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临床流行病学12章 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3036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流行病学12章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临床流行病学12章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临床流行病学12章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临床流行病学12章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临床流行病学12章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通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蓝绍颖教授,临床流行病学 第 12章,2018/9/15,practice,2,第12章 临床研究资料统计学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概述 一、为什么临床科研中需要统计学知识1、帮助研究者对繁杂的科研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临床科研的工具。2、“DME”的三个环节均涉及统计学内容,统计学知识贯穿到临床研究的整个过程。,2018/9/15,practice,3,二、学会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临床研究资料,1、正确使用,不能误用、滥用。 2、可选择多种统计分析方法。 3、统计方法应当在科研设计阶段即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等到数据收集好之后再来考虑。,2018/9/15,

2、practice,4,第二节 临床研究数据的收集于整理,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 一、临床研究数据的来源 病历、研究记录、调查表或问卷、专题调查、实验资料、实验室各种化验资料、统计报表、年鉴、其它信息资料。,2018/9/15,practice,5,二、临床数据收集内容与范围PIO指标:P(Population)研究对象的特征指标I (Intervention)干预措施测量指标O(Outcome) 结果测量指标 分四类:1、生物学指标2、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及其相关指标3、临床经济学指标4、人口学特征指标 (临床治疗中常常收集:疗效、不良反应、治疗费用等指标),2018/9/15,practice,6,

3、三、临床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调查表/记录表(单一表方式、一览表) 直接观察法与访谈法 直接观察:现场观察与测量 访谈法:面对面电话访问信访,2018/9/15,practice,7,四、 临床研究数据的整理与管理,1、手工处理:打孔法、卡片法 2、计算机处理:建立数据库、计算机管理赋值与定量化:特别是多分类变量中的有序多分类资料。无序多分类资料采用哑变量方法赋值。数据的录入与数据库的建立(管理软件),2018/9/15,practice,8,五 质量控制,贯穿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 防止出现各种偏倚: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保持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2018/9/15,pra

4、ctice,9,第三节 统计分析前的准备与分析框架的设计,一、分析前数据资料的质量评价 1、极端值、异常值与缺失值极端值( extreme value):可能是极大值、或极小值。异常值:为临床专业知识不能解释的测量值。缺失值(missing value):是指因种种原因不能得到观察指标的测量值:,。,2018/9/15,practice,10,2、如何发现与识别极端值、异常值借助临床专业知识。统计图表直观发现,2018/9/15,practice,11,二、分析框架图的设计,分析框架图81 分析框架图实例分析,2018/9/15,practice,12,研究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可行性,

5、分析目的:差别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疗效是否优于对照组?结果测量指标:同侧脑卒中的发生率。数据资料类型:两分类变量资料。,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副作用是否少于对照组?结果测量指标:A、术中脑卒中的发生率;B、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数据资料类型:两分类变量资料。,四格表X2检验分析各发生率组间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考察应用条件是否满足:样本量40,其最小理论值5,则进行X2与区间估计,统计结果的真实性评价,2018/9/15,practice,13,第四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选择依据:研究目的、资料性质、设计类型、样本含量等。 内容归纳三方面: 一、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算术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标准

6、差、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 注意:资料的正态分布、偏态分布及未知分布资料计数资料(率、构成比;)注意:将构成比代替率来分析把各种不同的率相互混淆,2018/9/15,practice,14,二、假设检验,(一)两组或多组均数比较1、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推算两组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设计类型: 单个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配对设计的配对t检验。 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成组t检验。,2018/9/15,practice,15,T检验使用时应考虑的三个基本条件,1、每组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如样本含量小于30例,可考虑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两组满足方差齐性

7、(t检验前要求做方差齐性检验)。 3、独立性。要求一个组内观察测量值与另一个组内的观察测量值无关。,2018/9/15,practice,16,举例:,两组均数样本比较的 t检验 (P105)T检验只适合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若比较组不止两组,两组以上则不能选用,否则会增大I类错误。考虑使用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2018/9/15,practice,17,2、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检验,方差分析(又称变异分析,描述离散变异趋势)常用于推断两个及两个以上总体均数有无区别;分析研究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回归方程的线性假设检验。组内变异(用组内均方表示) 总变异 组

8、间变异(用组间均方表示),2018/9/15,practice,18,F值组间均方/组内均方 MS组间 / MS组 内 MS组间( MS组 内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查 F界值表,求得P值。 举例: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检验(P106) 若P0.01,可认为三组矿工的用力肺活量不同 三组矿工中至少有两组用力肺活量总体均数间有差别。至于那两组有差别,那些没有差别,还需做两两均数比较(P108),2018/9/15,practice,19,方差分析条件,各样本来自正态总体,各组均要求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各样本为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观察对象的观察值间相互独立; 方差齐性,各组的总体方差相

9、等或近似。,2018/9/15,practice,20,(二)计数资料两组或多组率(构成比)比较的2检验,2检验主要应用: 两个及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有无差别; 两分类变量间是否相关; 拟合优度检验。,2018/9/15,practice,21,2计算公式,1、 (一般公式)2、 (纠正公式) 3、 (一般公式)4、 (纠正公式),2018/9/15,practice,22,公式应用条件 当T5,且n40时,选一般计算公式 当140时,需计算校正公式 当T1,或者n40时,选用确切概率法。两组率比较的假设检验方法还可选用u检验(即z检验),是一种近似检验方法,要求每组的率与样本含量的乘积(n

