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41187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九江职业大学 护理学院 周金凤,目 录,第一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口炎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腹泻患儿的护理 第四节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1,2,3,4,4,学习目标,识记 复述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说出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的病原体 说出定义:婴幼儿腹泻、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学习目标,理解 比较鹅口疮及疱疹性口炎临床特点的异同点 说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概括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运用 对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口炎患儿进行正确护理 应用护理程序对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学习目标,口腔 唾液分泌少,

2、口腔黏膜干燥且薄嫩,易受损而感染。 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3个月以下儿童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56个月可出现生理性流涎。,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食管、胃 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溢奶与呕吐。 胃容量:新生儿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 胃排空时间:水1.52h,母乳23h,牛奶34h。,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胃食管反流在89个月时症状消失,胰腺 淀粉酶低,3个月以前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肠道细菌 胎儿消化道内无菌 肠道菌群:母乳喂养者以双岐杆菌为主,人工喂养者以大肠杆菌为主。,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健康儿童粪便 母乳喂养儿

3、粪便: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24次。 人工喂养儿粪便:淡黄色、较干、有臭味、呈中性或碱性反应,每日12次,易便秘。 混合喂养儿粪便:与人工喂养儿相似,但质地软、颜色黄。添加辅食后接近成人。大便每日一次左右。,一、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口炎患儿的护理,口腔黏膜的炎症,护理评估 健康史: 1.鹅口疮又称雪口病: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 疱疹性口炎: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 溃疡性口炎:病原体为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鹅口疮: 特征: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状物。 部位:颊黏膜、舌、齿龈、上颚及咽部。 性质:不易拭去,若强行擦拭,局部

4、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不影响食欲。,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疱疹性口炎: 特征:发热 疱疹 溃疡。 部位: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多见于齿龈、舌、颊黏膜及唇内。 症状:局部疼痛、流涎、拒食。,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溃疡性口炎: 特征: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部位:舌、唇内、颊黏膜等处。 症状:局部疼痛、流涎、拒食、高热,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患儿烦躁不安,家长焦虑 治疗要点:保持口腔清洁、局部涂药对症处理,二、口炎患儿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口腔黏膜改变 与口腔感染有关 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 与口腔感染有关 营

5、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拒食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措施 (一)促进口腔黏膜愈合 口腔护理:鹅口疮患儿用2%碳酸氢钠溶液,溃疡性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口腔后涂药。进食后漱口,多饮水,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措施 (一)促进口腔黏膜愈合: 正确涂药:堵 涂 闭。涂药后不可马上漱口、饮水、进食。 鹅口疮患儿:制霉菌素 疱疹性口炎患儿:锡类散,2.5%5%的金霉素鱼肝油 溃疡性口炎患儿:5%的金霉素鱼肝油,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微温或凉、不宜热,宜甜、不宜咸,避免

6、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为了减少进食时疼痛,可在进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或给予肠道外营养。,二、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措施 发热护理 健康教育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用力或粗暴擦伤口腔黏膜;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 食具专用,应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消毒。,二、口炎患儿的护理,第三节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婴幼儿期常见病,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约占一半。重点防治“四病”之一。,第三节 腹泻患儿的护理,一.病因,易感因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三、腹泻患儿的护理,病因,- 易感因素,

7、- 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感染轮状病毒(rotavirus)、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Norwalk V 等。病毒腹泻常发生在秋冬季节。,三、腹泻患儿的护理,病因,轮状病毒,- 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 细菌感染夏季多见 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a. 致病性大肠杆菌b. 产毒性大肠杆菌c.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出血性大肠杆菌 e. 黏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 其他: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三、腹泻患儿的护理,肠道内感染 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 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肠道外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8、三、腹泻患儿的护理,- 感染因素,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气候因素,饮食因素,过冷-肠蠕动增强过热-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非感染因素,三、腹泻患儿的护理,病因,发病机制,包括4种类型 : 渗透型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分泌型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型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肠道运动功能异常,三、腹泻患儿的护理,非感染性腹泻,发酵腐败,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临床上多为糊状便、稀便或蛋花汤样便,伴酸臭味。,食物质、量不当,细菌上移并繁殖,分解食物,有机酸(乳酸、乙酸),胺类,肠蠕动增加,腹泻、脱水、电解质紊

