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60 图书馆学研究 2005.10当前图书馆傅文奇刘海霞学本科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江向东【摘要】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图书馆人才的主要基地.文章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关键词】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对策Abst】ract:UndergraduateeducationisthemainpartofLibraryScienceeducationandthemainbasewherewetrainthetalentsoflibraryinourcountry.Thepaperanalyzestheact
2、ualitiesandtroublesaboutundergraduateeducationofLibraryScience.Inthemeantime,thecountermeasuresareVen.Keywords:LibraryScienceundergraduateeductioncountermeasures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形式与办学层次多样化,形成了由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图书馆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然而,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经历了 1992 年系名更改,1
3、998 年专业重组两次大改革后,却出现明显的低落,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此,本文旨在透过当前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1 现状1.1 专业设置截止 2003 年,我国共有 25 个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其地理分布情况如下:北京 1 个,华北地区 4 个,东北地区 5 个,西北地区 2 个,华东地区 6 个,中南地区 3个,华南地区 1 个,西南地区 3 个.但是自 1999 年以来,部分院校已停办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或者暂停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招生.比如,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多年未招生,黑龙江大学隔年招生,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都有某年未招生.1.2 专业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
4、中,课程设置因受到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增加一些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课程.1.3 师资结构据对 21 个图书馆学院(系)的 323 位教师的调查统计,教师的男女性别结构基本上是“六四开“, 年龄结构比较优化,职称结构只达到中等水平,学历结构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学科结构属于“混合型结构“(图情与文献学学科占教师总数的 64%).1.4 学生情况19992002 年图书馆学专业在校学生 2185 人,每个学年在校本科生的数量基本上保持在 520580人之间.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发展比较稳定.在性别结构上,男生 46%,女生 54%.在招生情况上,填报图书馆学专业志愿的本科生数量达到
5、本科生招生总量的69.1%,大多数考生乐意报读图书馆学专业.在毕业去向上,2002 年毕业生有 41.3%就业于图书馆.2 存在的问题2.1 教学点不足1998 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称 专业目录)修订之前,全国图书馆学本科教学点有 50 多所.之后,全国图书馆学本科教学点锐减至 20 来所,其中还有几所是隔年招生或间隔多年招生.每年毕业的本科生 500 多人,如果扣除改行的数字,估计每年从事图书馆职业的本科生也就 200 多人.区区 200 多人向几万所各类型图书馆提供专业人才,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即使每年培养的人才如此之少,仍有不少人提出图书馆学教育应退出本科教育层次,
6、专业教育重点向研究生层次转移.图书馆人才的奇缺,限制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2.2 新一轮的改名暗流专业目录调整后,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专业的分离使图书馆学失去了情报学的支援,仅仅与档案学为伍,这对于图书馆学的发展非常不利.事实也正是如此,几乎近一半教学点主张改专业名称.甚至有人主张从本科生专业目录中撤销图书馆学专业,另外设置一个新的本科专业,把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础知识都包括进去,实行“厚基础 ,宽口径“ 的教育模式.具有完整学科体系的图书馆学在教育改革中一步步失去阵地,面临着被其他学科同化或自身异化的危险.如果图书馆学教育者再不作共同的努力,“图书馆学“专业名称很有可能在下一次
7、专业目录调整中消失.可以预测,如果“图书馆学专业 “出现更名或撤名,对图书馆界的震撼力将远远超过 1992 年的系名更改.2.3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根据新修订的专业目录,新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 宽口径 ,厚基础 “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各院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制定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但是,不少院校由于过于注重提高办学效率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片面理解“宽口径,厚基础“,大量删减图书馆学主干课程,增加其他学科课程,淡化专业特色,造成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缺少职业认同感,其结果:要么学生择业时回避图书馆职业,要么图书馆用人单位不聘用这类“华而不实 “的学生.2.4 职业精神教育欠缺图书馆职
8、业精神是指图书馆职业的信念和追求.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西方比,职业精神教育很不够.西方图书馆学教育始终致力于既培养专业特长,又传授职业精神,其目的是使学生不仅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发挥专业才干,而且能够在职业面临挑战的时刻正确选择前进方向.目前,由于我国图书馆职业地位和待遇水平总体偏低,致使学生不愿意读图书馆学专业,专业生源出现问题.调剂的学生本来就缺少职业认同感,加上职业精神教育不够和“宽口径“ 培养目标等因素,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回避图书馆职业.图书馆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图书馆事业培养专门人才.而在择业过程中的专业人才流失,是图书馆队伍人才流失的延伸和提前,这不能不说是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失败.2.
