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历史高考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24287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历史高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历史高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历史高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历史高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历史高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3 年历史高考题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 5 课开辟新航路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获得大量财富。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 家紧随其后,纷纷加人探险行列,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 2.促进世界连为一体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成 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3.引发欧洲社会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 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

2、西洋沿岸,这些变化被称为“商业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人, 物价上涨,出现“价格革命”。所有这些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维训练 1 1.体现在从大西洋向东绕过非洲和从大西洋向西绕过南美洲都能到达东方。促进世界市场雏形开始 出现。 2.扩大了交往;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推动了历史的进 步。 【自我测评】 1 C 2. C 3. A 4. B 5. A 6. D 7. D 8. C 9. B 10. B 11 (1)兴盛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衰落原因:财富用于宗教战争和殖民战争以及奢侈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原始

3、积累;封建制度的落 后,压制资产阶级的发展。 (2)意义:使世界由隔绝走向统一,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推动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交通和通讯方式的进步;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 6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I 知识梳理 一、“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殖民扩张) 1荷兰兴起的条件 (1)地理位置:濒临大西洋。 (2)经济发展:手工业发达,许多荷兰人从事商业活动,荷兰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国家独立:1581 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2.荷兰的殖民活动 (1)组织形式: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2)主要表现 在非洲,从葡萄

4、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殖民地。 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占中国台湾。 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二、 旧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1崛起的原因 (1)地理位置:英国位于北大西洋航运的中心,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殖民扩张:成立东印度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 据点。 (3)政治前提: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权,对外扩张。 (4)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5)军事基础: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

5、.崛起的过程 (1)英西战争。1588 年,西班牙派出“无敌舰队”远征英国,惨遭失败。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2)英荷战争。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最终打败荷兰,夺取其在北美 4的殖民地,改名纽约。 (3)英法战争。与法国多次交战,18 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 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在亚、非、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 界殖民霸权。 3.结果:18 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了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2.殖民扩张的影

6、响 (1)对世界而言 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2)对殖民国家而言 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人民而言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亚、非、拉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思维训练 1 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获得巨额利润,殖民国家由此迅速聚敛了大量 财富,运往欧洲化为资本,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但这些都是 5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 在美洲,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罪恶的

7、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 1 亿左右的精 壮劳动力。在殖民强盗的掠夺之下,亚、非、拉美国家丧失财富、资源、劳动力,发展迟缓、贫穷落后,东西方历 史进程的距离被大幅度地拉大了。 2.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是海外掠夺和奴隶贸易。经过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 盗式掠夺行径,他们获取了巨额利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自我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 D 6. D 7. D 8. B 9. C 10. C 二、非选择题 11 (1)直接掠夺财富,种族灭绝政策,

8、贩卖黑人奴隶。 (2)依靠殖民掠夺,欧洲殖民者获取巨额财富,这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所以说“标志着资本主义产生时代的曙光”。6(3)可从对亚、非、拉美人民和对欧洲国家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后果来回答。 12.(l)美洲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农业发展的需要。获得高额的利润。 (2)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很普遍;各阶层都从事到非洲的奴隶贸易活动;获利丰厚。 (3)奴隶贸易是欧洲资本主义殖民制度的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 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9、 (1)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2)资金条件:殖民地为英国带来巨额财富。 (3)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造成大量劳动力去工厂做工。 (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条件: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标志: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发展表现: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取 代手工7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进人新阶段:1785 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人使用。大大推动了机

10、器的发明和使用, 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4)基本结束:19 世纪中期、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二、从工场到工厂 1.工厂出现: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 集中生产,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 作用。同时,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人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 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11、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 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于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 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 8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1)根本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竭力拓展商品市场和抢占原料产地。 (2)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创造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3)技术条件: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2形成 (1)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他

12、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19 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影响 (1)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思维训练 1.工业革命引起的四个变化: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的出现,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 9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

13、化进程加快。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形成两大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与殖民扩张。 2.冲突: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逐渐从 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原因:西方率先开始走向全球扩张,全面展开科技革命,较早地建立起成熟的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自我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A 6. A 7. A 8. B 9. A 10. A 二、非选择题 11.(1)棉纺织部门。 (2)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人阶级相对越来越贫

14、困化,社会的贫富 分化加剧;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大量排放,造成了环境的恶化。 (3)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 10侯护八 第 8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条件: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含义:19 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 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3.主导国家:德国、美国。 4.重大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灯、电车、电话、

15、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 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人“电气时代”0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以内燃 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多种化学合成材料研制成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传统产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部门):新兴工业和11钢铁工业。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 结果:渗人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

16、个重要特征。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表现 (1)1870 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3 倍左右。 (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 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 3影响 (1)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您的在线图书馆!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