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孟宪实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稻香世家” 。因为家贫,总是要借债交学费,经常面临辍学危机。为了抵御贫穷,即使年龄小,他也知道拼命劳动。1937 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他一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一本三国演义读了好多遍,因为没有别的书可读,于是故事读完读诗词,诗词读完读点评。少年劳动者,被书中的字句所吸引,思想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叠加,满是劳累、辛苦和亡国奴的滋味,身上担子沉重,但书中的世界是美好的、诗意的,令人心生向往。读
2、书成了慰藉,成了享受,读书在生活之上搭起精神瞭望台。就这样,冯先生在劳动之余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有空就读。特别是夜晚,那是冯先生完整的阅读时间。 水浒传 西厢记 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源 陶庵梦忆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阅读的。这个时期,冯先生还开始了绘画,照着芥子园画谱描就是他最初的功课。冯先生 17 岁的时候,才有机会读初中。初中毕业的时候,冯先生已经开始在无锡的报纸上发表作品,有诗词有散文,这对当时那个“文艺青年”无疑是巨大鼓舞。1945 年抗战胜利后,冯先生 还有过一年的苏州美专的学习经历,后来因为美专搬回苏州而再次失学。这个时期的冯先
3、生,已经能够依靠教书生存,苦学正在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变。读书作文,让冯先生迈向新的人生高度。冯先生真正进入做学问的状态,是步入无锡国专之后。导师的学术引领,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他至今记得国专的很多课程,比如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和杜甫课,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外,就是各家观点的详细征引,自己的结论一定是在比较各种资料之后才能得出。王蘧常先生讲庄子 ,一个学期没有完成逍遥游一篇,但感觉却是惊人的,因为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问的深刻和博大。还有童书业讲秦汉史 ,所有的史料几乎都能背出来,让人看到了学问的境界,真是山外青山。没有证据,就没有结论,不穷尽资料,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学术真理,就是在无 锡国专时期深入冯先生
4、的心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化,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很多年以后,在为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作序时,冯先生总结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冯先生至今听不得任何人的抽泣之声,因为早年他常常在母亲的抽泣中醒来。明天的粮食又没有着落,母亲躲在厨房里,独自一人难过。年幼的冯先生,心中不免一阵阵彻骨的疼痛。冯先生记得很多恩人的名字,在家里无米下锅的时候,他们送来了宝贵的南瓜。冯先生一直喜欢南瓜,旅行所到之处,如果遇到南瓜,他常常流连不已。在他的书桌上,常年摆放着南瓜,读书间歇,抬头就能看到。他的书斋号为“瓜饭楼” ,是刘 海粟为他撰写的,为的就是纪念“以瓜当饭”
5、的岁月。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头。其实,让冯先生获得个人解放的是苦学,因此冯先生一直提倡自学,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总是充满同情理解并全力支持。苦难不是动力,克服苦难的精神才是动力,人生难免遇风雨,怕的是缺乏抗击风雨的精 神。(选自 2017 年 1 月 17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相关链接:我又穿越米兰、罗布泊、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我还经历了前后二十年的时间,查证了项羽不死于乌江的历史真相。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冯其庸九十又三于瓜饭楼来源:Z.
