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6

类型2011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遗传基本定律的知识梳理与题型探究PPT课件.ppt

  • 上传人:微传9988
  • 文档编号:2427211
  • 上传时间:2018-09-15
  • 格式:PPT
  • 页数:86
  • 大小:1.20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1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遗传基本定律的知识梳理与题型探究PPT课件.ppt
    资源描述:

    1、聚焦知识构建 梳理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梳理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梳理三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区别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结论的人是萨顿,证 明该结论的人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眼 色实验证明了该结论。,提醒,对位训练 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 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 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 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 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假说演绎法 假

    2、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假说演绎法;萨 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为类比推理;而摩尔 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也是假说演绎法。 答案 C,梳理四 伴性遗传与两大定律的关系 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形式。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

    3、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d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对位训练 2.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D,凝练方法规律 题型一 考查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求解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对位训练 3.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 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

    4、指正常的孩子。求:(1)其再生一个孩子只出现并指的可能性是_。(2)只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解析 由题意可知,男孩基因型为aabb,则该夫妇基 因型应分别为妇:Aabb,夫:AaBb;依据该夫妇基因型 可知,孩子患并指的概率应为 (非并指概率为 ),白 化病的概率应为 (非白化率应为 ),则 (1)再生一个仅患并指孩子的可能性为:并指率-并指 又白化率=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白化率-白化又并指率=(3)生一既白化又并指的男孩的概率为:男孩出生率 白化率并指率=,(4)后代只患

    5、一种病的概率为:并指非白化+白化 非并指=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 化)= 答案 (1)3/8 (2)1/8 (3)1/16 (4)1/2 (5)5/8,题型二 求子代中基因型或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类型 的概率1.先求与亲本相同的概率,然后按“1-相同者=不同者”推算。2.注意审题:看清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不同于亲本。3.示例AaBbaaBb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应为:而遗传因子组成类型不同于亲本的应为,对位训练 4.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 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该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种类分别是_、_。(

    6、2)该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D性状显性、E性状显性、F性状隐性的概率为_。(3)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ddeeff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4)该杂交后代中,子代基因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解析 先将双亲性状拆分为三组:即ddDd,EeEe 及Ffff,按照分离定律分别求出各组的杂交后代基因 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然后再分别予以乘积。 (1)该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232=12种,表现型 种类为222=8种。 (2)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D显E显F隐的概率为(3)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ddeeff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4)该杂交子代中基

    7、因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数所占比 例=1-亲本基因型相同个体数所占比例 =1-(ddEeFf数所占比例+DdEeff数所占比例)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 =1-亲本表现型相同个体所占比例 =1-(ddE_F_所占比例+D_E_ff所占比例)答案,题型三 特定条件下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 1.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 9331特定分离比的条件。(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 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2)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3)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 子结合机会相等。(没有致死基因型个体),(4)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

    8、相同。(5)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特定条件下表现型比例详见第17课时考点三“自由组合定律异常情况”集锦。,对位训练 5.(原创题)下列是特定条件下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种情况,请据信息回答:(1)在某种鼠中,已知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是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是显性,而且黄色基因Y和短尾基因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 这两对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请回答:两只表现型都是黄色短尾的鼠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分别为_,比例为_。,(2)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 色、青色和花斑 色。其生化反应原 理如右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 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

    9、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A(尿酸盐 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A物质 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C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D物 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 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 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_。,若AaBbAaBb,则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 _。 (3)假设水稻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 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 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 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 产五个品系。 F2中,中产的基

    10、因型为_。 画出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 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解析 (1)由题意知: 子代基因型及 表现型由题干知,YY或TT致死,则黄短黄长灰短灰长 =4221。存活率为 则每胎约有 只存活,纯合子占,(2)首先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分析总结与基因型有关 的信息:A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表明控制合成酶 1的基因不能表达,可推知灰白色壳的基因型为aa_ _, C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说明酶1、酶2的基因都已 表达,可推知青色壳的基因型为A_B_,D物质积累表 现为花斑色壳,说明酶1、酶3的基因都已表达,可推知 花斑色壳的基因型为A_bb。由以上分析可知,青色 壳明蟹的基因

