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备考主打题1(2016四川省成都市三诊)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2)题。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1)请对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_(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_答案:(1) “长”字意思丰富:一是关山长,表明距离的遥远;二是魂梦长,表示思念的绵长。 “少”字具有暗示性,家书少,暗含着思念的频密与分离的痛苦。距离的遥远、思念的绵长与家书的稀少,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的寂寞孤单之情。(意思相近
2、即可)(2)相同: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不同:晏词直抒胸臆,表达“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的真情,表意直率,明白如话。李诗委婉曲折。通过想象中的相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表意深婉,含蓄隽永。(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 本题以炼字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做题时,既要解释这个字,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又要结合这个字所在的句子和诗歌的主题进行分析。 “长”在句中有双关意,一是指“关山”空间距离遥远,二是指梦中思念的时间之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高水长、思念绵长;“少”是“不多”的意思,是说家书不多,表达了思乡的强烈和离别的痛苦,一“长”一“少” ,前后形成
3、对比,表达出自己的寂寞之情。(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和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两部作品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怀人思归之情。不同的是,生查子下片“归梦” “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是直接抒情,来表达离别之愁,归家之切;而夜雨寄北是借相聚的场景来反衬分别之苦,感情抒发得比较委婉。2(2016 山东省枣庄市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题。临江仙 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叶梦得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1)请对上片后两句“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
4、头”作简要赏析。_(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_答案:(1) 朋友的船远去,几乎看不到了,可夕阳依依不舍地一再回首。这两句与第一句中的“侵晓”呼应,写出送别时间之长;用拟人手法,景中含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2)“乐圃 ”句设想朋友登高远望之景,表现对朋友的牵挂和相思;“寄声”句直抒胸臆,表现与朋友离别的忧愁;“桂丛”句运用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里的情感。(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解析:(1) 首先还原词句的内容,上片后两句是说故人远去,几乎看不见了,夕阳依依不舍地回首。然后根据诗歌运用的拟人手法,分析作者对友人的不舍。(2)词的下片, “乐圃”一句是想象分别以后
5、朋友登高远望的场面,表面上是写友人,实际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寄声聊为诉离忧”一句,直接抒情,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担忧;“桂丛”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2016河南省六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题。南定楼遇急雨陆 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 ,今年又作度泸 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逢峒獠 ,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注】陆游入蜀八年,先在汉中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供职,后调回成都任职。至宋孝宗淳熙五年二月,奉诏自成都东归。他顺江而下,途经泸州,登南定楼作此诗。梁州:此指汉中。益州:此指成都。泸:泸水,指金沙江经泸州这一段的江流。朱离
6、:同“侏离” ,形容异地语音难辨。峒獠(lio):旧时称居住在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棹歌:鼓桨而歌。棹:船桨。欸乃:桨橹声。(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_(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答案:(1) “争”字和“乱”字。一个“争”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在风雨之中,重岩叠嶂,百川千流,竞赴眼底的情形。一个“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骤雨倾入南定楼的景象。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2)首联行踪的变化,颔联途中的风雨,隐含宦游羁旅之苦。颔联中的“江山重复” ,表现出诗人对山川之胜的赞赏。颈联中的“棹歌欸乃下吴舟” ,表现出诗人归乡途中的急切与喜
7、悦。尾联表现出诗人留也难安、去也难安的矛盾迷茫的愁情。解析:(1) “争”在句中有“争先恐后”的意思,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重岩叠嶂进入视线的场面;“风雨纵横乱入楼”中的“乱”字,应为“混乱”意,联系“纵横”一词,可以看出“乱”字形象地写出风大、雨急、风雨交加的情景。(2)结合注释,首联“梁州” “益州” “度泸游”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宦游之苦;颔联写江山美景争相入眼,表现出作者对山川美景的喜爱之情;颈联“棹歌欸乃”表现出作者对归乡的急切与喜悦;尾联直抒留也难、去也难的矛盾愁情。4(2016河北省保定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题。清 明万 宽满城风絮一层
8、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_(2)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 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其与万宽的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_答案:(1) 虚实结合。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凄清景象。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2)韩诗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解析:(1) 作为一首描
9、写清明的诗歌,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节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凄清景象,属于实写;诗歌的后两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属于虚写,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2)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由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的景象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本首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5(2016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2)题。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 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
10、女嫁望还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寄语诸公肯湔祓 ,割鸡 令得近乡关。【注】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湔祓:荐拔。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_(2)诗歌借故人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_答案:(1) 用典, “故人昔有凌云赋”一句,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或: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 答任意一点即可)对比,首联一是“凌云” ,一是“陆沉” ,将“高才”与“不遇”进行对比。(2)怀才不遇之情。首联写友人虽然才华横溢,有凌云之气,但如此才士,为何沉沦为下僚呢?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写出,更能
11、表现作者的愤懑之情。贫贱自守,不慕名利之情。 “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此时却还要奔走仕途。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望还山” ,终老家山,表现了他不慕名利的品格。解析:(1) 首联中的 “凌云赋”是借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中“飘飘有凌云之气”的典故,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尾联中的“割鸡” ,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孔子到了子游作为县宰的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肯” ,即“肯不肯” ,出语婉转,但仍包含怨愤不平之意。 “割鸡”则呼应首联的才高位卑,表现出诗歌结构的绵密。同时,首联将高才与不遇相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陆沉”一词出于庄子
12、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 ”意思是说:虽在陆地,却如沉于水一般,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2)黄庭坚常与一些怀才不遇之士结为莫逆之交,在一些赠答诗中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借以抒发抑郁不平之情。这首七律就是这一类诗,诗寄王文通,所以诗中所写就是王文通。首联写出了人才遭受埋没,表达了一种愤激之情;颔联写友人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写出他不慕名利的品格;颈联在豪放旷达中似乎包含无限感慨,貌似旷达,内里却有种种牢骚抑郁;尾联出语婉转, “割鸡”呼应首联的才高位卑,写出作者的怨愤不平之意。6(201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梦
13、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梦回:梦醒。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后不仕。(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_(2)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_答案:(1) 诗眼是 “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 。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写了梦醒时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面的景物描写、个人感情抒发作了铺垫。(2)最后两句在艺术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深夜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鸟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手法,用“未眠鸥”来衬托诗人辗转反侧、长夜难眠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的悲苦之情。解析:(1) “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此诗的诗眼。 “梦回荒馆月笼秋” ,首句即破题,描写了梦醒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受,为后面的景物描写、感情抒发作了铺垫。(2)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明确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表达作者情感或凸显主题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