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一、系所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與校務發展計畫之相符程度為何1. 北醫辦學的目標本校以培育具人文關懷與社會服務熱忱之醫事專業人才為宗旨。教育的目標是希望學生畢業時能具備醫療專業知識與技能 、 人文藝術知識與素養 、 服務情操及團隊精神 , 寬廣視野的國際觀以及創新及應變的能力 。2. 公衛系辦學的目標由於公共衛生學系學生並沒有專業證照的保障,在全球化、資訊化與速度化的二十一世紀職場中,具有終身學習與團隊合作的特質是強化公衛系學生競爭力的重要訓練目標,因此本系的教育目標如下:(1) 大學部A. 培育能執行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工作的公共衛生人才。B. 能考量民眾社會文化的差異性
2、,並尊重民眾的人權及隱私權。C. 具有主動學習精神與樂於團隊合作的態度,從而成為具競爭力的現代公民。(2) 碩士班A. 具有服務及團隊合作的精神。B. 執行公共衛生工作時具有因地制宜與創新應變的能力。C. 流行病學組:具有流行病學研究調查的實際執行能力,對相關研究設計、資料收集與分析具有充分的實務經驗。D. 環境衛生組:對於實驗統計、微量分析儀器操作及暴露評估模式具有充分的實務經驗。E. 社區衛生組:對於社區衛生的調查研究能力、計畫評估與執行能力,具有充分的實務經驗。F. 媒體組:具醫療衛生專業的平面或電子媒體從業人員。(3) 博士班A. 訓練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傷害防治學領域高級的研究或領
3、導人才。B. 具有獨立執行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傷害防治學學術研究能力。C. 對於臨床學術研究與衛生實務工作推動,具有諮詢、指導的能力。3. 公衛系教學特色為落實教育目標,本系教學特色如下:(1) 訓練公衛系學生具備執行預防疾病、保護環境及社區診斷的能力,特別著重在培養資料分析能力、研究設計能力、環境汙染物微量分析能力與規劃及執行衛生行政專案的能力。(2) 善用 e 化工具,開發多元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互動,具體提昇教學品質。(3) 結合課堂與課外實習活動,使學生活用所學,培養實戰經驗。(4) 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偏遠地區醫療服務,激發參與基層預防醫學工作的興趣。(5) 加強健康傳播的理念與技巧,
4、執行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的工作。4. 公衛系教育目標與校方教育目標相符情形表 1-1 公衛系教育目標與校方教育目標相符情形公共衛生學系教學目標臺北醫學大學教育目標大學部 碩士班 博士班一、具醫護專業知識與技能 AC、D、E 、FA、B二、具人文藝術賞析與素養 B B A三、具服務情操與團隊精神 C A C四、具寬廣視野與國際觀 CC、D、E 、FC五、具創新及應變能力 C B C二、系所師生對教育目標的認同為何本學系教育目標是由全體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擬定,透過多次的會議和充分討論後完成。本學系教育目標公告於學系網站,在新生入學指導會及公共衛生導論之課程中,由系主任說明本學系的創辦宗旨、教學目標、
5、特色與未來發展,使學生入學即深切地瞭解本學系的教育目標。在公共衛生導論課程中,亦會將本系教育目標、特色與未來發展融入各公衛領域的介紹,加深學生的印象。此外,為加強各年級學生對教育目標的了解,本學系每學年定期舉辦各年級師生座談會,由系主任再次向學生說明本系教育目標。三、系所教育目標反映在教學與學習之活動為何目前本系已針對教學部分訂定核心課程與評估成效指標(表 1-2) ,並在 95 學年度開始實施,相關補救教學情形,詳見圖 1-11-2。相較於 95 學年度上學期,95 學年度下學期 TA 人數大幅成長,教學 TA 由原來 5 人增加至 10 人,實驗及實習 TA 由 4 人增加至 9 人,教學