    11、型可能有四种,即AABB、AaBB、 AABb、AaBb。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即ABAB, 后代中只有灰白色(aa)和青色(AB),且比例为16可 推知双亲基因型均是AaB_,又由于是杂交,所以双亲,基因型是AaBb和AaBB。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 知,AaBbAaBb,后代中A_B_(青色壳)aaB_(灰白 色壳)A_bb(花斑色壳)aabb(灰白色壳)=933 1,即青色壳灰白色壳花斑色壳=943,又由 于“物质A(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 有50%死亡”,即aa_ _(灰白色壳)成体有一半会死亡, 所以青色壳灰白色壳花斑色壳=923。,(3)根据题意,高产与低产纯系的基因型

    12、分别是 A1A1A2A2和a1a1a2a2,F1个体的基因型为A1a1A1a2,F1自 交得到的F2中,个体基因型只含有2个A基因的即为中 产,所以中产基因型有三种:A1a1A2a2、A1A1a2a2、 a1a1A2A2。绘图首先要计算出五种性状的概率:高产 (A1A1A2A2)占1/16、低产(a1a1a2a2)占1/16、中产 (4A1a1A2a2、1A1A1a2a2、1a1a1A2A2)占6/16,中高产 (2A1A1A2a2、2A1a1A2A2)占4/16,中低产(2A1a1a2a2、 2a2a1A2a2)占4/16,然后再根据比例关系作图。,答案 (1)黄短黄长灰短灰长 4221 (

    13、2)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 青色壳灰白色壳花斑色壳=923 (3)A1a1A2a2、A1A1a2a2、a1a1A2A2 如图,题型四 探究或验证两大定律的方法及注意问题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测交后代比例为11;自交后代比例为31;花粉鉴定法两种类型的花粉比例为11;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提醒 (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 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 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 交。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而测

    14、交则需要两个亲 本。 (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 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 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没 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没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 律。,对位训练 6.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一批基因型相同的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豌豆,用其中一部分与某豌豆作为亲本杂交,F1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请你利用亲本中剩余的黄色圆粒豌豆材料为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15、律。(要求:实验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简明),答案 实验方案:选用黄色圆粒豌豆做亲本进行自 交,统计后代结果。 结果与结论: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黄色 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则证明两对相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此题一 定不能用测交方法,因为题目中要求只用一个亲本。,题型五 如何确定基因的位置 方案一 正反交法若正反交结果一致,与性别无关,为细胞核内常染色体遗传;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分两种情况:后代不管正交还是反交都表现为母本性状,即母系遗传,则可确定基因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或线粒体中;若正交与反交结果不一样且表现出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一般在X染色体

    16、上。,提醒 (1)看清实验材料是植物还是动物;植物一般 为雌雄同株无性别决定,其基因位置只有两种情况 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但有些植物为XY型性别决 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则基因位置分三种情况;动物一般 为雌雄异体,则基因位置分三种情况(注意常考两种性 别决定XY型和ZW型)。 (2)遗传材料中常考动植物类型 常考查的雌雄同株植物有豌豆、小麦、玉米、黄瓜 等,其基因位置只有两种情况细胞质和细胞核基 因。,常考查的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有女娄 菜、大麻、石刀板菜、杨树、柳树、银杏等则基因位 置分三种情况细胞质、细胞核内的X染色体和常 染色体。 动物一般为雌雄异体,注意常考两种性别决定 XY型

    17、(如人、果蝇和其它未明确说明但不是ZW型性 别决定的动物)和ZW型(常考查的包括鸡在内的鸟类 和一些昆虫如家蚕等)。,方案二 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别中的比例是 否一致进行判定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 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X染色体上。,方案三 选择亲本杂交实验进行分析推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在雌雄个 体中比例来确定基因位置:亲本的性状及性别的选择规律: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的亲本(XX或ZZ)为隐性性状,另一亲本则为显性性状。,对应训练 7.(高考改编题)家蚕是二

    18、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 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请回答以下问题:(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_,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条Z染色体,若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应测定哪些染色体_。,(2)家蚕的体色黄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为显性且 均位于Z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单就体色便能 辨别幼蚕的雌雄,方案是选择_和_亲 本(表现型)杂交。 (3)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 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 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

