出了小桥历史悠久、历尽沧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桥的由衷赞叹之情。“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是周庄的灵魂。 ”“你” ,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赞叹之情。(3)读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染着我们,激发了我们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将去关注家乡,关注大自然,用自己的身心去书写它的美丽。4、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读

25、,感悟。三、拓展延伸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谈喜欢的理由。2、仿照课文的写景,给自己家乡的美景写一个片断。3、交流共享。四、课堂小结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总结一下吧。板书设计5 那桥,那河,那船写古镇美景 夜色雨幕中的那桥:润刷 简单 弯 沉稳 坚韧 灵魂抒赞美之情 白天的那河:炊烟 村民 小雨 船夫 船儿夜晚的那桥,那河,那船:挤 平滑 倒映“动”抚摸6、搭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3、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读

26、中感悟,探究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熏陶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德。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或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二、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2、小组合作学习。(1)每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3、重点指导“涨”和“间”是多音字。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辨别字形,然后临写,比较,纠正。5、教师根据学生共性问题进行指导。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2、交流汇报。四、学习第 23 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2、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3、为什么说“搭石,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4、指导学生想象画画(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是怎样想怎样做?(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5、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6、指导感情朗读。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