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5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7758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5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5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5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5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5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夯实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不粘者,禾曰秔(hng )B.泥滓成枵而去(xio)C.待夏潦已过(lo)D.六日刈初禾(y)解析 A 项,“秔”应读“jng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方语:方言。B.收实甚少,滋益全无 滋益: 滋养。C.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火墨: 木炭。D.西洋诸国别有奇药 别: 别的。解析 D 项,别,另外。答案 D3.与“乘其出火之时” 中的“ 之”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惑之不解解析 A 项,代词;B 项,结构助词,“的”;C

2、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凡治铁成器B.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C.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D.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解析 A 项,古义,成为器物;今义,比喻成为有用的人。B 项,古义,种类不同; 今义,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C 项,古义,已经经过 ;今义,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答案 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非无稽之说也B.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C.地无霜雪故也D.其炎更烈于煤解析 A 项,说,动词活用作名词 ,说法;B 项,名,名词活用作动词,称为;D 项,炎,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火焰。答案 C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 549500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69 题。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 ),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 (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 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

4、,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秋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日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

5、,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 俟:等待。B.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 潦: 雨水大。C.六日刈初禾,耕治老稿田 刈: 收割。D.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异: 不同的。解析 D 项,异,奇特的。答案 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万器以钳为祖B.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C.秧过

6、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D.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解析 A 项,均为动词,制造, 作为。B 项,介词,用;目的连词,“来”。C 项,连词,即使、即便。D 项,副词,才;名词,方向。答案 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从稻的种类谈起,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B.在第二段文字中,作者记述的一些水稻栽培技术 ,这些虽然是来自生产实践的科学数据,但现在看来已无多大价值。C.第三段谈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性而有

7、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有关系。D.第四段谈南方两季稻的栽种 ,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作者在对比中说明晚稻比早稻具有抗旱的优势,还特意介绍了一种“高山可插”的旱稻,称为奇迹。解析 “但现在看来已无多大价值”错。这些技术对水稻种植仍具有指导作用。答案 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2)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参考答案 (1)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总共可供移栽二十五亩。(2)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二)导学号 549500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

8、窒缝防淫是必由之。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灰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矿灰,最恶者曰窑滓灰。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埝。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和。瓮墁则仍用油灰。用以垩墙壁,则澄过入纸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三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 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其余造淀、造纸,功用难以枚举。凡温、台、闽、广海

9、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蚝 以代之。(选自天工开物石灰)注 羊桃藤汁:猕猴桃汁。 蛎蚝(l ho):牡蛎。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缝防淫是必由之淫:指渗水。B.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燔:焚烧。C.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沃:肥沃。D.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埝埝:缝隙。解析 C 项,沃,浇水。答案 C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B.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凡灰用以固舟缝C.铺薪其底,灼火燔之其余造淀、造纸,功用难以枚举D.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用以垩墙壁,

10、则澄过入纸筋涂墁解析 D 项,均为副词,“那么”。A 项,之,助词;代词,代“青石”。B 项,以,介词,用;连词,来。C 项,其,代词,指“煤饼、垒石的底部”;代词,这些功用。答案 D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灰是用石灰石烧炼成的,石灰石一般埋于地下二三尺,以青色的为佳,黄色白色次之。造船盖房时,人们常用它填隙防水。B.石灰按质量可分为上好的“矿灰”和劣等的“窑滓灰”等,可用于固舟缝、砌墙石、瓮墁、垩墙壁、襄墓及贮水池。C.用一分石灰加入三分河沙、黄土,再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匀,轻轻地夯打便很坚固,永久不会损坏,这就是“三合土” 。D.温州、台州、福建、广东

11、沿海一带的人 ,若是不习惯使用石灰,那么就用天生的牡蛎来代替石灰。解析 “石不堪灰者” 是说“ 沿海的石头如果不能烧成石灰 ”,不是“ 若是不习惯使用石灰”。答案 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缝防淫是必由之。(2)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 ,灼火燔之。(3)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埝。参考答案 (1)石灰凝固以后,遇水永远不会被破坏。众多的船只和墙壁 ,填缝防水必须要用石灰。(2)先用煤炭和泥和成饼。每一层煤饼上堆一层石,下面铺上燃料 ,点火烧石。(3)用石灰填固船缝时

12、,得与桐油或鱼油调配,放在厚绢或细罗上用油拌和 ,再杵一千下以后塞缝。参考译文 石灰是经火烧炼石灰石制成的。石灰凝固以后,遇水永远不会被破坏。众多的船只和墙壁,填缝防水必须要用石灰。百里内外的土中总会有可烧成石灰之石,这种石以青色的为上料,黄、白色的次之。石灰石一定埋于地下二三尺内,掘取出来烧炼,但表面风化的不能采用。烧石灰的燃料中,煤炭占十分之九,薪炭占十分之一。先用煤炭和泥和成饼。每一层煤饼上堆一层石,下面铺上燃料,点火烧石。最好的叫矿灰,最差的叫窑滓灰。火力一到,便将石烧脆,放在风中,时间一久便成为粉。急用时以水浇湿,也会自成粉末。用石灰填固船缝时,得与桐油或鱼油调配,放在厚绢或细罗上用

