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唐代茶叶钩沉州学院乡JournalofChizhouCollege2oo98 月第 23 卷第 4 期Aug.2009Vo1.23No.4安徽唐代茶叶钩沉李晖(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安徽合肥 230039)【摘要】茶叶成为民生问题始于唐代.饮茶风俗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外地流通.皖境大地是唐代茶叶的主要生产地.皖境名牌茶在整个唐代社会享有崇高荣誉.同时皖境的着名商业城市和诸津关襟要,为茶叶远销外地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由于政府的榷茶和茶税重敛,制约和摧残了皖境茶叶的生产和贸易经营.皖境茶叶随着唐王朝政治的强大和经济发展而兴盛,伴着唐政权的衰败和灭亡而一蹶不振.关健词】饮茶食俗;皖地茶
2、叶;榷茶与重敛;茶叶衰败【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一 l102(2009)02008708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看来,茶叶是民间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属民生之大事.这个“ 民生 “问题 ,始于唐代 .安徽江淮地区是唐代的主要产茶区,皖境大地同时是唐代的主要茶叶生产地.研究皖境唐代茶叶生产和贸易,对整个唐代茶叶生产和茶叶市场的研究,对今天安徽的茶叶发展,均颇具参考价值.1 唐代饮茶风俗的兴盛,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茶国之一,且很早就有人饮用.历史公认的“茶神 “陆羽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香国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
3、相如,皆饮焉.“并说东汉着名医药家华佗已认识到“ 苦茶之食,益意思“ 的作用 【.可见,中国人的饮茶历史之早和认识茶叶作用的时间之早.历史文献记载,三国吴主孙皓“每饷宴,无不竞日“, 且要求“ 坐席“者,饮“七升为限“, 时任中书仆射的高使亭侯韦曜不善饮,“酒不过二升“ 孙皓即密赐韦氏“以茶代酒,“211462 这是“以茶代酒“饮食风俗的最早文献记载.晋时,茶叶的作用,更有进展.晋书记载,东晋吏部尚书陆纳,对宰相谢安的招待,“唯茶果而已 “,以显其 “少有情操,贞厉绝俗“的为官品德 311462.大司马桓温在为扬州牧时,也是“每宴唯下匕奠拌茶果而已“31z576. 说明此时的茶叶不仅自饮,还拿
4、来充当待客,宴请之物,并以此表达自己的为官“情操 “与“绝俗“.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娇女诗中说,他娇小的女儿竞能“心为茶薜剧,吹嘘对鼎领“般地操持煮茶事儿了 4736.同是晋代的张载,他的登成都白菟楼诗更有“芳茶冠六情,滋味播九区; 人生苟安乐,兹土脚可误“4/7.把茶斌予了“冠六情“的崇高地位,具有令人“ 安乐 “,“可娱“的特珠功能.更有人将饮茶视作可以长寿,晋书? 艺术志 记述:东晋时的后赵石虎时期,有敦煌人单道开 13 服“药,有松,蜜,姜,桂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以至“ 年百余岁,卒于山舍“3p.492.南朝时,宗教人士也有了饮茶的记录.道悦续名僧传上说:南朝宋时和尚法瑶,居于江
5、南的“武康 (今浙江安吉县东南)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南朝宋孝武帝之子,新安王刘子鸾和豫章王刘子尚至八公山僧昙济处作客,昙济“设茶茗,子尚味之日:此甘露也,何言茶茗?“1128“ 八公山,在今安徽寿县境,可见皖地佛寺饮茶历史的悠久.据此佛门两个实例,有的专家认为:“法瑶以茶为饭,昙济茶茗待客,他们的山寺,可能已有茶树栽植“.综合上述诸多引文,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茶叶消费,仅限于特定的阶层或行业,并没有构成广阔民间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消费风俗的真正形成,有着诸多的因素背景.唐以前的社会,包括那些偏安江东的南朝各小朝廷,他们的农业生产力都还不足形成民间普遍的茶叶消费风气.解决不了“民
