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高三历史复习之时政热点解读,从历史学科视角看时政热点,2017年高三历史复习之时政热点解读,一、历史学科为何要看时政热点,二、历史学科如何考查时政热点,三、历史学科应抓哪些时政热点,侧重:三个时政热点分析,一、历史学科为何要看时政热点,1课标第一性 2考纲指引性 3素养核心性,1课标第一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括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葛剑雄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介绍了历史研究的目的有三: “其一是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 其二是用于宣传教育; 其三则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
2、等。” 历史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和借鉴。袁兆桐在一套较为令人满意的试卷2016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述评讲座中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而全国卷的历史命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师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多观察,多思考,努力完成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为何要看,2考纲指引性 (1)以“一点四面”为灵魂 一点:立德树人 四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能力 2017年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历史高考体现时代性 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历史试题中设置的新情景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即考查的应该是蕴涵历史因素又和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 高考历史试题密切联系社会现实,不回避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充满时代气息,凸显人文精神,引导考生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一、为何要看,3素养核心性 (1)什么是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核心素养
4、是个人生活必须的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条件。徐蓝高中历史课程的新理念与新变化讲座(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唯物史观可以关联思想政治学科。时空观念可以关联地理学科。史料实证可以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数学(统计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历史解释可以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数学(统计数据)等学科。家国情怀可以关联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徐蓝高中历史课程的新理念与新变化讲座(3)对命题趋向的认识(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抓手) 大气:树立大国形象大家之风、维和反霸、责任担当、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大局:培养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意识、全局观念(联系意识)、相互作用、利害相
5、关 大爱:培育人文情怀、关注生命、热爱和平、共享文明、和谐共处 大智: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对话协商、求同存异、权力制约、协调发展,一、为何要看,二、历史学科如何考查时政热点,(一)试题考查 (二)时政划分 (三)考查特点,高考历史命题关注热点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里的“热点”并不是当今时政热点的简单套用,而是事关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民众生存的重大问题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折射。,二、如何考查,1选择题 2016年的高考题更加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和时政热点,如2016年全国卷的考查:第24题过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25题通过科举制度,凸显公平公正,弘扬中华民
6、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27题通过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在台湾安居繁衍,强调大陆与台湾同根同祖,血浓于水,民族团结。 第29题通过土地革命时代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第31题通过一五计划时期投资额的比重变化,工业化建设热点。 第32题通过雅典民主政治,强调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第33题通过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一)试题考查,(一)试题考查 2非选择题,二、如何考查,(二)时政划分长效性热点 和时效性热点 1.长效性热点 长效性热点就是持续热点,即是那些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多年来历史学科一直关注的问题,它紧迫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以其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
7、的现实感召力,颇得命题专家之青睐。如历史上的民本和民生、改革开放问题、“三农”问题、和平发展问题、和谐社会问题、民主法制建设问题、祖国统一与两岸和平发展问题、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崛起、中外历史上的政党、中外历史上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问题、经济危机与全球化、近代化(现代化)问题、区域经济建设、欧洲债务危机、制度创新、社会改革、理性爱国、生态文明、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和平与发展、建立有效政府、建立以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如何划分,(二)时政划分长效性热点和时效性热点 2.时效性热点阶段性热点,本年度(从上年4月至次年3月)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反
8、映科技进步、时代特征和国家意志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带有阶段性特征的纪念日等),能引起“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如两会热点、年度热点等等。周年性热点,即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本年度是周年中的“5或10”,能引起“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二、如何划分,(三)考查特点 1.考查题型: 以大题40题为主,选择题为辅2.考查方法: 古今对比(纵向对比) 中外对比(横向对比) 政史对换(政治考历史、历史考政治) 旧新反复(旧热点以新角度考查),二、如何考查,3.隐性介入 隐性考查即时政热点问题折射考查,就是不直接考,而是通过转换思路,变换角度来考查。让时政热点在曲径通幽中隐性介入长效热点,毛经文在
