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斜视_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27326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视_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斜视_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斜视_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斜视_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斜视_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斜视,2,学习斜视之前先了解一下,眼位、眼外肌与眼球运动眼位:,眼外肌与眼球运动,两眼各有6条眼外肌,其中4条直肌,2条斜肌,单独眼外肌在第一眼位时的主要作用、次要作用如下表:,眼球运动定律,神经交互支配定律:眼外肌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收缩的同时其拮抗肌相应抑制。例如,向右侧注视时,右眼外直肌收缩、内直肌抑制,而左眼内直肌收缩。外直肌抑制。 配偶肌定律:两眼向相同方向注视时,相对应的配偶肌同时接受等量的神经冲动。遵循以上两个眼球运动定律,可以实现双眼向各个方向的协调运动。,斜视的概念,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表现。斜视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

2、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斜白眼”。 当然,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也包括斜视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2018/9/15,斜视,发病率 35%,斜视分类,斜视目前临床尚无完善的斜视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类: 1、根据融合功能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和恒定性斜视 2、根据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 3、根据注视情况分为:交替性斜视和单眼性斜视 4、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斜视和获得性斜视 5、根据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包括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旋转斜视以及混合型斜视,斜视治疗的时机,斜视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2

3、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年龄越大,感觉异常的恢复越困难。外斜视即使在年龄较大时手术,也有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机会,但发病早的内斜视如果未能在5岁前双眼视觉发育尚未完成时矫正眼位,则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斜视手术目的,1、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双眼视轴平行,正常视网膜对应,是双眼单视功能正常发育的先决条件。 2、改善外观,先天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也叫作婴儿型内斜视,生后6个月内发病,无明显屈光异常,双眼能交替性斜视者无弱视,单眼性斜视常合并弱视。斜视度数较大,有假性外展限制,有时合并下斜肌亢进、DVD和眼球震颤等。 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如果有单眼弱视需要先行治疗,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即变为交

4、替注视时,可以手术矫正,手术时机为1.5-2岁,合并下斜肌亢进或DVD者,手术设计时应给予相应考虑,手术应保留小于10的内斜视,以利于建立周边融合和粗立体视。,调节性内斜视,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诊断依据:发病平均年龄为2岁半,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散瞳后或戴镜可以矫正眼位,单眼内斜视易合并弱视。治疗:此类斜视不用手术矫正,需散瞳验光矫正屈光不正,一般1年需重新验光1次,根据屈光变化决定是否调换眼镜,调换眼睛时应满足视力和眼位正常(不能戴过),如果戴镜后有外斜视,应减小球镜,以戴镜后正位或内隐斜为好。,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诊断依据:发病年龄与屈光状态同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散瞳或戴镜后

5、斜视度可以减少,但不能完全矫正,单眼斜视可以合并弱视。治疗:按照屈光处方配镜,有弱视的先治疗弱视。无弱视者,应手术矫正戴镜后剩余的斜视度,术后必须继续戴镜,每半年至1年重新验光1次,并根据屈光变化决定是否调换眼镜,调换眼镜原则同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即应满足视力和眼位正常。,2018/9/15,3、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此类内斜视度数看近大于看远(15PD)。看远时可以为正位,可以有远视性屈光不正。此类斜视10岁后有自愈趋势。 治疗:光学矫正法:戴镜矫正。药物治疗:局部点缩瞳剂。手术疗法:一般行双眼内直肌减弱手术。为减少对视远时眼位的影响,也可行双眼内直肌后固定术。,4、混合型调节

6、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此类内斜视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与高AC/A 型调节性内斜视合并存在的病例,有远视性屈光不正,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少,说明有屈光性调节因素,但是戴镜后看远斜视度数明显减少,看近仍有较大度数内斜视,看近大于看远,说明还有高AC/A 因素。 治疗:戴镜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剩余的高AC/A 型调节性内斜视用手术矫正。,非调节性内斜视,1、基本型内斜视: 诊断依据:斜视常在6个月以后出现。没有明显调节因素,单眼斜视可合并弱视。无明显远视性屈光不正,视远视近斜视度相同。 治疗:有弱势者先治疗弱视,双眼视力平衡后及时手术矫正眼位,虽然绝大多数儿童全身无明显症状,但也需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检

7、查。,2、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发病急,突然出现复视,多发生在5岁以后,因双眼视功能健全才有复视,眼球运动无受限。 治疗:该病发生突然,并且有复视,所以要进行神经科检查以除外颅内疾患。如内斜视度数小,可用三棱镜消除复视,如内斜视度数大,病情稳定后,可以手术矫正,眼位矫正后可以恢复双眼视觉功能。,术前 术后1个月,3、周期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3-4岁发病。内斜视呈周期性出现,一般为隔日斜视,在不出现之日可能仅有轻度斜视或隐斜,日久可形成恒定性斜视,周期性内斜视患者中偶见弱视。在内斜视不存在时,患者可有正常的双眼视和立体视。 治疗:首选矫正屈光不正,不能矫正者,可以手术矫正,手术量参照偏

8、斜日的斜视度。,4、感觉剥夺性内斜视(知觉性内斜视): 儿童期的各种眼病如白内障、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眼外伤等造成单眼视力丧失或明显下降,后出现此类内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在这类内斜视中常见。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治疗,矫正屈光不正、治疗弱视,病因排除后可以手术矫正。,非共同性内斜视,展神经麻痹最常见:有外伤史或高热史,也可以没有任何明确原因,大度数内斜视,外转明显受限,严重时外转不能超过中线。 治疗:尽力检查病灶,以确定病因,而临床中长找不到确切的病因。针对神经麻痹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对病因清楚、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仍有斜视者,可以手术矫正内斜视。,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多见,发病较早,但发现较晚,

9、一般到5岁左右才逐渐表现明显,许多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畏光,即在强光下喜闭一眼。斜视出现频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应在双眼视功能受损之前,提倡早期手术,但要看患儿配合程度,所查斜视度是否准确,检查结果不可靠时不可贸然手术。 集合训练可能暂时有效,但不能矫正眼位,不要因集合训练而延误手术时机。,2018/9/15,术前,术后,2018/9/15,术前,术后,垂直斜视,上斜肌麻痹为最常见的垂直旋转性眼外肌麻痹。 诊断依据:受累眼上斜视,如果双眼发病则呈交替性上斜视。歪头试验阳性,双眼内转伴上转。该病多为双眼,如果单眼发病,患儿一般有视物歪头,遮盖试验阳性。 治疗:手术治疗,客观检查结果可靠者应尽早手术,早期手术不仅能及时恢复双眼视觉功能,而且可以减少面部和骨骼的发育畸形。,左上斜肌麻痹,术 前,术前 术后,麻痹性斜视,斜视手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