6、以食为天“ 的粮食问题 ,人们绝不会饿着肚皮都像法瑶和尚那样去“以茶为饭 “的.大唐时,政治收稿日期:200712-06作者简介:李晖(1943 一), 男 ,安徽凤阳人,原安徽省博物馆副馆长,安徽省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为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学.池州学院第 23 卷强大,经济也超过了以前任何朝代,达到了“全国每人平均占有粮大约在 700800 斤左右,大大高于汉代每人平均占有 640 斤左右“的水平61.富裕的人家,因“ 农桑营赡,力渐丰足 “,于是“其家令子主船载,溯流诣州市“.把剩余的粮食投入市场 .当时庐州的巢县(今安徽巢湖市居
7、巢区)人秦万,由于家庭富裕,竟然自己“开米, 面,缲帛之肆.“8306 衣食足,既可满足茶业专业户的粮食需求,也激发出民间对茶叶的消费需求.因此,饮茶风俗在唐代真正地兴盛起来.关于唐代饮茶风气,唐人杨华膳夫经手录中把它分为三个阶段,云:“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南朝)宋以降 ,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19.看来唐代这个风俗的兴盛,是循序渐进的.同是唐人的裴汶日:“ 茶 ,起于东晋,盛于今朝“,“ 人人服之,永永不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0o1668 这种对茶叶的痴迷,依赖程度,正是“建中以后盛矣“ 的真实写照.唐人饮茶风盛,佛门起了推波助
8、澜的作用.封演封氏闻见记里说:“(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多不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今山东邹县),齐( 今山东济南市),沧( 今河北沧州市),棣(今山东惠民县 ),渐至京邑( 今陕西西安市),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更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玄宗天宝末年进士,代宗大历初年邻州(今陕西彬县)刺史 ,德宗贞元后期还健在,他的亲身所
9、见,所闻,所记,当可信无疑.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既提到“山僧后檐茶数丛“, 山僧种茶自饮和招待客人,又说道僧茶的色,香,味,讲到茶与水,茶与产地,与茶具,与封装运输的关系,以及茶与人的密切,特别是“斯须炒成满室香“ 之句,点明唐之僧人已在制作“炒青 “茶叶的史实 ,填补了我国早期制作“ 炒青 “的史料空白 ,是极其宝贵的的 【】2jl 船.贯休春游灵岩寺诗中,更有“嘴红涧鸟啼芳草,头白山僧自杵茶“的佛门制茶描绘 .涉及佛门植茶,制茶的唐代诗文尚多,虽“大都地望不明 ,但大致不出淮河,秦岭以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环境,宜于种茶“.佛门的茶俗影响,播及至全国,起到强烈的震撼.唐穆宗长庆元年(
10、公元 821 年),时任左拾遗李珏,在文中记述当时茶风的酷烈,说:“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1/1.“无异米盐“的叙述,可以看出茶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正是茶俗广泛性,普通性的写照.上述内容,在告诉人们:饮茶习俗的真正兴盛,始于强大的唐王朝,茶叶成为“开门七件事“ 之一的民生问题,同样始于唐朝.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而“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因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又 “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04117.因此,唐代饮茶风俗的兴盛,“决定着“ 唐代茶叶生产的
11、兴盛,处于江淮大地的皖境茶叶生产,也在被.“决定着“ 之中 .2 皖境茶叶在唐代茶叶中的显要地位皖境之地,属江淮地区,同样是唐代“江淮“ 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时的淮南道,虽驻节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但其管辖的七州郡中,有五个则在今安徽境,具体是和州(历阳郡),滁州(永阳郡), 濠州(钟离郡), 庐州 (庐江郡),寿州 寿春郡),舒州(同安郡). 五郡之县数占了整个淮南道的 2/3.宪宗元和中,宿州建立,更加大了淮南道的比重.而宣州(宣城郡 ),池州 (池阳郡)歙州 (新安郡),则属江南道旧 1571-1603.唐时皖境之地的茶叶生产,消费和市场情况均在这一地域去探讨.其实,唐之前皖境之地已有茶叶的
