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41004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1 年北京中考说明化学北京市 2011 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化学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目标和内容 (一)考试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目标层次中的“”“”“”分别表示认知性学习的不同水平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知道”、 “认识”、 “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较高层次包括较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的具体含义是: (1)知道层次() 能够记住所学的化学知识。以下词语是对这一层次考试目标的描述:“知道”、 “记住”、 “说出”“列举”“找到”等。 2(2)认识层次(

2、) 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要点,能正确辨识和直接使用;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能够领会所学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及适用条件。以下词语是对这一层次考试目标的描述:“认识”、 “了解”、 “看懂”、 “识别”、 “能表示”等。 (3)理解、应用层次() 能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述。以下词语是对这一层次考试目标的描述:“理解”、 “解释”、 “说明”、 “区分”、 “判断”等。 2.过程与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考试中涉及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对能力的要求上。能力要求是以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考查学生接受、吸

3、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基本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和说明常见的化学问题。 (2)能用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认识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营养、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在探究活动中,善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 3(二)考试内容 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试内容 物质的 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分类 考试要求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1.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 微 粒 构 成

4、 物 质 原子的构成 物质的微粒性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知道什么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含常见的原子团) 3.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原子与分子、原子与离子的关 1.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系和相互转化 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化 学 元 常见元素 1.知道什么是元素 2.知道氢碳氧氮等常见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目标

5、层次 2.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素 元素的简单分类 1.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记住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1.认识化学式的含义。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4合物的化学式 4.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 组成 的表示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化 学 式 化学变 化的基 本特征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与能量 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

6、量(热量)的变化 2.知道目前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催化剂 几种 化学 反应 质量 守恒 定律 化学方程式 溶液 溶 液 反应类型 金属活动性顺序 质量守恒定律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含义 2.知道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3.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了解溶液在生产、

7、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饱和 溶液 溶解性 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3.了解结晶现象 4.能说出一5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2.身边的化学物质 考试内容 空 气 和 水 空气 氧气 考试要求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目标层次 二氧化碳 水 1.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区

8、别 3.知道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金 属 与 金 属 矿 物 生 活 中 常 见 的 化 合 物 金属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金属和钢是重要的合金 4.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金属矿物 常见的酸和碱 认识一氧化碳可以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 1.知道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用常见酸碱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4.认识常见酸碱的腐蚀性 5.能用 pH 试纸和酸

9、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生活中常见的盐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3.化学与社会发展 6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化学 与能 源和 资源 的利用 常见 的化 学合 成材料 化学 物质 与健 康 保护 好我 们的 环境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六大类营养素 3.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知道典型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2.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

10、、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能识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认识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目标层次 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4.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 (1)化学基本实验 考试内容 仪器 的使常见的 用和仪器 基本 操作 基本操作 考试要求 能识别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酒精灯、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玻璃棒、量筒、水槽、蒸发皿、胶头滴管(滴瓶) 、药匙燃烧匙、试管夹、

11、铁架台(含铁夹、铁圈)和托盘天平等仪器 1.会取用药品。 2.会7给物质加热。 3.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 4.会检查装置气密性。 5.会过滤和蒸发。 6.会配置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7.能安全操作,能处理一般意外事故。 物质气体的 的制制取 备和 性质 1.能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 2.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能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气体和二氧化碳 目标层次 物质性质的 3.能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 4.能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5.能稀释浓硫酸。 6.知道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等药品的保存方法。 物质的 检验于鉴别 分离与提纯 1.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2.能用

12、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3.会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和提纯。 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2)科学探究 考试内容 对科学探究 的认识 科学探究 考试要求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经历提出问题、调查和查阅资料、 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和反思与评价等阶段。 1.依据所给资料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并作出论证。 3.从所给资料中获取信息。 4。根据索要探究的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5.评价化学实验方案。 6.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8得出结论。 7.反思探究过程,评价探究结果。 8.准确表述探究过程和结

13、果。 目标层次 5.化学计算 考试内容 有关化学 考试要求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计算 目标层次 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 量分数的计算 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 三、试卷结构 1.试卷分数、考试时间 化学学科试卷总分为 8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2.考试内容及分数分配 考试内容 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2.身边的化学物质 3.化学与社会发展 4.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 5.化学计算 分数分配 约 22 分 约 22 分 约 8 分 约 20 分 约 8 分 合计 80分 3.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 试题难易 较易试题 中等难度试题 较难试题 分数分配 约 48 分 约 16 分 约 16 分 占总分的比例 60% 20% 20% 9合计 80 分 4.试题题型及分数分配 试题题型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包括简答题)实验题(包括简答题) 计算题 分数分配 25 分 约 30 分 约 19 分 约 6 分 合计 80 分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您的在线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