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模块综合检测(C 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 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 ,一是“民本” 。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 。他分别以尧舜禹、 “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 ,就是“以德行仁” ,让人“心悦而诚服” ;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 ,结果是“非心服” 。孟子要求行“仁政” ,讲“民本” ,其落脚点都在“王道
2、”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 ,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 “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 年 )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 孟子 ,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 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 ,为民呐喊,忧国忧时。要讲“仁政” ,
3、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的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 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
4、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 “性善论” ,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 ,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 “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 ,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 “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 “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 经学十二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将“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理想,他把尧舜禹等圣王
6、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孟子反对“霸道” ,他借助诠释圣王的历史与业绩来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历史的走向。C “民本”是孟子政治思想体系的基础,而 “君本”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传统的基础,二者之间尖锐对立,势同水火。D孟子认为“霸”就是“以力服人 ”,其结果是“非心服” ,如朱元璋废黜孟子祠、下令删节孟子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霸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一书虽然能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但因为对专制政治有很大的冲击力,后世不少帝王对孟子其人其书是厌恶和排斥的。B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 主张,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思想的
7、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C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礼贤下士 ”和“保民爱民”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理念是一脉相承的。D孟子认为,民心的向背直接关系到政权是否稳定,君主如果能够行仁政,就会得到臣民的拥护,从而赢得民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的“仁政”说以“性善论 ”为哲学基础,有严密的思想体系,但在当时普遍崇尚“霸道”的形势下,提出这样的学说是毫无意义的。B孟子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尧舜禹等圣王,既迎合了人们渴望理想政治的心理,也增强了自身学说的说服力和可信度。C孟子追求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的“
8、王道”理想,因此,他的言心言性与谈君谈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D孟子认为,仁爱基于善性,即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能将其不断扩充和推广,那么, “仁政”学说就能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
9、,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命具汤镬,趋烹奴,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 ”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 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 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
10、窦、李奚让焉。 ”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 ”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规画军饷,置邮驿。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卒。(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八 ,有删改)【注】 尉佗:赵佗,曾任秦南海郡尉, 三国志吴书 陆瑁传中有“昔尉佗叛逆,僭号称帝”的记载。世券:又称铁券,是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官
