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0目录中英文摘要 .2Abstract .2一 引言 .3二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3三、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5(一)指标与数据 .5(二)因子分析过程 .5(三)结果分析 .8四、政策和建议 8(一)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8(二)市场营销的对策建议 .8参考文献 .8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统计 041 童贞 2070404114 指导老师 管于华中英文摘要摘要:苏州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大都市之一,其经济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对其经济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现实意义上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价值。本文以20
2、00-2007年苏州市居民消费支出为面板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模型,对苏州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市民的消费正由 “量”的满足转向“ 质”的提高,由过去单一型向生存、发展、享受并重的多层次消费结构转移。关键词: 苏州市居民 消费结构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fluctuation of inhabitants in SuZhouAbstract :SuZhou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economic metropolis of economy of our count
3、ry, economy has a very strong model, no matter all have higher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its economic research from the theory meaning or realistic meaning . What this paper studied i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SuZhou by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citys liv
4、ing condition from 2000 to 2007.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is that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SuZhou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satisfaction of quantity to the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satisfaction of quality , as well as from single to survival develop and enjoyable .Keywords : residents of SuZhou cit
5、y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一 引言苏州,作为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经济大都市,有着令人着迷而美丽的金鸡湖、亦梦亦焕般的周庄和园林、繁华的观 前石路等等, 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而令人称道的除了道不尽的美景之外,那就是苏州发达的经济,繁荣与开放在 这里播种。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国际会展中心、 苏州乐 园,无一不描绘着苏州的开阔前景。新兴电子工业区、吴中经济 开发区、雅都山庄各个都张显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不仅如此,苏州的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产业结构稳步改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700.85 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 16.5
6、%。市民消费意愿明显加强,加快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 消费品市 场呈现出稳中趋活态势,以医疗保健、食品、衣着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增长较快。2007 年 实现医疗保健零售额 873 亿元,增长 37.6 %; 食品零售额 5287 亿元, 增长 17.4; 衣着零售额 1117 亿元, 增长 15.1%。消 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状况,从市民的消费支出情况看, 在交通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一般消费稳定增长的同时,居住支出为 1314 亿元, 增幅分别为 11.0% %。用于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方面的支出达到 804 亿元和 446 亿元, 占到消费性支出的 5.76%和 3.20%。作为我国
7、的经济重心,苏州的经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她的居民消费结构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动向。因此对她的消费结构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消费结构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各项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变化状况以及内在过程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消费结构的变动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 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合理的消费结构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的层次和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为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对促进 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我国常用的消费支出分类法,将苏州市居民生活费支出分为食品、南
8、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 疗保健、交通通 讯、文教娱乐及服务、居住和杂项商品与服务 8 个部分,探讨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提供参考。二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法是 1904 年由心理学家 Chales Spearman 提出的,目的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变量,来解释众多原始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常用因子分析去除重叠信息,将原始的众多指 标综合成较少的几个因子变量。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 对变量分组,使 组内变量间高相关、组间变 量低相关。设有 P 维随机量 ,设想