9、2016年全国文综1卷历史题对2017年高考备考的启示(载中学历史教学, 2016年第7期 )一文中概括了历史热点隐性介入的六种形式:第一、寻古式隐性介入。寻古式隐性介入就是纵向隐性介入热点专题的相关的历史史实,即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突出对重要史实认识的现实性,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问题意识来解读有关历史知识,注重历史发展的特点在现实问题中的体现。或者是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即注意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分析,不断关注现实问题,关注时事热点,努力寻找其历史联系,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功能,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的隐性联系,以史为鉴。第二,同质式隐性介入。同质式隐性介入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热点专题通过另一个
10、国家或地区相同性质或近似的历史事件来实现隐性介入。或者在同一套试题中中外历史互相呼应。如第26、27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宋、明时期的政治制度,第32、33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和近代英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这四道题即是中外历史互相呼应的典型题,他们集中考查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以史为鉴,隐性传递和间接渗透依法治国理念。教育无痕,养育无声。,二、如何考查,(二)隐性考查 隐性介入的六种形式:第三、提前式隐性介入。为了广大考生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高考命题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反猜题,防止大家对当年的时政热点大家一哄而上,把明年或后年的时政热点提前到今年来考。如2017年将会欧共体成立50周年纪
11、念年,明年的欧洲联合这个时政热点却提前在今年的第35题出现,即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以此来提前纪念下一年度的时政热点,让热点提前发热。第四、延后式隐性介入。同样原因,当年的时政热点为避免猜题而成为了冷点问题,但过了一年或两年后,他们很容易摇身一变重新成为热点。如2014年和2015年,是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20周年,当年没有直接考这一时政热点;2016年的第29题以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让这一热点发挥了“余热”。又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热点,本身是2015年的时政热点,2015年没有直接考它;而是在2016年的高考试题第30题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力图维护
12、一党专政的局面”形式出现。第40题“人口问题”也是2015年放开二胎的热点,却在2016年的华丽登场。,二、如何考查,(二)隐性考查 隐性介入的六种形式:第五、三角式隐性介入。三角式隐性介入就是历史科的热点通过政治学科或地理学科体现,地理学科热点通过政治学科或历史学科体现,政治学科热点通过历史学科或地理学科体现,三科相互对应,既互为犄角,又互相融合,形成三角式隐性介入,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也是高考命题所追求的淡化拼盘痕迹、多科自然融合、学科界限模糊的上乘境界。这在全国高考试题中还没有出现过,估计是未来高考命题的走向与追求。第六、外应式隐性介入。历史科的热点专题在语数外理化生及大综合试题中出现,
13、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应式隐性介入。这种隐性介入既可以是语数外理化生介入政史地,也可以是政史地介入语数外理化生,他们拉大了学科跨度,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应该是未来高考不分文理科的命题大趋势。,二、如何考查,三、历史学科应抓哪些时政热点,(一)怎么选择时政热点 (二)怎么处理时政热点,(一)怎么选时政热点 历史学科考查时政热点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备考时的关注点:既要关注这一年内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效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热点。 这样做到时效热点纵向系统化,长效热点横向盯变化。 1找年度时效热点:两会热点、历史相关新闻、年度热点等,三、应抓哪些,(一)怎么选时政热点时效
14、热点纵向系统化,长效热点横向盯变化。 1找年度时效热点:两会热点、历史相关新闻、年度热点等,三、应抓哪些,(一)怎么选时政热点时效热点纵向系统化,长效热点横向盯变化。1找年度时效热点:两会热点、历史相关新闻、年度热点等2再综合长效时政热点主题社会转型文明演进的新起点,历史剧变的精彩时刻 “中国梦”把握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注民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构建和谐社会 民主法制思想解放助推社会变革,宪政治国不懈追求 反腐倡廉警钟长呜标本兼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国际风云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 思想前沿追寻主流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三、应抓哪些,
15、(一)怎么选择时政热点(二)怎么处理时政热点1. 全面把握时政热点问题(注意点) 定性:重大会议决策的文件级别 定调:社论、专家的评论,如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南风窗等2 . 将热点问题的历史复习专题化。 要重视与“现实热点”问题相关历史知识点的归纳与罗列,更要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把握时政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学科多角度分折和透视,并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结论或规律性知识。,三、应抓哪些,三个时政热点分析,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 时政热点2当前全球化出现波折,但趋势不可逆转 时政热点3十四年抗战,抛砖引玉:,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 雄安新区,【时事来由】 2017年4月1
16、日新华社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紧随其后的一则人事消息同样引人瞩目: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其拥有20余年国家发改委工作经验,执掌深圳9年,被外界评价为最具高科技专业知识的领导。,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一、城市之国家级新区 1深圳特区 郭富斌以站立的姿态应对高考讲座一文以经济视角看深圳:金钱逼出的“土地出租”;承包逼出的“深圳速度”;前方逼出的“后方市场”;大锅饭逼出