11、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 读书缀/ 文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 竣/ 仍莅山东/ B在官/ 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读书/ 缀文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 收集旧卒/ 事竣/ 仍莅山东/ C在官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 读书缀文/ 已/ 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 收集旧卒事/ 竣/ 仍莅山东/ D在官颇著声望/ 尤喜儒术 / 读书缀文/ 已/ 转山东参政 / 四年命还广东/ 收集旧卒/ 事竣/ 仍莅山东/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擢”在古代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 “提拔”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B “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明
12、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明代的第一个年号。C “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 “顿首”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停一会儿,然后抬起。D “邮驿”也称“驿传” ,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何真富有正义感。元末盗贼四起,他聚集民众保护乡里;十四年,同县之人王成、陈仲玉发动叛乱,他到元帅府状告他们。B何真战功卓著。在海寇邵宗愚攻陷广州后,他带兵击退他们,夺回了广州城;在反击熊天瑞的进攻时大获全胜,广东人依赖何真得以保全。C何真识大体,顾大局。廖永忠奉太祖之命率领水军攻取广东时,何真到军门献
13、上印章,并登记好所辖郡县的具体情况,奉上书表投降。D何真归顺后受到了重用。大军征伐云南时,皇帝命令何真与其子何贵一同前往,不久又任命何真担任浙江布政使。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译文:_(2)若窦融、李 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好事近陈 亮横玉 叫清宵,帘外月侵残烛。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 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惊落小梅 香粉,点一庭苔绿。【注】 横玉:笛的代称。小梅:古代笛曲中有梅花落 大梅花 小梅
14、花等。8此词上片重点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 分)答:_9请简要赏析“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两句。(6 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论语为政 中说“_ ,_” ,这两句话极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2)白居易琵琶行中“_,_ ”两句,表现琵琶女容颜衰老后,只能在梦里回味往昔的风光,梦醒之后则无限伤感。(3)杜牧阿房宫赋中“_,_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阿房宫占地范围广阔,建筑高大巍峨。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15、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串糖葫芦奚同发老作家是在生命的最后当做“收山之作”来写那部长篇小说的。闭门谢客,十年磨砺,当六卷本二百多万字的小说最后封笔的时候,他想想自己的生命之灯是否也快熄了。想一想,十年来,天天忙于写书,犹如与世隔绝,竟再也没有踏上街道。出版社的人拿走书稿后,老作家决定出去走走。一位年轻的爸爸,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先是说问他一下路,而后就说自己是来这座城市工作的,把工作的地址丢了,一天下来钱也花完了,小孩子很饿没吃饭。老作家当即拿出十元钱让他们去吃饭。没有走出六十米,老作家就看到一个脖子下挂着牌子的孩子,站
16、在街边,说父母有病,自己没钱上学,求好心人相帮。老作家的老眼竟泛起一层潮雾,他没想到在这儿竟与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相遇了。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五十元钱给了这个孩子。想着那个失学的孩子,他的心里不好受,一边走还一边喃喃自语。突然,一个穿着很不错的青年女子挡在他面前。女子一副为难而不好意思的表情,老作家瞧着她问有什么事。她似乎犹豫再三才下了决心说似的,原来,她去别的地方办事,转车到这儿,没想到钱丢了,没办法回去,看老作家能否帮帮她,有个车票钱就行,还让他留下地址,回家后就把钱寄来,只是“借” 。也是的,出门不容易,一分钱困倒英雄汉的事多了。老作家一问原来需要四十多元钱,好吧,老作家就拿出五十元给了这女子。
17、老作家遇到了一位因交通事故死了儿子来城市告状的老人,背着脏兮兮的行李卷,一副走到哪儿就住到哪儿的样子遇到一个残疾儿童没有饭吃了,或是要看病什么的与一位穿着很体面的小伙子相遇,小伙子手里拿了一封已经写好的电报,说是来这儿办事,钱丢了,想找他帮忙就是十多元的电报钱。老作家没想到,在他一个个遭遇这些人的时候,手里的钱早已送完。这时,老作家身上嘟嘟地发出声响来。原来他写作时养成了每天在自己的小院里散步的习惯。老伴儿怕他出事,就专门为他买了个传呼机,也只有老伴儿和两个儿子知道号码,平时几乎没响过,老作家甚至都忘记了还有这个玩意。老作家拿出传呼机一看就急了,原来老伴儿发病住院。这可怎么办?他急忙返身才发现
18、早走出很远的街道,至少乘公交车也有五六站了。他一边摸钱一边拦的士,可是他发现自己分文皆无。当然,出租车仅仅开出去不到五十米,司机就让他下车,并说,没钱坐什么车呀。再想解释什么时,出租车早一溜烟开走了。老作家跑步赶到公交车站牌下,要先投币,他无奈地站在车门口说自己的钱刚才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他要坐车回家,家里他的话没说完,公交车的门便“咣”的一声关了。他好像还听见司机说了一句,这种人见得多了老作家想用公用电话只花几角钱打个电话老作家拦了一个蹬三轮车的老年人老作家拦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老作家与刚才他给过拍电报钱的人相遇,那人还在那儿向别人要拍电报钱老作家的额头上早就汗流如雨。他开始跑步急
19、跑不足一百米,加上刚才的一系列遭遇,他开始感到头晕眼花,五脏翻滚,只好一下子就蹲下来。可是没有谁问他一声,最多是回头多看他几眼。当那个手拿一串红红的糖葫芦的小女孩,跟着爸爸从老作家面前走过时,她问了一声:“老爷爷,你怎么了?”可是,她的话没说完,爸爸已严厉地训斥她了:“不要跟陌生人乱讲话,瞧他那样,也是个骗子。 ”老作家的心里似刀剜一样地痛。而后他的眼睛望着天空,他想象不出,现在的人为什么都成了这样?那一刻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听天由命”吧。“老爷爷,你是饿了吧?给你吃串糖葫芦吧”一个童声打断了他的思维。老作家看着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她一定是偷偷地或是强行挣脱了爸爸的手跑回来了。老作家
