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3_宏观经济学.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2427876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_宏观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03_宏观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03_宏观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03_宏观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03_宏观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5度线模型) 第四讲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六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 - AS模型) 第八讲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九讲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第十讲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十一讲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二讲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4,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

2、决定模型,也就是45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5,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 3.2 均衡产出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6,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 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价格不变:凯恩斯假定(适用于短期分析)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投资外生:I=I0,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7,3.2 均衡产出,3.2.1 总供给与总产

3、出 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 3.2.3 均衡产出 3.2.4 均衡条件,8,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1),“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具体地说,在总供给/总需求这两个理论概念与总产出/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统计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9,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2),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 y yd 其中:y为总产出;yd为收入(实际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 收入要么消费

4、要么储蓄,则:yd=c+s 所以总产出=总供给= yd=c+s,10,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AE c i,11,3.2.3 均衡产出,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 在需求充分的条件下,供给下降将导致原有的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 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出”(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 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由支出决定产出。 这

5、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y =AE =c+s=c+i 即:i=s 此时的产出y即为均衡产出,12,450,is,is,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产出450线上任何一点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Ey 均衡条件: i=s,y,E,AE,B,O,yd,i=s,注意:这里的储蓄和 投资是意愿储蓄和意 愿投资。只有意愿储 蓄和意愿投资相等, 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支出,收入,3.2.4 均衡的条件,13,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3.1 消费函数 3.3.2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3.3.3 线性消费函数 3.3.4 其它消费理论 3.3.5 储蓄函数,

6、14,在凯恩斯理论中,均衡产出就是与总需求(总支出)一致的产出,因此研究均衡产量,就是研究总需求的各个部分(c, i, g, nx)如何决定。这一线索一直贯穿在本书静态部分的内容之中。,15,3.3.1 消费函数(1),均衡条条件:i=s中,投资已经被被假定为常数,均衡与否关键取决于s。 两部门经济中,意愿储蓄s ydc,则先知消费,然后知储蓄。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价格影响不同,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16,3.3.1 消费函数(2),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费发

7、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 有关假说如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终身收入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Friedman)的永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等。,17,3.3.2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yd) 平均消费倾向:APC=c/yd 边际消费倾向:MPC=c/yd 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MPC=dc/dyd 平均消费倾向始终高于边际 消费倾向。,45

8、0,y,c,C=C(Yd),消费曲线,18,3.3.2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实际收入指现期、实际、绝对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零小于一。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也递减。,19,3.3.3 线性消费函数(1),最简单处理办法:(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2)收入消费之间关系是线性的。 c a byd (a0, 0b1) c是消费总量,yd是居民可支配收入,a和b是系数。这是试图解释消费行为的方程,称为结构方程(structural function)或行为方程(behavioral function)。 参数a表示自发消费 参数b称为边

9、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MPC),表示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带来的消费变动量。,20,3.3.3 线性消费函数(2),APC=a/yd+b在图中表现为曲线上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c=a+byd,o,y,c,450,a,21,3.3.3 线性消费函数(3),MPC和APC的比较 假定消费函数为:c=200+0.8y 单位:元,22,3.3.3 线性消费函数(4),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b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

10、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23,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收入差距 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比例等,3.3.3 线性消费函数(5),24,3.3.4 其它消费理论,相对收入假说 终身收入假说 恒常收入假说 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25,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J.S.Duesenberry)认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 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 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 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而不减少消费支出

11、,或减少较少 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26,相对收入假说,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 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27,终身收入假说,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 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 不考虑价格变动 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28,终身收入假说,基本结论:C=aWR

12、+cYL 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因此,人口结构、消费观念将影响社会的消费倾向。,29,恒常收入假说,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各阶段收入折现加总)。 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30,恒常收入假说,31,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13、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 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 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了某些预防性储蓄的必要性 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 :如消费信贷,32,3.3.5 储蓄函数,33,凯恩斯储蓄函数,由凯恩斯消费函数可以推导储蓄函数: s=s(yd) 平均储蓄倾向:APS=s/yd 边际储蓄倾向:MPS= s/yd 线性储蓄函数: s=yd-c=yd-(a+byd) s=-a+(1-b) yd,34,a,-a,C S,y,yd,c,c=a+byd,s=-a+(1-b)yd,yd,O,二

14、者关系:c+s= yd有c/yd+s/yd=1即:APC+APC=1 因为c+s =yd则c/yd+s/y=1即:MPC+MPS=1,450,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5,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3.4.3 基本结论,36,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37,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即y=c+i 消费函数为: c a byd a by 则均衡收入(产出)为y=(a+i)/(1-b) 推动均衡形成过程中,净存货机制作用巨大 总需求大于总产出,存货下降甚至为负, 企业将扩大生产 ,使产

15、出趋向于与需求相等 总需求小于总产出,存货增加, 企业将减少生产,使产出与需求相等 只有当总需求等于总产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为零,经济均衡,38,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3),450,a,i,caby,yc+i,y,c+i,O,E,y0,si,is,y1,y2,is: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零,39,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40,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i=s=y-cs=-a+(1-b)y 则均衡收入(产出)也为y=(a+i)/(1-b),41,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i,y,O,s,E,-a,s,si,is,y