12、记载.东晋元帝时,温峤官于宣城(今安徽宣城市),曾“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1617539 南朝宋刘子鸾,刘子尚于山僧昙济处饮茶并呼之为“甘露“ 的八公山,即在皖境的寿县.搜神后记载述:“宣城(安徽宣城市)人秦精,常人武昌山(今湖北鄂州市)采茗“, 并有当地“ 毛人“给引导“示以丛茗“ 处,后“ 负茗而归“171.搜神后记,又名续搜神记,据文史大家余嘉锡考证,此书的作者是陶潜(陶渊明), 东晋人记东晋事,当属可信1811144.桐君采药录中,也把“庐江“ 郡 (今安徽合肥市) 列为“好茗 “之郡,并有 “饮之宜人“的“ 清茗“出产 lIB9.封演笔下,“泰山灵岩寺 “僧人 “到处煮饮“之茶
13、和“自邹 ,鲁 ,齐 渐至京邑 “的所有“店辅所卖之茶“, 且“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之茶,均是以皖境第 4 期李晖:安徽唐代茶叶钩沉 89为主体的“江淮而来 “.据现存唐,宋文献中涉及唐至五代产茶地点的大致统计,对属淮南道的皖境和州,庐州,寿州,舒州,都是当年的茶叶主产地;而且江淮之间,“人什二三以茶为业“;富户多有茶园,能“ 自造作“茶之产品1916“.淮南道所辖的诸州中,唯有皖境的庐州,寿州茶叶,被列为每年向朝廷供奉的“贡品“2o13.宣,歙,池三州郡的江南百姓,更是“营生多以种茶为业“21】s906.尤其是歙州,因为“山多而田少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而且
14、 “由是给衣服 ,供斌役 ,悉恃此折之.“是州的“ 祁 (门)之茗,色黄而香,“以致“ 贾客咸议,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衣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224269. 太和年间,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 ,兵甲是众,素万奥区“. 南唐时 ,此四县茶叶均“ 岁贡数百“担,负担着“ 膳五千师“ 的军费之用 .四县之中的婺源,祁门,即是皖境歙州的属县.皖境大地唐时的名牌茶,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不断地涌现.陆羽茶经?茶之出标出的名牌茶,属淮南道的有舒州“潜山“茶,寿州“盛唐霍山“茶;属江南道的则有宣州“宣城雅山“ 茶,太平县“上睦 “茶,“临睦“茶,歙州“ 婺源山谷 “茶.唐时
15、的舒州治所在潜山,其“潜山“, 即“天柱山“. 故“潜山茶 “又名“天柱茶 “.因此茶味美质高,颇受高层官僚所青睐.文献记载:有人被任命为舒州刺史,赴任前,时任宰相李德裕特地吩咐:“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刺史到任即献茶“ 数十斤“, 李德裕则“ 不受退还 “.第二年,此人将调离舒州时,乃“用意精求,获数角投之 .“李宰相不仅愉快接受了此投献,还说:“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因视其肉,已化为水,众服其广识.“2414 可见此茶功效之神奇.宰相青睐天柱茶,乃知“天柱茶“ 的名望之高.唐咸通年间,工部尚书,徐州节度使薛能,收到时任宰相刘邺寄赠的天柱山茶,特
16、写谢刘相公寄天柱茶诗,诗中说天柱山“两串春团“ 茶,竞使得“ 曼倩桃无味“,“嫦娥药不香“.因此名茶的“难觅 “,故薛能自己舍不得饮用,而将茶放在“供堂“ 之上 ,待“ 时情 “友人来访时“合得尝.“25o5说明天柱茶在节度使权贵阶层,也难以得到,可见其身价之高.诗中有“名题天柱印维扬 “之句,说此茶的品牌名称是“天柱“ 而打的印章却是 “维扬“.“维扬 “,即扬州 ,唐淮南节度使的驻节地 .天柱山所在的舒州,乃属淮南道辖郡.由此产品标志可知,薛能接到刘宰相寄赠之茶,乃淮南道舒州向朝廷的贡茶.据唐人毛文锡茶谱残文记载,舒州贡给朝中的潜山茶叶,称之“开火茶 “或“多智山茶“.寿州的“盛唐霍山 “
