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7576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听听那冷雨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氤氲(yn) 米芾(f) 嘈嘈切切(co) 皑皑白雪(i)B. 大堤 (d) 一簇(ch) 蠢蠢而蠕 (r) 心寒眸酸(m)C. 仓颉(ji) 冰雹(bo) 云撩烟饶(1io) 山隐水迢(tio)D. 啾啾(ji) 羯鼓(ji) 相叠互倚(y) 宵寒袭肘(zhu)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青霭 岑寂 空蒙迷幻B. 惊悸 寒濑 一峰半壑C. 幽暗 惊蜇 若既若离D. 擎天 弥漫 秋雨潇潇3.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年的努力使他终于获得了提拔的机会,现在他已在政府要害部门任职,父亲欣慰地说

2、:“你也算是升堂入室了。”B. 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C. 惊蛰已过,空气里便有淡淡的土腥气,也许土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欲动。D. 要领略“白云回望台,青霭人看无”的境界,在美国西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仍须回到中国来。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于奏成了黄昏。B.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C.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D.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

3、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5. 填入横线中词语的顺序依次为 (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 ,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A. 凄凉 凄清 凄楚 凄迷 B. 凄凉 凄楚 凄清 凄迷C. 凄清 凄凉 凄迷 凄楚 D. 凄清 凄迷 凄凉 凄楚6.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生于 1929 年,中国现代作家,出版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等十几部。B

4、.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诗人迭经盛衰寓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作有春望、春夜喜雨、登岳阳楼等。C.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语出他的诗歌山中。D.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郡阳(今江西波阳人)、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二、综合应用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

5、,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

6、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顿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关感,岂是什么 rain 也好 pluic 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千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

7、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盖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河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吓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

8、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听听那冷雨。(有增删)7. 文章结尾处说“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加“青苔深深”,对表现“记忆”有什么好处?8. 从文章 1、3 段中看,作者是从几个角度(侧面)来写雨的,简要概括并举例说明。(举例要简要,能说明问题即可)9.

9、“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等句子,被评论家称为诗化之笔,请说说这些句子的诗味在哪里。10.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听听那冷雨”中的“冷”,一是为了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感受,一是表现因“发上下一点白霜”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B. 第 2 自然段中作者由“雨”展开联想,由雨想到写雨的汉字,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深化了主题。C. “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一句,以典型的经过提炼了的细节传达出了作者的离怨乡愁。D. 本文围绕着春雨,创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丽,既沉郁又旷达的独特的意境,意象众多,“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E

10、. 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写雨,如“淋淋漓漓”“点点滴滴”等,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雨态表现得更形象。【试题答案】荷塘月色基础知识一、1. 从结构上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2. 贯穿全文的感情是难以摆脱的“不宁静”,是笼罩在作者心头的哀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二、1. 曲折、幽僻。2. 今晚却很好,不仅仅指或主要不是指“淡淡的”月光,而是指这淡淡月光下的宁静给了作者一些抚慰。3. 可以不按照别人的意志做事、说话、想问题,身心获得了自由。4. 暂得宽余,希望借陶醉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的心绪。三、1. 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2. 角度

11、是:写荷塘上的月色。3. 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难得的自我陶醉中换来的自由。4. 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黯淡。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的低落。“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表现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无法摆脱烦乱、哀愁的感受。四、“忽然”,写出作者不甘心境又归于“不平静”,因此极力由眼前联想欢快的、愉悦的场景,从“忽然”中,不难体察出作者是在努力摆脱烦乱和哀愁。五、1. 从结构上,有前后

12、照应的作用;从内容上,表现了“依然如旧”的场景:作者“不宁静”也“依然如旧”。2.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自由地谈看法。 素质优化1. D(睬采) 2. B 3. D 4. D(应为:与叶相映成趣) 5. C创新深化1. C(本题主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语境揣摩语言含义,是课文学习的迁移。从上下文看,“蔷薇色”做历史的定语,所以决非两岸或河的景物特征。而是秦淮河历史沿革的特色,在下文与之搭配的当然是六朝金粉。“因袭的言词”从因袭就可判断决非方言,而是陈词滥调。完成本题应从语法分析入手,再寻找上下文联系,才能准确判断。)2. 朴素:作者多用口语、俗语,给人亲切感。如走马灯般的人物、下界一

13、般、略略的挤、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用人们司空见惯的话描写,通俗易懂而又自然亲切。典雅:A 作者讲究修辞和语言运用,通过比喻、通感、比拟的修辞方式,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美感,通过叠字和恰当的选词,传神地描摹出所见景象。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例如:用“又像在雾里看花”,比喻作者看泊船和人物时的感受,利用朦朦胧胧的相似点将所见景物特征描绘出来;再如:“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用梦觉比喻视觉,突出了水光朦胧黯淡特征,既形象生动,又给人通俗易懂的感觉。这也是运用通感的例子。再如用“如随着大水而走”是用触觉比喻移写了听觉,突出喧嚣声多,少韵律、杂沓的特点。这些比喻和通感

14、的运用,引发了读者的联想,突出了描写事物特征,使文章形象典雅。B 文中多用叠字叠词也是增强语言典雅性的一方面:如“漾漾的柔波”、“迢迢的远了”、“尽朦朦胧胧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这些叠字叠词,不仅准确描绘了事物特征,而且增强语言的和谐的音韵美。3. A 4. B听听那冷雨一、基础演练1. B (r mu ) 2. C (惊蛰 若即若离)3. B (A. 升堂入室:形容人的技艺精湛。此处用法不对。C.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D. 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可以到达而实际难以到达。而此处根本不存在“看来可以到达”的意思)4. C (“荡胸生层云,”中的逗号应当放在引号外面)5.

15、 A 6. C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语出他的诗歌终南山)二、综合应用7. 青苔是历史久远而形成的,所以作者以“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更能给人一种记忆更遥远、更深邃的感觉。8. 写雨的形态,如“淋淋漓漓”“点点滴滴”等;写雨的声音,如“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等。写对雨的感觉,如“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写雨给人的内心思索,如第一段后半部分“想入非非”后面的内容。9. 作者以联想的方式把自然界的雨境与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见景生情的悠远思索,很富有诗意。10. A、D (A. 内在的“冷”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D. 本文没有“明丽”“旷达”的风格。)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