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4321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Sept,2006N0.5Generall77甘肃理论学刊GansuTheoryResearch2006 年 9 月第 5 期总第 177 期张耒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韩文奇(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甘肃州 73o030)摘要“仁义“,“ 中庸“,“内以修身,外以治人“等这些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张未理想人格的核心索.fLl 义曼看到他对庄,老的超脱和自由精神的吸取和认同.关键词 张耒 ;理想人格; 君子人格;儒家;超脱中图分类号 3K82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310034307(2006)05013103有学者在论宋人的精神特征时指出,宋人在人格追求方面具有自我

2、规范,自我提升意识,宋人不像唐人那样仅仅将建功立业,荣华富贵这些外在功利目的作为人生理想,而是在如何做人方面有自己的执着追求lj.就人格追求而言,“苏门四学士 “之一的张耒堪称有代表性的北宋士人.本文主要就其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作以探讨,并就正于方家.张未对理想人格的认识深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表现在论语中对“君子“的道德追求所作的多层面阐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孔子及儒家后学所指称的“君子“ 就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君子人格就是一种理想人格.杨伯峻先生说,论语中“君子 “出现 107 次 ,“有时指有位之人,有时指有德之人. 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还是指有德者,很难分别.“l

3、2 但无疑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要素是作了明确规定的.兹举数条:子日:“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学而);子日:“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子日:“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日:“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灵公)子曰:“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灵公)子曰:“ 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4、曰 :“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在孔子看来,科子以“为奉,致力于“.不离开“ 仁“;君子有 “智“有“ 勇“,求和谐似不目从,不苟同,承认差异,调和差异.做到恰到好处;_苻子要懂得“义“,行动合乎礼,用诚实的态度来做事;钎子先要求自己,不贪图安逸,慎于言语,勤敏作,沣审自身修养,能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安乐.这些构成 r 孔子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成为后世= 大大崇尚的基本人格范式.张未屡屡谈及“君子“, 甚至提 “夫天下之道,君子小人而已“,指出“ 使君子小人之别不明 ,而后有欲得君子而得小人.欲取善而得恶者,败世牛乱往往出此“(孔光论 ),

5、因此非常推重君子人格,他说:昔者君子之于仁义,其行之非不勤,而好之非不笃也,然勤而不得其中,则君子不为.是故罪至收稿日期20060305作者简介 韩文奇 (1963 一), 男,河南延津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占代文学研究.穗于可杀,则君子不生之以为恩,而闾间之斗.势之所不能救,则舍而不顾.凡天下之事.有可以不为而非不义者,君子不强以为义也.(鲁仲连沦)吾闻之君子之道.使内不伤己,外不伤物可也.不当事物之责,而求尸天下之至劳,则伤己;必求甚安至乐之地,而不能少行所不欲,则伤义.是二者皆过矣,择乎中而无伤者.君子之道也.临淮县主簿厅题名记)君子之所谓仁义者.非谓其知仁义而已也,必日能行焉,故

6、仁义责之于躬行.(说道)君子不敢乐其所私而无志于天下,故自其壮也.则出身委质,奔走从事于四方,以求行其学.至安其旧而乐其习,岂与人异情哉!特与夫怀土而不迁异耳.夫弃故而不念,流寓而忘返,则必薄于仁者也.(思淮亭记)古之君子,其学也,内以修身,外以治人,所学愈高,所治愈修,而成功愈崇.是故君子立于世.则天下被其福.(进斋记)述肖论反映了张未对君子人格的基本看法:其一,君子要躬行仁义,行仁义要“得其中“,“ 择乎中而无伤“;其二 ,君子不能只乐其一己之私,而要志在四方,“以求行其学“; 其三,君子要“内以修身,外以治人“,使“天下被其福“. 可见“仁义“,“中庸“,“内以修身,外以治人“ 等这些儒

7、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成了张耒心目中理想人格的核心要素.此外,张耒还提出了“君子之风“的说法.司马相如论赞赏司马相如“慨然有君子之风“, 认为司马相如“ 不专以其技易宠禄 ,又有不忍欺其所知者“,其心 “不志于利“,“觉其害又不忍默默“,故有“足观者“. 慎微篇下 指出 :“使天下之民皆有君子之风,敦厚和柔,俯首听命,爱君而孝亲,谨身而惧祸,则天下之分,虽历万世无由坏矣.“所谓“ 君子之风“,就是君子人格的某种体现.I 司时, 张未又特别推重“ 诚“. 他说:“操至诚上圣之性,允而达之于礼乐,此臣所以拳拳不胜大愿也.故臣之愚,伏愿陛下照之以至明,动之以笃诚.“(至诚篇下)以 “至诚“,“ 笃诚“ 要