6、xx.k.Com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冯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年龄还小的时候,就知道拼命劳动,花费了不少苦 力,读书要靠借债交学费,还面临辍学危机。B冯先生年轻时,还一度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兴趣,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创作的诗词、散文等作品已经在无锡的报纸上发表了。C抗战胜利后,冯先生到苏州求学又再次失学,然而这时他的苦读与写作对人生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生活境遇得到改善,人生境界得到提升。D冯先生进入无锡国专后,才开始做学问,导师的引领最关键,正是朱东润、王蘧常、童书业等国学大师把冯先生引入了学术的殿堂。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 的两项是( )A1937 年
7、,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此后四年,他虽然也没有中断自由阅读,但是劳动是他的主要任务。B冯先生酷爱读书,读书使他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劳动之余,他还是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一有空就读书。C初中时期,冯先生阅读了许多书籍。如水浒传 西厢记 古文观止 史记菁华录等,这为他之后的写作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冯先生对无锡国专有着深厚的情感,在那里他见识了学问的博大精深,懂得了资料证据的重要性,对中国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来源:学#科#网E冯先生的学术研究,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如玄奘回归长安后的路段、项羽不死于乌江等重大事件,他都是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做
8、定论。3结尾处“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头”怎样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东坡居士林语堂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在等待家眷之时,苏东坡暂时住在定惠院。他和僧人一同吃饭,午饭与晚饭后,总是在一棵山植树下散步,关于这种情形,他写了些极其可爱的诗。在雨天,东坡睡到很迟才起床,快近黄昏时,散步很久,在起伏不平的东山麓漫游,在庙宇、私人庭园、树阴掩蔽的溪流等处,探胜寻幽。 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在他
9、写的安国寺记里他说:“余二月至黄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与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藏他内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个方向。诚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寻取到安静,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确 ,而人生只是一种幻觉,人应当完全把社会弃置不顾,这样人类就非灭绝不可,那一切都空空如也才好呢!所以,在佛教要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摆脱个人的牵挂,而儒家是抱现实的思想,要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于是两种思想之间便有冲突。所谓解脱一事,只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 上的和谐之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听
10、其支配而已。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神上的和谐,他就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家眷到达之后,苏东坡的生活似乎安定下来。由于太守的礼遇,他们还能住在临皋亭,此地后来因苏东坡而得名。苏东坡给一个朋友写道:“寓居去江无 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此地是够美,但是其风景之美,主要还是来自诗人的想象。临皋亭并不见得是可夸耀,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观赏风景之人。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
11、,惭愧。”由临皋苏东坡可以望长江对岸武昌的山色之美。他有时芒鞋竹杖而出,雇一小舟,与渔樵为伍,消磨一日的时光。在元丰三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匿,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郡中情故营地数十 亩,使得躬耕其中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东坡农场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后来他就在此地宴请宾客。宋朝大山水画家米芾,那时才二十二岁,就是到雪堂认识得苏东坡,并与苏东坡论画。宋
12、朝诗人陆游是在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月到的东坡,是苏东坡去世后约七十年。他曾记述雪堂正中间挂着苏东坡一张像,像上所画东坡身着紫袍,头戴黑帽,手持藤杖,倚石而坐。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从本地一个读书人口中刚一听到这杀婴恶俗,他立刻提笔给本地太守写了一封信,请朋友带信亲身去见太守。 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向富人捐钱,请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
13、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节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有删节)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东坡用一些极其可爱的诗描写了被贬黄州后与僧人一起吃饭、散步、漫游、探胜寻幽,探讨人生的情景。B苏轼在安国寺记里说 “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说明他受佛教的影响,通过默坐、自省,达到了去除私心杂念的境界。C临皋亭的风景固然够美,但它的美更多来自苏东坡经历劫难,死里逃生之后的超然心境,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美。D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并未消沉,反而游山玩水,躬耕陇亩,宴会宾客。当时的大书法家米芾也曾是他的座上宾。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叙述了
