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大海孕育了她的气质。1913 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 年 9 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 、 斯人独憔悴 、秋风秋雨愁杀人 、 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这些小说或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家庭的不满,或是描写当时社会惨痛生活,或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的作品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争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恼,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 ,代表作有超人 、 烦闷等。192
2、0 年开始,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 ,为文坛瞩目。她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1923 年 8 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 、 寄小读者等。 寄小读者是记录她旅途和国外见闻的散文,文笔潇洒隽逸,感情真挚细腻,深得广大读者喜爱。1926 年的文学硕士学位后反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时代的变化使她的思想也有变化。1931 年写的小说分 、1934 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抗战时期,曾用“男士”的笔名在重庆版星期评论上发表一组关于女人的文章,风格也转向苍劲朴茂。1946 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1951 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 、 樱花赞 、 再寄小读者等,这一时期作品的基调仍然是“爱” ,文笔雅淡、简练,但“微带着忧愁”的情调消失,而乐观的情绪洋溢其中。粉碎四人帮后,开始在儿童时代发表三寄小读者 。1980 年创作的小说空巢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85 岁以后,她的创作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写作了大量回忆录、散文、杂文和短篇小说,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讲真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代表作有万般皆上品 、我请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