9、这 P 个指 标形成的背景原因是各种各(1,2,)TXXp样的,其共同原因称为公共因子(F),每一个分量 Xi 又有其特定的原因,称为特殊因子()。因子分析就是用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来表达每一个分量 Xi。设因子分析模型为: 。其中,其中 为 X 各分量的公共因子,各XAF(1,2,)TFmFi 的均 值为 0,方差为 1,相互独立; 为 Xi 的特殊因子,只对 Xi 起作用;p各 i 均 值为 0,且相互独立,F 与 独立,X 均值为 0;协方差矩阵 为因子载荷()ijpmAa矩阵, 称为第 j 个因子对第 i 个变量的载荷系数。A 中的每一列平方和: 为方ija2a=ij1
10、差。 为第 j 个公因子的 贡献率,它反映了公因子 Fj 对原指标信息 Xi 的贡献。1/pji为了使 Xi 与 Fj 的相关关系更醒目、突出,可进一步进行因子旋转,使得 Xi 与 Fj 中某些因子相关性更强,而与 Fj 中的其它因子相关更弱。根据与某个因子相关关系更强的几个原始变量 Xi 给该因子 Fj 赋予综合的实际意义,并计算各因子 Fj 的得分 Zj,得分函数为: (Z1,Z2,Zm)=B(X1,X2,Xp)比较各样品的因子得分,就能对原问题作深入的评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价分析。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1.建立原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2.求该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并
11、确定公因子个数。3.建立因子载荷阵。4.将因子载荷阵实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使得能对公因子给出合理的解释。5.计算因子得分,根据得分对研究问题做出分析三、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一)指标与数据本文将居民人均生活各项消费支出比重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服务、居住和 杂项 商品与服务,分别记做X1、X2、X3、X4、X5、X6、X7、X8,根据 苏州市2000-2007 年统计年鉴得到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如表1 所示。表1 苏州市居民消费结 构(%)食品 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化娱乐服务 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年 份X1 X2 X3 X4
12、 X5 X6 X7 X82000 40.1 5.0 9.6 3.7 5.2 11.2 17.2 2.82001 42.0 7.3 13.8 4.9 5.1 13.1 7.4 2.22002 43.1 5.6 7.9 5.4 7.1 12.0 12.3 3.42003 37.8 6.8 8.4 6.7 7.2 13.7 11.0 3.1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52004 40.1 7.1 7.5 6.9 8.7 15.4 9.8 3.72005 37.7 5.9 6.0 7.5 8.5 16.2 14.1 2.52006 36.3 7.2 5.1 7.6 11.2 16.9 12.6 2
13、.42007 38.7 7.0 5.0 8.2 12.4 17.3 12.9 3.2注:数据来源于苏州统计信息公众网苏州统计年鉴(二)因子分析过程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以计算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 贡献率及累计方差 贡献率结果如表2所示。表2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总方差解释表Initial Eigenvalues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Component公因子Total特征值% of Variance方差贡献率Cumulative %累积贡献率Total% of VarianceCu
14、mulative %1 4.316 53.947 53.947 4.316 53.947 53.9472 1.989 24.869 78.816 1.989 24.869 78.8163 1.230 15.380 94.196 1.230 15.380 94.196数据来源: 由表1数据经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而得左半部分为相关系数矩阵的初始特征值情况,说明当变量标准化后,方差为1,其信息量为1,所以8个原始变量的信息总量为8,那么第一个公因子的特征值为4.316,解 释原有8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53.947%,即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53.947%。而前3个因子的累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
15、文(设计)6积贡献率就达到了 94.196%,说明前3个公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变量的主要信息,因此选前3个因子为主因子即可。右半部分表示为相关系数提取公因子后的特征值情况。可以看到,前3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8项变量的94.196%的信息。总体上,原有指 标的信息丢失比较少,说明选取3个公因子是比较合适的。表3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ComponentComponent1 2 3食品X1 -0.793 0.144 0.438衣着X2 0.396 0.889 -0.114家庭设备X3 -0.895 0.343 -0.241医疗X4 0.938
16、0.260 0.081交通X5 0.946 0.083 0.152文娱X6 0.931 0.277 -0.101居住X7 0.159 -0.974 -0.058杂项X8 0.086 -0.041 0.968数据来源:由表1数据经Spass13.0 统计软件分析而得但在原始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的典型变量代表性通常不是很突出,因而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所此,需对因子载荷矩阵施行旋转,使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 经过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这是因子分析的核心结果,根据该表可以写出苏州市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南京财经大学本
17、科毕业论文(设计)7X1=-0.793F1+0.144F2+0.438F3X2=0.396F1+0.889F2-0.114F3X3=-0.895F1+0.343F2-0.241F3X4=0.938F1+0.260F2+0.081F3X5=0.946F1+0.083F2+0.152F3X6=0.931F1+0.277F2-0.101F3X7=0.159F1-0.974F2-0.058F3X8=0.086F1-0.041F2+0.968F3其中,各因子的载荷系数 反映了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表4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因子得分系数矩阵Compon
18、entComponent 1 2 3食品X1 -0.198 0.123 0.365衣着X2 0.058 0.425 -0.059家庭设备X3 -0.226 0.200 -0.174医疗X4 0.212 0.094 0.069交通X5 0.221 0.008 0.119文娱X6 0.211 0.096 -0.077居住X7 0.079 -0.498 -0.088杂项X8 0.015 0.015 0.779数据来源: 由表1数据经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而得由表4可以得出旋转后的因子得分函数: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8因子F1=-0.198 X1+0.058X2-0.226X3+0.
