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检测(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导学号 5059007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
2、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
3、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
4、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 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1.下列对“静寒境界”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
5、寂。解析 A 项,“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有误,原文第段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B 项,“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以偏概全,原文第段中说“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C 项,“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答案 D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 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C.画之静表达的是
6、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解析 D 项,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 ,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可知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答案 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
7、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解析 B 项,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 “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 项,题干中二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D 项,原文中说 “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而并未说“ 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 自然的纯粹性” 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答案 A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导学号 50590
8、07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47 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
9、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 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 宿门下;明日,金人召
10、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傅言/ 索
11、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根据句意断句,同时,参考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关系句“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动宾关系句“ 索民力以妨农功”,还有人物及其说话标志等,如“ 傅言”。答案 A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登进士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 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有时也可指其他儿
12、子。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 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答案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C.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 ,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D.孙傅舍生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
13、,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 ,死于北廷。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意的能力。 “杀二宦者”错,文中是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答案 B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第(1)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 :“帝”, 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称帝”;“苟”,假设关系连词,译为“如果”;“ 死”,译为“为而死”。第(2) 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不吾索”是宾语前置句,即“ 不索吾 ”;“面责”译为
14、“ 当面指责”;“庶或”译为“或许”。参考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 ,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 ,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洲人。进士及第,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做尚书,孙傅对他谈论天下的事情,劝他赶快做些改革,不然的话肯定坏事。蔡翛没有听从。迁任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前来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安排车夫舟船,引起许多麻烦及浪费。孙傅说:“索取民力妨碍农时,对我们国家没有丝毫的好处。 ”宰相说他的观点跟苏轼一样,上奏贬他去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议论只是偶然与苏轼相同,也
15、没有其他恶意,对这种依职责论事的处罚太过分了,许翰也被罢官离京。靖康元年,(孙傅被) 召入任给事中 ,晋升兵部尚书。上奏请求恢复祖宗制度,钦宗问理由,孙傅说:“祖宗的制度对人民有利,熙、丰时的制度对国家有利,崇、观时的制度对奸臣有利。 ”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包围京城,孙傅冒着箭石日夜亲自去巡视。金兵分为四路呐喊着冲上前,(守城) 部队败退,堕入护龙河,尸体都填满了河,城门急速关闭。当天,金人就登上了城楼。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帅营去,安排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皇帝二十天后还没有返回,孙傅屡次写信请求返回。等到废立的檄书来了,孙傅非常悲哀地说
