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2021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化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特点,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与学的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行动中都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

2、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学习,必须探讨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学习理论。 1 对信息化教育及其特点的认识 信息化是 20 世纪60 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课题。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

3、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教育对于教育能产生以下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 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4、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得以实现,在信息化教育中贯穿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学习理论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分析,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最早提出的。皮亚杰通过同化一顺应学说以阐明人适应环境

5、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皮亚杰认为只有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就会逐步地建构起来。今天的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

6、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2)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内部,它也是整个情境的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这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 、 “协

7、作” 、 “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学习者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 ,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而是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逼真生动的模拟实验空间和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这恰恰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建立建构主义指导下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建构主

8、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来自学生的新信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了“情境” 、 “协作” 、 “会话”等要素,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媒体不仅

9、用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也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由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必须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施行,因此,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和创设网络学习环境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提供进人真实活动的复杂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的反思能力和意识;其次提供社会交往场所,使学生能够通过与诸多学习伙伴的协商与合作获得知识;再次创设含有多重信息来源和多重观点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多角度的探究学习材料,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第四创设多媒

10、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为教与学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内容、辅助教学工具以及通讯交流工具,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信息、实时、动态地引人教学过程,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并决定他们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实现这些需要的方式。我们应该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在充分的沟通、协作中实现高水平思维的深层理解,促进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 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的发展注人了活力,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教育信息的迅速产生和传播,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介人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利用,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