6、 TA 平常跟隨授課教師上課,協助教師解答課堂習題,並在期末考前針對期中考不及格及學習有困難的修課學生加強課後輔導,95 學年度共舉辦 42 場次補救教學,使不及格學生由期中考的165 人降到學期末剩下 24 人,改善率達 85.5%。實驗課 TA在老師講解為實驗內容後,協助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實驗,並對實驗內容與操作方式有問題的學生,95 學年度共舉辦14 場次的課後輔導,使實驗課不及格人數由期中考的 32人降到期末的 10 人,改善率亦達 68.8%(圖 1-3) 。表 1-2 本系核心課程與評估指標領域別 核心課程 評估指標預防醫學 1.生物統計學與實習(一) (二)2.流行病學3.流行病學
7、實習4.應用統計學1. 研究設計能力:能針對研究議題進行適當的研究設計,評估其優缺點及可能的偏誤(bias) ,並能合宜的審議他人的研究設計。2. 統計資料分析能力:熟悉描述統計及分析統計學(如 t-test, chi-square test, ANOVA, regression, non-parametric analysis),以及操作常用的統計軟體(如EXCEL, SAS, and STATA)等。本系補救教學情形:環境衛生 1.環境衛生學(一)(二)2.環境衛生學實驗3.職業衛生學1. 衛生化學分析能力:水中餘氯測定、水硬度測定、飲用水大腸桿菌檢驗、BOD、 COD 等。2. 職業衛生
8、分析整合能力:能依據各職業衛生領域原理,認知、評估、並控制職場可能健康危害(包括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及人因工程等) ,並應用於田野調查報告中。衛生行政 1.衛生行政2.社區衛生學利用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獨立完成一個衛生政策或是社區衛生相關的專案,包含選擇題目、擬定進度及執行方式、實際執行、分析並評估成果,及最後撰寫報告。0 05 410 90246810人 數94 951 952學 年 度教 學實 驗 /實 習圖 1-1 TA 人數0 010532905101520253035場 次94 951 952學 年 度教 學實 驗 /實 習圖 1-2 補救教學舉辦場次775 11 50204060
9、80場 次課 堂 課 實 驗 /實 習 課95學 年 度 上 學 期 輔 導 前輔 導 後8819 215020406080100場 次課 堂 課 實 驗 /實 習 課95學 年 度 下 學 期 輔 導 前輔 導 後圖 1-3 補救教學成效(不及格人數)四、系所自我評鑑機制之組織與運作為何1. 本系教學研究改善的決策會議為系務會議,每個月召開一次。2. 為使教學、研究工作自我改進的效率提昇,本系另成立幾個小組,就教學、研究及空間分配事宜先行評估,再提系務會議討論決議。目前各小組成員及工作分配如下:(1) 課程發展小組組別 召集人 成員流病組 薛玉梅邱弘毅、葉錦瑩、陳怡樺、吳美滿環衛組 韓柏檉林
10、佳谷、陳叡瑜、趙馨、簡伶朱社區/媒體組 蘇千田呂淑妤、莊坤洋、莊媖智、黃雅莉每學年不定期召開討論會,就學生教學評鑑結果調整課程,並研議每學年停開課程,作成建議後,提系務會議討論定案。 (2) 形成研究團隊,強化研究能量學術研究團隊領域 機關來源 Coordinator Team member無菸餐廳 衛生署國健局 韓柏檉葉錦瑩、陳叡瑜、陳俊榮、陳建志、陳怡樺、簡伶朱健康促進學校國 衛 院 、健 康 局 、教 育 部邱弘毅 劉潔心、葉錦瑩、陳怡樺、徐美苓台灣中風登錄系統 衛生署健康局 許重義邱弘毅主任、袁瑞昱主任、洪啟宗主任及30 家合作醫院砷 與 氧 化 壓 力 及 心 血管 疾 病 國科會
11、薛玉梅邱弘毅、黃士懿、陳彥州、葉松鈴、蕭哲志台灣地區老人藥物使用之趨勢研究:量、種類與費用之影響因素探討衛生署 薛玉梅 莊坤洋、黃雅莉可攜式給藥裝置與服藥確認技術開發-長期服藥病人用藥行為研究工研院 莊坤洋 薛玉梅、蘇千田、黃雅莉職場健康促進 衛生署國健局 陳叡瑜韓柏檉、葉錦瑩、林佳谷、蘇千田、陳俊榮泌 尿 道 癌 分 子 流 行 病學 研 究 新光醫院 邱弘毅葉劭德、李瀛輝、黃一勝無菸校園 衛生署健康局 陳叡瑜 韓柏檉、葉錦瑩、呂淑妤微粒空氣污染物特性、毒性和健康風險之研究環保署/國科會永續會詹長權李崇德、趙馨、鄭尊仁、郭育良吸 菸 行 為 調 查 模 式 建立 計 畫衛生署健康局 邱弘毅