16、:“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金人来索取太上皇、皇后、诸王、妃主,孙傅留下太子不遣送。密谋藏在民间,另外找一个貌似太子的人和两个貌似宦官的人杀了,并且杀十几个死囚,带着首级送去,骗金人说:“宦官想把太子偷偷放走,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太子。因而率兵去平定,杀了作乱的人献来。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就把死的太子送去。 ”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担任这件事情。孙傅说:“我是太子少傅,应当和太子生死与共。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跟从太子出京。金守门的人说:“(我们)只想要太子,你这作为留守
17、的来参与什么 ?”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还是太子少傅,应当到死随从。 ”当天晚上,在门口住宿;第二天,金人召他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朝廷。绍兴年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叫“忠定”。(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导学号 5059007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89 题。春 阴朱 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 朱弁(1085 1144):字少章 ,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8.这首诗表
18、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解析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分析作者的情感应该从后两联着手,“酒薄难将梦到家”和“只应催我鬓边华” 是分析该诗情感的关键句。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以及对故国的深深思念。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6 分)解析 诗的前两联写景,我们可以由“阴风”“鸦”写的塞北阴冷萧瑟之景和“酒薄难将梦到家”和“只应催我鬓边华” 所表达的情感来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前两联写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一、二句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三、四句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
19、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 (2)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句是“ , ”。 (3)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
20、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 导学号 505900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 分)生死回眸蔡 楠一片枯黄的落叶从地上飘起,生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回黄转绿,叶片变得青翠饱满,春雨袭过,嫩芽初绽。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假定时光倒流。一个生命被子弹洞穿,凋谢在刑场上。透过血痕,我们看到杜君的生命像那片坠落在地的枯叶重又飘起。渗进泥土里已经板结的血块开始变得鲜活,重新聚拢回到他的体内,枪口结疤,杜君坐起、站立、走向来时的路。杜君从两名警察手中挣脱,离开公判大会会场,回
21、到了监所。头顶上窄小的窗口挤进了几丝光线。他咀嚼着每天只有两顿、每顿只有两个的窝头,难以下咽。他想起了那句歌词:“手里呀捧着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杜君就真的流出了眼泪。你现在流眼泪还有什么用?在审理杜君一案时,县纪委书记气愤而惋惜地说,你是多么的年轻呀!是呀,杜君很年轻,在任命为县农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时,他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金子一样闪光的年华。他真想干一番事业。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忍受清苦去奢谈事业必须有超凡的克制力和忍耐性。面对金钱、美女、汽车、洋房的拥抱,杜君眩晕了。一切的一切,开始于那次单位盖办公楼。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叩开杜君的家门,送上了一套精美的挂历。更加精
22、美的是挂历里卷裹着的五万元人民币。主管办公楼基建的杜君在那个晚上失眠了,两个杜君打了一夜架,一个杜君要把钱交还包工头,另一个杜君死活不让。结果杜君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用妻子的名义将钱存入了另一家银行。不久,工程落在了这个包工头手中。接下来的事情杜君不再失眠。一家企业来请,酒足饭饱之后,将杜君拉进了桑拿浴室,筋酥腿软之后又塞给了他两条香烟。回家一看,每根烟卷都是一张百元钞票。第二天,杜君大笔一挥,批了三百万元贷款。其后便是那个港商找上门来。港商要与杜行长做一笔钢材生意,将杜君带到了香港,五日游后,一把别墅的钥匙攥到了杜君手里。作为回报,杜君挪用了八百万储蓄存款。后来呢?就是刚盖好的办公楼坍塌了一半
23、,三名职工被盖在了楼下。后来呢?就是贷款追不回,挪用的存款没了踪影。再后来呢?就是东窗事发,纪委查处,移交检察机关,杜君进了监所。在监所里,第一个来看杜君的是他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两鬓斑白的班主任什么也没说,只是颤抖着把一张发黄的纸交给了杜君。杜君打开那张纸,是他的入团申请书,右下角那片殷红仍清晰可辨。杜君回到了美丽的校园。杜君开始了中学生涯,勤奋好学的杜君写了入团申请书。当杜君得知第一批发展团员的名单没他的名字时,他重新写了申请书,并咬破中指,签了名,将它交给了团支书。杜君终于戴上了团徽。杜君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标兵”,他将拾到的一百元钱交还了失主家在农村的父母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
24、大帆布兜。父母说,儿啊,尝尝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煮玉米和烤白薯吧!面对年迈的父母 ,杜君以头抵地,跪倒尘埃。杜君走在家乡的田野上。杜君随着父母去生产队劳动。他看到一群小伙伴挖了白薯,掰了玉米,便尾随着他们。秋深似海,田野寥廓而神秘。一股浓烟袅袅升腾,伙伴们欢呼雀跃,他们在烤玉米、烧白薯。杜君咽了口唾沫,坚决地一转身,跑回大人们劳作的地里,把这事报告了生产队长夏夜闷热而漫长,杜君缠绕在父亲的膝上,听父亲讲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给他扇着蚊子,听着听着,杜君睡着了。睡梦里,杜君越来越小。杜君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杜君满地乱爬,嗷嗷待哺。杜君随着母亲的一声泣血的阵痛,降落到这个世界。此时,一场春雨刚刚润绽院