17、“劳务市场”;供求逼出的“一物多价”。杨飞在雄安新区如何闯出一条新路?(载新华网,2017年4月3日)一文中指出,深圳特区的使命是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充当了窗口和桥梁的作用。2浦东开发区 郭富斌以站立的姿态应对高考讲座一文以经济视角看浦东:(1)三个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法规体系和体制环境;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2)四个结合: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结合起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
18、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3)三个先行:金融先行;基建先行;科技先行。杨飞在雄安新区如何闯出一条新路?(载新华网,2017年4月3日)一文中指出,浦东新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金融发展和国际化。,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一、城市之国家级新区 3河北雄安新区 (1)新在哪辛识平雄安新区“新”在哪里(载新华网,2017年4月4日)一文中指出雄安新区的三个“新”: 第一,以“新”破局,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第二,以“新”开路,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雄安新区之“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 第三,以“新”立标,打造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地标。 观区位,
19、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察定位,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瞻前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眼光长远、目标宏大。曾有这么一句话,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站在新世纪的地平线上,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21世纪看雄安!,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一、城市之国家级新区 3河北雄安新区 (2)战略意义 河北雄安新区 首先是第一个定位:重大历史性战略选
20、择。 这个短语,是三个形容词叠加的,重大、历史性、战略。多年来,能够够上这三个词叠加的事情,还真是少见,起码这十几年以来,印象中是没有的。深圳1996平方公里,浦东新区1210平方公里,雄安新区远期规划2000平方公里,从规划的层次看是非常高的。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置是千年大计,只能说,高度无以复加了所以,千年大计,这是复兴中华民族的高度了。如果说深圳与浦东都是依靠外联来解决发展问题的话,那么雄安新区,就是第一个要完全以自身能力,自身创新,来实现高端发展的国家级新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南北
21、差距凸显,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必须在协同东中西部发展的同时,平衡好南北方的发展,雄安新区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成为加快河北和北方发展的新引擎,对平衡南北方具有重大意义。它还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浦东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二、城市之迁都 (一)中国古代迁都 1.迁都 (1)商王盘庚迁殷的原因:躲避黄河水灾。抑制豪侈,倡导节俭,借以缓和阶层冲突。借迁都镇压异己,巩固王位统治。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
22、因:从军事上看,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从经济上看,为了解决旧都城平城粮食供应问题。从政治上看,一方面为了镇压中原地区日益频繁的武装暴乱;另一方面为实现统一全国大业的需要。从文化上来看,迁都利于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鼎新,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从历史上看,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不单有利于巩固前期鼎新的成果,还有利于进一步履行深层次的鼎新。 (3)明朝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2. 迁都一般原因: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根本原因。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
23、移是直接原因。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 3.几点认识:(1)考察中国古代都城的迁移,不难看出其蕴涵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特点.因为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 (2)古代都城一般都会迁到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历代王朝迁都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把首都迁到偏远的贫瘠地区去。 (3)在中国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形下,政治、经济、军事(国防)是决定都城迁移的首要因素。后期,随着运输系统的改善,经济的因素则退居次席。,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二、城市之迁都 (二)世界史迁都事例 1.美国:纽约-费城-华盛顿 汤爱民近代以
24、来世界迁都浪潮(载东方早报,2014年3月1日)一文中认为:从美国立国之初定都问题就引发了激烈争论。 1783年,独立战争的硝烟刚刚消散,在费城旧市政厅召开的大陆会议上,新生的各邦组成的联邦政府还在磨合中,首都选址问题就被提出来。其时百废待兴,13个州对此各有盘算,定都问题便因此中止讨论。新成立的合众国国会,迫不得已暂定纽约为首都。 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宪法中没有提到首都定址问题。1789年,在纽约召开的国会第一次会议上,各州议员再次就定都问题引发争论。议员们普遍认为:纽约虽是天然良港和商业都市,但易遭海上强国特别是英国的攻击,军事上也无险可守,不宜作为永久首都。南北双方议员都希望定都本
25、州。1790年7月,国会议定费城仍为临时首都,同时授权总统华盛顿另行择址建都,以平衡各方利益。 华盛顿受命后亲自参与新都选址考察,为新生的合众国寻访佳地。当时美国国土仅有13个州的面积,集中在阿巴拉起亚山脉东部沿海一带。华盛顿对家乡弗吉尼亚州较有感情,但也要照顾南方各州的意见,最终确定在当时13个州南北分界附近,即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特马克河畔定址建都。华盛顿选定的这一区域横跨两州。1799年,华盛顿离世,他未能在新都生活。1800年,美国首都自费城迁至新都,为纪念国父,首都所在城市被命名为华盛顿市;为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华盛顿市所在的联邦特区被命名为哥伦比亚特区,一般合称为哥伦比