9、乱、中毒症状,三、腹泻患儿的护理,发病机制,内源性感染,肝解毒功能不全,毒素进入血循环,临床表现-分类:,按病程分:急性:2周 迁延性:2周至2个月 慢性:2个月 按病情分:轻:仅有便次数增多、大便10次/天。大便性状改变,无脱水及水电解质改变或全身症状。 重:腹泻大便次数10次/天,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同时伴有脱水和电解质 改变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三、腹泻患儿的护理,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轻型腹泻 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 胃肠道症状:腹泻,大便10次日,量少,呈黄色或黄绿色,酸味,大便镜检大量脂肪球。 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

10、,重型腹泻 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胃肠道症状重:腹泻,大便10次/日 数十次,量多,大便蛋花汤样、水样,可有少许黏液或血便,呕吐、腹胀、腹痛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钙、低镁、低磷等。,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 秋冬季发病; 6个月2岁多见; 起病急,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中毒症状较轻;病初即出现呕吐,先吐后泻; 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次数多、量多、水多(三多); 多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大肠杆菌肠炎 夏季发病

11、; 新生儿室、托儿所; 致病性和产毒性:大便呈蛋花样常伴呕吐 侵袭性:粘液样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出血性:黄色水样便后为血水样便,有特殊臭味,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继发于用大量抗生素后,与菌群失调有关。 中毒症状重、发热、休克、电解质紊乱。 大便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数为血便。 镜检大量脓细胞。,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真菌性肠炎 多发生在体弱、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儿童。 常伴发其他部位真菌感染。 大便稀烂、泡沫较多、有黏液、豆腐渣样。 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2、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病因复杂,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先天畸形 以人工喂养儿和营养不良婴幼多见 迁延不愈,病情反复大便次数和性质不稳定,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添加换如期食物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近年研究发现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生理性腹泻,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心理社会状况 初期家长不引起重视 后期焦虑和紧张,三、腹泻患儿的护理,辅助检查 大便常规:大便性状如外观、颜色、黏液脓血等;大便镜检有无脂肪球、白细胞、红细

13、胞等。 病原学检查:大便培养、大便镜检、病毒分离等检查。 血液生化:血钠、血钾、碳酸氢盐测定。,三、腹泻患儿的护理,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饮食调整 (二)液体疗法 (三)合理用药 (四)预防并发症,三、腹泻患儿的护理,体液不足 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潜在并发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知识缺乏 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的护理知识。,四、婴幼儿腹泻,常见护理诊断/问题,调整饮食:继续喂养,但必须调整和限制饮食。 停喂不消化和脂肪类食物,母乳喂养者可

14、限制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酸奶、脱脂奶等。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不宜用蔗糖,并暂停乳类喂养,改用酸奶、豆浆等。,四、婴幼儿腹泻,护理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控制感染: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分室居住,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腹泻患儿用过的尿布、便盆分类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发热护理,四、婴幼儿腹泻,护理措施,维持皮肤完整性(尿布皮炎的护理) 选用吸水性强的、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

15、; 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也可采用暴露法,臀下仅垫尿布,不加包扎,使臀部皮肤暴露于空气中或阳光下; 局部皮肤溃疡可用灯光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2次,使局部皮肤蒸发干燥。,四、婴幼儿腹泻,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如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观察大便情况: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观察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嗜睡、倦怠等。 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如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低血钾表现、脱水情况及其程度。,四、婴幼儿腹泻,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换乳期食物,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新鲜,食具定时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 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四、婴幼儿腹泻,护理措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