25、内那片柳芽。(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小说开篇描写了枯黄落地的树叶回到枝头嫩芽初绽的不同寻常的景象,这种虚拟的景象与杜君被枪决的事实相结合,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B.第三段中作者引用了一句歌词,目的是突出杜君在狱中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与其当官时拥有汽车、美女、洋房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C.“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 ”这句话含蓄地揭示了正是因为外界的诱惑,杜君才会从一个正直有为的年轻干部变成一个贪婪的罪犯。D.这篇小说叙述形式新颖别致 ,构思精巧细密,尤其注意事件之间的过渡缝合。虽然看起来毫不复杂,但却彰显出
26、一种十分难得又十分可贵的奇思妙想。E.作者采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主人公杜君的形象。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杜君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矛盾斗争。解析 B 项,引用歌词,目的是引出杜君的眼泪和悔恨 ,从而引出对他犯罪过程的回忆。 “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也不准确。E 项,没有关于杜君的肖像描写。C 项,概括不全面,外界的诱惑只是他堕落的原因之一。答案 选 A 得 3 分,选 D 得 2 分,选 C 得 1 分,选 B、E 不得分。(2)小说以生死回眸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作用的理解分析。小说题目从内容上看,直接关照了全文;
27、从结构上看,全文以倒叙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人物的一生,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从思想情感上看,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围绕这三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参考答案 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本文叙述的是主人公由生到死一生短暂的经历。暗示小说的结构方式。小说是采用“回眸”般的倒叙式结构方式,由死到生地展现主人公的人生轨迹的。引起读者兴趣,启发读者思考。假如生命真的重新让我们来过,我们又该如何把握?(3)开篇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 分)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和文章构思的作用。对环境描写,可抓住一些关键字眼来分析。 “枯黄的落叶”“叶片变得青翠饱满”“嫩芽初绽”“润绽院内那片柳芽”, 这样的景物描写都是跟文中
28、人物的命运相映衬的,同时,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如此安排,呼应自然,匠心独运。参考答案 开篇假定时光倒流,描写了树叶由枯黄到嫩绿的过程,既照应文题,又巧妙地引出对主人公一生的回放,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用春雨中苍翠鲜嫩的生命,暗示杜君生命的开始,又用鲜活的生命反衬主人公已经结束的短暂的生命,突出主旨。首尾呼应,构思巧妙,结构严谨。(4)有人说,蔡楠的这篇生死回眸既让我们喜悦地欣赏到了别具一格的叙述形式 ,又令我们很沉痛地体会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境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 分)解析 依据题目要求,本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个是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一个是沉痛的人生境况。倒叙的方式,主要
29、从其艺术效果上回答;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是要表达怎样的主题;从人物的悲剧命运中、在物质膨胀的现实环境里 ,对人生、对人性有怎样的思考,这些都是回答的要点。参考答案 本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主人公因为腐败而被枪毙,接着写他受贿的全过程,再写他青年、少年时的奋斗过程,最后写他呱呱坠地的情状。仿佛时光倒流,带领我们从后往前领略了作品主人公的成长和堕落的过程。主人公的人生悲剧带给我们深刻的思索:他前后变化的鲜明对比,反映出人性欲望的膨胀使人变得贪婪,是物欲和贪婪最终扼杀了他的人性,毁灭了他的一生。主人公的悲剧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我们这个欲望无限膨胀的社会的悲剧。本文启迪我们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0、尤其在我们被物质刺激麻醉迷失的时候更要回眸那个曾经真实的自我。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 导学号 505900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 分)唯物论者启示录赵凡 周敏他曾经有过华丽的家世,在“伤痕”岁月中度过 22 年光景;22 年前,他气概冲天,有大风歌作证;22 年后,他将抒情变成了反思 ,于是,有了我们喜爱的系列读物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灵与肉 我的菩提树他后来有一种创想,将这一系列总体命名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这位深深迷恋马克思唯物理论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作家张贤亮先生。除了在文学上的建树,张贤亮还有很多文人以外的传奇活动。他号称“中国作家中的首富
31、”; 曾经是宁夏文联主席,如今却成了“堡主”, 潜心经营自己的 “另类作品” 。张贤亮祖籍江苏,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个名门望族。祖父是民国的外交官,父亲是热血青年,早年攻读于哈佛商学院,“九一八”事变以后,回国革命,于张学良旗下任职。西安事变之后主力经商,家财丰厚。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除了衣食无忧之外,给予张贤亮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童年是短暂的,在张贤亮 13 岁的时候,家庭已经开始破败。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1951 年,张贤亮携母来到北京,在三十九中读书,但却因为出身问题肄业。15 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苦难的时候父亲在监狱中死去,年幼的张贤亮不得不扛起生活
32、的重担,那一年他 18 岁。1955 年,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甘肃,准备在这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平静地生活和创业。年轻的张贤亮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萌发了抒发情感的欲望。于是,他开始写诗,他所抒写并且期待的新时代并没有如愿而至,适得其反,就是这首大风歌使得张贤亮“运交华盖”,被定为右派送进了离银川市 30 里路的一个农场劳改。就这样,22 年的苦难开始上演。于牢房内外,张贤亮几进几出,反反复复,最青春有为的年龄在其中虚度。劳改生活毕竟是苦难的,每天劳动 18 个小时 ,只有 6 个小时用来睡觉吃饭,生活苦难,精神也无从找寻归属感。张贤亮说:“那个时候接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这本书让我活下来。 ”