12、陳怡樺、陳品玲自行車事故傷害之探討與防制對策衛生署健康局 邱弘毅邱文達、葉錦瑩、陳怡樺 關於這些研究團隊的帶動,本系每年均取得相當數量的研究計畫與經費(詳見第四章表 4-4) ,老師發表論文數量及品質亦有一定水準(詳見第四章圖 4-14-5 ) 。(3) 空間整體規劃小組召集人 邱弘毅組別 委員流病組 薛玉梅、葉錦瑩環衛組 韓柏檉、趙馨社區/媒體組 莊坤洋、黃雅莉本委員就系空間的使用(實驗室空間、研究生、助理座位分及共同空間的分配使用)與空間美化,依系上發展作規劃,使空間利用能更有彈性、發揮最大效用。3. 自我評鑑分工小組不定期召開討論會,針對評鑑項目要求,自我檢視,工作分配 小組成員項目一
13、邱弘毅、韓柏檉、呂淑妤項目二 葉錦瑩、陳叡瑜、簡伶朱項目三 趙馨、莊媖智項目四 薛玉梅、陳怡樺、吳美滿項目五 莊坤洋、黃雅莉、蘇千田提出改善建議,並作成書面報告。五、系所與相關系所相較下之辦學特色為何1. 最近三學年維持高報到率大學部核定名額學年度應註冊人數 已註冊人數 註冊率93 69 59 85.51%94 70 64 91.43%95 72 60 83.33%碩士班核定名額學年度應註冊人數 已註冊人數 註冊率93 15 15 100%94 15 15 100%95 15 15 100%博士班核定名額(為環衛師資計畫名額)學年度應註冊人數 已註冊人數 註冊率93 3 3 100%94 3
14、3+1 100% 大學部三年平均為 86.8,碩、博士班三年平均為 100,顯示本系除研究教學受到肯定外,並有台北市地理的優勢。2. 碩士班設立媒體組,培養具有醫學與公共衛生專業的媒體人,成立以來學生服務機關如下:畢業年度 姓名 服務機關91 楊芷瑋 民視電視台91 楊慧菁 統一企業美容美妝部92 楊智雅 法國求學93 翁亞泠 北醫附醫公關室93 黃秀卿 TVBS 電視台93 彭宣雅 大愛電視台94 邱俊吉 蘋果日報94 陳琦穎 天下雜誌95 吳敏華 東森電視台95 施靜茹 聯合報3. 鼓勵學生到偏遠地方服務本系學生致力於海外醫療服務團的參與,過去兩年來共計五人次實際於海外執行公共衛生相關的實
15、務服務工作,95 4 4+1 100%彙整如表 1-3。表 1-3 學生海外服務之參與彙整表姓名 單位 日期 內容賴育敏 台灣西藏交流基金會 95/09/1695/09/30 協助北印藏人社區健檢及衛生教育石博文 台灣大專生海外醫療服務隊 95/07/0995/08/14 馬拉威社會醫療服務廖敏倫 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 95/11/0195/12/01南印度 Kollegal 藏人屯墾區高血壓危險因子調查廖敏倫 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 95/07/1095/10/05馬拉威 Likoma Island慢性病危險因子調查及需求評估廖敏倫 台灣大專生海外醫療服務隊 94/07/1594/07/31
16、馬拉威社會醫療服務4. 強調與社區結合的教學研究活動(1) 無菸餐廳由點(個人)的推廣拓展到線(一條街;社區;商圈) ,進而到面(全民參與推廣) 。讓消費者瞭解拒吸餐廳二手菸是消費者權利讓業者瞭解提供全面禁菸環境是餐廳的義務讓吸菸者瞭解用餐不吸菸是一種禮貌 。(2) 無菸職場為推動職場健康,結合職業衛生保健服務及菸害防制服務,輔導職場推動健康促進、實施菸害防制,營造職場健康概念,建立健康安全之支持環境,以增進員工的健康,提升企業形象。(3) 衛生教育課程本課程與北醫大學附近國小合作,由修課學生到吳興國小試教,增加與社區的互動。5. 設立跨領域學程:預防保健暨健康促進學程由於醫療相關科技的長足進
17、步,再加上網路平台的便利性與普及性不斷提升,使得職場對於具備科技整和能力與國際視野的人才需求迫切,以因應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嚴峻挑戰。因此,調整本系授課內容,強化專業能力,提升授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成效,以訓練具備職場競爭力的公衛系學生,本系進行學程改革、提昇師資、創造學習等教學相關卓越希望工程。 (參考第二章一、2 強化公衛系學生的競爭力( 2)預防促進暨健康促進學程卓越教學計畫)六、系所自我改善之機制與成效為何本系自我改善的機制有三個管道,分述如下:1. 本系每個月定期召開系務會議,討論教學與研究各項應改進的事項,會議紀錄請參閱書面資料。2. 每學年與大學部各年級及碩、博士班研究生舉辦座談會,
