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争气】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给课文分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强”。2、复习巩固,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3、初步感受童第周为国争气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课文讲谁“一定要争气”?他为什么要“争气”?是怎样“争气”的?二、指导预习。1、自学生字、新词。认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新词的意思。特别要注意“鄞”yn,“初”ch,“厕”c,“授”shu 的读音和多音字“强”qing 的读音。完成作业本第 1 题,用音序查字法查“僻、末、均、资”。2、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后说说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三、检查预习
2、效果。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新词的意思。2、指名朗读课文,回答课后写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写的是什么事。四、指导分段。1、回顾“用归并法分段”的方法。2、读课后问题 1,课文写了童第周哪两个时期的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同一件事的?3、指名说说可以分几段;从哪里到哪里为一段。五、按照分好的段落,指 3 名学生轮读。六、完成作业本第 2、3 题。课后分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阅读第 1、2 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 1、2 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多义词“才”在课文中的不同意思,能用“再三请求”“发奋”分别造句。3、教育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
3、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词语:偏僻、基础、期末、平均、勉强、实践。二、指导阅读第 1 段。指名朗读。读后讨论:1、童第周是怎样一个人?2、童第周出生在哪里,家境怎样?重点理解“著名的生物学家”、“偏僻的山村”、“家里穷”等词语。三、指导阅读第 2 段。1、齐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中用了三个“才”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读后讨论,并结合作业本第 4 题。理解“再三请求”,并口头造句。2、默读第 3 自然段。按照“时间”、“原因”、“做法”、“结果”、“感想”的记叙顺序找出重点词句。读后讨论,填写表格。时间 原因 做法 结果 感想中学时期 留学时期 3、指导朗
4、读重点句子。出示: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先让学生说说童第周作了哪些“努力”,哪些事实说明“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朗读时,两个“一定”要强调,读得坚定有力。四、完成作业本第 5 题第(1)题和第 6 题造句。课后分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深入阅读第 3 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 3 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能用总起句写一段话。3、进一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热爱科学,为祖国争气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朗读第 1、2 段,说说这两段的
5、主要意思。2、指名说说作业本第 4 题“才”在不同句子里的含义。3、听写本课新词语。二、指导阅读第 3 段。1、默读课文。按照第 3 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找出写“原因”、“做法”、“结果”、“感想”的重点词。读后讨论,填写表格。(续第 2 课时的表格)指导朗读重点句子。2、指导朗读重点句子。出示: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半得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先让学生说说童第周作了哪些“努力”,哪些事实说明“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半得到”。朗读时要读得坚定有力,读出中国人的自豪感。3、讨论:为什么要写“旧中国贫穷落后”?三、比较句子,结合完成作业本第 5 题。让学生默写童第周两次感想的句子。并组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