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分层测评(十) 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基 础 巩 固 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导学号:08902089】可以横绝峨眉颠 横绝:横渡使人听此凋朱颜 朱:红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盈:满、足噫吁嚱!危乎高哉 危:高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坐下来剑阁峥嵘而崔嵬 峥嵘:高峻的样子A BC D【解析】 去:距离。坐:空,徒。【答案】 D2下列对蜀道难中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问君西游何时还” ,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 “又闻子规啼夜月” ,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
2、是借景抒情的写法。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解析】 D 项,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答案】 D3下列对登高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08902090】A一、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 “天” “风” “沙” “渚” “猿啸” “鸟飞”勾画出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面。B三、四句写诗人远眺所见,仰望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C五、六句诗人把以上景物描写蕴含的情感明朗化了,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情感。D七、八句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
3、苦,悲愁难以排遣,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解析】 A 项,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面错。描绘的是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答案】 A4下面琵琶行并序中描写乐曲演奏的诗句,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 “间关莺语花底滑”描写琵琶声轻快而流畅,如同黄莺啼叫着从花下轻盈自如地飞过一样。B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间休止时,另外传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D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子弹奏结束时琵琶女非常用心地完成最后一个动
4、作,四弦同时奏响发出撕裂绢帛之声。【解析】 B 项, “错杂弹”意思是大弦小弦有序交错地弹奏。C 项,丢掉了对“暗恨”一词的解释。D 项, “当心”并非“非常用心”的意思,而是“在弦中间”的意思。【答案】 A5对琵琶行并序中第四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902091】A “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 “丝竹”是借代修辞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B诗人在政治上被贬谪,琵琶女在生活上遭遗弃,二者有相通之处。C诗人与琵琶女同是离开京城来到僻远的浔阳,都有繁华不再的感伤。诗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D “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全诗的“诗眼” ,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解析】 C 项,诗人没有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答案】 C阅 读 提 升 层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67 题。 (二) 【导学号:08902092】送友人入蜀李 白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蚕丛路:蚕丛,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主。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都江堰内江。蜀城:指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6简要分
6、析这首诗首联与蜀道难首句在写法上的不同。【答案】 本诗首联只是平静地叙述,宛如对好友娓娓而谈,感情诚挚恳切, “见说”一词显得委婉;蜀道难首句则是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7具体描绘蜀道“崎岖不易行”的句子是哪几句?试简要分析。【答案】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马头升起翻腾,似腾云驾雾。 “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妙,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89 题。 【导学号:08902093】秋兴八首 (其八)杜 甫昆吾御宿
7、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 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注】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刚结束,诗人时年 55 岁,漂泊至夔州。昆吾、御宿:汉宫苑名,在长安一带,诗人年轻时曾与诗友畅游该地。紫阁峰:在长安附近,为终南名山。渼陂:湖泊名,传其水味、鱼味均美。彩笔:相传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晩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此后作诗,再无佳句。后人因以“彩笔”指词藻富丽的文笔。8颔联的语序是颠倒的,请将其还原,并分析“香稻” “碧梧”前置对表意的作用。【答案】 “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将“香稻” “碧梧”
8、前置,突出稻米之香、梧桐之美,反映了昔日长安(唐朝)繁华丰盛的情景,为诗歌所表达的“昔盛今衰”的主旨蓄势。9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答案】 尾联中诗人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写自己往昔曾经依仗才华文气,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安社稷救黎民,一展壮志抱负,后句写而今满头白发,遥望长安,国家残破,流落漂泊,壮志难酬,满心凄苦,从而突出了诗人因时光流逝、壮志未酬而产生的愤郁不平和伤感凄凉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11 题。 【导学号:08902094】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
9、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0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答案】 晴天本无雨,夏季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用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11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 (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 “星河” ,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目中的“招客” 。(示例二)全诗以“
10、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13 题。【导学号:08902095】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注】 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1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赏析。【答案】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矛盾、失望又孤寂无聊的女子形象。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情人,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欲
11、望还休,表达出了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1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答案】 以景托情。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失望、愁苦的情感。比喻(或象征)。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语 言 运 用 层 14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挑出三处并加以改正。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
12、辛恐怖,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从描写对象来说,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第_处 第_处 第_处 【解析】 形容蜀道应该用“艰险” ,故“艰辛”改为“艰险” 。因前有关联词“不但” ,故“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 。缺少“具备”的宾语,可删去“具备” 。缺少主语,在“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补上“它” 。【答案】 “艰辛”改为“艰险” 。“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 。删去“具备” 。在“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补上“它”
13、。(任写三个即可)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导学号:08902096】成都的诗的传统,_。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另当别论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_。它靠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
14、巢。”_。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我们司空见惯却又情趣盎然,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答案】 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16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要求: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50 个字。 【导学号:08902097】从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 结论:(1)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增强而提高。(2)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增强达到一定值后反而下降。启示: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强度,从而达到最高活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