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层次四维度的经济分析模型!圭!旦蔓! 塑 璺 ! 塑! r管理学前沿 j EC0N0MICMANAG凸 IENTNEWMANAGEMENT J哪 2O05 12 经 济管 理 新 管理 需要层次四维度的经济分析模型 温小郑 摘要 :马斯洛的需要观点以及奥尔德弗的需要观点存在着量化成分与相互替代性及主观评价与客观 评价区分不够明确的缺陷。笔者曾提出将人类的需要按照交易及可否替代性分为货币性需要、权力性需 要、荣誉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这 4个层次维度。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完善相应的数学模型支持和相关的 技术性说明。 关键词:需要;维度 ;模型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2、0025766(2005) An Economic Analysis ModeI of Demands in 4 LeveI Division WEN Xiaozheng Abstract:Because there is a vague distinction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measurable components and mutual replacement, subjective comments and objective comments in the theories given by Maslow and Orldever,the autho
3、r once offered his point on the four-level classification of needs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mutual relation of the four levels,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offering an appropriate suppo rt of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echnical explan ationIt offers an economic analysis an d explan ation of human needs qu
4、alitatively an d quantitatively Key Words:needs;level division;model replacement 古今中外 ,思想家们一直努力给出一种解释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论。 “需要”被认为是研究人的行为 动机甚至现实人的行为的起点。对人的需要进行分层排序,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开始的。但 马斯洛对需要的分层排序主要依赖从经验观察和心理学分析,未能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充分结合起来。笔 者 曾提出将需要按交易及可否替代性分为 4 个层次维度。但不同维度间相互关系仍未理清。本文拟提出 一 个数学模型并辅之以技术性说明,进一步分析人的需要的层次和维度
5、,体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 合,为说明人的需要而提供一个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和解释,以进一步说明从需要到需求间的关系。 一 需要层次理论回顾 需要现象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以对需要的某种研究或有关需 要的理论假设为起点。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层排序研究在有关人的需要的综合研究中引起广泛的关 注 ,并由此奠定 了对人类需要研究的基础,引发了人们对这个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5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的 收稿 日期:2005-04-05 作者简介:温小郑 (1 954-),男,江西宁都人,西安邮电学院
6、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email: WXZxiyou educn。西安市,71 0061。 wen xiaozheng(2002),Classfication of needs on level devission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Telecommu- nicationsP32 。 温小郑: “需要层次维度分析”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年 4期。 4 维普资讯 /.cqvip4 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上述 5个层次需要,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级追 求,一般
7、情况下,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出现高层次需要,但它们的层次区别只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度,并 不是严格地在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产生高层次需要。 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层排序研究还存在着不足:(1)分层排序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经验归纳,缺乏 比较透彻的理论分析,因而概括人类的需要存在着随意性。(2)对需要的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层需要之 间归属不明。(3)对人的需要的性质没有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难以对人的需要进行全景式描述和分析。 奥尔德弗(1969)提出了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修正后的综合性排序。他认为 ,人的需要可以依次具有 3种:(1)生存的需要;(2)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3)成长的需要。他还认为,人的
