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游者的夜歌歌教学简案赏析指导据说,这首短诗是在一个山顶上写成的,当时歌德夜宿在山顶一幢猎人的小木楼中,即兴吟成此诗,并把它写在木楼的板壁上。50 多年后,即将告别人世的歌德,故地重游,重又读到了壁板上的这首短诗,念起“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 ,感慨无限,潸然泪下。这首短诗朴素简练,几乎没有什么藻饰,只有短短八行,但意境高远,也似乎包含了某种永恒的哲理,被公认为歌德作品中的绝唱。这首诗以一个登山者的视角展开,读者可设想他站在阒无人迹的山顶,在天宇、树林、鸟儿之间的一片“大安静”中,感受着人与自然之间隐秘的关联。在空间的构成上,此诗很有特点,由高及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先从峰顶之上的天空写
2、起,给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继而写到树木,但不写树木而写的是树梢,则有一种细致入微的效果,进一步烘托出“安静”的绝对;再写到隐没在林中的鸟儿,最后仿佛一声感叹,人也要在万籁俱寂中休息了。在视角的推移过程中,既有宏大的空间营造,又有细微的感觉捕捉,读者似乎也被引领着,置身于那样的山顶,被大自然的寂寥所融化。另外,这首诗的高妙之处还在于,它写的虽是一时一地的感受,但提供的却是一种普遍的经验,譬如,诗人用“一切”来形容峰顶和树梢,就会带来一种超越感,那个登山的漫游者站立的地方,似乎不是一座山的峰顶,而是世界之巅(“一切的峰顶” ) ,将天空、山顶、树木、鸟儿与人融成一体的大安静,也就成为某种宇宙秩序的
3、象征,诗人在捕捉一种感受的同时,也似乎在传达一种玄奥的哲学,它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作品,在结构、意境上与漫游者的夜歌十分接近,如柳宗元的江雪 ,在空间构成上也是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在视角转换中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也是一首关于“登高”的诗作,抓住刹那之间的感受,抒发了一种有关历史、宇宙的苍凉感悟;而李白的“夜宿峰寺顶,/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也是写峰顶之上、天宇之下的某种终极感受,与这首漫游者的夜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建议一、预习指导先介绍这首小诗的缘
4、起以及在歌德作品中的地位。此诗较短,可让学生背诵,在反复的吟哦中,体味诗歌无穷的意蕴。二、作品讲解1.讲解短诗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由物及我的视角转移和空间构成。2.诗歌的境界十分广阔,但对自然的细微之处,也有敏锐的捕捉,分析“阔大”与“细微”这两种效果是怎样获得的。3.向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要用“一切”来形容峰顶和树梢,这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提升有什么作用。4.组织学生讨论最后一句:“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是什么意思,在这首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三、扩展与比较将此诗与几首中国古诗比较,如柳宗元的江雪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白的夜宿山寺 ,讨论它们在空间构成以及艺术境界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5、。参考资料一、一首朴素的诗(冯至)两年前,我在读歌德诗的几点体会一文中,提到漫游者的夜歌是一首最有名的短诗,人人能懂,但又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现在我想进一步谈谈我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我先把这首诗译成中文如下:一切峰顶的上空静寂,一切的树梢中你几乎觉察不到一些声气;鸟儿们静默在林里。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在诗歌广泛的领域里,有一种诗写得很朴素。这种诗一般都是短诗。它们语言简单,却非常精练;没有任何词藻,却能发挥诗的最大的功能;看不出作者有什么艺术上的技巧,但多半是最杰出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来。这种诗浑然天成,好像自然本身,它们洗涤人的精神,陶冶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柳宗元的江雪等