14、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生活状态,突出了他直面生死后随遇而安的性格,以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B佛教思想对苏东坡的影响深远,正是佛教思想让他认识到人生无常,所以他能忘却尘世的纷争,做到超然世外。C苏东坡常怀仁爱之心,济世之志,以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最上乘的佛教教义,他阻止杀婴恶俗,成立救儿会。来源:Z,xx,k.ComD苏东坡不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被贬黄州后,常常寄情 山水,以此来逃避现实。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评传,叙议结合,叙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议论发常人未发之感,观点独到精辟,入木三分。6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 神上的和谐,他就
15、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史学大师阎宗临 夏明亮1904 年阎宗临诞生在山西省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喜欢读书,苦于家境窘迫,上小学时经常步行三十多里山间小路到表兄家借书阅读。小学毕业后,父亲想送他到县城里的店铺当学徒,早点赚钱贴补家用。表兄深知这个表弟嗜书如命,读下去可能会挣个好前程,于是主动提出每年资助二十元,这样他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1919 年,阎宗临考入五台县川至中学,毕业时,化学老师乔松岩先生建议他去北京报考高等师范。当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他就拿着乔先生给的十元钱,孑然一身前往北京。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没有考取高等师
16、范,坐困愁城,维持生活成了问题。经朋友劝说,他报考了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曹州开办的重华书院,斩获第一名。梁先生爱才心切,亲自到旅店看望。得知阎宗临的困境后,他慷慨允诺为这个穷学生负担食宿并免除学杂费。重华书院的课程以儒学、佛学和印度哲学为主。阎宗临试读了一段时间,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还是想读文学或历史学。他思虑再三,毅然向梁先生辞行。梁先生不阻青年人之志向,欣然放行。这段相处虽时间不长,但梁先生那渊博的学识、宽厚的为人,给青年阎宗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宗临结识了留法归国的学生华林。华林得知阎宗临想读“洋书”的理想后,竭力劝说他赴法勤工俭学,并应允代他在法国联系工作事宜。历经一个多
17、月的海上颠簸,阎宗临终于到达法国马赛港,通过法华教育会进入公学开始学习法文,同时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经历了整整五年的打工生涯,阎宗临于 1929 年冬天正式注册为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主攻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化课程。拉丁文晦涩深奥,在语言学界有“死文字”之称。学校规定,东方国家的学生可以免修拉丁文,学校里几位日本籍学生知难而退,申请免修,只有阎宗临这个中国学生硬着头皮选修了拉丁文。在阎宗临看来,这不仅是因为要获得伏利堡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必须通过拉丁文考试,更是因为西方历史原著大多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不学通拉丁文,就无法真正理解欧洲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着“触摸欧洲文化灵魂”的精神,经过
18、三年多的刻苦学习,阎宗临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33 年夏,阎宗临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学位。1929 年 11 月,阎宗临拜访了心仪已久的罗曼罗兰先生。在一间堆满书籍的接待室里,他与罗曼罗兰开始了一场超越年龄、语言、国籍等诸多界限的敞开心扉的畅谈。他们从托尔斯泰谈到中国的辜鸿铭,从阿 Q 正传谈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两人越谈越契合,越谈越投机。罗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深为欧洲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 1937 年 7 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阎宗临再也无法在书斋中安坐下去,他毅然向岱梧校长辞行。校长再三挽留,说瑞士是中立国家,不会有战争
19、的危险,而且他可以帮助阎宗临取得瑞士国籍。阎宗临婉言谢绝了,他说:“国家有难,留在国外怎能安心?外国人也会看不起你!”回到战乱中的故乡山西,阎宗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担任外文秘书,一是到山西大学担任教授。作为受过西方民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阎宗临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 1938 年 6 月 , 阎 宗 临 应 广 西 省 教 育 厅 厅 长 李 任 仁 之 邀 , 赴 桂 林 受 聘 出 任 广 西 大 学历 史 系 教 授 。 身 处 战 乱 之 中 , 面 对 亡 国 灭 种 的 危 险 , 阎 宗 临 决 心 用 自 己 的 全 部 心 血 , 为保 存 中 华
20、民 族 的 文 化 血 脉 贡 献 一 份 华 夏 学 人 的 绵 薄 之 力 。 正 如 他 在 罗 马 史 自 序 中所 写 的 那 样 : “一 个 读 书 人 , 在 那 离 乱 之 时 , 外 面 秩 序 破 坏 如 同 沙 漠 中 的 生 活 , 所 可 求者 , 只 有 设 法 安 定 内 心 的 纪 律 , 埋 头 工 作 , 我 运 用 这 种 愚 蠢 的 认 识 , 试 将 所 授 之 罗 马 史 ,整 理 成 书 。 这 并 不 是 一 种 如 何 新 奇 的 著 述 , 这 只 是 一 个 清 苦 的 中 国 教 授 , 苦 守 他 的 战 时岗 位 ”在桂林的六年是阎
21、宗临一生中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在教学之余,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写作了大量学术论文,在他去世后结集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欧洲文化史论 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共计六十余万字。阎宗临在欧洲生活十三年,其中五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他刻苦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从本科直至博士,对欧洲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加之他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因此他的学术著作被史学界誉为“多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 ,而且这些著作又大多是在他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 20 世纪的史学界真可谓凤毛麟角, “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他而言实属当之无愧。(摘编自夏明亮阎宗临:史学大家的辉煌与遗憾 )
