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过争辩学习文言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9881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争辩学习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过争辩学习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过争辩学习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语文复习版中国教育开发网通过争辩学习文言文独门兵器所谓“通过争辩学习文言文”,就是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方,就某篇文言文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问答式的争辩。具体说可分为“学生预习”、“翻译指瑕”、“疑难发问”、“练习巩固”和“教师总结”等几个环节。实战心得江西省鹰潭市四中丁光辉老师即利用此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效果是出乎意料地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学生预习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做到基本通晓全文,翻译全文。然后提出若干问题,记下来。这些问题可以是字、词、句方面的(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也可以是篇章结构、写作特色方面的,如游褒禅

2、山记同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写法上是否完全一样;还可以是文学常识,如涉及王安石,可问“唐宋八大家”是谁,等等。总之,凡是同课文有关的都可在课堂上发问。对此,不少人担心学生会不会认真预习。丁老师回答说,应该相信同学。从实施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比如有同学在争辩芙蕖一文时发问:“我们在初中学过同荷花有关的一篇什么文章(爱莲说)?芙蕖和这篇文章有何不同?”又比如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发问:这篇文章有哪些词类活用的现象?“其”字有几种用法?等等。如果不认真预习,是提不出这样的问题的。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语文复习版中国教育开发网二、翻译指瑕一方先翻译一段,另一方指出翻译有哪

3、些不足之处。这样交替进行,中间教师评判正误。对此,不少人担心,有个别学生只是照念翻译书,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怎么办?丁老师说,可能有这样的现象,但不要紧。在“疑难发问”阶段,这几个学生再遇到提问,就很可能露馅了。所以学生预习时就不得不认真准备,尽量去理解课文了。又有人担心让学生自己翻译,效果可能不如老师串讲,因为学生难免对一些字词不了解,怎么办?对此丁老师回答说:学生可能暂时有不理解之处。但有“疑难发问”,他们尽可把自己的疑难向对方、向教师提出来,要求解答。更何况还有“练习巩固”、“教师总结”两个阶段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呢。三、疑难发问双方可根据自己预习时准备的问题向对方发问,可指名,也可不指名回

4、答。有人可能担心,如果没人发言怎么办?丁老师说,从他班上的情况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争辩石钟山记一课时,竟有 60 人次发言。四、练习巩固可轮流做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也可互出两三道题在黑板上回答演示。五、教师总结教师要明确地对学生的争辩做出评判、结论;对全文重、难点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清晰而深刻地掌握知识,学好古文。至于争辩规则,可以自己制订。比如在“翻译指瑕”阶段,只要指出对方一处翻译错误或不足之处,对方便扣一分,如没有指出或指出的不正确,不扣分;在“疑难发问”阶段,问到了对方一个问题,若是指名回答未答出的,对方便扣五分,等等。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语文复习版中国教育开发网老师的话青少年的一个基本心理特点,就是争强好胜。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文言文,的确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不过,从实战效果看,此法比较适合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功课紧张或年龄大了后,似不宜再用此法。当然,如果家长在文言文方面有些基础,在家中摆下擂台,与孩子争辩,作为一种辅助学法,应该是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