26、亚特区华盛顿。 华盛顿的选址定都过程形象地展现了美国立国的一些原则。首先,联邦和州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其次,协商原则贯穿始终。最终在两州之间择地建都,反映了华盛顿平衡各州利益的政治技巧和远见,也避免了可能的政治分歧。,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二、城市之迁都 (二)世界史迁都事例2.德国柏林险胜“定都之争”赵灵敏各国迁都的政治经济学(载南方周末,2015年8月13日)一文中介绍:二战之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随着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和苏联与其他三国之间矛盾的升级,德国最终被一分为二,苏联占领的部分成立了民主德国,以东柏林为首都;美英法占领区合并为联邦德国,以波恩为
27、首都。在双方对峙的前沿柏林,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竖起了一座墙,防止民众逃到西边去。1990年8月31日,两德在柏林签署了统一条约。这时,将首都设在哪里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自从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以来,柏林就成为与巴黎、伦敦齐名的世界大都市,成为德国国家的象征。而且东德是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的,如果以波恩作为统一后的首都,会加剧东德人心中的屈辱和不安,也会助长一些西德人的恩赐感。从西部的波恩迁都至东部的柏林,意味着德国的政治中心向东移动了500公里,这有助于提升东部残破的经济,医治人们心中的创伤,加快东部与西部的融合,使全体国民从心底感受到一个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自豪感。1991年6月
28、20日,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三、区域协调发展1城乡协调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如: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农村市镇兴起、农业种植专业区域形成的关系。 (2近代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较迅速。而自然经济的解体,又为这些地区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4)改革开放以来,农柯经济的发展方向,与乡镇企业的兴起。 (5)西方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农业的关系,及工业革命后近代城市的兴起。2区域协调发展 涉及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问
29、题。 (1)明确西部落后、老工业基地形成与衰退、中部相对落后的历史原因。对内: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解决北京发展面临的人口众多、交通拥堵等问题,须将北京的发展纳入京津冀战略空间考量。 (2)世界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相关事实,如美国的西进运动与西部开发。对外:“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双边、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复习视角】 三、区域协调发展3都市经济圈的形成 就其本质而言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我国现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几大经济块,但京津冀都市圈和其他都市经济圈不同,后者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工
30、商业的发展、现行对外开放所导致的外资进入以及自主型城市化,而京津冀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脚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都城的集中。4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相互促进。古代后期,闭关锁国导致经济发展落后。 (2)近代被迫开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目的、原则、格局、成就等。 (4)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崛起,与相关的对外经济战略。 (5)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两种趋势,使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四、历史上社会转型期(略) 五、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略),时政热点1千年大计,雄安新区,时政热点2当前全球化出现波折, 但趋势不可逆
31、转,【时事来由】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了“脱欧”公投。英国“脱欧”是全球化过程中反全球化力量的体现,是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和移民危机加深背景下发达国家中出现并日益蔓延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全球缺乏强有力的全球治理结构来应对全球性难题。何亚非在推进全球化,引领全球化(载学习时报,2017年1月12日)一文中提到: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现象”、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法国等欧洲国家右翼政党力量上升、许多国家民粹主义思潮泛滥,这些被许多专家称之为“去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的现象,其实是全球化进入新时期的表象。,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但不可逆,
32、【复习视角】一、曾经的主角英美顺应全球化 1英美都有过推崇全球化的时代,并曾先后崛起。 陈华文英美崛起之秘及其本质反思一一读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有感(载中国高新区, 201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英美两国崛起有四大原因:第一,英美两国充分把握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众所周知,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自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英国人把蒸汽机应用于各行业,迅速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美国的崛起始于南北内战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抢抓科技革命机遇,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飞速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电力代替蒸汽成为重要的能源。在电力的带动下,石油、电气、铁路、钢铁等现代重工业在美国蓬勃发展。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