18、同時透過導師生的聚會,發掘與協助同學解決各項問題。目前本系導生採小班制,每一位導師的導生數在 20 位左右,詳見表 1-46。表 1-4 93 學年度導師生名單簡伶朱共 16 人 公 1-A B507093001B507093016莊坤洋共 16 人 公 1-B B507093017B507093032趙 馨共 17 人 公 1-C B507093033B507093050陳怡樺共 11 人 公 1-D B507093057B507093067邱弘毅共 22 人 公 2-A B507092001B507092022洪清霖共 23 人 公 2-B B507092023B507092045葉錦瑩共
19、 23 人 公 2-C B507092046B507092068林佳谷共 18 人 公 3-A B507091001B507091020B507091064B507091066薛玉梅共 19 人 公 3-B B507091021B507091040呂淑妤共 18 人 公 3-C B507091041B507091063莊媖智共 17 人 公 4-AB507090001B507090022B007089026B007089026B007089039B007089039B007089049B007089049陳叡瑜共 13 人 公 4-BB507090025B507090046B007089077
20、B007089077B87070602 B87070602B88070080B88070080B88070091B88070091蘇千田共 18 人 公 4-CB507090047B507090065B507090070B507090070B88070171B88070171B88070474B88070474B88070509B88070509表 1-5 94 學年度導師生名單莊媖智共 20 人 公 1-A B507094001B507094023陳叡瑜共 17 人 公 1-B B507094024B507094046蘇千田共 23 人 公 1-C B507094047B507094070B
21、507094071B507094075簡伶朱共 17 人 公 2-A B507093001B507093016莊坤洋共 16 人 公 2-B B507093017B507093032趙 馨共 18 人 公 2-C B507093033B507093050陳怡樺共 17 人 公 2-D B507093051B507093067何玉山共 18 人 公 3-A B507092001B507092021韓柏檉共 19 人 公 3-B B507092023B507092045葉錦瑩共 22 人 公 3-CB507092069B507092073B507092046B507092064B507092066
22、B507092068林佳谷共 18 人 公 4-A B507091001B507091020B507091064B507091066薛玉梅共 19 人 公 4-B B507091021B507091040呂淑妤共 18 人 公 4-C B507091041B507091063表 1-6 95 學年度導師生名單林佳谷共 16 人 公 1-A B507095001B507095016B507095065B507095066薛玉梅共 14 人 公 1-B B507095017B507095032B507095067B507095068呂淑妤共 16 人 公 1-C B507095033B507095
23、048B507095069B507095070莊坤洋共 14 人 公 1-D B507095071B507095071B507095049B507095064莊媖智共 20 人 公 2-A B507094001B507094023陳叡瑜共 17 人 公 2-B B507094024B507094046蘇千田共 23 人 公 2-C B507094047B507094070B507094071B507094075簡伶朱共 15 人 公 3-A B507093001B507093025趙馨共 18 人 公 3-B B507093026B507093045陳怡樺共 16 人 公 3-C B50709
24、3046B507093073何玉山共 18 人 公 4-A B507091003B507091036B507092001B507092021韓柏檉共 19 人 公 4-B B507092023B507092045B507091044B507091065葉錦瑩共 22 人 公 4-CB507090037B507090037B507092069B507092073B507090028B507090028B507092046B507092064B507090005B507090005B507092066B507092068此外,碩博士班同學均由系主任擔任導師,協助同學處理研究之外的其它生活事宜。3.
