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应试技巧知识点 7 例题【例】翁 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母蚤 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立 也。尝携妹北上,舣舟 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翁惊愕,不觉俱坠。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骇。顷之,持妹而出。论者谓有神相云。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 。翁深耻之,然不欲上母弟心志,悉让其田宅。御史 之死网事业,向二毛其施弗究 。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常。(节选自罗玘 坦然翁传)【注释】翁:坦然翁,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蚤:通“早”。成立:抚养成人。舣(y)舟:船泊岸边。割灶自食: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御史:指坦然翁的父亲。向二毛其
2、施弗究:过去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罗玘(q):字景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问题:读了文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读作品后的启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读后感。只不过此处篇幅有限,语言要求精练,讲究文采。答题时,要学会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议论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以增强说服力。【答案】 提示:围绕“孝敬父母,善待家人,体恤父母”几个要点来谈即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就是要从多角度挖掘文章内涵,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和启示。1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个性化阅读,也要尊重文本,在文本中只做粗略、肤浅的浏览,就乱做分析,会犯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作者的意图和艺
3、术表现的实效应当得到尊重。强调个性绝不是脱离文本、不要原则、无根据地乱发表意见。2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知晓作者的情感态度,这是答好个性化试题的第一步。就人物传记而言,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倾注情感的褒贬,是理解好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基础。所以要搞清作者写了什么事,通过这件事体现了作品中人物的什么性格,表现了什么主题。3注意答题格式层次。个性化题目,往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你是如何看的”“ 你的感受如何”“谈谈你的理解”等句子,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先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 我认为”“ 我觉得 ”等相应句式来表述。然后再分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理由。当然,要点不多时,也可以直接组成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