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总结为贯彻落实省、市局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县食安委的有关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我县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着力解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杜绝重特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我局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集中开展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现将我县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和两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基本情况1、我县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基本现状我县共有各类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共计 204 家,其中:大米企业 54 家、食用植物油企业 9 家、饮用纯净水 18 家、肉制品企业 9
2、家、糕点 32 家、米粉 9 家,豆腐作坊 16 家、煮酒作坊 10 家、挂面 8 家、菌油 6 家、生活饮 用水 12 家、茶叶 1 家、蛋制品 15 家、酱腌菜 3 家、薯粉 1 家、果蔬罐头 1 家。目前我县食品生产行业的基本特点和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 5 个方面:获证少。目前我县只有 43 家食品企业获得了49 张“QS”证书; 规模小。10 人以下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有161 家,所占比例为 78.9%;产值低。年产值 100 万元以上的食品企业仅有 17 家,所占比例仅为 8.3%;档次差。目前我县获得名牌称号和通过体系认证的食品企业仅有 5 家,所占比例为 2.5%;销售区域不广。
3、目前产品销售到外地县、市、省的企业只有 24 家,所占比例为 11.8%;2、我县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质量状况根据我局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统计数据:2007 年我县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为 71.2%,2008 年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为 74.5%,2009 年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为78.6%,2010 年上半年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为 82.7%。从近年来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来看,我县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质量状况整体水平呈逐步缓慢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那些传统的、低风险的食品加工行业的产品质量一直都比较稳定。譬如大米、食用植物油等低风险食品,在平常的监督抽样中合格率
4、一直都在 95%以上。二是我县的一些高风险食品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譬如桶装纯净水、糕点、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尤其我县的桶装纯净水,我们在2010 年上半年的监督抽样中不合格率达到了 60%以上。二、我局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主要做法1、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我们把全县范围内的 18 个乡镇(区)分为澧南和澧北两个监管责任区,每个监管责任区都明确两名监管责任人,制定了“ 三员四图” ,实行“四定” ,逐步建立健全 长效监管机制。2、建立企业质量档案件,逐步完善食品加工企业质量诚信体系。目前为止,我们共建立了 89 家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企业质量档案,这为我们实行食品安全动态监管、消除监管
5、工作盲点、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同时我们与所有建档企业和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挂牌对外公示,进一步向企业宣传并明确了企业负责人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提高企业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督促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3、严格实施巡查、回访和企业年度审查等日常监管措施。在平时的监管工作中,我们主要是严格实施巡查、回访制度,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立即下达食品安全监督指令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做到及时回访。尤其是对高风险的食品加工企业,我们加大巡查回访频次;对 QS 获证企业严格实施了企业年度审查制度,督促我县 QS 获证企业持续保证生产必备条件。4、大力开展节假日
6、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每年元旦、春节、清明、端午、 “六 一”、国庆中秋节期 间,根据市场的消费特点,我们都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们把节日期间人民群众消费量大的肉制品、月饼、食用植物油油、奶制品、桶装纯净水等食品作为整治重点,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缔了部分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同时和县电视台配合,打击曝光了一批黑窝点,对制假售假者形成了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5、加大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力度。根据省局调整的食品定期监督检验模式,我们按企业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A、B、C、D 级分别实 行 1 年 2、4、6、8 频次的强制检验模式。我们单独建立了抽样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
7、台帐,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食品定期监督检验模式得到了较顺利的实施,食品监督抽查工作力度明显加大。6、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今年,我们结合平时开展的各项专项整治和食品质量监督抽样工作,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共下达食品质量安全监察指令书112 份,及时有效地排除了我县存在的一些食品质量安全隐患。针对监督抽样不合格和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现场处罚 8 起,正式立案查处的食品安全案件 2 起,其中无证生产查处黑窝点 1 家、立案查处生产不合格食品的企业 1 家,目前这两个案件已经全部办理完毕。7、帮扶食品企业推进行业整合、努力做大做强。譬如我县*镇范围内的米粉行业,
8、在整合做大之前共有 14 家小作坊,以前他们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各自生产,不仅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而且产品质量合格率很低,甚至在有一次米粉专项监督抽查中,仅仅只有 1 家生产的米粉质量检测合格,合格率仅为 7.1%。通 过这两年的整合规范,新整合成立的*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获得了国家 QS 食品生产许可证,在近来我们的历次监督抽样检测中,合格率达到了 100%。8、热情服务,持续推进 QS 市场准入工作。近两年来,在我们的热情服务之下,有很多的食品小作坊都已经成长为初具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譬如:*食品厂、*食品厂、*食品厂等等。他们原先都是小作坊的规模,在我们的热情服务和积极鼓励之下,他们通过
9、逐步投入和改善生产条件,都顺利地获得了 QS 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老板纷纷表示感激不尽。今年上半年,我县有近 25 家食品企业顺利地通过了省、市局的 QS证的新办证和到期换证现场审查评审工作,确保了我县的 QS市场准入工作持续推进。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监督抽样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我们监管失职之嫌。新的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规定由当地政府财政列出专项检测经费和样品购买费,用于对本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抽样。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局的专项检测经费申请报告仍未批复(周边的*、*、*等县已经逐步下拨)。没有专项检测经费,造成了我们无力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履行这方面的职责。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局仅靠自筹经
10、费只完成了 41 个批次的监督抽样检测,这给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2、建议政府要出政策、拿规划,提升食品产业,创出食品品牌。我县是湖南省绿色食品基地县,同时也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示范县,我们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打好“绿色” 和“无公害”牌, 结合我县 部分企业的影响力,政府和各部门应该更加积极地鼓励和帮助企业提升自身产业规模,树立质量品牌意识。譬如:*、*、*、*等等领头的食品企业,我们应该鼓励帮助他们,争取创出我县菌油行业、肉制品行业中的名牌产品。3、建议在县政府食安委的统一组织下,各部门加强联动,对蛋制品和豆制品行业进行整顿或整合。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和了解,目前我县有 15 家蛋制品作坊和 16 家豆制品作坊,他们目前都是各自家庭作坊式加工,有的生产场所苍蝇横飞、环境恶劣,部分作坊业主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的还没有 QS 标志,滥用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建议由政府牵头,质监、工商、食药、卫生等各个部门联合整顿,督促他们进行整改或联合。2010 年 10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