10、p)均大于5。若条件不苻,可选二项分布方法;或np很小,可直接采用 poisson分布方法。,2018/9/15,practice,23,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2检验:,可选用行列2检验 应用条件:不能有1/5的格子的理论频数小于 5,或最小理论频数小于1。,2018/9/15,practice,24,2检验注意事项: 理论频数太小,可选用弥补办法:增加样本例数;删除理论频数太少行或列;将理论频数太小性质相近行或列的实际频数合并。 2检验的误用:如t检验发现45岁以上年龄组的并发症高于小于45岁组,但有研究者喜欢采用2检验,将数值变量数据转换成四格表数据分析。其一、损失大量的信息,其二、如分

11、类界值点选择不妥,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 2检验本身局限性:不能说明两组率差别的程度以及是否有临床价值,2018/9/15,practice,25,(三)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研究两个与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统计方法。 回归是分析两个与多个变量之间的数量依从关系。 相关是分析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与方向。,2018/9/15,practice,26,1、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示意图82),A、完全正相关(r1) B、正相关(0r1) C、负相关 (1 r0) D、零相关(r=o) F、完全负相关(r1) 分析基本条件:变量满足独立性;随机性;双变量正态分布。 附例:P113,

12、2018/9/15,practice,27,直线相关注意事项,1、相关系数的4个等级: 00.25 弱相关或无相关 0.250.50 一定程度的相关 0. 500.75 中等或较好的相关 0 .75 强相关,当0.95时要慎重 2、常用决定系数解释相关程度(关系密切强度)决定系数(相关系数)2(说明某因素的变化有多少是由另一因素引起的)3、若资料为偏态分布或存在极端值时,通过变量转换成正态分布后再进行相关分析;或者计算等级相关系数。,2018/9/15,practice,28,2、直线回归分析,描述两个变量(应变量Y与自变量X)间的依存关系。 应用条件:应变量独立且正态分布。 回归方程形式:

13、a+bxa 为截距 b为斜率(回归系数),2018/9/15,practice,29,直线回归方程的注意事项,1、直线回归分两类 型回归,Y服从正态分布,X不服从正态分布资料。 型回归,服从双变量(X、Y)正态分布资料。 2、若散点图提示两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可通过变量转换使其符合条件后再行直线回归分析;若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可采用分段直线回归、多分类回归、非线性回归分析。,2018/9/15,practice,30,三、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是按一定的概率(1)去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 如95可信区间,就是该区间范围内有95可能包含总体均数。,2018

14、/9/15,practice,31,四、统计方法的抉择,1、与研究和分析的目的有关: 差别检验方法:t 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进行两个与多个因素间关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疗效分析为目的(如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此时2检验只能两组分类构成是否有差别,那一组疗效更好,只能借助秩和检验。,2018/9/15,practice,32,2、与数据的类型以及变量的数目有关,1)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 2)变量的数目(自变量、应变量),表88涉及两变量的主要分析方法,2018/9/15,practice,33,表89涉及三个及以上变量的主要分析方法,2018/9/15,pract

15、ice,34,3、统计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方案有关,如数值变量资料中配对设计两组差别比较,则应选择配对t 检验 4、与应用的条件有关各统计方法均有应用条件,如四格表2检验要求样本量大于40,且最小的理论数大于5;成组t检验要求样本含量不小于30例。,2018/9/15,practice,35,第五节 统计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与评价,一、统计结果的正确表达 1、假设检验结果 根据统计量与自由度大小确定相应的 P值 P值与水平比较得出(以两均数t检验为例) P值 两总体均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 两总体均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在附近时应表明确切概率值。) 注意:假设检验提供确切的概率值, P

16、值只能表明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表明差别的程度。,2018/9/15,practice,36,2、区间估计结果,提供更多的信息,既表明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又能表明差别的程度。再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判断有无临床价值与实际意义。 统计结果的表达应该是P值与可信区间的相结合。,2018/9/15,practice,37,二、正确解释统计结果,1、假设检验得到的统计结果是概率性的,不能绝对肯定与否定。统计结果会出现型错误(假阳性错误,)或型错误(假阴型错误,)。 当P值 (阳性结果、可能犯型错误) 当P值 (阴型结果、可能犯型错误) 与的大小与样本的含量有关。样本增加、两类错误率均降低。当样本量固定时,

17、型错误率降低, 型错误率将增加。,2018/9/15,practice,38,2、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同样重要。,当样本小,出现阴性结果时,特别要注意可能犯型错误(假阴性错误) 若出现阴性结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方法即考查检验效能( power), 用1表示。 检验效能公式计算,2018/9/15,practice,39,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的综合评价,表811 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评价判断表,2018/9/15,practice,40,图85 可信区间和误差图,2018/9/15,practice,41,四、临床研究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评价,1、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 2、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全面? 3、统计方法选择是否合适? 4、无统计学意义的正确评价? 5、是否考虑了混杂与偏倚因素? 6、结果解释有无考虑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2018/9/15,practice,42,五、临床医学研究统计结果的适应性,结果的外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