33、界第一经济大国。第二,英美两国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英国自17世纪开始,一直奉行的是大陆均势政策,从来没有固定的敌对国家和同盟者,暂时的结盟是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和维护欧洲均势。英国人清楚:承担过多的义务和永久的结盟,会使英国丧失外交灵活性。这也是今天英国不融入欧盟的主因。美国在外交中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政策,没有永久的同盟者,即便结盟,也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这和英国的外交政策近乎相同。第三,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长期稳定。 第四 ,英美两国独特的地理空间为其崛起创造了条件。,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但不可逆,【复习视角】一、曾经的主角英美顺应全球化 1英美都有过推崇全球化的时代,并曾先后崛起。2英美
34、面对重大机遇与危机时的应对 18世纪中后期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但在第二工业革命期间过度依赖殖民地,未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的美、德两国先后超越。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第
35、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等发达大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及世界贸易组织等三大支柱主导全球经济治理,保障了二战以后欧洲战后重建的顺利推进,为世界各国开放合作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深化发展。 3对中国启示借鉴英美大国崛起经验教训 (1) 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稳定;(2) 必须有巩固的经济基础;(3) 坚持开放,防止闭关自守;(4) 保持科技、教育、思想观念、制度创新;(5) 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但不可逆,【复习视角】 二、当前英美的“逆全球化” 1总体原因 陈建奇在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浪潮(载大众日报,2017年2月
36、15日)一文中指出了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源是发达大国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受益较大,以及促使逆全球化问题更加突出的因素是传统的贸易保护举措与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变种相互交织。为什么会出现逆全球化?胡鞍钢、王蔚在推动实现“新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载解放日报,2017年1月4日)一文中指出深层次原因有三:第一,全球贫富悬殊拉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衡,出现财富鸿沟。第二,失业问题凸显。第三,国家民族主义回潮。国与国之间最根本、最核心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全球化作为一种国家主权的让渡,从经济角度去国家化,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当事国家政府的不满,使得政治整体趋向保守、经济整体趋于内
37、向。袁志刚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对英国“脱欧”的反思(载文汇报,2016年10月14日)一文中指出导致反全球化力量兴起的主要事件有以下几个:一是全球经济的增长放慢,突发事件增多;二是宗教文化冲突;三是移民冲突,移民抢走低技能劳动力的工作,获得大量社会福利。英国国民中支持“脱欧”的最大一个原因是担心医疗、教育等公共福利资源被不断涌入的移民分享。移民问题被欧洲民众认为是欧盟正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四是政治家的短视与不作为,政客投机以增强党派地位,全球主义、区域主义与反对力量交互博弈,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参与其中,政治派别利用这些思潮为各自党派的狭隘利益服务。,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但不可逆,【复
38、习视角】 二、当前英美的“逆全球化” 2具体原因 (1)英国脱欧 袁志刚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对英国“脱欧”的反思(载文汇报2016年10月14日)一文中指出欧盟与英国的矛盾:第一,欧盟本身存在的问题是,政治运作缺乏民主性。第二,英国历史上与欧洲大陆是分离的,英国的宗教、政治与法律体系有其特殊性。另外,英国对统一货币一直抱有怀疑态度,始终不愿加入欧元区,也正因此而躲过了欧债危机的拖累。第三,英国与欧盟在经济政策上不统一,长期同床异梦。第四,英国在过去一直是欧盟的“搅局者”,和欧盟的谈判主要是为英国争取特权和利益。 (2)美国“特朗普现象” 何亚非在推进全球化,引领全球化(载学习时报,2017年1
39、月12日)一文中提到: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是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新的时代。原来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国际贸易投资在这个新时代里会有较大的变化,国际合作也将出现新的范式和模式。核心一点是作为全球化主导国家的美国会更多关注自身的利益,凡是与此相悖的事情,特朗普执政后很可能会力争改变。 美国无疑还是全球化主导力量。然而,美国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态度在发生转变,核心是美国想改变全球化的格局,制定新的国际规则,以重新掌控全球化利益的分配权。“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是美国推动这一轮全球化的核心理念。但当前美国朝野(在这点上精英与底层百姓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全球化已偏离了“美国化”的轨道,美国得利减少
40、,中国等新兴大国获利过多。为此,特朗普振臂疾呼“美国第一”和“实现美国复兴”的口号,发出新一届美国政府将推动改变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强烈信号,包括废弃TPP和NAFTA等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和重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但不可逆,【复习视角】 三、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1新经济全球化 何亚非在推进全球化,引领全球化(载学习时报,2017年1月12日)一文中指出从积极面看,全球化本身不可能一夜之间消失。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前所未有地使不同国家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在这个相互联通的网络里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关于全球化变局的讨论,应该是