33、这本书张贤亮反复阅读了数遍,也正是这本书让张贤亮懂得了运营方略,在新时代玩转文化产业。重新获得自由已经是“文革” 的末年,张贤亮试图重新拿起笔杆抒发诗情,秉持这样的文学观念,张贤亮的小说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这个社会深层的反思感,张贤亮颇为自豪和自傲的是自己的文字总是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在小说的创作上,张贤亮如鱼得水,20 世纪 80 年代是他作品多产的时期,每一部作品的出现都能够给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以心灵的震撼。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张贤亮开始转换角色,有心经营起了文化产业。他成了影视城的董事长,如今城堡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影响,吸引了多个剧组到来,大话西游 双旗镇刀客 红高粱等都曾在此安营扎寨。
34、他不似惯常文人那样“只表不为”,仅仅只会愤怒、哀叹、忧怨,他坚持他的“有为哲学”, 试图于社会有一些作为来。他会反思,往往一针见血;他在反思之余还有行为,将文化附着于物品之上生产价值,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也改变了周围的生存环境。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因而,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这一点让人感叹。(摘编自人物周刊)相关链接:张贤亮(19362014),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 1936 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代表作:灵与肉 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等,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早在 50 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
35、55 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 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 22 年。 1979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2014 年 9 月 27 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去世,享年 78 岁。(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历经 22 年的“伤痕”岁月,张贤亮的文学活动从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创作转向以反思为主
36、的小说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B. 15 岁时的张贤亮就因家庭出身问题中学肄业,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后,就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甘肃准备创业。C. 张贤亮最青春有为的年龄是在劳改农场度过的,在苦难的生活中,他反复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使他寻找到精神的归属感。D.“文革”末年,张贤亮重新获得自由,从此他又重新执笔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E. 尽管家庭破败,父亲在监狱中死去,但张贤亮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在大风歌一诗中书写并期待新的时代。解析 B 项,张贤亮是中学肄业三年之后才来到甘肃的 ,并非离开学校就直接来到甘肃。C 项,原文说张贤亮“精神也无从找寻归属感”,他自己介
37、绍说阅读资本论让他活了下来,而非找到归属感。D 项,根据原文和链接材料 ,未提及他获得自由后创造了大量诗歌;“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这一说法也不合文意。答案 答 A 给 2 分,答 E 给 3 分 ,答 B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2)“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 ”,这在文中都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分)参考答案 年轻时代,通过诗歌大风歌抒写并期盼新时代的到来;“文革”之后,创造了大量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反思小说,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放弃了宁夏文联主席职位,经营起了文化产业,潜心经营自己的“另类作品”。( 共 3 点,每点 2 分)(3
38、)张贤亮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 分)参考答案 曾经有过显赫的家世,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家庭破败,学业未成,父亲死于狱中,因诗作被打成“右派”,使他具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浓厚的思想基础;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懂得了“有为哲学”和经营方略。( 共 3 点,每点 2 分)(4)文章标题是唯物论者启示录,结尾又说“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 分)解析 解题时注意探究点的选择:一是“ 唯物论”,要从物质世界进行探究,也就是要把握住人物的具体行动;二是人物的这种行为对我们的 “
39、启示”。探究时,可以结合材料从人物的行动、思想、做法及目的等方面着手,根据材料对人物的交代综合概括。参考答案 对社会深层的反思,使他创作了大量令人喜爱的系列读物;在与别人的交谈中,会不自觉地发出“有为哲学” 的感叹; 反思之余,更有具体的行动,将文化附着于物品之上产生价值;力求通过具体工作改变周围的生存环境。 (共 4 点,每点 2 分)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 导学号 5059007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一。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企业的激励机制要让人才实
40、至名归,既重视精神激励,也重视物质激励,要体现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利益一致性原则。当地居民透露,去年 11 月底警方攻入阿莱芒贫民窟之前,这里的毒贩就闻风而动,指使建筑工人把下水道改造成了逃跑的通道。正是在以“物欲” 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绵绵青山环抱如屏,万竿翠竹,郁郁葱葱,鸟鸣叶间;一湾清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绝美的景色让我如痴如醉,久久难以释怀。著名女作家迟子建说,好的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穿行在繁华的现实世界里,不管世态多么炎凉,都会安之若素。A. B.C. D.解析 “实至名归”,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