17、茶,产于霍山县 .而霍山县,乃“ 天宝初析盛唐( 县)别置“2o1053.茶名冠以“盛唐 “,是用了昔日县名 .寿州的茶叶在唐代十分有名.唐天宝年间,即“有刘清真者 ,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驮为货 ,(运)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又运往当日的“ 魏郡“(今河北大名市)“又遇一老僧,导往五台“ .可知唐玄宗时期,寿州茶叶的传销之远.唐人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述:“有霍山小团,其数甚微,“ 并说此茶 “乃取一枪,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此“散茶 “乃称“芽茶“.唐人李肇 国史补,已将“霍山黄芽“ 列为全国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唐太宗大历末年,李希烈为淮西节度使,把搜刮到手的霍
18、山黄芽二百斤,为巴结权奸,赠送给宦官邵光起,引起朝廷对寿州“霍山黄芽“的特殊重视,以致“唐政府和商人都(将寿州霍山) 视为重利所在“27191.因为官者豪富于寿州所设茶园众多,故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因讨吴元济,二月宪宗皇帝专下诏寿州“ 以兵三千保其境内茶园“. 既说明寿州的茶园已相当规模,更表明朝廷将寿州茶区“视为重利所在“. 国史补 记载:有常鲁者出使西蕃,他“ 烹茶帐中“,并告诉蕃使 ,说此物 “涤烦消渴,所谓茶也“. 蕃使说 :“我亦有之“,还取出寿州茶“以示“.寿州的茶叶唐时即传至今天的西藏自治区等地,可见此影响之远也.五代十国的后汉,有“燕人何福殷者,以私贩为业,尝以十四万
19、市得玉枕,遣家童及商人李进卖于淮南,易茗而归“28114o4.说明“淮南“的茶叶,唐时已传销至北疆之地.正史新唐书记载,唐时的庐州,是淮南道的“贡茶 “之郡,必然会有茶叶的名牌产品,但茶经等典籍未留下记录来,乃为遗憾.实际上,宋嘉祜六年(1061 年) 全国十三个山场卖茶,庐州的王同场一场即卖茶达“29 万多斤 “此时离唐的时间并不远,足见唐时庐州不仅是重要产茶区,还是茶叶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上面所述是唐代淮南道皖境之内的茶叶概述.原寿州的“霍山黄芽 “的历史地位 ,经历千余年不衰,由于它“制工考究 “,产品呈现出 “细嫩毛毫,形似雀舌,大小匀齐一致“,拥有“ 色泽鲜润,嫩香持久“ 特色 ,“以
20、独特风味 ,誉满全国 “.明代时,作池州学院第 23 卷为贡品,“岁不过二十斤 “,而且是 “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今天早已作为名牌 ,登上了国际茶叶的大舞台3o13.昔日舒州潜山“天柱茶“, 现也科学发展为天柱剑毫“,“天柱毛峰“,名片成品,名响海内外.唐时江南道宣州,历来是重要产茶区.上述东晋元帝时,于宣城为官的温峤,即进贡“茶千斤,进茗三百斤“.这是皖境贡茶的最早记载.茶经所述的“ 宣城雅山茶“, 产地是雅山 .“雅山“,又名丫山,鸦山,别称鸦山岭.唐时先属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后属广德县.北宋“瑞拱元年(公元 988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建平县“,鸦山属建平县境.民国
21、三年(1914 年),“ 建平“改名为郎溪.因此,鸦山在今“郎溪县姚村乡 .“321250 这里群峰叠翠,林木葱郁,水温适宜,是唐代贡品茶的生产地.晚唐着名诗人郑谷峡中尝茶诗中云:“簇簇新英摘霞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史休夸乌嘴香.“并言“ 酒渴更知春味长 .“257742“这里将“ 鸦山茶 “说成超过蜀地的顶级名茶“乌嘴茶“了.因这种茶,生长于山的向阳坡面上,叶纹昔横,故又称之“鸦山阳坡横纹茶“, 冬之为“瑞草魁“.唐代几与杜甫比肩的着名诗人“小杜“(杜枚),在宣州任宣歙池观察使幕府吏时,甘作题茶山,诗中有“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的赞美句 1331z26.宋代诗宗的梅尧臣,在收到宣城县张主薄所赌“鸦山茶“ 后,即作 答张主薄遗鸦山茶次其韵 诗中日:“昔观唐人诗,茶咏鹅山嘉;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 还说这种茶有“ 纤嫩如雀舌 ,煎烹比露芽“,“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 独特效果34rt97. 诗句不仅说明了此茶名称的来源,还点出此茶是“鸦衔茶子生“的神话传说 .“处处无此茶 “五字,将“鸦山茶“ 独特品名推向了茶坛顶峰的地位.此茶品质特高,但产量又奇少.1986 年郎溪县依据历史文献,恢复传统制作方法,当年产茶“总共不过 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