    19、因型的雌雄蚕杂交, 使后代只有雄性?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 理由。 _ _ _。,解析 (1)家蚕是二倍体生物,一个染色体组有28条 染色体;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Z或 W;雄蚕体细胞中含有ZZ性染色体,因此有丝分裂后 期,含有4条Z染色体,家蚕的基因组测定包括27条常 染色体+Z+W共29条染色体。(2)因家蚕雄性为两条同 型性染色体ZZ,选隐性性状则基因型确定为ZbZb,雌性 家蚕性染色体为ZW,只在Z上有基因,选显性性状,基 因型为ZBW,杂交后即可根据幼蚕的体色确定性别。 (3)由于d是隐性致死基因,ZdW的受精卵致死,雌性中 没有基因型ZdW的个体;ZdZd的受精

    20、卵致死,雄性中,没有基因型ZdZd的个体,因此只有ZDWZDZD、ZDW ZDZd两种杂交组合,后代都会出现基因型为ZDW的 雌性个体。 答案 (1)28 Z或W 4 27条常染色体+Z+W (2)白色雄家蚕黄色雌家蚕 (3)不能。因为雌蚕只有ZDW基因型,雄蚕有ZDZD、 ZDZd基因型;杂交组合ZDWZDZD、ZDWZDZd均 可产生ZDW的雌性后代(或若要让后代只有雄性,则雌 性必须全是ZdW,则亲本的杂交组合必须是ZDW ZdZd,而ZdZd的个体不存在),题型六 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方案一 在常染色体上,且两个亲本中有一个为纯合子采用两性状亲本杂交的方式确定显隐性为最佳方案。

    21、方案二 在常染色体上且已知一个性状为杂合子采用自交(动物选同一性状亲本杂交)的方式确定显隐性为最佳方案(提醒:高等动物因产生后代个体少,选多对进行杂交)。方案三 若已知基因在X染色体上可用两个方案进行确定:两不同性状的亲本进行杂 交看后代结果;同一性状两亲本杂交看后代结果。,对位训练 8.用飞船搭载萌发的纯合高秆水稻种子,将从太空带 回的水稻种子种植、培养,发现有个别矮杆出现,若 此变异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请利用杂交实验鉴 定该突变体是显性突变(dD)还是隐性突变(Dd)。实验步骤:_。 结果预测及结论:_。 答案 实验步骤:选突变体(矮秆)植株和纯合的高秆 水稻植株杂交,得到种子种下去观察

    22、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后代全为高秆,则说明该突变体 是隐性突变(Dd);若后代全为矮杆或既有高秆也有 矮杆,则说明该突变体是显性突变(dD),组题说明特别推荐:表格或图形中获取信息、分析推断 3、8、10、13;曲线方式考查分离定律16。,定时检测,1.香豌豆中,当C与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 红色。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 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 )A.1/9 B.1/4 C.1/2 D.3/4解析 子代中有3/8开红花,根据3/8=(1/2)(3/4),由于其中一个亲本基因型为ccRr,可以推测这株红花

    23、香豌豆基因型为CcRr。其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1/9。,A,2.已知短指(B)对正常指(b)是显性;会说话(D)对聋 哑(d)是显性。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 母亲正常,则该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及正常 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的( ) A.父BBDD,母bbDd;Bb精子,bd卵子B.父BbDd,母bbDd;bd精子,bd卵子C.父BbDd,母bbDD;bd精子,bD卵子D.父BbDd,母bbDD;bD精子,bD卵子,解析 根据题意知,正常指聋哑人的基因型为bbdd,则 形成该正常指聋哑人的精子和卵子的基因型都为bd; 父亲是短指症,则其基因型可表示为B_D_,母

    24、亲正常, 则其基因型可表示为bbD_,后代的每一对基因都是一 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其父亲的基因型为 BbDd,母亲的基因型为bbDd。 答案 B,3.豌豆子粒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 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 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 A.9331 B.3131C.1111 D.2211,解析 本题考查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灵活应用,培养学 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及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 力。由图示F1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 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则F1中黄色圆粒种 子的基因型是YyRRYyRr=12,让F1中

