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衛保專欄-認識肝癌 為了您的健康:請接受 甲型胎蛋白 肝癌篩檢。 為了您的下一代:請接受新生兒肝炎疫苗注射,預防 B 型肝炎。一、前言依臺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統計資料,自民國七十一年以來。癌症即躍居首位。民國八十一年臺灣地區共有 20,959 人死於癌症,其中肝癌對男性而言,它是所有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而對於女性,它也高居第二位,每年更造成四千人死亡,對國人健康造成極大威脅。二、病因人類引起肝臟致癌的因素如下:(一) B 型肝炎 :據估計,肝癌患者中八成以上曾感染 B 型肝炎。而肝硬化、慢性肝炎、或 B、C 肝炎帶原者,每年有十到二十分之一的機率轉為癌患。這些肝癌高危險群應定期主動追蹤檢查。(二)
2、酗酒:肝癌最大的禍首,除 B 型肝炎帶原外,酗酒也具有加乘效果,研究發現,有酗酒習慣者,其引發肝臟疾病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 10至 20。而帶原者同時有酗酒習慣,死於肝癌的危險性比起一般人要高出數十倍。(三)黴菌毒素:本省因氣候潮濕,儲藏不良的花生、玉米等是黴菌的溫床。其中以黃麴毒素致癌力最強,因此食物的保存、加工過程中應避免污染。(四)其它:某些藥物服用過量可能有致肝癌之虞。例如類固醇、男性荷爾蒙等。三、症狀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以三十五歲以上成年人為主,尤以男性居多。最早期的肝癌幾乎沒有症狀,這也是大部份癌症的通性。肝癌病人最常出現的症狀有腹部飽漲、胃口不佳、容易疲累、噁心與嘔吐,上腹部疼痛、
3、腫塊。令人扼脕的是,病人在察覺硬塊和不舒服症狀時,絕大多數已轉為末期,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存活時間通常不超過半年。但這些症狀都不是肝癌特有的,有了症狀應請教醫師並接受詳細的檢查,千萬不可亂投偏方,諱疾忌醫,而延誤病情。四、治療肝癌是一種實質的腫瘤,治療在可能的情況下以開刀為第一選擇。肝癌在五公分以下用手術切除有較佳的效果,所以手術要成功,必須是早期的肝癌。此外尚有動脈栓塞法、腫瘤酒精注射法,及化學藥物療法等。治療方法的選擇須視病人的個別差異而定。五、預防肝癌的預防途徑分述如下:(一)預防 B 型肝炎的感染:由於大部份成年人已經受過 B 型肝炎的感染,要真正預防必須從小做起:、新生兒接受 B 型肝炎疫苗的預防注射。、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刮鬍刀、牙刷等應專用。、培養正確的醫療觀念:打針時不可只換針頭、不換針筒,避免不必要的輸血。(二)避免酗酒及食用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以最易受污染的花生為例,新鮮或帶殼的花生最安全,存放過久或地下工廠製造的花生醬少吃為宜。(三)定期篩檢:大部份肝癌病人血液中甲型胎蛋白普遍會升高,因此建議一般正常成年人應每年接受一次甲型胎蛋白血液篩檢。屬於高危險群(B 型肝炎帶原者或家族中有肝癌病史)的群眾,每三個月至半年更應追蹤檢查一次(檢查項目應包括肝功能、甲型胎蛋白、超音波等)。 摘自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衛生保健組 51509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