8、求帝王 .进诚明说云:“帝王之德莫大于务学,学莫大于根诚明之性而蹈于中庸之德也.生而不动之谓诚,知而不为之谓明,正而不邪之谓忠.是故诚者立善之本也,明者致道之用也,中庸者常德之守也.三者立,天下之能事毕矣.“把“ 诚“视为“帝 _乇之德 “的根本性问题.至诚篇下说:“鱼,微物也,未尝知音也,或闻琴而跃,何也?诚动其中,则无情之声知以其类为应;物感其心,则至微之物不待音而感.能通天子之至诚,而达于治世之礼乐,而民不化之心者,臣术之闻也.“允分肯定 “诚“的大人格力毓.可见张未又把“溅“ 行作理想人格的骸心要素 .“f 义“,“lJlli,“诚“,“以修身 .外以治人“鄙足j 长末所“德“的核心内

9、容.他说:“德小以化曼|. 才不以止乱.rfl 町以之人种子于 -?“(5 何沦 0 义说:“成事以材,小若以德;服人以钳 .小:以理.惟德与,始钝终利.以之治大,以之行远.木之彳悔也.“(李郭沦) 于此 .他为表弟公辅改 7 为“德载“:“故保信以为乍,力:以为辅,载尔德焉,则用流人下,徜徉海外.以求子所欲,有得行?以德载 易之.“(李德载字序 )他以 “盛德“称颂 i.0 光:“ 盛德之不作于世久矣.之所渭盛德者.小施服.无事民信,未尝动颜色.渊气,f尺下从之,.f 弟之慕父母,故其为功也不劳,物莫之能御.代之亡.贤不作,而 i 之能有所立于世者,亦多欠.然皆费心殚力,召天下而从之,以其智

10、胜之,后能仃成,足何也?德不足而取办于其才故也.敞所建,浅陋.犬岂不欲为盛德之事哉? 盖其所积者 殳也.惟司马温公事君而君敬之,未尝求民民 j 之.非其类者,有不合无不信;受其暂.有小悦而尤敢谤.其自洛人觐也,郡邑里至于京师.观者千万.环聚嗟叹,至于泣下.嗟乎!此可以语术智得之战?故其相天下也,因物之所利而与之,因人之所厌而更之,从容指麾,【人】外响应,而天下尢事矣.自秦汉以来,至公而盛德之效始于 Ht,可谓盛矣.呜呼!大事,处大疑,勇者招敌,智者招谋,惟有德 l 后万物服.则夫二圣之所以用公,其可知也大.“(州与温公例堂记)也正基于此,他指斥“ 乡原“ 之人“乱君子小人之别“,“于君子小人之

11、问,包小人之实而冒料子之利“,“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知足以欺人,奸足以容身,弥缝其恶,使人窥之也难,故常冒天下之荚名,狭科子之利“(孑 L 光论).“ 乡原“ 者是谈不_【有“德“的.总之,张朱所指称的“君子“就是所谓“有德者“.即有理想人格的人.他所称道的君子人格就是一种理想人格,他心口中理想人格的核心要素包括“仁义“,“ 中庸“,“诚“,“内以修身,外以治人“ 等这样一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张未重视“修身治心 “(说化),其“修身治心“ 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起“修身正家治天下之业“, 二: 是“ 达性命 ,通死生,官大地,府万物,独于万物之而无与为“( 李德载序 ).所以他抱持儒

12、家的“ 德“,“诚“来砥砺自我,终其一牛没有放弃“内以修身,外以治人“的人生追求, 但同时又不断在追求精神的超脱和心灵的 ifl 由,儿后者有时表现得非常鲜明和强烈.我 fJ 石到,张末本人似乎许不太热豪仕途,少【IIf就有丁“贵富之累 “(后涉淮赋),愿,山林之所乐“(杞菊赋 ),追求精神的超脱.杞菊赋小序说:“到官之 I以事之东海,道涟水,涟水令盛侨以苏子瞻先生后杞菊赋示予.不达世事,白初得官即欲仕,nj 康老矣,家苦贫,冀斗升之粟以纾其朝夕之急 .然到宵岁余,闲于往米拜走之费,家之窘迫箍甚.向日悲愁 lI 又嶙,臼以为无聊,既读后杞菊赋向后针珂然 .如先牛抒犹如是,则予而后町以无叹也.“

