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2-4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8190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2-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2-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2-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2-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2-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间:45 分钟 分值:69 分)题组一 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_答案 “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2、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试比较两者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答:_答案 化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生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3(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这

3、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秦中吟歌舞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 【注】 狱,中有冻死囚。【注】 阌(w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 ,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答:_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前十六句详尽铺写朝廷贵官的生活,共描写了两个场面:开头八句记叙朝官们雪中退朝的场面;下面八句紧承“追游” ,转入特写,具体描绘秋官、廷尉

4、歌舞宴饮的场面。上面两个场面,已经将秋官、廷尉这帮官僚们的腐朽糜烂、醉生梦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尾“冻死”一词极写囚犯之惨状,简洁而有力,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答案 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 ,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 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 那:同“哪” 。渺然:

5、广阔辽远的样子。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表达方式技巧的能力。审题干,题干中“情景关系的角度” ,提示我们应该选择抒情技巧中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明确之后,再结合前两联诗句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是何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答案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景象清新,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5(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 分)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

6、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 【注】 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既然是写景艺术,那就要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忆此类题目解答时所用术语(也可结合写景散文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推测有铺陈描写、移步换景等;最后考虑艺术手法,联想(想象)或虚实结合等。答案 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

7、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 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 使心伤。【注】 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 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描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 “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

8、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寄校书七兄李 冶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 ,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 ,莫忘几行书。【注】 芸(yn)阁(g)吏:即校书郎,此处代指七兄。大雷岸:即水经中所说的大雷口,也叫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南朝宋诗人鲍照受临川王征召,由建业赴江州途经此地,写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有人赞本诗颈联“盖五言之佳境也” ,请从艺术技巧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赏析。答:_答案 这两句想象(或回忆,或虚写)七兄行程。上句写水程,水“远”舟“浮” ,当是作者回忆或想象中目送七兄征

9、帆的情景;下句写陆程, “使车”惟“寒星”相伴,则兼有披星戴月、旅途辛苦等意;整句诗以景写情,更形其寂寞,惹人思念。题组二 综合练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11 分)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 年最少,窣地春袍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 “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10、,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B “窣地春袍” ,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C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D “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的春色,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顺畅,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E “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解析 D 项, “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E 项,应为“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 。答案 DE(2)这首词突出运

11、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答:_答案 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衬托: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11 分)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 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 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

12、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姮娥:嫦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B词的上片引入了诗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 “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C词的下片转写夜晚 ,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说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卷起帘子引明月做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D词的结尾三句词人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

13、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E词人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以实衬虚,以实证虚,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解析 D 项, “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不恰当。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E 项,应为“以虚衬实,以虚证实” 。答案 DE(2)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 , “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6 分)答:_答案 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上片以

14、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11 分)赴洛道中作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 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 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案辔: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1)下列有关内容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

15、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B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C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E全诗直抒胸臆,语句精练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解析 B 项,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E项,全诗应是“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而非“直抒胸臆” 。答案 BE(2)“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6 分)答:_解析 题干提示了“优雅清丽之景”与“不能寐” “独长想”之情的关系,那只能是以乐景写哀情了。结合全文来看,这也是全诗漫长艰难、孤独寂寞意境的升华。答案 采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全诗通过山川、崇丘、平莽、嵩岩、悲风等一系列意象铺陈出旅途之艰,又以“抱影衔思”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忧愁的形象,结尾的哀情,正是这一系列意象的升华。此时,月光明亮是扰人入眠的直接原因。 “月”作为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的孤苦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