25、 依照教學評鑑結果,個別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送交老師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若有老師評鑑分數低於 3 分(以五分位法計算) ,系主任會主動與老師討論,提供必要的協助。4. 以 SWOT 分析本系的優缺點,找出待努力的目標,集合全系老師力量,提昇研究品質。本系 SWOT 分析Strengths Weakness1. 排名為私立大學公衛系之首,招收本質不錯的學生。2. 位在台北都會區的精華地帶,資訊取得容易。3. 擁有極佳師生互動的傳統。1. 未有專業證照。2. 領域排他性不足。3. 教師專長多元性尚待加強。Opportunities Threats1. 與保健營養學系及護理系發展健康促進策略。2. 與醫
26、管系合作開發健康管理策略。3. 專業醫療環境艱困,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逐漸受到重視。1. 其它醫事專業人員亦可從事公衛工作。2. 少子化、大學入學門檻低,招生難度漸增。5. 舉辦校內自評( 1) 本 系 曾 在 1998 及 2001 年 舉 辦 兩 次 校 內 自 評 , 以 改 進教 學 研 究 品 質 。(2) 為因應本年底教育部評鑑,本系共舉辦兩次校內自評,時間分別為 2006.12.25 及 2007.06.12,邀請之校內外評鑑委員如下表所示。第一次 第二次姓名 服務單位 姓名 服務單位毛義芳李蘭李文宗陳大樑林佳靜陽明大學環衛所 教授臺大衛政所 教授臺大流病所 所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27、教授兼教務長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兼主任秘陳美蓮葉國樑廖勇柏林建煌鄭綺陽明大學環衛所 所長師大衛教系主任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 副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兼研發長書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3) 兩次自評委員意見及改進情形依評鑑項目分述如下(優點不贅述) 。項目一、 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委員意見 改進情形1. 大學部及碩、博士班的教育目標宜分別擬定。已依委員建議並經系務會議討論修正,詳見本報告書第一章 p1p2。2. 教育目標可加入專業醫學倫理,並強化媒體組的特色,可考量分組擬定教育目標。已將大學部及研究所教育目標加入醫學倫理的內涵,並將碩士班各分組教育目標作區分,同時顯現媒體組具特
28、色的教育目標,詳見本報告書第一章 p1p2。3. 與他校比較,屬於北醫公衛的特色為何?已將本系特色詳述於本報告書第一章 p9p11。4. 自我改善機制運作正常,但可再加強。依委員建議,針對自評項目,將系上專任教師分工,並組成課程發展小組,就本系在各評鑑要求的內涵不足或待改進事項進行調整,使學系教學研究品質能不斷進步,詳見本報告書第一章p6p8。5. 貴系可將學生參與國際事務及跨領域學程列為辦學特色。依委員建議,在本報告書第一章 p10p12,已將本系的辦學特色作詳細陳述。6. 在學系部分,是否有功能性的分組?依委員建議,本系將教學、研究、空間管理及自我評鑑等工作,均組成功能性分組,其職掌及人員
29、詳見第一章p6p8。項目二、 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委員意見 改進情形1. 各級教師授課時數偏高,宜作適當調整。已向校方爭取新聘兩位教師,正辦理遴聘中,預計 96 學年度可加入專任教師陣容。2. 在課程規劃上,如何與北醫附近的社區與學校作相關性結合?本系衛教課程有結合北醫附近吳興國小進行衛教試教活動,詳見第一章 p11。未來會在社區衛生相關課程放入與社區互動的內容。3. 針對預防保健暨健康促進學程可多做說明,並描述執行現況。已依委員建議,描述於第二章 p33p37。4. 因應畢業生就業與市場需求,宜根據學系教學目標及特色給學生選課建議。本系均會對每一位學生提供選課建議,管道包括與系主任有約、行政老
