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表现手法。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结合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目的。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1探究问题,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目的。天天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率(shui )赂( l)秦邪 暴(p )霜露 思厥(ju )先祖父 洎( j)牧以谄(chn)诛 为(w i)国者无使为( wi)积威之所劫2文学常识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 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 27 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
2、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 ,以所著文章 22 篇 (几策 二篇、 权书十篇、 衡论十篇) 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
3、名,故称他为“老苏” ,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 ,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解题: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一篇
4、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文本研读(一)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1、根据议论文的特点,理清本文思路并概括各部分内容。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 ,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第二部分(第二、三段) ,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2、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本文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条理清晰,入情入理,很具有纵横家的风格。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并对论点进行全面的论述,有事例证明,有逻辑推理,借六国之故事来比喻当时之弊病。(二)细读课文,结合注释口译全文。
5、问题探究1北宋的苏询为什么关心六国的灭亡,除了对历史的偏爱外,还有没有深层的原因?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 ,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2本文是怎样借古讽今的?而又如何切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
6、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
7、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课时测评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在各句中的意义。(1 )得: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2 )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之积为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3 )兵:非兵不利,战不善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4 )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羊补牢(5 )暴:暴霜露,斩荆棘 暴秦之欲无厌 暴虎冯河 一暴十寒【答案】 (1)得:得到,获得。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能够,可以。读 di,必须,应当。(2 )势:形势。势力,力量。
8、 形状。(3 )兵:名词,兵器,武器。 名词,军队。名词,军队。用兵,动词,智慧、调遣军队作战。(4 )亡:丧失,失去。 灭亡。逃亡。失去,丢失。 (5 )暴:读 p,动词,暴露,显露,意思是冒着。形容词,凶恶残暴的。动词,徒手搏击。读 p,动词,晒。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曝” 。2解释下列重点虚词在文中的含义。(1 )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 )以: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地事秦 洎牧以谗诛 至丹以荆卿为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
9、事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 )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答案】 (1)或:或指代词,有人。 副词,有时,偶或。 有的有的副词,或许,也许。(2 )以:介词,用。副词,才。 副词,将。因,因为。 拿,介词。因,介词。拿,用。拿,用,介词。凭,凭着,介词。连词,表结果,以至于。(3 )始:副词,起初。 副词,才。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者”的用法:(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亚父者,范增也。(5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答案】 (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者,代词,用在形
10、容词、动词、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指代人、事、物。可译为“的人”“的事” “东西”等。 (2)谁给大王出这个计策的呢?者,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可译为“呢” ,也可不译。 (3)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在沛公身上。者,助词,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 (4)亚父,就是范增。者,助词,用在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并有判断作用。 (5)或许不同于这两种心情,为什么呢?者,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和几种事。在这里是指代“感极而悲者”和“其喜洋洋者”这两种情况。六国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手法和
11、语言生动、气势充沛的特点。重点难点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天天预习名句填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 ,不能独完。故曰, 。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 ,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
12、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文本研读1齐读课文一二段思考:(1 )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中心论点?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2 )又设立了哪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
13、能独完。 (3 )作者开头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2自由诵读第二段思考:(1 )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 )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明确:对比论证,以诸侯割地赂秦造成双方土地多寡的变化,对比论证“赂秦而力亏” ; 以某些诸侯国的祖先得地之难和其子孙失地之易对比,论证赂秦是“破灭之道” 。引证,以古
14、人的话作为佐证,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3自由诵读第三段思考:(1 )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2 )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明确:例证,以齐国“与赢而不助五国” , “终继五国迁灭”的结果,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燕、赵的破灭结局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 。假设论证,作者以自己的假设,推论六国与秦的较量结果,从反面论证“弊在赂秦” 。4自由诵读第四、五段思考:(1 )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明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 )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明确: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 )本文主要运
15、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背景思考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明确:借古讽今,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路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问题探究1.本文的论证有何特点?【提示】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
16、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2.本文语言表达有和特色?【提示】本文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
17、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 “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 ,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课时测评1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含义。(1 )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
18、在赂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2 )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则与斗卮酒(3 )犹: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4 )终: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 )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6 )相:当与秦相较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伯乐相马【答案】 (1)非:动词,表否定,不是。 形容词,错误,不对。 副词,没。副词,不。(2 )与:动词,结交,亲附,亲近。 连词,表并列,和,同。 介
19、词,表比较对象,跟,同。动词,给,给予,授予。(3 )犹:动词,如同,好像。 副词,尚且,还。(4 )终:副词,最终,终于。 动词,自始至终,坚持到底。(5 )向:副词,当初。 对,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介词,朝向,对着。连词,表假设,假如,假使。副词,接近,临近,将要。(6 ) 副词,互相。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可译为 “我( 们)” “你(们) ”“他(们)” “它” “她”“对方”等。名词,读 xing,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 动词,读 xing,仔细看,审察。2古今异义(1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 )思厥先祖父:(3 )可谓智力孤危: (4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
20、)至于颠覆,理固亦然(6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7 )剌客不行,良将犹在(8 )然后得一夕安寝 【答案】 (1)其实:古义是两个词,代词 +名词,它(秦国)得到的实惠;今义是一个词,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 。 (2)祖父:古义是两个词,祖辈与父辈;今义是一个词,指父亲的父亲。 (3)智力:古义是两个词,智谋与力量;今义是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4)故事:古义是两个词,形容词 +名词,指先例;今义是一个名词,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5)至于:古
21、义是两个词,动词+介词,意思是到 结局或结果,表示某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今义是一个词,作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6)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动词+介词,意思是可以凭借;今义是一个词,动词,能够。 (7)不行:古义是不去;今义是不可以,不中用,不得了,不好,接近于死亡。 (8)然后:古义是两个词,代词 +名词,这样以后;今义是一个词,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3词类活用(1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 )义不赂秦:(3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 )李牧连却之:【答案】 (1)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义:名词动用,坚持正义。 (3 )名词作状
22、语。 (4)却:使动用法,使 退,打退。4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 )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意思是“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于秦:介宾结构,古汉语用于动词后作补语,现代汉语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五战、二败、三胜:古代汉语数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数词用于动词后作补语。(2 )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意思是“ 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 “举以予人”是省略句,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指代土地) ”。(3 )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意思是“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全句含“燕虽小国”和“斯用兵之效也”两个判断句,都是用名词短语表示判断(“燕虽小国”的“ 虽”是连词,不表示判断) 。(4 ) “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意思是:“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以为”固定结构。表示处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作为(当作) ”。由介词“以”和动词“为”构成。 “以” 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5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为之所”是固定结构。表示被动,相当于“为所” 。 “为”是介词, “所”是结构助词, “之”字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