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辩证的否定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系统优化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原因,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辩证否定的要求,辩证否定的实质,创新的社会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单
2、元线索】本单元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辩证的。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创新设计P196 【方法突破】 1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1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二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
3、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它全面、联系、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考点3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考点3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3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
4、歧,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P52,创新设计P196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P5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创新设计P196 3.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矛盾的观点与联系、发展的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
5、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分歧、根本分歧 课本P83综合探究;创新设计P19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设计P196,(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2)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3)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
6、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1.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属于 ( ) A辩证法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解析:“纯粹的光明”和“纯粹的黑暗”都是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答案:A,练一练,A,2.漫画反映的唯物辩证法的道
7、理是( ) A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B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析:漫画强调的是四个方面的有机配合。 答案:C,C,3.(2011长沙联考)池塘“生态系统”图示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D,4. (2011贵阳模拟)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辩证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实践观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构和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鉴别能力。辩证否定观
8、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联系观、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的观点。 答案:B,B,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知识网络,矛盾观点: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辩证法总特征,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 联系,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
9、相互作用。P54,考点33: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34:联系的客观性 考点35:联系的多样性,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2)联系的普遍性 P54,【原理】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注意以下两个错误观点: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55,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
10、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方法论】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对诡辩论。P55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P56,创新设计P197【方法突破】 1如何理解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
11、立新的联系是不矛盾的 (1)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2)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创立或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3)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的状态。,注意以下三个错误观点: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联系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 人能够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明联系具有主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联系的多样性
12、,【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P56(原因),表现:直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横向(纵向)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等。,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牵一发而动全身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守株待兔。,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因果联系,偶然联系,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P57 既要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更要重视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13、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P56,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中,因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条件性,【原理】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P57,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联系的客观性,3.关于联系观点的比较
14、创新设计P198 联系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1.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创造的 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 B C D,D,练一练,2.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
15、尔扇动几下翅膀会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C,3.一些大学生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 “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 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C,4.“对着流星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乌鸦叫丧”、“喜鹊叫喜”、“88大发”、
16、“吃发菜就发财”、“早跳祸,晚跳福,中午跳的鱼和肉”的观点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看到事物间的联系C.说明联系是普遍的 D.承认联系的多样性,A,5.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A,思考:事物的联系都是必然的。,(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但不都是必然的。 (2)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无条件的,它总是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与一切毫不相干的事物并不存在联系。同时,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
17、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3)题目观点认为一切事物之间都必然地存在着联系,错误地理解了联系的多样性。,6.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在于品牌。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省眉山市,实施以“文化为灵魂、生态为特色、长寿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发展,注重旅游开发通俗化、生活化、人性化,把“虚”的文化变成“实”的商品,新开发文化旅游商品达300多种。原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市实现了GDP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和工业产销率四项指标的全省第一名。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眉山市怎样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眉山市怎样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
18、展。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眉山的发展,就是从横向重视文化、生态、长寿之间的联系,从纵向把悠久历史的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商品,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眉山地区开拓思路,把当地资源与发展旅游紧密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10全国)分析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
19、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
20、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解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生首先要明确联系观点的具体内容,然后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答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
21、生产与社会发展。 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考点3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区别又联系 P57,(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区别又联系)P57-58,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静态、动态、时间、空间、数量)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看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看是多。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
22、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着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斩断之手,还是好手吗?,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P58,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
23、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P58,【复习提示 】,1、在具体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原理时,不同的方面对应不同的方法论,可以根据材料的要求不同,分开使用。,2、要和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区别开来(关键
24、是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实际运用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 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也是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练一练,1. (2010江苏单科)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
25、对经济实行调控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B C D解析:本题以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这一社会政治现象的理解认知能力。的表述符合题干中关于“规划”意义的表述,故可入选;的表述有误,“规划”属于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故舍去;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舍去;准确表述了政府通过“规划”实施要达到的目的,符合题干的意思表述,故可入选。 答案:A,A,2. (2011济宁质检)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依据的辩证法
26、道理是 ( ) A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B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 D物质决定意识解析:着眼全局主要强调的是对整体地位的重视。A强调的是部分的重要性。C观点错误。D属于唯物论。 答案:B,B,(2008全国卷39)(5)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6)我国是统
27、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分),高考链接,【答案要点】,(1)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分),(2008海南卷26) (20分)阅读材
28、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 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
29、242,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1)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党和政府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3)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还会对整体功能有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用部分推动整体。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0、具有关键作用;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必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处理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答案要点】,考点37:系统优化方法,(1)系统的含义:P58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 :P59-方法论,实践方面: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
31、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识方面: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12. (2011天津)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32、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11分),高考链接,(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11分) 参考答案: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 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16在山东省规划中,把全省的区域布局规划为“一
33、群一圈一带”。“一群”是指东部的“半岛城市群”,以青岛为中心,范围包括8个地级市,突出“开放、融合、发达”的区域特色,使之成为全国开发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一圈”是指济南都市圈,以济南为中心,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使之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带”指的是鲁南城市带,涵盖临沂、济宁、枣庄等地市,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其成为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一群一圈一带”互为依托,实现联动,共同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20分),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20
34、分) 解析:本题以山东的区域经济布局为背景,考查系统优化方法的相关知识,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调动相关知识,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答案:山东省在区域布局规划中,从山东的整体发展着眼,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具体表现在: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一群一圈一带”形成山东发展的整体格局,同时,“一群一圈一带”也体现出自身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山东确定了“一群一圈一带”的中心城市,突出发展特色,相互之间互为依托,遵循了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形成有序、合理的结构,使山东发展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整
35、体功能的发挥。,17(2011试题调研)2010年6月18日,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也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事件,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十年中,重庆将深入推进西部省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成为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发动机”和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根据规划,经历起步、中期发展和全面提升三个阶段,使两江新区承载起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地区对处开放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金融和科技创新中心等五大功能。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国家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依据。(20分),结合材料,运
36、用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国家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依据。(20分) 解析:解答时,要紧扣“国家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依据”这一答题指向,把握材料中两江新区在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这些方面的信息,调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系统优化的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整体与部分密切相连,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是国家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可以充分发挥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纵深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东中西部区域
37、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2008上海卷3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3)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4分),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体
38、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请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简要解释这段话所蕴涵的哲学道理。(4分),【答案要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只有改善最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才能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
39、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1)循环经济把“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积极加以利用,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2)“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3)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4)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
40、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
41、观的) 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既要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更要重视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
42、物具有重要意义。 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反对:反对忽
43、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
44、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做法。,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