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辅导一,习作要求(摘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80页)二,写什么1、一些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冬至。我们开开心心过节的时候别忘了细细的体会这个节日全家都是怎么过的?2、一些传统的食物: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吃的粽子、中秋节吃的月饼、广州的特色食物凉茶、龟苓膏、鸡仔饼、茶、煲汤你喜欢你这些食物吗?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它们的历史?3、还有传统的体育项目:跳皮筋、踢毽子、太极拳4、别忘了我们常用的东西:筷子、毛笔、茶杯、纸这些和我们的生活很近哟!三、怎么写1、写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这是哪一天,这个节日的来历,关于这个节日有什么传说,或者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
2、谁?关于这个节日,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再仔细回忆一下,到了这个节日,你们家人是怎么庆祝的。到了这天会穿什么,会吃些什么?为什么会吃这些东西?在这一天,家人有没有什么活动?比如祭祀、聚餐、放鞭炮.如果是祭祀,家长都会准备些什么?他们会怎么做?在这一天,你一般都做些什么?你觉得这个日子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若你要写一个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踢毽子,又该怎么写呢?先查一查,古时候的人们从哪个时期开始踢毽子,一般是什么情况下踢,踢毽子的都是哪些人?那个时候毽子是用什么做的?关于踢毽子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仔细观察:现在的人们踢的毽子一般是什么样子?有哪几个组成部分?怎么做的? 现在一般是哪些
3、人比较喜欢踢毽子?有哪些形式?多人踢?单人踢?还是对踢 自己也去尝试一下,踢之前准备工作是什么?踢的时候脚怎么做?手怎么配合?身子有什么动作?踢的时候容易吗?一般能踢多少?对这项运动,你有什么想法?其实传统就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去发现它,关注它呢?相信你一定能做个有心的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去将这篇习作完成!加油!五、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帮你找】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读读下面的语段,想一想,你从这些语段中知道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素
4、材 1: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戏曲、相声、山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等。你听,一阵阵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你看,一队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原来这是秧歌队正在表演呢!秧歌队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他们打扮成怎样的模样,化妆成谁的形象,是怎样进行表演的呢?看着看着,你是不是也想加入到这队伍里去呀!素材 2:编织、刺绣、剪纸、陶瓷等都是我国古老的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以中国结为例吧,它的起源、发展,它的结构、编织过程,特别是中国结所代表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加以介绍的哦!素材 3: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比方说赛龙舟吧,它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
5、你能介绍一下这项活动的起源吗?它的竞赛规则又是怎样的呢?看着这样一项活动,我们内心深处又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的确,赛龙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而其它的一些活动,如套马、摔跤等以及我们各个民族富有特色的节日,如春节、泼水节、火把节等又何偿不是如此呢?素材 4: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提到它们,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背上几句。这其中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为开头的百家姓更是我国流行时间长、流传范围广的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进行一番深入的探寻中秋节的来历民间艺术的一朵小花-剪纸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智慧的结晶。剪
6、纸,剪刀和纸是离不开手的。剪刀要选择轻巧、灵活、锋利的,这样,剪出的作品才不显粗糙;纸张以红纸或其它光泽为好,质地薄的纸为宜。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则要根据造型,先决定纸张的折叠,一定要折得整齐、严实,并要压平。初学剪纸者可先将花纹画上,然后根据画上的笔印剪。以后有经验了,便可随折随剪。花样可不拘一格,但是不宜总使用直线型的,应多采用些曲条纹,因为曲条纹往往耐看,富有流动感。在剪的过程中,手对纸的转动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这样,剪出的纹路才清晰连贯。最后,去除多余的部分,再剪出一个外框,这时,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有了上述的一般剪法后,你还可以丰富一下想象力,剪条龙,剪个网袋总之,当你运用自如时
7、,你会发现,你是那样富有耐心。剪出的作品可以收藏在书中或空白的笔记本中,夹在两页纸之间,上面再附上一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中秋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之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被看着是团圆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
8、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祝福团圆之夜,明月高悬。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们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夜今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春风有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现在中秋节这一天,全国人民还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团圆呢!半透明的纸,保持整洁。待静下心来时,翻阅欣赏下自己的作品,嘿,那才是其乐趣穷呢!春节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过春节。从进入腊月,市场上到处都有很多很多的年货,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进
9、入年货市场,占了很大部分的是春联,春联有各种各样的,有的上面写着大大的“福”字和“招财进宝”;有的写着“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等等一些欢乐祥和的话语!每家都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春联买回去,等待大年三十那天贴上去!走过卖春联的,就进入了卖烟花爆竹的地方,那里有“花中花”“坦克车”这些全部是孩子们玩的。还有一些大人放的,有“孔雀开屏”“大礼花弹”“绚丽多彩”“吉祥富贵”等等。鞭炮的数量也很多,有 1000的有 2000的还有 10000的,这些全都是引人注目的年货,家家必备。我爱春节,我爱春联,我还爱鞭炮!端午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
10、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观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软可口的棕子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可我还是在最近的学习中,才具体地了解到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来历呢!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他的祖国被秦国侵占,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百姓们又想出用树叶包饭团,外缠彩带的办法,这就和我们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贵阳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爱,那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激凌。每当端午节来临又正好赶上我们上学的日子,我的妈妈就会给我准备一小串用线连成的各种口味的棕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大枣馅的、还有绿豆馅的等等,还要为我精心挑选两个最厉害的煮熟了的鸭蛋去学校和同学们比赛,我们的规则是这样的:谁的鸭蛋撞不破,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那时的课堂欢声笑语,那声音简直成了一片欢乐而又兴奋的海洋,我们的教室也变成了一片狼籍的战场至今都好怀念过端午时教室里那片狼藉的战场,因为这战场里有属于我们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有兴奋,甚至还有我们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