16、0,y1,y2,is: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零,i,42,3.4.3 基本结论,总产出总是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 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等 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 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 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43,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 3.5.3 乘数原理 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3.5.6 总结,44,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总

17、支出:C+I+G 总收入:C+S+T 均衡条件:I+G=S+T,45,Y,C+I+G,C+I+G,C+I,C a bYd,Y0,I,G,Y1,E,E1,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国民收入,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46,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1),Y,S+T I+G,I+G,I,S+T,S,Y0,E,-a,I+G,定额税或总额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 T。则 I+G=-a+(1-b)(Y-T)+T 时, 的到均衡产出。其中 Y-T=Yd即可支配收入。,47,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2),S+T I+G,I+G,I,S

18、+t(Y),在比例税情况下,税收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我们暂且假设T=T0+ tY。 则I+G=-a+(1-b) Y- (T0+ tY)+ T0+ tY时达到均衡。其中 Yd= Y- (T0+ tY),Y0,48,三部门国民产出决定的总结,49,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市场机制会使整个宏观经济趋向均衡 关键是均衡产出是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50,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2),Y0,C+I+G,C+I+G,Y1,E,Y1为均衡产出,但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在凯恩斯时代里,绝大多数时间上它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如果Y1非充分就业的产出,则政府就有用武之地。,G,51,3.5

19、.3 乘数原理(1),乘数概念:一般的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 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 一般有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出口乘数等。,52,3.5.3 乘数原理(2),两部门经济当中,有 投资乘数:KI= Y/I=Y/(Y-C)分子分母都除以Y,得:KI=1/(1-C/Y)=1/(1-MPC)=1/(1-b)由于MPS= 1-MPC,则KI=1/MPS 投资乘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Y=C+I=a+bY=(a+I)/(1-b)如果投资增加I,带来Y的收入增加,则: Y+Y=(a+I+I)/(1-b)Y

20、= I/(1-b),则KI= 1/(1-b) = 1/(1-MPC),53,54,乘数计算,假定企业自发性投资支出$100万个单位 假定MPC=0.75 MPS=0.25,收入变化 消费变化 储蓄变化 100 75 25 75 56.25 18.75 56.25 42.19 14.06 42.16 31.64 10.55 31.64 23.73 7.91All 94.92 71.19 23.73Total $400 $300 $100,55,56,乘数与MPC关系,57,3.5.3 乘数原理(3),Y,I,Y1,Y2,C+I,C+I+I,E1,E2,A,B,C,D,注意: 增加的收入用来偿 还

21、债务,作用减小 没有失业和闲置设 备时,不发挥作用 增加的收入购买存 货或进口时,作用 减小 乘数是把双刃剑,58,乘数几何意义,如图所示 S1、S2为储蓄函数,mps大小不同 mps=1-mpc 当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不同,S1,S2,Y,S,I,I,I,59,60,当总支出增加幅度相同时: MPC越大,国民收入增加幅度就大;反之,就小。,400,460,450,450,AE=460+0.6Y,AE=400+0.75Y,1150,1600,AE,AE,AE,AE,E,E,E,E,Y,AE,61,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在总额税(或定量税)条件下,假设税收为T

22、,转移支付为R 则消费函数为: C=a+bYd=a+b(Y-T+R) 总需求或总支出: AD= a+b(Y-T+R)+I+G 总产出倾向于与总支出相等,则 Y= AD= a+b(Y-T+R)+I+G 整理后得均衡产出: Y=(a+I+G)/(1-b)+(-T+R)b/(1-b),62,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由Y=(a+I+G) /(1-b)+(-T+R)b/(1-b)可得 (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乘数) Y +Y =(a+I+G+ G) /(1-b)+(-T+R)b/(1-b)则:KG=Y/G= 1/(1-b) 即政府购买乘数为KG= 1/(1-b),同理可

23、得: (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 Y +Y=(a+I+G)1/(1-b)+(-T+R+R)b/(1-b) 则: KR=Y/R=b/(1-b),63,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3),(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乘数) Y+Y=(a+I+G)1/(1-b)+-(T+T)+R b/(1-b) KT=Y/T=-b/(1-b) (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 当 政府购买和政府税收等量增加时G=T 有: Y=KG G+KT T= G( KG+KT ) 即平衡预算乘数KB=1,64,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4),总结:在b 0.5的条件下1/(

24、1-b)b/(1-b)1-b/(1-b) 即KG KRKBKT,65,T=T0总额税时的均衡收入,已知 C=160+0.75Yd T0=80 I0=100 G0=200 Yd=Y-T0 求均衡点,AD=C+I+G=160+0.75Yd+I+G=160+0.75(Y-80)+100+200=460+0.75(Y-80) AD=400+0.75Y AD=Y 400+0.75Y=Y 0.25Y=400 Y=1600为均衡收入水平,66,例题1,已知:mpc=0.8 问:政府增加200亿购买支出,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因为KG=1/(1-b)=5 有如果减少200亿购买支出,结果如何?,67,例题2,已