19、212X4+0.221X5+0.211X6+0.079X7+0.015X8因子 F2=0.123X1+0.425X2+0.200X3+0.094X4+0.008X5+0.096X6-0.498X7+0.015X8因子 F3=0.365X1-0.059X2-0.174X3+0.069X4+0.119X5-0.077X6-0.088X7+0.779X8为了进一步揭示因子的变动趋势,可以利用回归法得到各年的因子得分,将数据在excel中作成图 表,见图1。分 分 分 分 分 分-2-1012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F1 F2 F3图 1数据来源:
20、由 EXCELL 制作而成(三)结果分析1、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判定居民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 60%以上为困,50% 60%为 温饱, 40% 50%为小康, 40%以下为富裕。由表1可以看出苏州市自2000年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9以来的恩格尔系数都在40%左右徘徊,已全部达到小康水平, 2003、2005、2006和2007年的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特别是2006年跌破了36.3%,这标志着苏州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从小康迈向了富裕。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
21、化,从基本的吃、穿、用转向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及服务等方面。2、各因子的载荷系数 反映了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个公因子综合反映这几个方面的变动情况,可以将其命名为第三基本生活消费因子,即享受性消费因子。由载荷系数绝对值的大小表明,自2000年以来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中变化最大的依次为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分别为0.946、0.938、 0.931和-0.859。其中 F1在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上的载荷系数为 正值,在 家庭设
22、备用品及服务上的载荷系数是负值,说明在2000-2007年期间, 苏州市居民在 交通和通信、医 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上的消费是递增的, 而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是递减的,这与实际是相符合的。一方面,由于城区道路规模拓宽改造,全市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网,公共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出租车行 业更加规范, 满足了不同 层次居民需求,同 时,私家车开始进入部分高收入家庭。此外,具有快速、便捷和沟通功能的通讯业异军突起,固定电话和移动通讯设备在市民家中迅速得到普及,网络也走进许多家庭,因而交通和通讯消费所占比重也是上升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保健意识增强,更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去医院已不
23、再局限于生病时的求医问药,而是对健康咨询、 预防保健的需求,再加上医保制度的改革,所以医疗保健所占的比重在增加。又由于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及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挂钩,居民在崇尚科学、发展自我等方面的新的需求明显增多,对文化学习的要求日益强烈,书报杂志需求显著增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大了智力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0投资,除学校教育外,大多注重家庭及各类琴棋书画的短期培训。至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递减,是因为目前阶段苏州市民家庭设备的拥有量较大,相对需求的下降, 以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家用电器的价格持续下降,可以认定苏州市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市场已饱和,因此消费很小。第二个
24、公因子在居住、衣着上的载荷系数较大,代表了这两个方面的变动趋势,可以将其命名为第二基本生活消费因子,即发展性消费因子。第二公因子在衣着上的系数是正的,而在居住上的系数是负, 这说明苏州市居民在衣着上的消费是递增的,在居住上的消费是递减的。这与实际 情况也是相符的。首先, “衣、食、住、行”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衣”,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衣着的要求更是一日千里,从颜色到款式,到个性,再到品牌,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此外,衣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身价和地位的象征, 因此对衣着的消费能力是不断上升的。其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制度的改革,购买商品住宅和优惠购房或者租房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房改
25、不够彻底,高房价对很多市民来说仍然无法承担,因此居住的消费支出就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第三个公因子在杂项商品与服务、食品上的消费变动,因此可以将第三个公因子命名为第二基本生活消费因子,即生存性消费因子。 杂项 商品与服务,内容包括个人用品、理发美容用品等项目,支出迅速上升,表明市民生活在步入小康阶段后,更注重自身形象美化,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虽然受粮食涨价的影响,市民对食品支出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因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由“吃饱” 转化 “吃好” ,更注重绿色无害、营养健康,所以消费有一定增加。3、各年因子得分反映了因子的变动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在2000-2007年期间第一公因子除了在
26、开始阶段有些下降外,此后都在逐年回升,并于06年达到最高点。这主要是由于前几年国企改革和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下岗职工大量增加,因此这 段时间人们在享受性消费上的支出是减少的,而在其他基本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1生活消费上的支出增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享受性消费逐步增加,其他生活消费由于享受性消费的突然增加而减少后也会逐渐增加。第二公因子得分的起伏波动主要是由市民住房比重有升有降的变动引起的。根本原因还是和国家执行住房改革的力度密切相关的, 但由于住房改革政策的推行相对于其他政策而言较为缓慢, 所以市民对住房消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就造成了住房比重在总消费中的升降变化。
27、第三公因子一直波动不已,并有所上升,这说明市民在食品和杂项上的消费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 市民消费正由 “量” 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由过去单一型向生存、发展、享受并重的多层次消费结构转移。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吃更注重营养,由“ 吃饱”向 “吃好”转化。二是穿更讲究多样。三是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更新速度加快。四是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长。五是出行更方便、通讯更快捷。六是文化精神消费受到日益重视。四、政策和建议(一)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1、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优化消费结构的根本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苏州市民收入。一要继续推进工资制度的改革,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工薪阶层的工资