8、需要并不是天生的,需要 的层次也并不严格地从低到高排列 ,而是可以超越的。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的综合排序虽然比马斯洛的 需要分层排序具有更高的概括能力,但同样没有避免马斯洛观点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笔者的 “需要层次维度分析”一文从需要的内在机制着手,以需要的可否替代性来划分,将人类的 需要分为以下 4个层次维度:(1)货币性需要维度,即以货币作为交易计量单位的需要。以货币价值量 (市 场中的一般等价物)作为衡量人们客观生存需求标准的需要,如商品、劳务。这是一种客观性评价标 准。在此标准内,其大小程度是可以定量计量的。货币出现以前,也有物物交换形式,也仍有货币功能 性的替代物,不同的只是计量单位不
9、是货币形态。(2)权力性需要维度,以权力性需要为计量单位的需 要。不能以货币来计量或交易的需要,即不可以货币价值量作为衡量标准的需要,是一种具有客观性评 价标准的需要,其大小程度也可以科层组织的层级来计量。(3)荣誉性需要维度,以荣誉性需要为计量单 位的需要。这是不能以货币性需要、权力性需要为标准来衡量 (替代或交易)的需要。也是一种具有客 观性评价标准的需要,它可以带来货币性需要和权力性需要所无法赋予的效用 (满足)。与权力相比, 荣誉不具有强制性影响力。这里所指的荣誉,也包括对荣誉拥有者身后尊重感的溯及力影响。敬佩是荣 誉存在的一个显性特征。(4)情感性需要维度,无法以上述 3种计量标准来
10、衡量或交易的非物质性需要,即 货币、权力、荣誉所无法衡量 (或交易)的需要。情感性需要是人类既强烈又复杂的需要 (严格苛刻的 目标指向性派生出来的非交换性),用现实性标准难以衡量,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评价标准。 作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性需要,笔者提出的上述 4个层次并不是从低层到高层依次所得。每一个层次 维度的内涵 (内容)都可以或多或少,有高有低,较高层次需要维度可以兼容 (或部分替代)较低层次维 度需要,而较低层次需要维度不可兼容 (及部分替代)高层次需要维度。上述层次维度的分类是一种弃量 论质 (这个质具有价值中性)的分类,这种分类的突出特点表现在:较高层次的需要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具 有部分
11、的替代性,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对较高层次的需要则不具有可替代性,即替代的不可逆性。 笔者曾经阐述了这 4种需要层次的相互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层次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及 技术性说明,从一般模型至模糊分析的不同角度,说明和解释这几种需要层次维度的关系。 =需要层次维度相互关系模型 根据以上需要层次维度的分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需求层次维度模型:1从需求层次维度的理想极端状态出发,建立基于经典集合的硬划分需要层次维度模型 假设 C表示货币性需要集;P 表示权力性需要集;G 表示荣誉性需要集;E表示情感性需要集; 表示空 集;I 表示所有需要构成的集合。同时,又设 s=C,P,G,E,4 种需要
12、集满足: I=【J 和 ,YS,XY,X N Y= 马斯洛等: (人的潜能和价值 第 73页华夏出版社 1 987年。 5 维普资讯 /.cqvip 针对现实生活中任意需要都是在给定时间和场合下发生的,lllr(t,0)表示与时间和场合有关的某种需 要。从需要的理想状态出发,建立需要符合某种需要集的硬划分模型为: X【,-(f,D)】=1 ? Xe S 、 其中,假设了 A是集合 I的幂集元素,定义了特征映射 :I 0,l为: , 、 fl,XA 【 1 0 公式 (1)表明任意一种需要在理想极端状态下惟一地划分属于某种需要集。上述模型是从合法交易角度考虑建立的需要层次维度分类的理想模型,因为
13、只有稳定的合 ga,ll度才 能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这未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非理想状态下的特殊情况,如权力或荣誉的部分货币 化,通俗的说法叫 “权钱交易” 。 “权钱交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合法现象,并非为合法的主流社 会所承认,而只是一种反制度反规则性行为。这种情况将带来分类模型的边缘模糊化,也就是说,存在 某种非法需要无法严格地界定为某个需要层次维度,只不过属于某类需要层次维度的权重较大些,属于 另一类需要层次维度的权重小一些。为了描述这种反制度性需要的分类问题 ,可引入需要层次维度的模 糊模型。 2从需求层次维度的现实生活状态出发,建立基于模糊集合的模糊划分需要层次维度模型 假设 表示货
14、币性需要模糊集 ; 表示权力性需要模糊集; 表示荣誉性需要模糊集;E 表示情 感性需要模糊集; 表示空集;I 表示现实需要构成的集合全体。同时,又设 S=C,P,G,4 种需 要集满足: ,=U 和 , , ,xN Y= Ej 针对现实生活中任意需要都是在给定时间和场合下发生的,用 r(t,0)表示与时间和场合有关的某种需 要。从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需要符合某种需要集的模糊划分模型为: (,_(, ,D)= (2】 i 、 其中,假设了 是集合 I 的幂集元素,定义了模糊映射,12 :I 【0,lj 为:0 ( (, ,D)l 公式 (2)表明任意一种现实状态下的需要按照模糊集最大隶属度原
