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与危险因素的 调查处理能力,案例一,上海市自1988年1月19日起在市民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纳差、乏力和黄疸等症状的病例,数日内成倍增长,日发病数比以往流行高峰日病例数超出53倍,截止到3月18日,共发生29230例,你如何处理这起疫情,该案例可引出需掌握知识: 调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调查资料分析与成因确认 控制措施选择与效果评价 调查报告的撰写,疾病与危险因素调查,调查方案制定与实施 调查活动的实施 调查资料处理,一、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目的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样本采集与贮运 调查表格设计,(一)明确研究目的,主要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病因?描述性分布
2、、探讨规律?制订预防措施,考核防制效果?,(二)明确研究目标,回答具体解答什么问题 (三)掌握研究动态,查阅文献资料和访问有关专家获得 (四)确定采用的研究类型,描述性?分析性?实验性?,(五)确定研究的方法 描述性:普查?抽样调查?现况调查分析性: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实验流行病学、干预实验,(六)确定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和方法、现有条件确定研究对象。能代表目标人群。入选标准、排除标准、抽样方法、样本大小、设立对照及其方法与可比性.,2。研究因素 根据研究目的而定。所需的因素一项不少。不需要的一项别多。尽量选用定量指标。 3。疾病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的定义,严格的
3、诊断标准。,4。数据收集:采用统一的调查表;体检、实验室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利用现有档案记录、统计资料;,5。调查表: 拟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流行病学调查的成败。调查表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调查表所列内容的多少应以达到调查目的所需的信息资料的最低限度。所列项目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既定性、又能定量,调查表的种类:一览表和单一表访问调查表和自填调查表 调查表的结构:说明部分填写说明调查项目 分析项目核查项目 调查员与询问方式:培训、调查技巧,6。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规定统一的测量方法和判断标准样本的采集、储存、运送、检验方法、实验记录等。 7。数据处理与分析,如何分析、采取什么统计学方法,选用什
4、么指标,预期有什么结果 8。结果的解释 9。可行性研究、时间、经费、人员条件,二、调查活动的实施,要获得调查方案顺利实施,达到你调查方案所制定的调查目的,组织实施调查活动是关键,调查活动的实施内容,调查前的准备调查员组织、对方案、调查表、调查方法等内容的培训调查工作中所需经费、表格印刷、采样器材等物质准备及交通工具等,调查活动组织 调查队伍组织(包括领导、专家、调查员等)调查人员掌握统一方法(包括调查表填写、调查技巧等)调查实施(包括进度安排、调查质量、分工、后勤保障),调查资料收集根据涉及制定的调查方案,为达到调查目的,阐明需调查的疾病或危险因素,资料收集:经常性资料(疾病历年发病情况、人口
5、、地理、气象、卫生设施、当时防疫措施实施等)一时性资料(指根据这次调查疾病或危险因素所需收集的资料:包括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家庭或社区成员、饮食、饮水、住房等),标本的采集与保存、运送传染病所需样品:血、尿、粪便、痰、咽拭子、组织、昆虫、水、食品、外环境等 应注意: 各类疾病所需样品要求不一,样品保存与运送亦不一 各类样品的采集方法不一样 总的原则:样品尽量做到当日采集,当日送检;运送途中应注意保持冷藏或保暖 送检时同时应附样品送检单,项目应全,编号样品与送检单一致,三、调查(流行病学与资料处理),资料整理对收集或调查到的资料核对、补充、逻辑性检查按照调查方案、目的、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应用
6、正确统计方法进行率、表、图分析,资料分析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适用于个案,现况调查,常用的计算率、显著性分析、曲线、表、图等病例对照调查:主要分析资料(两组)均衡性,检验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差别(X2、P值、OR、95CI等),队列调查:主要分析两组资料中的均衡性人/年、发病率、疾病与暴露因素关联强度(RR、AR等),四、控制与干预措施的选择及效果评价,控制与干预措施疾病三级预防措施,呼吸、肠道、虫媒、人畜共患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措施的选择各类疾病控制措施;暴发疫情的控制措施;食物中毒控制措施,控制效果评价评价指标:有效率、治愈率、N年生存率、保护率、效果指数,五、调查报告的撰写,基本内容:题目、署名、摘要、前言、方法和材料、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等调查报告:疫情发现、组织调查、疫情情况、传染来源分析、预防控制及其效果、改进意见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