28、水平和消费能力;二要推 进税制的改革,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调整,减少贫富差距,三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适当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广开就业门路,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体制改革措施,加 强社会保障体系建 设,降低市民对未来预期的风险, 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市民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心理预期, 逐渐树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2立消费信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既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使 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的基础上,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应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对教育、医疗卫生
29、事业的支持力度, 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合理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合理确定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遏制乱用 药、乱检查、乱收费,防止居民医疗支出负担过快膨胀。3、改善消费环境为扩大消费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加强城市水、气、电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道路的拓宽拓展工程,吸引外资;完善消费信贷政策,降低 贷 款门槛, 简化消费信贷流程,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建立和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以使更多的居民能够享受这项业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行为,努力 创造安全的商业环境。4、正确引导居民消费提倡现代消费观念,
30、一是信用消费观念。在有 较稳定收入来源的条件下,信用消 费能够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能够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一种合理的适度超前消费,他不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 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发展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二是讲究生活质量观念。在提倡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同时,防止在消费取向上重享受、轻发展,重虚荣、轻实 用以及盲目崇洋、相互攀比等消 费误区。崇尚绿色消费,提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消费活动,有意识地将居民部分物质消费需求转向非物质消费领域,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消费行为,积极享受生活。三是讲究消费效用 观念。 积极改变消费方式,合理配置个人、家庭资源,争取消费效用最大化。如 发展租赁 消费,用较少
31、的成本获取较多的满足;改变消费结构,使各类消费 比例与个人的需求结构想吻合,从而提高消费总效用。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3(二)、市场营销的对策建议1、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形成忠实顾客群对于衣着服饰的需要, 如今的人们更注重个性化和品牌化。建立良好的品牌有助于销售者细分市场并对所销售商品的独特之处提供法律保护, 同时形成忠实顾客群体。实践也证明, 良好的品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ONLY、VERY MODA、JACK JONES就是很好的例子。2、利用科学技术形成新的购买力如今人们对家用电器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快捷、方便、安全服务的电器成为人们的新选择。同时等离子电视 、家庭影院、
32、电脑和网络 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因此能 够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的消费品必将受到消费者的认同, 带来强大的购买力。 3、分析消费者心理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思想和观念发生了转变, 选择的消费品不仅考虑使用价值, 更多的是在消费过程中体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近几年, 私家车成了新的消费点。据统计, 全省100辆私家车,就有26辆是苏州人的。苏州私家车总量已突破39万辆,位居全省第一。私家车在满足人 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传达了新兴、时尚的生活理念。了解 这一消费心理, 推出以自由时尚为概念的新型概念车将成为人们追捧的目标。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4
33、参考文献1 何晓群.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16- 343.2 黄润龙. 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SPSS 软件实用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3 纪荣芳.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应用J. 经济研究. 2007.3.4 吴文森. 福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 . 经济与管理. 2007.4.5 宁自军. 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J. 统计研究. 2004.1.6 苗建花. 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 当代经济,2006.8.7 朱曹坚. 苏州市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分析J. 江苏统计,2002.2.
34、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58 孙彩虹.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 统计研究. 2007.2.9 李芙蓉,麻 晓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6.5.10 王姗姗 郭鹏.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市场营销策略J.当代经济. 2007.111 李喆.因子分析在我国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的应用J.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12 王芳.我国城 镇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J. 统计与预测. 2004.12.13 房爱卿. 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 尹世杰. 优化消费结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贵州财经学院报 .2004,15 吴栋,李 乐夫,李阳子.近年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的研究综述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9.16 苏州市统计 局.苏州统计年鉴(2000-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7Russelw.Belk,Nikhilesh,Dholakia.Consumption&Marketing Macro Dimensions.South-westen Collge publishing,1996. 18Angus,deaton. Understanging Consunotion.Clarenton Press Oxford,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