15、则划分属于某种需要集,但是该 种需要隶属于需要模糊集的隶属度程度小些罢了。也即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某种需要可能含有多种需要 成分,只不过某种成分占的比重要大 一些,就把该需要归于成分大的某类需要集合。 在这里,可以总结出需要层次模型形成的数学本质为:假设现实生活中的任何需要抽象成由 n(n1) 个特征构成的向量,所有需要构成的集合看成 n维空间的样本点集,将样本点集按照多元统计分析或模式 识别中的聚类分析法 (包括系统聚类、硬聚类、模糊聚类、神经网络聚类等方法)进行无监督聚类,得 到 4种需要类别;然后,按照最近邻原则进行有监督地把具体某种需要归类到 4类中的某类需要集合。 三,需要层次维度模型
16、分析的背景认识与评价 年龄所体现的社会期望差异和可供选择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差异影响到了生活事件的发生及其在某一 状态中持续时间的长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命阶段、变迁和转折点。本文分析中所指的人类需要是指 16岁以上的人群样本,其统计权重以公认的价值尺度为基准来衡量。 人们的偏好与需要以成人在现时社会的现世性判断和终极性判断的综合为基准,以终极性判断为导 6 维普资讯 /.cqvip 向,以现世性判断为基础来构建。现世性价值判断是以稀缺性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核 心,以 “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的永恒合理作为标准的判断方法,其哲学基础应是以道德观为主流价值 尺度。终极性价值判断,在物质资料
17、生产中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 义为标准的判断方法,其哲学基础应是以历史观为主流价值标准。 现世性价值判断理论以理性和实用主义为基础,终极性价值判断则敞开对人类的终级关怀,使其富 有人文精神。经济学分析应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以现世性判断理论为基础来构建。而历史观与道 德观冲突之初,是以道德观作为主流价值判断标准,但最终则是以历史观作为主流价值判断标准。历史 观与道德观的冲突,使得经济学的伦理与实证研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这就是用经济手段分析需要维度 的原因。马斯洛没有从现世性标准来衡量,而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体现了终极性标准。 本文所指的需要是一般需要,是现世性社会
18、以资源配置 (广义)为基础,体现了终极性的一般需 要。这里所指的需要,是现时社会人类一般需要,现时社会人的行为逻辑符合经济人行为逻辑,所以在 每个维度内的需要是越多越好。由于现世性需要的价值体系与终级极性需要的价值体系在构建这个理论 体系时都不可或缺,故笔者所定义的需要层次间不能进行定量比较 (维度不同)。 笔者所提出的这个需要假说 ,是一种不同于过去马氏及奥氏的层次理论学说,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话 语系统与解释方式,这表明一种对需要现象分析方向的嬗变,是一种无差异地看待各种需要在实际需要中 所处地位与效用,即对效用的道德中性评价。也就是说,对几种独立性需要的价值判断是无差异的。 将人的需要按维
19、度层次加以划分 ,对人的需要现象具有更强的解说力,人类的所有需要几乎都可以 在这一模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将人类的需要维度的非货币衡量成分与货币衡量成分区分,有利于学者 及有关决策人员对需求的内在化形式需要维度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需要的 内在产生机制,并从这几种层次需要中创造或感受出新的需要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新的 需要形式也将不断充实与完善。 维度是分析需要的性质的一个角度视野。与其他 3个维度相比,情感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并不重要,但 对人的生命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难以用实证经济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这是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如宗教等 学科之处,因为经济学以现世性标准为基
20、础。 参考文献: 1Katznet,DW (1 97 1),Demand and exchange analysis in the absence of integration conditionstn JS chipman em1(eds),chpl2 2Zimmetmarm,II,J1985,Ftizzy se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Dordrecht:KluserNqhoff 3Luce,RD and Narens, L1985,Classification of concatenation measurement structures accordin
21、g to scale type, Journal of M athematical Psychology 29172 4Masllow 1 943Theory on Human Beings Motivation 5Masllow 1962,Introduction on Existence Psychology 6 Clintion Olderve 1969,Experience Test on Human Beings New Demands Theory 7 Clintion Olderve 1973,Three Researching on Demands Satisfaction in an Organization 8W en Xiaozheng,2002,The Classification of Degrees at the Level of Needs,Journ 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 Telecommunications 2 9温小郑: “需要层次维度分析”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学报 ,2002年第 4期。 (责任编辑:马月才) 7 维普资讯 /.cq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