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内皮 一级预防,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及药物干预研究,以岭药业 市场部,主要内容,血管内皮概述,Baldwin AL,et al.Crit Rev Biomed Eng,2001,29:247-278.,正常肌性动脉血管壁由内层、中层和外膜组成 内皮为血液与血管之间的天然屏障 70kg成人内皮细胞总面积超过1000M2,约1.5kg,相当于肝脏的重量 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内皮:人体完整的器官,Courtesy of Carl J. Pepine, MD.,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Arnal JF, et al. Cell Mol Life Sci, 1999,55:1078-10
2、87. Sidelmann JJ, et al. Semin Thromb Hemost,2000, 26:605-618.,导致内皮损伤的危险因素,氧化应激: 内皮功能紊乱的共同通路,Dzau VJ. Satellite symposium. 2004 ACC.,内皮损伤的临床结局,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 从而最终导致各种慢性血管性疾病,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40,35,30,25,20,15,10,5,0,E,内皮功能预测心血管事件:5年随访心绞痛患者,P=0 .003,7%,37%,0%,11%,20%,15%,P= 0.009,E,NS*, of patients,*A
3、ttributed to low MI incidence (n=12),FMD = flow-mediated dilation,Neunteufl T, et al. Circulation. 1999;100(suppl 1):1-48. Abstract.,Angioplasty,CABG,MI,血管内皮损伤是多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缺血性疾病的始动环节和共同靶点。因此,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心脑血管病研究的重要热点。,美化肌肤:青春靓丽 保护内皮:健康长寿,保护内皮,稳定斑块 更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用药,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
4、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通心络胶囊,主治:冠心病、心肌缺血、脑梗塞及其后遗症,络气虚滞,脉络瘀阻,脉络绌急,疏畅络气 人参、降香,剔除络瘀 水蛭、土鳖虫,搜风解痉 蜈蚣、全蝎、蝉蜕,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 “搜剔疏通”治疗规律研制,脉络瘀塞,“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络与活血化瘀法的药理作用不同,和血,辛味通络,活血,祛痰通络,络虚通补,活血化瘀 针对血液和血流状态的病理变化,通络 针对血液、血流状态和血管自身的病理变化,降脂、抗凝,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改善血管舒缩状态 稳定、缩小斑块,高血脂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血液,易损
5、 斑块,内皮 损伤,动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终点事件,心脑血管事件,脂质沉积 炎细胞浸润,缺血再灌注 微血管损伤,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 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病,通心络保护内皮作用研究,通心络调脂保护内皮细胞,通心络组EC粗面内质网呈池状。线粒体呈杆状,嵴较多、与线粒体长轴垂直、部分融合消失,空白对照组主动脉EC大小、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EC相邻细胞膜部分融合。粗面内质网严重脱颗粒,线粒体减少,甚至消失,EC下重度水肿,阿托他汀组EC增大,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嵴减少、部分融合消失,吞饮小泡数量减少,吴以岭,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4,与高脂饮食兔
6、模型组比较,通心络可显著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与西药阿托伐他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高脂所致内皮细胞结构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血管组织NO、ET-1水平,血管组织ET-1、VEG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组织ET-1含量及基因表达,升高NO; 显著抑制血管组织VEGF基因表达; 显著抑制高血压大鼠阻力血管壁增厚,改善高血压对血管的重塑。,通心络保护高血压致内皮细胞损伤,大鼠肠系膜3级血管的血管腔/壁比值,葛华等.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11(2):89-91.,通络方剂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纤维的髓鞘仍不正常,髓鞘的板层密度不均匀,仍有板
7、层局部疏松,但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管内红细胞淤积现象也减轻,通络方剂高剂量治疗组的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要较通络方剂低剂量治疗组好。,保护糖尿病微血管内皮细胞 保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滋养血管完整性,刘志民,等.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601-605,保护糖尿病微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 VEGF的表达,光镜下可见:正常组微血管走行规则,管径粗细均一,无明显异常变化;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细胞明显减少,毛细血管迂曲,管径粗细不一,毛细血管呈囊性扩张;通心络组则视网膜病变则明显减轻。 电镜下可见:通心络可抑制毛细血管周细胞、内皮细胞的减少,抑制基底膜的增厚,减少新生血管的形
8、成;减轻线粒体肿胀,嵴变短、消失,膜破裂等病理改变,保护细胞器的形态的完整。,刘志民,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7):808,提高小鼠急性缺氧环境下存活能力,提高缺氧环境内皮细胞存活能力,通心络预先孵育6h的EC置于缺氧条件下4h,明 显提高存活能力,与缺氧组比较P 0.01,通心络高剂量组与正常氧供组无差异,P0.05。,通心络预先给药3天,可明显提高小鼠急性缺氧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通心络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提高大鼠缺氧环境下PO2,与缺氧模型比较,通心络显著提高大鼠缺氧环境下PO2,P0.05.,吴士珍,等.疑难病杂志,2009,8(3):131
9、-134,与急性心梗再灌注模型组比较,仅通心络组显著提高AMI后2h及再灌注2h血中NO含量, 均P0.01,并均显著高于其他西药治疗组,P0.05,P0.01;通心络和缬沙坦均显著降低ET含量, P0.05,P0.01。,Umol/L,Pg/ml,降低含量,升高NO含量,改善急性心梗EC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杨跃进等.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2006,22(7):1366-1369,ET,NO,保护心梗缺血区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 减少内皮细胞脱落,杨跃进等.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2006,22(7):1366-1369,保护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
10、钙黏素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血管内皮钙黏素均显著增加,提示通心络能够抑制EC连接蛋白的降解,保护EC结构完整性,抑制炎症细胞浸润。,杨跃进.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2),184-190,三项国家大奖支撑现代特色中药,通心络胶囊保护内皮,稳定斑块,防治心脑血管病基础用药,科技创新 作实内涵,面对疾病,东西方在同一条船上,通心络EC保护作用总结,通心络的脑血管处方建议,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的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用药,一次2粒,一日3次 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一次4粒,一日3次,至少连用6个月以上。短暂性脑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一次4粒,一日3次 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一次3粒,一日3次,长期坚持,防止复发,THANK,保护内皮 一级预防,防治心脑血管病基础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