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4:文言文阅读(课外)一、 【2017 届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复儿子书来信均悉 ,兹 再汇汝 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 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 ,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 己告罄 ?汝苟 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 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 有汝父庇荫 ,固 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 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
2、,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 函 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 负 老人训 也。(选文有改动)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悉:知道。兹:现在。汝:你。业:已经。资:钱财,费用。即:就,便。告罄:财务用尽。苟:假如。特:不过。恃:倚仗,依赖。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固:本来。 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致:给予。函:信件。毋:不要,不可。负:辜负。 训:教诲、教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儿自去国至今求学宜先刻苦特汝不应若是耳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2)用“/
3、”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 甚 大 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去:离开宜:应当是:这样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即使一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4)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解析】2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
4、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本句句意为: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虽:即使足:足够。恐:恐怕;望:指望。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
5、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语句来判断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再结合文末再次强调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写信的目的是希望儿子花钱要节俭,学习要刻苦,要有所得据此整理出答案。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你的来信内容我已都知道了,现在我再汇给你日元五百,你从离开国家到现在,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这确实很让人奇怪!你这次去,目的是求学求学应当以刻苦为先,不必去在乎交友应酬的事你带去的费用,也是足够用一年多的,为 什么四个月不到就花完了呢?你假如花在了应该用的地方,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
6、供得起你不过你不应该是像这样的何况这样的浪费,必定不是花在饮食起居上,一定是另有其他的事耗费的你也曾读过孟子吧,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先让他的内心受苦,让他的身体受饿受累,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会有所作为你倚仗有父亲我的保护,不需要这样,但是你应当知道劳动的艰辛,尽你求学的本分如果不这样,即使学成回国,也一定是一件事也做不了你现在这样,我今后可能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我 之前曾写信告诫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你怎么就忘了?光阴可贵,求学不易,这中间的甘苦,你应该自己去体会,不要辜负老人的一番教导。 二、 【2017 届中考黑龙江龙东卷
7、】 【 古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 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 ;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
8、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负:具有。强:擅长于。筈(ku):箭的尾部。(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持汤沃灌 再发 (2)翻译下列语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汤:热水再:第二次。(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 ,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光,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3)少有大志且勤学苦练不止,方可成功(围绕此话题即可)【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
9、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中重点词语有以:因为。中重点词语有寐:睡觉。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参考译文】(甲)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
10、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4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乙)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河南)汤阴人 (岳飞)年少时就具有气节(负,具有) ,沉稳忠厚,很少说话天资聪慧悟性好,擅长记诵书与 传书传:指经书及解释经书的著作) 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吴起的兵法家里比较清贫,捡拾柴禾作为照明工具背诵复习通宵达旦 (岳飞)天
11、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气,不到二十岁(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 ,能挽起三百斤的弓箭(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单位) (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周同发射三支箭都射中靶子,以此示范给岳飞看;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筈 ku,箭的尾部) ,再发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弓箭送给岳飞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术。三、【2017 届中考黑龙江绥化卷】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完成下列各题。(5 分)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12、。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注释】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1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1 分)A尤工作马 (擅长) B几能乱真 (表数量)C使图所掳妇人 (绘画) 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其实)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 分)遂 断 右 手 拇 指 遣 去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分)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22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2分)【答案】19B20遂断右手拇指 / 遣去21李伯时作画时,总是让赵广在身边
13、伺候,时间久了,赵广就擅长绘画了。22赵广是一位技艺高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人。 (1 分)历史示例:伯夷不食周粟而饿死;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就义;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1 分)【解析】19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 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 几:几乎。5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0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
14、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21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22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2010 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
15、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 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
16、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 ,有删改)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闻之 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6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 /以从田文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
17、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答案】8B9C10D11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解析】8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A 正确;B 愿:希望;C 正确;D 正确。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9试题分析: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
18、的语气词后 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停顿为: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故选 C【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0试题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A 正确;B 正确;C 正确;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 占魏国后劫不去援救魏国。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19、:折节,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国之半,倒装,半国,半个魏国;与,给;去,离开。【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7翻译: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来。 ”盂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 “从前家父经常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芏救救魏国。 ”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观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盂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观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
20、到 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泰国攻打魏国,不能攻克,但是游观的台榭已被烧毁,游观的乐趣已被夺走了。然而燕国劫不去援救魏国,魏壬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叉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禹,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自己会跋涉几千里寒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 “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 ”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 四、 【2017 届吉林省中考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砖(
21、节选)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 (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 )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注释】 (1)埏(shn) (2)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3)错:交错,错杂。 (4)趾:脚。(1) “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3)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答案】 (1)赶,驱赶;(2)黏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 (3)围绕“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回答即可。示例:先用水浸润泥
22、土,再赶牛去践踏,再将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在通读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可从文中筛选出相关句子概括作答。由文中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 ,可概括出上好泥土的特点为:黏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围绕文中的“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一句,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8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炼泥造砖,也要挖取地下的
23、黏土,对泥土的成色加以鉴别,黏土一般有蓝、白、红、黄几种土色(福建和广东多红泥,江苏和浙江较多一种名叫“善泥”的蓝色土) ,以黏而 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的最为适宜先要浇水用于浸润泥土,再赶几头牛去践踏,踩成稠泥然后把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五、 【2017 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24、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籍:项籍,字羽。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力拔山兮气盖世 虞兮虞兮奈若何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9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项 王 泣
25、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11成语 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12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答案】8盖:超过、胜过;若:你;王:称王、为王;亡:使灭亡9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10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11四面楚歌12项王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武功盖世却兵败垓下;他重情重义却最终失去美人和军队
26、;他极具自尊,兵9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不苟活。他自我夸耀武功,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错误判断形势,被围困垓下还用“时不利兮” 天之亡我作为借口,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用兵打仗的过错。【解析】【解答】8试题分析: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 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盖:超过、胜过;句意: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若:你;句意: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王:称王、为王;句意: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亡:使灭亡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7、。能力层级为理解 B。9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1试题分析:本段文字写的是项羽最后的失败,想到“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并不难。【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28、。对文章中项王的表现分成几方面来解析。他的优点和缺点。【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追) ,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29、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10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六、 【2017 届中考江苏南通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7 分)崇明老人
30、记【请】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2】 ,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3】 ,遂同居 而共养父母焉。伯仲叔季,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
31、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 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 ,有删改)【注】鬻(yu):卖。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率(l):文中指频次。称觞(shng):举杯。率( shui):大致,一般。 樗蒲(ch p):古代一种游戏。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 (2 分)遂 同 居 而 共 养 父 母 焉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及四子长 ( )(2)方得侍奉颜色 ( )(3)则明日蚤餐季 ( )(4)老人每食毕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 分)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11 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 ,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4 分)(1)第节中“率以为常”指 (2)第节中“率以为常”指 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 (4 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