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 题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长度、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数学知识复习加点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严谨的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一、新课教学一 新课导入图一中心的 两个圆,哪个比较大?图二中 AB 和 CD 哪一条比较长?图三中两条线是弯曲的吗?图四中两条黄线哪一条比较长?(都是一样的,没有弯曲)二 新课教
2、 学(1)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 长度有哪些基本单位?单位间如何换算?2 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3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4 时间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单位间如 何换算?5 电子停表怎么使用?(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3)知识梳理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 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 m1 m 是如何规定的? 1983 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 297458s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 1m常见的长度单位:千米(km) 米 (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换算关系:常见的物体长度:骑自行车 5 分钟走的路程
3、约 1 千米指甲宽约 1 厘米笔芯直径约 1 毫米;手掌宽约 1 分米;细菌直径约 1 微米;成人腰带处高度约 1 米。教室的高度约 3 米;黑板的长度约 1.75 米;桌子的高度约 80 厘米2 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三角板、卷尺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人体特殊的“尺”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 ,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 95 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
4、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观 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以从其他清晰的刻度线开始) 、量程(测量的最大长度) 、分度值(最小一格代表的长 度) 。如:要测量人的身高,这把尺子就不好用,但是测量橡皮擦的长度时可以。这把尺子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以从清晰的“1”等处开始,量程为 12 厘米,分度值为 1 毫米。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放,要紧贴被测长度,零刻度线要与起点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正对刻度线) ,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如下图:8.80 厘米。4 长度的特殊测量 (1)累积法
5、 适用于测量尺寸很小的物体。当 被测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很小的时候,虽然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但可以将若干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其总长度(或厚度)再除以叠放物体 的个数。如一张纸的厚度,一个硬币的厚度,一根细铜丝的直径、铅笔芯直径等。测一页纸的厚度:测出 100 张纸的厚度 d,则一张纸的厚度 Ld100测铜丝直径: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绕 n 匝),测出 n 匝铜丝圈的长 L,则铜丝的直径:D= nL匝 数铜 丝 较 大 长 度.(2)替代法这种方法使用于曲线的测量或者很长距离的测量。例如:通过测量地图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度来估测其实际长度可以让细线在地图册上北京 到广州的铁路线重合,在
6、起始端和末端做好标记后将细线拉直,然后用刻度尺测出这段细线的长度 L,根据地图导航表示的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测硬币周长:用一纸条紧紧贴绕在硬币侧面,重合的部分用针扎洞,取下纸条 测两针孔间的距离即硬币周长在硬币侧面的某一位置涂上一点颜色,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纸上就会留下颜色的 痕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也可以测出硬币直径求出周长(3)辅助 法测量一 些不平直物体的某个部分长度时,除使用刻度尺之外,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器材。例如,我们可以用一把直尺、两个三角板测出硬币的直径。这种方法还可以测圆锥的高、乒乓球的直径等。5 时间的测量(不用估读)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
7、号是 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 ,分(min)等。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停表的读数:小圆表示分钟;大圆表示秒当小圆里面的指针超过一半时,外面大圆的读数取大数 31-60 秒) ;里面小 圆的指针没有到达一半时,外圆读数取小的数(0-30 秒) 。6 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使用精密的仪器。(四)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三 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四 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