22、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阎宗临家境贫寒,由于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所以多次得到别人的帮助。表哥每年资助他二十元,中学老师乔松岩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赴京参考,梁漱溟先生免除他的学杂费。B因为对重华书院的课程没有兴趣,阎宗临便离开了重华书院。他虽然与梁漱溟先生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梁先生对他的影响并不小。C虽然拉丁文有“死文字” 之称,但阎宗临为了真正理解欧洲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毅然选修了拉丁文。通过他的刻苦学习,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D罗曼罗兰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也相当熟悉,但他还是为自己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而内疚, 为欧洲人不了解中国而惋惜。8下列对材料内容
23、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阎宗临初中毕业后,拿着乔松岩老师资助的十元钱,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报考高等师范。这为他后来成为史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阎宗临回国后,拒绝了外文秘书一职,而选择了山西大学教授,说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缺乏民主的强烈不满,以及他对民主的追求和向往。C阎宗临说“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 ”“苦守他的战时岗位”表明他在国家离乱之时,以一个文人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国家排忧解难。D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欧洲社会,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阎宗临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历了五年的打工生涯。 E阎宗临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一种真学术”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将深厚的国学
24、与对欧洲社会、历史、文化的理性认识融合起来,实现了中西会通。9阎宗临并没有因为梁漱溟先生对他的优待而违心地留在重华书院学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一、1D【 解 析 】 D 项结合文本内容“冯先生真正进入做学问的状态,是步入无锡国专之后。导师的学术引领,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分析, “导师的引领最关键”错误。2BD【 解 析 】 A 项结合文本内容“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他一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可知, “劳动是他的主要任务”说法错误;C 项水浒传等是他在辍学期间阅读的书;E 项是“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 。学科网3冯先生出身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他承受生活叠加的
25、苦难,经受劳累、辛苦,以及做亡国奴的滋味,苦难的经历也促使他苦读,为学术上的造诣打下了基础。冯先生在苦难的处境下,不忘读书,阅读成了心灵慰藉,成为精神享受,苦读给他搭起精神瞭望台。冯先生在艰难的岁月里,懂得了感恩,感念帮助过自己的恩人。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 析 】 本题主要探究文本结尾的内涵,理解“苦难” “感恩”的内涵,需结合文本分析,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来源:Zxxk.Com二、4A【 解 析 】 “与僧人一起吃饭、散步、漫游、探胜寻幽,探讨人生”错,原文并没有说苏东坡与僧人一起探胜寻幽,探
26、讨人生,也没有明确说与僧人一起散步、漫长游。5DE【 解 析 】 D 项, “以此来逃避现实”错,苏东坡并未逃避现实,相反他是积极应世的。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他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E 项, “叙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错,本文叙事平实,并没有波澜。6真正的解脱并非脱离社会,逃避现实,而是精神上的超然,是生活中淡看荣辱的豁达。精神上的超然,生活中的豁达并非消极避世,相反应该是怀有一颗担当之心,积极应世,以一颗平常之心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苏轼历经生死劫难,但他并未怨天尤人,不仅乐观地面对生活,还积极为民解忧除难。他行善事,尽凡心,又不计名利,超然物外。【 解 析 】 对本句的理解,重点在于
27、“获得精神上的和谐” “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 ,结合文章可知前者指苏轼在精神上是超脱的、豁达的,它不纠结于自己的得失。后者“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指不必脱离社会,逃避现实,完全可以在积极应世中达到超脱的态度。三、7A【 解 析 】 A 项, “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错,一是于文无据,二是从原文 “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没有考取高等师范”可推断,他的成绩并不突出。8CE来源:Zxxk.Com9阎宗临的做法可以理解,应该给予支持。阎宗临对重华书院开设的课程并无兴趣,他的兴趣在于文学和历史学。生活中爱好、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我们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爱好与理想。如果阎宗临违心地留在重华书院,中国可能就少了一个史学大师。他尊重自己的爱好选择离开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是对梁漱溟先生最好的回报。 (答不赞同阎宗临的做法,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