25、知:mpc=0.8 问:政府增税200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解:KT=-b/(1-b)=-4(理解负值的含义) 有如果,政府减税200亿,结果如何?,68,3.5.5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比例税T=T0+tY 消费函数为:C=a+ bY-(T0+tY )+R Y= AD= a+bY-(T0+tY )+R+I+G 整理后的均衡产出: Y=(a+I+G)1/(1-b+bt)+(-T+R)b/(1-b+bt) 由此可得:,69,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KG= 1/(1-b+bt) (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KR= b/(1-b+bt)

26、 (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KT= -b/(1-b+bt) (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KB=(1-b)/ (1-b+bt)1 注意:税收与收入相关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对产出的影响在变小。,70,为什么政府购买乘数在绝对值上要大于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购买的增加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即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在当期100%地增加总需求;而无论是减税还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都职能透过增加可支配收入这样一个中间变量来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要形成储蓄,在经济当中沉淀下来。由于总产出(国民收入)由总支出即总需求决定,因此,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没有直接增加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

27、影响来得大,71,T=0.2Y比例税时的均衡收入,已知 C=160+0.75Yd T=0.2Y I=100 G=200 Yd=Y-T 求均衡点,AD=C+I+G=160+0.75Yd+I+G=160+0.75(Y-0.2Y)+100+200=460+0.75X0.8Y AD=460+0.60Y AD=Y 400+0.60Y=Y 0.40Y=460 Y=1150为均衡收入水平,72,总结:,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前几年应对通货紧缩),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则应采取相反政策)

28、。 当然,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况: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度线表明,只要AD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要求。这里的假定经济存在过剩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总供给没有限制,即从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出发的。,73,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1),总支出:C+I+G+NX 总收入:C+S+T 均衡条件:S+T+M= I+G+X,74,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2),Y2,C+I+G,C+I+G,C+I,C a bYd,Y0,I,G,Y1,E,E1,NX,C+I+G+NX,E2,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75,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Y=C+I+G+(X-M),

29、C=a+b(Y-T),T=T0或T=T0+tY,I = I0,G=G0,X=X0,M=M0+mY,76,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4),对于外贸乘数,由于出口数量是个外生变量,根据进口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 (1)进口为一常数M,则Y=C+I+G+(X-M) 即:Y= a+b(Y-T+R) +I+G+X-M 则外贸乘数为:KX-M=1/(1-b) (2)进口与收入成线性关系,M=M+mY其中 则: Y= a+b(Y-T+R)+I+G+X- M-mY KX-M=1/(1-b+m) 注意:这里税收为总额税,请同学们自己推导比例税的情况。,77,乘数分类总结,78,乘数理论的适用性,79,

30、作业,1、说明宏观经济学中计划量(意愿量、事前量)与实际量(统计量、事后量)的区别。 2、什么是乘数?分析推导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平衡预算和出口乘数。(至少完整的写出其中之一的推导过程) 3、45度线模型中总支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结论成立,需要哪些条件? 4、试在一张图上作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总产出的画法。 5、假设政府采取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同一数量,试问:(1)这一政策将导致均衡产出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2)用数字检验以上结论。假设:b=0.8;t=0.25,初始均衡产出为600,政策变化G=10; TR=-10。,80,作业,6、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

31、函数为S=-1000+0.25Y,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7、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自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元),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81,相关链接(1),张曙光: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3-189页。摘编 自1997年年底至1998年初,中国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央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尽管连续6次降息并征

32、收了利息税,资本市场却反应平平,消费也未大幅增长。由于利率已降得很低,货币政策已没有多大空间,这是凸现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引起一个投资增量。由于投资就是要购买产品和劳务,从而会增加提供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加次级消费,结果又会增加其他人收入。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形成数倍于最初投资增量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乘数。,82,相关链接(2),可见,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对社会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量的大小与乘数的大小。那么,什么决定了投资乘数的大小呢?主要有两个:一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成不变

33、,而是与收入增长速度、交易费用有关。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周转次数。凯恩斯没有将时间概念纳入他的公式。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乘数越大。在边际消费倾向和次级消费的循环次数背后又是什么呢?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因为:第一,交易费用过高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和实际收入的减少;第二,交易困难使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第三,交易困难也会使次级消费的循环速度下降。,83,相关链接(3),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是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在短期内主要是制度因素。从1998-199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人们可以猜测这与乘数较小甚至变小有关。乘数变小与制度因素有关。我国先后采取干预市场制度的措施。(如: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压抑和取缔民间金融机构等)实际上,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1997年的0.72降至1998年的0.54,农村的由0.61降至-0.36。则投资乘数分别由3.57降至2.17和2.56降至0.74。如果加权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由0.67降至0.11,投资乘数由3.03降至1.12。则财政政策几乎不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