13、赋 qll 称颂轼“I 为达者“,“先生哲人“,表示要“ 聊逍遥于枯槁.庶自远于人患“,安之于“ 兹 1Il 林之所乐“.当是已有得于苏轼的达观,超脱精神.后涉淮赋说:“白鹭飞而 F来兮,翩如避世之君子.酒芳香而盈碗兮,吾陶陶而口醉.方颓然而遗形兮,孰卑高而贱贵?彼贵者乐其府兮,富抒怀其资.无二者之累了,兮,何羁游之足悲?穷天下之奇观兮,极覆载之所藏.膏吾车而勿反兮,吾世而徜徉.“认为 “陶陶日醉 “则无“卑高贱贵“, 不累于“贵 “,“商“,不必为“ 羁游“而悲,愿安闲自得了却此乍.“穷天下之奇观,极覆载之所藏 “,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友山一诗可看作张未追求高迈人格境界的缩影._在“块然

14、独居 ,无与为友 “的环境下,他“涤虑除烦“,聆听了“神“ 的教诲 :Ill“端不汝去,澹兮绝言“,“傲岸轩昂,清华润秀“,“效技汝前,虽劳不疚“;“山有佳泉“.“ 泠泠清漱“,“濯烦浴垢“,“ 不犹愈乎卑议庸读,过耳增懑,入心善烦者乎“;“山有修竹“,“静丽明鲜,端虚正直.如彼正人,扬占发色“,“不犹愈乎市儿尘颜,欹眉鼓吻,佞笑浮吉,工为媚悦,善佞曲拳者乎“;“lIJ 有乔术,耸立而峙.端尤媚姿,若对正士“,“不犹愈乎蠕蠕鼠辈,女黠儿娇,奴趋妾拜者乎“;“山有好鸟,清喉丽羽“,“不犹愈乎巷歌星舞,促缩跳梁,颠妖淫污,父子不施,弃礼忘数者乎“. 佳泉 ,修竹 ,乔木,好鸟 ,或清,或端,或静,

15、或.凝结为 IIj 的 “傲岸轩昂,清华润秀“,于是他“ 心通志歼 “.陶陶于“高山严严 ,流水潺潺 ;竹茂木翘,鸟呜琅然“, 表示要浩然于夷,齐与闵,颜之间.苏轼对“君子 “议论颇多.如 上韩太尉书:“古之君子,刚毅正商,而守之以宽,忠恕仁厚,而发之以义.故其在朝廷,则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于乇事,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此三代王政之所由兴也.“(苏轼文集卷 48)思堂记:“君子之于善也,如好好色;其于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复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避就之哉!(轼文集卷 11)张氏旧亭:“古之衬子.必他 .小必他.必则忠 e 身.必小仕9IIj 忘其_.臀之饮食,适于饥饱 【ni.然 l:能蹈

16、其义,赴其.处,支于故【j 难 m.f1 行 jl 卜利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机,怀禄苟安之.“(I)送水秀才叙:“ 予州 f 之付子,钉绝俗高./f 扦地尜.顾其心常足而已.于脚常,霸歌.Ij 人据馅梧.朽枝声然.,1 心之乐奚以也.穷也.能知舍;j 往通也.能用.“(苏轼义集1() 龙【l1 补亡其=-:“闻,f_子.蹈常履索.晦IJJ.小改度.平生,散发箕.人令,顺沛 flJJ 惧.腆适忠带.足适忘塍.小 l 台我,复奚数.流水萸系.浮暂寓.飘然随风.非去取.(苏轼诗集卷 18)苏轼认为,种子刚毅.忠恕仁厚,义宽“持“义“;子真实伪,足分叫,小计利害得火;村珍爱个体牛命,又不忠社会职责,既

17、能兼济火下,义能独善身.深得用舍穷通之理;村子坚守人乍准则.义保持超脱与达观态度,面对人生网境不忧小惧.顺其然.追求适意.这样的理想人格有儒家思想的成分,f【I 也/f 乏道,佛思想素.【】f 看作儒,道,佛家心想融合的结晶.苏辙也论到“种子“:“今夫水 _尢求于深.尢意 f 行,得高而浮,得下Ii 流,忘己而因物.不为易,小为险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冉之科子,平聘以养心,足乎内,无待乎外.其中潢漾,天地种 1 终始.止则物莫之测.行则物荧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爽狄患难履,临死,1i 得,人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吴氏浩然常 .栾城集卷 2,1)苏辙认为君子的精神境界是超脱的,f1(主.小忧小惧.独立不移,“浩然 “天地之问 ,这可彳亍作儒,道人格理想的合.张耒的理想人格与“二苏“ 心】If 的理想人格有相通之处,fLl 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张耒的想人格是本于儒家思想(“f_:义“,“巾庸“,“诚“,“内以修身,外以治人“ 等)的理想人格.因此他所追求的人格境界呈现 H=:儒家人格境界的鲜明特色.同时义要看到庄,老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他对庄,老的超脱和自巾精神的 II 及取和认同.参考文献1 李春青 .宋学_I.j 宋代文学观念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杨伯峻.论语译沣 M北京 :中华书局.1980,责任编辑: 张林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