9、5 教学点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图书馆学本科点一般设在省,市以上的重点院校.在如今市场经济的社会中,高考成绩达到国家重点线以上的学生多少对清贫的图书馆职业不感兴趣.部分院校为了迎合学生心理,在图书馆学专业基础上增添或细分所谓“时髦“ 的专业方向.这种“偷梁换柱 “的作法 ,多少是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抛弃.从近年来招生情况看,一些重点院校继续招RESEARCHESINLIBRARYSCIENCE61收图书馆学专业生源的难度加大,有多所院校出现停招的趋势.从一般性的地理分布上分析,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的数量相当不足.从大的地理区域来看,我国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
10、的整体特点.相对而言,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在地理分布上比较少,存在着较大的不足.2.6 课程设置不科学当前图书馆学课程体系改革过于激进,课程设置过于信息化,忽视人文知识课程.不少院校片面理解“宽口径“ 办学 ,随意削减图书馆学核心课程 ,大量引入其他学科课程,增加信息学和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使之成为专业核心课,培养方向是新型信息专业人才.有人认为,在图书馆学课程体系中直接引入大量相关学科的课程,淡化了图书馆学自身的学术成分,导致图书馆学的知识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因而有所降低J.从毕业生反馈情况看,“大而全 “或过于“信息化“的课程设置影响
11、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很难进入工作角色.2.7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图书馆学教育起源于职业培训,它不可能漠视职业需求的变化而在封闭状态下维持或发展.当前,图书馆学教育仍存在教学方法过死,教学实践环节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比如,讲授经济学课程时不讲图书馆经济学,讲授管理学课程时不讲图书馆管理学.还有些院校没有充分考虑我国正处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过渡的环境,使用内容陈旧或过于超前的教材.装备陈旧的技术设备,讲授现代知识未能结合图书馆具体工作,这些脱离实际的教学必然降低了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2.8 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高师
12、资队伍是发展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要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当前,图书馆学师资队伍存在问题有:专业思想不牢,或想把工作当作跳板 ,或想对专业进行彻底的信息化改造;缺乏图书馆实际工作经验,理论研究务虚多,研究实际工作问题的少;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少 .3 解决问题的对策3.1 加快图书馆职业认证进程,提高职业地位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及高校图书馆兴起新建或扩建馆舍的浪潮,有的图书62 图书馆学研究 2005.10馆从建筑规模到内部设施已不亚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图书馆职业地位在社会评价中仍然不高.