    25、黄色圆粒豌 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类型有四种,分别是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数量比例为2211。 答案 D,4.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和皱 粒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 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如让甲自交、乙测 交,则它们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应分别为 ( ) A.9331及1111B.3311及11C.9331及11 D.31及11,解析 由题意可知,既然有四种表现型,根据分离定 律,黄色甲黄色乙,后代一定存在两种表现型,即黄 与绿;甲(圆)与乙(皱)杂交,后代一定存在两种表现 型,由此可推知甲的基因型为YyRr,乙的基因型为 Yyrr,进

    26、而可求出它们自交、测交的后代表现型之 比。 答案 C,5.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 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 是 ( ) A.AABB B.AABbC.aaBb D.AaBb,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遗传定律和受精作用的有关 知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 不论另一亲本基因型如何,后代一定从该玉米获得 AB基因,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含有隐性纯合基因的情 况(基因突变除外),故子代不会有aaBb基因型。对此 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可归结为:对任意一对基因来讲, 如其中一个亲本为显性纯合,则不论另一亲本基因型 如何,后代都不可能出现隐性纯合。 答案

    27、C,6.下面四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 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 后,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 ) A.图1和图3 B.图1和图4C.图2和图3 D.图2和图4,C,7.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有 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 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 的概率是 ( ) A. B. C. D.,解析 由题意可知,直发无肾炎的儿子的基因型是 aaXbY(卷、直发用A、a表示,遗传性慢性肾炎用B、 b表

    28、示),则可推知其父亲基因型是aaXBY,母亲基因型 是AaXBXb。因此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 概率是(aaAa1Aa1aa,XBYXBXb1XBXB 1XBXb1XBY1XbY) 答案 D,8.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 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 表所示。据此表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 基因位于 ( )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F2中黑色白色=(42+19 +47+12)(14+6+15+5)=31,F2中短毛长毛=(42+ 47+14+15)

    29、(19+12+6+5)=31,且每种性状在雌雄中 个体数相当,所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答案 C,9.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 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 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 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解析 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有纯合子也有杂合 子,与

    30、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只有两种, 其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比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要 多。 答案 D,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 和植株数目。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解析 通过每组杂交的子代表现型类型及数目的分 析,这两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第一组中亲本均 为红种皮,但子代中出现了白种皮,说明红种皮对白种 皮为显性,且亲本红种皮的基因型为杂合的;第三组 中亲本均为感病,其杂交子代中出现了抗病,说明感病,对抗病为显性,且亲本感病的基因型为杂合的;第二 组亲本的杂

    31、交后代中均出现了白种皮、抗病,由此可 知亲本中红种皮、感病均为杂合的,因而6个亲本均为 杂合子。 答案 B,11.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 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解析 正常双亲可生出患白化病的子女表明其致病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隐性遗传。若夫妇双方均为携 带者,则有AaAa,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

    32、4。若 一方为患者(aa),则他们所生的表现正常的孩子,一定 携带着白化病基因。白化病人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子 女表现正常的概率只有当正常一方的基因型为显性纯 合子时,才会等于1,若正常一方为杂合子,则子女表现 正常的概率为1/2。 答案 D,12.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 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解析 高中生物教材中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归纳:用3H标记亮氨酸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用3H或15N或32P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追踪DNA复,制过程或细

    33、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时间;用3H或15N或 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U)追踪RNA合成过程; 用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C”转移途径;用 H218O 和C18O2相互对照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分别用32P、35S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探究噬菌 体的遗传物质化学本质。 答案 C,13.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 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 亲本:,(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 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_。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 的植株

    34、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其基因型为 _。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分别是_,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_ _,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 是_。,解析 考查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中已给出了三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甲、 乙、丙、丁四个亲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要求它们 杂交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杂交 组合,可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别推测出甲乙、 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共6组杂 交后F2中出现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从中选出符合题意 的杂交组合。 (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得出(1)中6组杂交后 代中F1和F2可能出现的基

    35、因型与表现型的种类与比 例,从中找出合适的答案。,答案 (1)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 (2)乙与丁 aabbCC与AAbbcc AabbCc,圆锥形黄 色辣味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 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14.(2008全国卷,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 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

    36、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_。,(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 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_。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_。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 型为_,基因型为_;如果杂交正常, 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 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 _,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_本。,解析 (1)由题知F1全为紫苗紧穗黄种皮,可知紫苗、 紧穗、黄种皮为显性,F1的基因型为AaBbDd,