6、简短的绝句都是这样。外国的大诗人,在他们的长篇巨著之外也常常留下几首朴素而短小的绝唱。漫游者的夜歌在这种诗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种诗很不容易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它们之所以成功,在于诗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语言的特长,而这特长又不是另一种语言所能代替的。若是逐字逐句地去翻译(尽管我们主观上念念不忘是在译诗) ,其结果往往索然无味,表达不出原诗中每个字的音与义给予读者的回味无穷的感受,可是这也正是那些为数不多的优秀的朴素的诗具有的特点。如果译者只体会诗的意境,不顾原诗的形式和字句,那么译出来的诗,成功的无异于是译者本人的创作,失败的会弄得面目全非。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短短八行,它的声誉并不在1211
7、1 行的浮士德之下。1982 年歌德逝世 150 周年时,西德文化界征求群众关于歌德诗歌的意见,公认夜歌是歌德诗中最著名的一首。20 世纪 20 年代统计, 夜歌被作曲家谱成乐曲,就超过了二百多次。它在中国也不是生疏的,20 年代郭沫若、30 年代梁宗岱、最近钱春绮都先后把它译成中文。郭沫若和梁宗岱是诗人,钱春绮是德语诗歌有经验的译者,他们译这首诗,各自有独到之处,读者可以参阅。本文内我的这首译诗,自信不能体现原诗之美于万一,但在翻译时,尽量体会了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心境。有些好诗,感人甚深,但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则无从考究,这就不无影响对于诗进一步的理解。歌德这首诗,则有资料可供参考
8、,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歌德于 1780 年 9 月 6 日在图林根林区基克尔汉山顶上狩猎小木楼里过夜,他吟成这首夜歌 ,用铅笔写在小楼的板壁上。同时他写信给他的女友石泰因夫人,信里有这样的话:我在这地区最高的山基克尔汉住宿为的是躲避这个小城市的嚣杂、人们的怨诉、要求、无法改善的混乱。我最初读漫游者的夜歌 ,总以为“漫游者”是从平地走入山区,仰望山顶和林中的树梢,一片寂静。读了这信后才知道, “漫游者”的所在地是在这地区最高的一座山上,那么,他就不是仰望而是俯视了。从高处举目四望,才很自然地看到一切的峰顶和一切的树梢,而寂静的并不只是峰顶,更广阔地是峰顶的上空(因为德语中标明在某某事物之上的介
9、词有两个,一个表示上下两物紧密相接,另一个表示中间有一定的距离,原诗中所用的介词则是后者) ,至于树梢,不能说完全没有声气,只是作者在高处几乎觉察不到罢了。歌德写夜歌时的心境,也不像是诗里写的那样平静。歌德于 1775 年应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到了魏玛(那时他 26 岁) ,不久就接受了许多繁重的任务,先是重新开发图林根林区伊尔梅奥附近的铜矿和银矿,后来又参与军事、交通、水利等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一个狂飙突进时代的诗人处理这些非常实际的事务,需要不断克制自己,以极大的耐力来应付。歌德为了使这贫穷狭隘的小公国能够政治进步、财源富裕,付出了许多心血。但是宫廷里人事的倾轧和落后保守的势力使歌德的
10、工作遇到不少障碍,他初到魏玛时的一片热忱也渐渐减退。1779 年他到瑞士旅行,曾写信给石泰因夫人说,若能从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摆脱出来,专心从事文艺工作,该有多么好啊。现在,从前边引用的给石泰因夫人信里那句话的后半句可以知道,歌德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到基克尔汉的,这也就是夜歌里最后两行“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的背景。以上是根据歌德给石泰因夫人的信对夜歌作了些粗略的说明。下边对这首诗再作一点分析。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行,但也自成一体,有完整的结构。若用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从上而下,从远而近,从外而内,在这样的层次中,静寂的程度逐渐减弱。一切的峰顶上空是既高且远,树梢就不像峰顶那样高,也比较与人接近了
11、,林中的小鸟比树梢又低了一些。峰顶的上空是无边无际的静寂,树梢和林里的小鸟总不免有些动静和声气,不过在这静寂的夜里人们难以觉察得到。最后,诗人把自己安排在诗里,第七、八两行与前六行相反,只说出自己的愿望,去得到休息。歌德给石泰因夫人的信可以证明,他心里一点儿也不平静。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的结构在这种朴素的短诗里相当普遍(当然,也不能说都是这样) 。以中国诗为例,如本文前边提到的独坐敬亭山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是高空中的远景,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表达诗人是怎样吟味他“独坐”的寂寞之情。又如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一望无边的雪中的景象,可是骤然一转就转到眼