41、“再全球化”或者“优化全球化”,给予全球化“再定义”,来更好地规划全球化新时期的国际合作,而不是悲观地认为全球化即将就此消亡。胡鞍钢、王蔚在推动实现“新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载解放日报,2017年1月4日)一文中指出近年来,逆全球化的倾向,暴露了发达国家主导下传统全球化的诸多弊端。因此,推动实现“新全球化”势在必行。什么是“新全球化”?第一,以平等为基础,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第二,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第三,以合作为动力,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第四,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42、,但不可逆,【复习视角】 三、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2中国应该做什么 胡鞍钢、王蔚在推动实现“新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载解放日报,2017年1月4日)一文中指出中国能为“新全球化”做些什么?沧海横流,方显大国担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应继续为世界作出理念贡献、机会贡献、制度贡献,成为推动实现“新全球化”的先行者、实践者、引领者。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发展机会担当。另一方面是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全球治理担当。中国作为主导者和倡导者,共建“一带一路”,成立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建设全球自贸区网络。中国作为倡导者,推
43、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并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并作出减排承诺。陈建奇在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浪潮(载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一文中指出“中国方案”(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理念)的落实,必须仰仗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协调,凝聚各方共识,共同推动相关制度建设。,时政热点2全球化波折 ,但不可逆,时政热点3十四年抗战,【时事来由】 2017年1月10日,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
44、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历史解释朱汉国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重要意义(载新华网,2017年01月11日)一文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就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反映东北、华北、上海等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把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连接起来,完整地论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时政热点3十四年抗战,【复习视角】 一、“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的关系朱汉国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重
45、要意义(载新华网,2017年01月11日)一文中指出: 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并不意味以往提出的“八年抗战”概念错了。 “十四年抗战” 和“八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八年(从1937年至1945年)是全国性抗战,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全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阶段。可以说,以往的“八年抗战”概念仅是指1937年至1945年的全国性抗战,而“
46、十四年抗战”概念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并没有改变史实,也不是重写历史,只是更全面、更完整地反映历史。 2017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党史专家薛庆超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谈话中提到: 现在,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开始,经过局部抗战、全国性抗战,最后赢得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样对于历史的叙述,更加准确、更加科学,也更加符合历史实际。,时政热点3十四年抗战,【复习视角】 二、国民党视角海外网中的教材改为“十四年抗战”,原因可不简单一文提到: 2015年9月2日,马英九发表抗战纪念讲话,直接用的是“八年抗
47、战”:“八年抗战不但挽救了中华民国、光复了台湾,也帮助同盟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伤最多、影响最深的民族保卫战。” 国民党为什么不纪念之前那六年抗战,国民党根本就没法儿纪念之前那六年抗战。因为东北三省的沦陷即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从1931到193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屡次“局部抗战”,都不是当时的国民党当局想看到的。一直到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迫于兵谏之形势,蒋介石才同意抗日。所以,国民党没法儿纪念“十四年抗战”,是历史记忆的选择问题,也是政治取舍的问题。,时政热点3十四年抗战,【复习视角】 三、日本学者视角日本的进步派学者主要采用
48、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这与中国新近确立的十四年抗战的框架基本一致,双方都将战争起点定义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只是在时间计算上,日方采用了1931年至1945年经历了15个年头的算法,因此称作十五年战争。1956年,鹤见俊辅首次提出十五年战争的概念,之后不仅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明仁天皇也在2015年的新年感想中明确表示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也就是说,明仁天皇是十五年战争史观的支持者。十五年战争史观的中心论点在于强调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美日开战之间的连续性,认为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满洲国的问题是中日、美日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便退出国际联盟,外交上陷入孤立),所以中国问题才是战争的核心问题。但是,十五年战争同样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主要是,一,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41年日美开战放在一个连续性的逻辑中进行理解,意味着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战争爆发不可逆转的时间点,这可能导致过低评价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3年塘沽停战协定后的和平时期(1935年中日两国还将外交关系由公使级提升为大使级),以及英日和谈、美日和谈等一系列外交和平工作。二,十五年战争没有涵盖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的行为,韩国及朝鲜方面无法接受这一称呼。三,即使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计算,战争时间约为13年11个月,因此称十四年战争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