    37、播种F1 所结的种子,长出的个体为F2,F2会发生性状分离。 (2)F1自交产生的种子中,胚(长成植株即F2)的基因型 中包括aabbdd,其培养成植株后即符合要求。 (3)若只考虑BbDd自交,则符合常规的自由组合定律, 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紧黄紧白松黄松白=93 31。,(4)若自花传粉,在亲代为纯合子的情况下,则性状不 发生分离,因此子代应为绿苗紧穗白种皮;若杂交正 常,子代出现了松穗,必定亲本发生了基因突变,即在 母本中B突变为b。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性状发生分 离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 离出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

    38、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 种皮=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15.(2008广东生物,36)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 (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_,乙病属于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6的基因型 为_,-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 (3)假如-10和-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 是_,患乙病的概率是_,不患病的 概率是_。,解析 (1)由患病的-3和-4个体生出一个

    39、正常 -9,可以推断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7 和-8生出正常的-12和-14,可以确定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的基因型为aaXBXb, -2的基因型为AaXBY,可推知-5为纯合子 (aaXBXB)的概率为1/2,-6的基因型为aaXBY;-13 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只能来源于-8;(3)对于甲 病来说,-10的基因型为1/3AA、2/3Aa,-13的基 因型为aa,生育患甲病孩子概率为1-(2/31/2)aa=,2/3;对于乙病来说,-10的基因型为1/4XBXb (-1:XBXb-4:1/2XBXb-10:1/4XBXb), -13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的发病率

    40、为1/41/2= 1/8;不患病概率为(1-2/3)(1-1/8)=7/24。 答案 (1)A D (2)1/2 aaXBY -8 (3)2/3 1/8 7/24,16.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浅绿色, 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 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_。(不考虑变异造成)(2)基因型为AA的植株,茎叶为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这是因为光照影响了_的合成。(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给浅绿色植株传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

    41、深绿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4)现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经自由传粉得到F1,成 熟的F1植株经自由传粉得到F2以后用相同的方法 得到Fn。 用遗传图解表示由P得到F1的过程。 在如下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成熟植株中,深绿色 植株随繁殖代数变化的曲线。,解析 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里有2个A基因, 对于二倍体生物,除了变异因素外就只能是A基因复 制的结果。叶绿素的合成是某些酶的作用,而酶又是 受基因控制的,所以光照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而影响 叶绿素的合成。深绿色(AA)与浅绿色(Aa)杂交,后 代出现AA的概率是1/2。当浅绿色(Aa)个体自由传 粉时,后代AAAaaa=121,但是其中的

    42、aa为黄 化苗,所以F1中深绿色个体占1/3,浅绿色个体占2/3, 当F1自由传粉得到F2,根据自由传粉的计算方法可知 F2中AAAaaa=441,其中aa死亡,AA和Aa各 占1/2,继续计算,得出数值后描点连线,绘制如图所示 的曲线。,答案 (1)DNA进行了复制 (2)叶绿素 (3)1/2 (4)如图所示,17.在一个纯合黑身豚鼠种群中,一只雌鼠由于核基 因突变,出现了灰身性状,该雌鼠与黑身雄鼠杂交, F1中雌雄个体均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请回答:若每 对豚鼠产生的后代数量足够多,请以F1为实验材料, 设计杂交方案,通过一次杂交,确定突变基因在X染 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要求写出用来杂交

    43、的F1 性状、杂交后的子一代性状及相应的结论),解析 第一步:先假设基因的位置(在常染体上或是 在X染色体上两种情况)和性状的显隐性(灰身或黑身 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性状显隐性据前面的假设和题干中 的信息可确定灰身对黑身为显性。 第三步:设好基因,确定好个体的基因型,注意纯杂合 子和基因的位置。 第四步:选亲本进行杂交,写遗传图解,根据结果的不 同确定基因的最终位置。,答案 选择F1中灰身的雌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若杂 交子一代中黑身性状只在雄鼠中出现则说明基因在X 染色体上,若子一代中黑身性状在雌雄豚鼠中都出现 则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说明不能选择F1中灰身和 黑身的豚鼠进行杂交,因为这种杂交方式基因在常染 色体上和X染色体上的杂交结果一样,无法确定基因 的位置)。,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1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遗传基本定律的知识梳理与题型探究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24272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