41、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应为“名利双收”。“无出其右”, 没有人能超过他 (古人以右为尊)。应为“无以复加”。“难以释怀”,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难以消除。应为“难以忘怀”。答案 B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B.“丝绸之路经济带” 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
42、在他身旁 ,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解析 A 项,暗换主语。前半句主语是 “地坛书市”,后半句“依旧热情不减”的主语就暗换为“北京市民”了。C 项,两面对一面。应该在“激发”前加“能否”。D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讲述一生中种种苦难和幸福的经历”。答案 B15.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3 分)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 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 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 宇宙对此却是
43、一无所知。 A因为 一同 然而 还 尽管 而B 但 才能 然而 仍然 因为 而C 但 才能 因此 还 虽然 但是D因为 一同 因此 仍然 尽管 但是解析 这段文字,围绕人的“脆弱”与“ 强大”而谈。处是转折关系,处注意强调人的“ 脆弱”,处是转折关系,强调人的“强大”;处注意照应处,处是因果关系,处“而”和“ 但是”均可。答案 B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5 分)行百里者半九十, ,越可能会面临不同寻常的考验。极限运动如此,人的奋斗如此, 。无论是艰难转变发展方式,还是深水区的深化改革,抑或是爬坡过坎的关键发展
44、阶段,都是对我们耐力的一次集中检阅。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我们不仅能抵达梦想,还将收获更多。 解析 空,根据“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可能会面临不同寻常的考验 ”“爬坡过坎的关键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此空应填“ 越是在关键时刻” 之类的语句。 空,根据其后面的文字,确定话题是“国家的发展”;根据“ 极限运动如此 ,人的奋斗如此”,可以确定句式。 空,根据“ 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可知,所填语句和“ 不仅能抵达梦想,还将收获更多” 构成条件关系。参考答案 越是在抵达梦想的关键时刻 国家的前行同样如此 锤炼好耐力17. 导学号 50590080 阅读下面一则漫画
45、,按要求完成题目。(6 分)(1)描述画面主要内容(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字)。(2)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 20 字)。 解析 本题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描述画面,一是概括寓意,都是漫画常考的题型。描述的时候,首先看漫画由几部分组成,主体是什么,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内容描述出来即可。这幅漫画由三个部分组成,男子、门、文字的注释;可以按照男子、门、文字的内容这一顺序来描述。概括寓意,有文字注释的时候,要重点关注注释;没有文字注释的时候,要重点关注漫画变形夸张的部分。参考答案 (1)画面上是一位身材高大壮实、器宇轩昂的男子站在一道比他低了许多的打开的门前,
46、门外展现的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的美景。画的两边写着:有些时候,你须弯下腰来,才能迈过一道门坎。(2)人生的某些时候需要妥协。( 意思对即可)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 ,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自定立意;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指导 作文形式是“材料+命题”。材料共两段文字,第一段表现出“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这样一种普遍现象,第二段强调“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
47、声音”,“ 其实”两字构成转折,突出强调后者。前者是“做自己”的必要性,后者提示“做自己”的内涵。所以阐述的重点是“做自己 ”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 如何做自己”或“ 做怎样的自己”。例文做自己当京剧遇上摇滚会怎样?歌曲刀马旦给了我们良好的答案,它用京剧与摇滚的完美结合让世界重新认识京剧。可是,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传统优秀美德?多少人早已迷失了自我?漠视生命、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中国人,怎么了?做你自己,做最纯真的自己。做自己,中国人!单纯朴素的我们是不会让传统文化丢失的。我们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有孔子,我们有团结的民族,我们有优秀的文化,为何还不能在文化方面领跑世界?因为缺少推崇优秀传统文化的
48、中国人啊! 中国人,堂堂正正地做自己 ,把爱国的精神拿出来,让世界看看,中国人,做爱国的自己。做诚信的自己,中国人!三鹿奶粉、染色馒头、塑化剂、有毒瓜子、瘦肉精道德滑坡到了何种地步!停手吧!找回内心的诚信,难道非要让人们像国家某体育队那样自己养牛、养猪来预防兴奋剂的摄入吗?停手吧!看到一条条无辜生命的惨死 ,不痛心吗? 停手吧!找回内心已有的诚信,做诚信的自己,不要再漠视生命了!“人之初,性本善。 ”为何还要失去良知? 做善良的自己不好吗 ?刚认清世界的小生命,还未享受过世间的美好,却惨遭车辆碾压,难道还要让这种悲剧发生吗?面对生命的凋落却无动于衷,中国人,究竟怎么了?还要牺牲多少无辜的生命才
49、能唤回善良?中国人,做善良的自己,不好吗?不要再互相猜疑了,否则没有人敢扶老奶奶过马路了;不要再“激情杀人”了,你爸是谁都没有用啊; 不要再过量添加塑化剂了,你不怕你的孩子吃吗?做自信的自己,像李娜一样,成为世界的焦点;做善良的自己,像白芳礼老人一样,穷自己不苦孩子;做坚强的自己,像刘伟一样,让世界见证中国男孩的传奇。做最正直的自己,做最纯真的自己,中国人!让世界看中国人,看中国!点评 本文立意高远,说理深刻,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反思传统,审视现实。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提出问题,条分缕析。古今中外的各类素材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内容丰富,精练恰当。运用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张力,文脉贯通,有发人深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