30、師選課指導及導師協助等,詳見第二章p38。5. 碩博士班課程應加強各領域之必修及核心課程(以方法學為主) ,使研究生具備基本研究能力。依委員建議,本系課程發展小組已在 95 學年度完成規劃,並通過系務會議,將於96 學年度開始實施,相關課程規劃詳見第二章p29p31 表 2-8。6. 大學部課程數不必多,但應精緻化,且課程內容(必修及核心課程)應標準化。本系課程發展小組已完全討論,並將流病及生統課程內容作必要的銜接,同時課本亦標準化。7. 本系如何加強學生外語能力?本系訂有全民英檢中級需通過的畢業門檻,目前全民英檢通過的學生已逐漸增加,見第三章 p64 表 3-15。另外,亦延攬國外學者到系上
31、開設全英文授課課程,詳見第三章 p48,逐漸設立英文學習的環境。8. 應明確指出教師教學研究的獎勵標準及教師升等研究的比例。本系均依照校方訂定的教學及研究相關辦法,教師升等研究佔的比例亦明確規範在各級教師升等辦法中。9. 如何輔導教學品質不佳的教師?是否有在職教育課程?本系針對教學品質不佳的教師,會由系主任就學生評鑑意見提供必要的輔導,同時校方教師發展中心亦有定期開設的輔導課程,會請老師增加參加的時數,詳見第二章 p46p47。項目三、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物委員意見 改進情形1. 針對 TA 補救教學的舉辦場次應補充詳細說明,以防評鑑委員解讀錯誤,並可再多提 TA 執行前後的差異與優點。依照委員
32、的建議,已說明及比較實施前後差異,於第一章 p3、p5p6 及第三章 p52 p54,p57 p58 表 3-73-10。2. 學生核心能力之設計與需求宜與畢業生出路與就業需求結合。公衛系同學有一半左右會留在衛生醫藥及環保相關體系工作,主要的能力要求以流病、生統、環境衛生相關知識與能力為主,其餘會到其它領域,所需要的能力則以終生學習、團隊合作及積極工作態度為主,綜合以上不同需求,本系已訂定教學目標及教學課程的設計。詳見第一章 p4,表 1-2 及第二章 p32 表 2-9。3. 課程設計的改善機制宜建立,應有系外委員(或校友)參與。依委員建議,本系除已有學生參與系務會議(課程前後定案的會議)
33、,未來將邀請校友參與,同時已成立課程發展小組,相信會對課程改進作更好的規劃。4. 針對學生參與國際衛生服務情形,亦可列出國內衛生服務狀況。本系有流行病學服務團,過去十年來幾乎都在台東、花蓮及宜蘭等較偏遠鄉鎮服務,將所學服務偏遠地區居民,相關描述請見第三章 p61。5. 再加強核心課程之份量,培養更專業公共衛生人才。依委員的建議,本系在大學部將公衛系最重要的核心能力生物統計學由 3 學分增加為 5 學分,並加開 3學分的應用統計學選修,詳見第二章p23p25,p32 表 2-9。6. 吸引及輔導學生對公共衛生專業發展有正確認識及技能的提昇,除導師機制外,是否有其它策略?本系除導師制度外,亦舉辦系
34、友座談會,另外由大三暑期的公共衛生校外實習及參加流行病學服務團的實務練習機制,亦可提昇學生對公共衛生專業發展的正確認識,詳見第二章 p25p26 及第三章 p61。項目四、研究與專業表現委員意見 改進情形1. 研究成果教師表現個別差異大。本系鼓勵教授及研究成果較佳的教師組成研究團隊,透過這些研究團隊的運作,帶動整體教師研究能量的提昇,詳見第一章 p7 及第四章p72p73。2. 整體在研究發表上仍存成長空間。研究團隊值得鼓勵,營造資深老師與年輕老師的良好互動,可減少年輕教師行政負擔,並協助其學術研究能量提昇。本系老師之間互動情形不錯,目前除已組成研究團隊外,亦有一些功能小組的成立,相關委員涵蓋
35、系內各老師,使大家行政負擔能降低,詳見第一章 p6p9。項目五、畢業生表現委員意見 改進情形1. 校友問卷及雇主問卷的內容設計要符合本系訂定的教育目標,以彰顯本系教育目標。校友及雇主問卷的內容設計均針對本系教育目標,包括公共衛生相關專業知識、團隊合作與敬業等調查結果,校友及雇主的回應均對本系的教學成果持正面的肯定,詳見第五章 p82p87 。2. 針對畢業生的就業表現可看出繼續就讀研究所的比例高於就業比例,學生是否有因就業市場擠壓而選擇繼續升學? 依教育部規定本次評鑑只針對近三年畢業的校友,因此就讀研究所的比例提高。再加上近年來大學生畢業數量不斷提高,因此學生多選擇就讀研究所以增加競爭力。3. 本學系是否有一個未來就業的規劃?由於本系未有專業證照,因此在就業規劃上採取在專業課程,如職業衛生提供學生報考專技證照如工礦安全衛生技師的輔導。另外在校外實習的場所規劃,盡量以未來學生會就業的場所如政府衛生環保部門、健康照護中心等,讓學生先瞭解這些職場,並與主管先行互動,增加就業的機會。4. 畢業校友組織富強化,例如邀請畢業校友返校與在校生互動,加強與畢業校友的聯繫。本系正在推動校友會的成立,目前已完成籌備委員會的組成工作,並積極進行相關準備工作,預計在 96 年 9 月底前向政府申請。另外,本系亦舉辦多場校友回娘家活動,讓校友與在校生進行互動,提供在校生就業相關訊息,見第三章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