12、前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垂钓人虽不是诗人自己,但从他身上反映出长期贬谪的诗人孤冷的心境。在“由外而内”这一点上与夜歌更为相似的元人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虽然显得萧索,究竟还是属于客观世界;“古道西风瘦马”这三种景物与诗人便有了关系,而且是一种比一种更为接近;“夕阳西下” ,日暮途远,时间紧迫了,最后才好像喊叫似地说出“断肠人在天涯” 。这与夜歌里一层层由外而内最后的两行“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是同样的结构。夜歌之所以成为一首著名的诗歌,它独特的音乐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原诗不遵守固定的格律,但语气自然,音调和谐,使用的词汇里 a、au、
13、u、 等元音比较丰富,适合于从字音上形容夜色。这种音乐的特点很难用另一种语言迻译过来,我翻译这首诗,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注意每行诗的节奏,用韵脚来补偿译诗里难以表达的原诗的音调。我用以韵母 i 收尾的字表示寂静与休息,以韵母 ong 收尾的字表示高处,诗里有两行提到“你” ,实际上是诗人自己,这两行则押 ao 韵。我虽然做了一定的努力,但结果只是给夜歌制造出一个不大像样子的模型,模型是不能代替具有生命力的原物的。在西方,有不少歌德的研究者为这八行诗写过不少论文,甚至专著,我写这篇短文,不过是一得之见,而且译诗也译得很平常,未必能对读者欣赏这首诗有多少帮助。但我有一个愿望,想通过漫游者的夜歌向读
14、者介绍,诗歌领域里有一种朴素的诗,这种诗无论在中国或外国往往有共同的特点,类似的结构,好像没有思想内容,却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写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可是有些关于夜歌的事迹需要附带提一提。 夜歌于 1780 年写在狩猎小木楼的板壁上后,只在魏玛少数友人中间流传,直到 1815 年歌德才把它连同另一首漫游者的夜歌编入他的诗集里。直到 1831 年 8 月歌德为了躲避人们将要盛大庆祝他 82 岁的寿辰,离开魏玛走到图林根林区,又重访一次那座小木楼,只有一个山区视察员陪伴着歌德。这位视察员后来这样记下了当时的情景:“我们相当舒适地到了基克尔汉的最高处,先在圆形空场上欣赏远方的美景,他望着茂盛的森林
15、十分高兴,随后他问:那座林中的小楼必定在这附近吧,我能步行到那里去,叫马车停在这里,等着我们回来。 果真他就健步穿过山顶上长得相当高的覆盆子灌木丛,直到那熟悉的两层的狩猎小木楼,一道陡直的楼梯引向小楼的上层;我请求搀扶他,但他以年轻人的活泼神情谢绝了我,虽然他再过一天就要庆祝他 82 岁的诞辰了。他说, 你不要以为我走不上这座楼梯,我还能走上去 。我们走进上层的室内,他说, 从前我和我的仆人在这里住过八天,那时我在壁上写了一首小诗。我想再看看这首诗,如果诗下边注明写作的日期,就请你费神把日期给我记下来 。我立即引导他走到屋子的南窗旁,窗子左边有用铅笔写的这首诗(原文抄引了夜歌全文,从略作者)
16、。歌德反复诵夸,泪流双颊,他缓慢地从他深褐色棉布上衣里掏出雪白的手帕,擦干眼泪,以柔和伤感的口气说, 是呀,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 。他沉默半分钟,又望了望窗外幽暗的松林,随后转身向我说了一句:我们现在又可以走了。 ”六天以后,歌德在 9 月 4 日写信给音乐家采尔特,提到这件事,信一开始就说:“这六天是整个夏天最晴朗的日子,我离开魏玛到伊尔梅奥,我往年在那里做过许多工作,可是长期没有再去了。在周围都是枞树林最高山顶上一座孤单的小木板房壁上我找到那首1783 年 9 月 7 日的题辞,你曾使这首歌驾着音乐的翅膀传遍全世,那样亲切地抚慰着人们。过了这么多年,真是阅尽沧桑:有持续着的,有消逝了的。
17、成功的事物显露出来使我们高兴,失败了的都忘记了,在痛苦中忍受过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歌德又看到了他 50 年前在木板房壁上的夜歌后的一些心情。这些轶事,给夜歌增添了一些“佳话” 。果然,歌德在这以后不到七个月,便应验了他怀着另一种心情所吟味的那两行诗“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不是休息,而是永远安息了。1984 年 8 月 14 日写于青岛(选自冯至全集第 8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二、伟大的宁静歌德与李白的两首小诗(冬青)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要“比” “兴” ,要象征,都要自然为他帮忙。而只有当诗人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被捶楚打击,理想被击碎,纯真的感情不能为世俗所
18、容,甚至于“世人皆欲杀”时,就会更加感到自然的亲切知音,迥异乎俗世了。这时,自然不再仅仅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写诗的佐料儿,而成了知情着意的骨肉亲人了。于是,他们就将一颗诗心放在自然中去洗净尘土,冷却欲火,最后与清净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是歌德的诗漫游者的夜歌 。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远处的群峰默默无语地立着;树梢,一丝儿风影也没有,树林中,栖鸟亦缄默无声。真是远处静,近处亦静,万物俱皆静寂。诗人,也就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诗人,也就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的脉息相通。自然中加入了新的成员并未失去它的和谐宁静,诗人投入了