13、油拌和,再杵一千下以后塞缝。用石灰砌墙或砌石时,要筛去其中的石块,用水调粘。涂饰器物,仍用油灰。用石灰粉刷墙壁,则将石灰用水澄清,加入纸筋后再涂抹。用来修坟墓或蓄水池时,则是石灰一份,加入河沙、黄土三份,以糯米糊、羊桃藤汁和匀,轻轻一压便很坚固,永不毁坏,名叫三合土。其余如制造蓝淀、造纸,都离不开石灰,其用途难以一一列举。浙江温州、台州及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石头如果不能烧成石灰,则有天然产生的牡蛎壳可作代用品。(三)导学号 5495003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17 题。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晁错曰:“ 圣王在上而民不

14、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 ,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 。又,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 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 。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 :某所大木,可以为棺 ;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

15、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 ,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 ”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 ,验之行事; 起自耕农,终于醯醢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 。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选自齐民要术序,有删改)注 加五:增加五成。挛缩 :褶皱。不赀

16、:不计其数。区处:分别处理。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醯醢(x hi): 酿造、腌制的方法。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 需要。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 询问。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 资财。解析 D 项,“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答案 D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解析 B 项两个“ 于”是介词,在。 A 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介词“凭、凭借”。 C 项“其”,前句是代词,后句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D

17、项“之”,前句是代词 ,代这部书; 后句是助词,主谓之间无实义。答案 B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甫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颍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 ,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解析 是为说明

18、安民,并富而教之。答案 A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解析 落实“者、食、衣、开、道”。参考答案 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不挨饿的原因,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增加财富的途径(或方法) 。(2)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解析 落实省略句及“向、咸、假”。参考答案 然而岁月久了,它们(指所种树木) 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他的人 ,都来向他求借。参考译文 “齐民” 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说的一般百姓(齐等无有贵贱 ,故谓之齐民)。神农发明耒耜一类的农具,是

19、让天下的百姓得到好处。殷商、周代的强大,按照诗 书的记述,关键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富裕并对他们进行教化。晁错说:“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不挨饿的原因,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而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衣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增加财富的途径( 或方法) 。人们在受寒时对于衣服的需求,不会去等待又轻又暖的皮裘丝绵之类的衣服才穿 ;饥饿的时候对于食物的需求,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品才吃;饥寒来到身上,就顾不得廉耻了。一天不吃两餐饭就饥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寒冷。肚子饿了没吃的,身体受寒没衣穿,慈爱的母亲不能保全她的儿子,君主又怎能拥有百姓呢?”皇甫隆(三国魏人)担任敦煌太守时,敦煌的农业生产不懂得使用 “

20、耧犁”的耕作方法,当种植的时候,人力和畜力花费很大,而收获谷物更是少得可怜。皇甫隆于是教给当地百姓“耧犁”耕种的方法,节省劳力超过一半,收获谷物增加了五成。另外,敦煌的风俗,妇女们做裙,褶皱多得像羊肠一样,用的是整整的一匹布。皇甫隆又改变了这种做裙的方法,所节省的布料不计其数。黄霸担任颍川郡太守时,让邮亭、乡官都蓄养鸡、猪,用来供养鳏寡老人和贫穷的人;同时从事耕种养殖,节约物品用度,增加钱财,种植树木。鳏夫寡妇无依无靠的人有死了没被安葬的,乡里的官员写信一说,黄霸都给分别处置:某个地方的大树可以做棺木 ,某个邮亭有小猪可以用来祭祀。官吏前往征用,果然都像他说的那样。李衡在武陵龙阳汜洲上建筑住宅

21、,种下柑橘一千棵。临死的时候,告诉儿子说:“我在汜洲里有 1 000 棵柑橘树,不需要你提供衣食来养护它们 ,每年给你上交一匹绢 ,也足够你用了。 ”后来柑橘长成,每年得绢几千匹。樊重想造家具,先种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笑话他。然而岁月久了,它们(所种树木 )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求借。这是种植的事不可以停止啊。谚语说:“ 一年的计划 ,没有比种庄稼更好的了; 十年的计划,没有什么比种树更好的了。 ”就是说这事啊。孔子说:“居家过日子调理有方,那治家的精神与办法可以作为当官治理政务的借鉴。 ”既然这样,那么家就像是一个国,国就像是一个家,那道理是一样的。如今广泛参考前人的有关著作

22、,大量搜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谚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再加上自己通过生产实践的亲身体验; 从农业生产到食品烹调。帮助人们谋生的经验都记在书中,所以称它作齐民要术 。一共有 92 篇,分为 10 卷,卷首都有目录。我的本意是给家里的仆人学习,不敢让有识之士知晓。所以叮嘱详尽周到,不崇尚浮夸的词语。阅读这部书的没有笑我的吧。二、语言表达18.导学号 5495003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

23、海城市,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 空气净化器”。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侧重于主观运用。根据语境即上下文的“提示语”来解答,是这种题型最基本、最有效的思路。本段主要谈“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第一空,根据前文“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答案里应该有“灾难”“祸害”等词;第二空,根据下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答案应该有“ 好处”“好的方面” 等词;第三空,根据下文失去 “工厂”“净化器”等,答案应该有“生病”“死亡

24、”“绝迹” 等词。参考答案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19.仿照例句,另选一种事物,从常见积极意义的反面立意,写出三行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句式、字数不一定和例句相同)例句:竹子人人都说你有气节可这是否也增加了你内部的隔阂答案示例 钉子人人都赞美你的精神可为了逃避遭受再次的打击你却拼命钻入他人的肌体20.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 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 :形义描述合理 ;押韵。二人排齐向右站 亲密并列肩比肩 左人正立右倒画 人形颠倒表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涉及读图、文字会意等能力。先看图,展开想象,分析例句的特点,形义描述合理,要押韵,而且要把字义“跟随”和“ 相背”用到句中。答案示例 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