13、据北京市居民职业声望调查,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声望只位居众行业中的第 58 位,比护士,士兵,导游的声望值还低】.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从事信息管理的图书馆员为何陷入如此尴尬的地位?这与目前图书馆员整体素质偏低,从业门槛低有很大关系.人员素质低,必然导致服务水平低;服务水平低自然引起纳税公众的不满.尽快建立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从业门槛,将大大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地位和素质,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必然刺激并推动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3.2 调整办学布局,增加本科教学点关于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人认为,为了确保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应变本科教育为职业教育,专业教育重点向研究生层
14、次转移.我们认为,图书馆学职业教育属于初级人员继续教育层次,由高职院校开办图书馆学专业在教育实践上是不可行的.如果把重心放在研究生阶段,也是十分错误的.国内主张提高办学层次,主要是参照美国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美国图书馆学教育主要放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属于过渡教育,时间一般在 1 年左右.因为中美两国国情不一样,如果我们不顾国情,盲目与美国攀比数量,急于扩大研究生规模,结果只会造成生源问题或者毕业生择业回避图书馆职业.我们以为,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及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图书馆对新进人员的学历要求一般在本科以上.这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20012003 年,陕西理工学院,长春大学,长
15、春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苏州大学等 6 所院校新开设了图书馆学本科专业.部分院校扩大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招生规模.这些都说明了图书馆学本科教育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3 明确培养目标,满足图书馆人才需求实行“ 宽口径,厚基础“ 培养方针给图书馆学教育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混乱.我们认为,图书馆学教育既是学科定位,也是行业定位.“宽口径,厚基础“ 并不意味着无限“宽“, 无限“厚“.“宽“ 和“厚“离不开一个核心,那就是图书馆学学科.合理的培养模式是对学生开展复合式教学,鼓励他们在学习修读图书馆专业课程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系统选修相关专业,使其具备一定的学科专长.这种模式完全可以适应
16、现代图书馆的需要,又符合“宽口径 ,厚基础“ 的办学要求.3.4 适应国情和馆情,改革课程体系十年来.图书馆学教育改革最大的变化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有人认为,从图书馆学课程内容为核心到图情学直到目前的图书情报信息学三位一体为核心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就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这种看法虽说有点偏颇,但反映图书馆界对目前的课程体系是不满意的.课程设置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改革是必然的,但过于超前,不考虑我国的国情和馆情,盲目信息化,也是行不通的.在对课程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中,应该既符合现实需要,又适应现代化趋势;既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又不忽视人文知识教育.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的要
17、求.3.5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同西方国家比较,明显倾向于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建树,把科学性看成是第一位的,致力于把学科基点提高,而不太重视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实习,实践环节非常薄弱.在教育实践中,一些院校增加大量的计算机课程,但在教学中没有联系图书馆工作,学生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也过了国家等级考试,却仍然不懂如何数字化文献或管理电子阅览室.这种理论与实际分开的教学方法明显不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工作需要.因此,图书馆学教育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与图书馆实际工作的联系,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技术设备,增加实验教学,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成果.3.6 加强职业精神教育
18、,强化服务意识职业精神教育历来是我们图书馆学教育所欠缺的.于良芝博士在其着作图书馆学导论中说:“尽管英国图书馆职业自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曾濒临窘境它的成员经常囊中羞涩,它的教育机构经常生源不足,它的图书馆经常经费短缺,然而,它的职业精神却使它一如既往地提供着世界上最优秀的图书馆服务,也使图书馆成为英国社会最受尊重和爱戴的机构.“ 这种职业精神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只有具有职业精神的教师才能对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职业认同感,向他们宣扬平等和自由的服务理念.3.7 优化师资队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家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对国
19、内现有的各教学点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对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宏观上的指导.各教学点要在教师队伍中提倡竞争精神,实行聘任制和淘汰制,促使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有计划地争取分配高层次的博士生,研究生来承担专业课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和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多种校外咨询和课外研究,增加与外界交往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图书情报或信息部门兼职从事实际工作;重视对教师的职业精神教育.总之,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出现的整体低落,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也与自身的教育改革过于激烈有关.所幸的是,教育部于 2002 年成立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对前期的教学改革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对现阶段的
20、教学改革进行调整.而且,从近两年本科生源和就业情况看,自愿报考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开始增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排在各类专业前列.种种迹向表明,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开始走出寒冬,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对知识需求的增加,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图书馆事业必将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RESEARCHESINLIBRARYSCIENCE632】6】潘燕桃 .程焕文主编.世界图书馆学教育进展.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4433詹德优.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新进展.图书馆论坛,2002(5):1491514】王腊梅 ,应对入世我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改革初探.情报杂志,2003(1O):119120,125513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vi.i7扬沛超,宋艳华 ,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研究.2ooo(1):11 一 l5.l88吴慰慈.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5):2 59】李强 .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中国社会科学.2O0O(4):115120(10扬沛超,杨琳 .智慧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情报资料工作,2003(6):586l11朱小玲.可持续发展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改革.情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