19、自然却在心中注满了甘美的和平安宁。自然与诗人,物异而情同,交浅而意深,都进入物我两忘的意境中了。李太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与歌德这首小诗的意境极为相似: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与歌德诗一样,写景由远而近。目送飞鸟高飞至尽,复见孤云闲闲独去,诗人却没有目送归鸿,俯仰自得的神定气闲,清远秀逸的心境,只是觉得鸟与云的无情对诗人寄托的情意竟似毫不觉察。这两句似比似兴,却不可以比兴释之,而应视作诗人即目所见。这时,鸟尽云去,诗人正意兴索然,却发现敬亭山默默地站在自己面前。只有敬亭山,不似“众鸟” “孤云”之“飞” “去” ,而在深情地看着诗人。茫茫天地之间,一山一人,相对而坐
20、,不知山化而为人耶,抑或人化而为山耶,只知山与人已然同化,心意相通,相看不厌。这是何等的快慰,又是何等的悲哀!而李白和歌德都将这悲哀与快慰默默地融化于自然之中,以至从表面(诗的字句)看似乎不见了,但其情怀从平淡的字句中渗出来,仍使人品味不已。而李白之诗题云“独” ,歌德诗中的“稍待” ,都透露出其中消息。相似的境遇,造成了相似的心境。李白歌德都曾有一时期从政,且有相似的遭际。歌德这首诗写于 1780 年 9 月 6 日,其时歌德正为魏玛服务,被宫廷中庸俗猥琐的贵族人群所包围,为繁重的政务所累。政治上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变为感到处处荆棘,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得奋斗一番,有些事即使经过努力,却终归一事无
21、成。因此,在公务之余他便置身于大自然,这首小诗就是题在伊尔梅奥的基克尔汉山山顶小木屋的墙壁上。李白呢,由“仰天大笑出门去”到长安,到觉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经历了一个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对现实的政治和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有清醒认识的过程。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笑春风”!同歌德一样,知道了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愚蠢、昏庸、矛盾和不义,周围的人则大都不过是一些蠢人和流氓。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诗人在东南各地漫游,天宝十二载到达今安徽境内,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北郊,是李白居宣城时经常游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写下了这首小诗。虽然心境相似,但由于诗人的个性不同,因而表现
22、的手法也微有不同。李白是在从大自然中寻求知音的朋友,所以“鸟” “云”因对诗人掉头不顾而使诗人忿愤,虽然由于诗的后两句流露出的快慰而使这种情绪被淡化了。不过,也因为有后两句,才使人咂摸出前两句中“飞尽” “去闲”中蕴含的诗人的情绪。而歌德,则将自然中的一切皆视作和谐一致的整体,将自己也化而为自然的一部分,心神俱静,心神俱净,一切鄙陋繁杂的政务负担,笑鸣春风的蹇驴们,尽皆于此刻泯灭无迹。李白的诗道出了物我两忘的情由,以及心中的烦愁逐渐消释于自然中的过程。先是将感情投射到“众鸟”上,众鸟高飞而尽,再寄情于“孤云” ,云是孤云,人是独坐,而孤云竟也悠闲地远去了。诗人又一次体会了世态的炎凉。这时,才知
23、敬亭山之可亲可信,而与之相看不厌。山,是诗人心心相印的契友,与诗人默默地交流着情感。无众鸟之乱耳扰心,无孤云之触目惊神,天地间又是多么宁静!与歌德的山、树、林鸟与人一起安息的意境何其相似。李白的天性是率真自然的,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到他坦诚的心灵的细微变化,而他的心灵,又是多么敏感,他的感受,又是多么微妙啊!他不自觉地就将他的情感注入自然的景物,直至找到与自己情感相通的景物,就与之俱化,自己的孤独寂寞满腔情志就得到了理解,他就感到欣慰了。歌德,却是在静观自然的时候,似乎被自然的宁静逐渐感染的。其实是体贴了自然之情后,借自然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的心情,又可从自然之情中品味得出来。歌德诗中的宁静,与李白山人对视的宁静一样,并不是死寂。这是“大言希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意会,而不以声相传的“语言”交流。这样,我们就随着诗人,进入这种脉脉不语的情境中,感受着莫可名状的宁静中的情感交流了。其实,倘将歌德这首小诗也“翻译”成五言绝句的话(这无疑是可以办到的) ,则更可体味到与李白诗的神似。而歌德曾崇尚过古典艺术“高贵的单纯,伟大的宁静”的理想,这首小诗与李白的诗又都庶几近之,故而对这两首小诗体现的境界以“伟大的宁静”目之,当不为大错吧。(选自名作欣赏1987 年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