20、眼里放出了亮光,流下两行热泪。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那种想象中的东西了(选自小说集 最后一颗子弹 ,有删减)(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作品以第三人称讲述了老作家上街的遭遇和他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揭示了下层市民既可恶又可怜的生存现状,并暴露了他们虚伪丑恶的灵魂。B小说开头交代老作家为完成“收山之作”十年“没有踏上街道” ,暗示作家对外界的变化缺少了解,同时也为后面写他接连受骗做了铺垫。C老作家帮助了“父母有病,自己没钱上学 ”的“一个脖子下挂着牌子的孩子” ,这一情节既表现了作家的美德,也顺带揭露了社会的不公。D小说写公交车司机拒绝帮助老作家后说 “这种人
21、见得多了” ,这一细节透露出司机的冷漠麻木,也暗示了作家之前接连受骗的必然性。E “瞧他那样,也是个骗子”这句话给了老作家心灵沉重的打击,他对人性的沦落已经彻底绝望,只好“听天由命” ,不再作无谓的追寻。(2)小说中的老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答:_(3)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三处简要分析。(6 分)答:_(4)小说以小女孩给老作家糖葫芦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 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科学家在路上张 伟地质学家翁文灏的科学生涯,多半是在路上。上世纪 20 年代,
22、甘肃发生 8.5 级特大地震,他带着病,坐上骡车,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地震现场的第一次考察。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开创者,这个来自浙江的小个子经常手足并用, “爬过从没有路的路” 。他在野外考察时,不是步行,就是骑毛驴。在人烟稀少的矿区考察,随身背的柳条包里还总带着凿子和矿石。当时的知识分子,许多埋头于书斋做学问,翁文灏却把“担斧入山,披荆斩棘”当成科学研究者的本分。他和同时代的一批先行者,将这一传统深深植入当时的中国科学界。直到不久前,北京大学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实地考察的技巧时,仍然忍不住一边感叹浮躁时代里践行者越来越少,一边怀念起翁文灏。而此时, “翁文灏”在哪里?北京市兵马司胡同
23、 15 号院的 2 层小楼,一条昏暗嘈杂的走廊里,搬开积满厚厚灰尘的垃圾和纸箱,在一面斑驳的黑板上,依稀看得见刻有“翁文灏”三个字。这里曾是翁文灏担任所长的“地质调查所”办公地点。离小楼不远,就是热闹的西单市场,与陈寅恪、梁思成并称为当时三大国宝级人物的翁文灏,和他领导的中国最早的科研机构,在热闹中保持着静默。而就在约 90 年前,这个人曾参与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道奇观”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地质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就曾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翁文灏却于 1913 年奋而发起成立地质调查所,并将其办成“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机构” ,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源头。中央研究院
24、评出的第一批院士里,地学界的 6 位院士中,有 4 位出自这个调查所。有评价称:“地质调查所的成绩,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 在中国科学事业中,的确是一颗明珠。 ”作为先行者,翁文灏和同事们几乎每一次调查和每一篇学术文章,都在创造“第一”。他的甘肃地震考是中国地震科学考察的序幕,确立了比较接近事实的地震带分布。他创立了“燕山运动说” ,撰写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 。他广泛地进行地质、矿产勘察,组织地质学家进行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首次石油地质实地考察。从无到有的中国地质学,在翁文灏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令国际学界刮目相看。而这一段中国科学思想史上很难再现的辉煌,则是在一步一步的考察
25、途中慢慢写就。 “以实地调查为宗,室内研究为辅。 ”这是地质调查所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地质调查所的同事还记得,翁文灏甚至希望“所有搞地质的人都要下矿井看一看” 。在他的主持下,地质调查员们背着经纬仪和无线电收报机,一点点测绘地质图。在路上,有人用毛驴代步,有人干脆推着独轮手推车赶路。在找到北京周口店有原始人存在的证据之前,许多人先后放弃了挖掘,只有翁文灏坚持要求调查员裴文中“身居陋室,白天挖掘,夜晚挑灯自修” ,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人们惊异地发现, “中国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来” 。而翁文灏领导的地质调查所,被称作在 1949 年以前的岁月里“中国人伟大的骄傲” 。这个骄傲似乎
26、渐渐被埋没。“文革”前期,一户姓郑的普通人家,搬到已成为招待所的地质调查所办公楼。曾经的黄色小楼被刷成青灰色,房间被隔断,变成住宅。而如今,这里的楼道潮湿肮脏,院子里种满葡萄和柿树,甚至在大白天,也能看见黄鼠狼来回奔跑。关于翁文灏的记忆也越来越稀少。当人们意识到他的重要,试图再现他的风采时,除了他的一篇篇论文和种种科学成就,关于这个“人”的描述,很难见到。能找到的描述,处处显示出这位科学家钟情山野。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老家宁波时,翁文灏往往孤身一人,身着长衫,徘徊在田间阡陌之中。(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相关链接: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 人。翁文灏出生于绅
27、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 1912 年回国。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察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1)下列对
28、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地质学家翁文灏的科学生涯多半是 “在路上” ,实际上是说他与许多埋头于书斋做学问的知识分子不一样,而注重实地考察,凸显其勇于开拓的精神。B “与陈寅恪、梁思成并称为当时三大国宝级人物的翁文灏” “地质调查所的成绩在中国科学事业中,的确是一颗明珠”引用的评价蕴含褒贬之情。C曾为翁文灏担任所长的“ 地质调查所”办公地点的小楼一直保持着静默,不远处是热闹的西单市场,由此可见翁文灏及其科研机构的被冷落、被遗忘。D中国地质学在翁文灏的努力下,从无到有,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令国际学界刮目相看,甚至给中国科学思想史带来一段难得的辉煌岁月。E “中国
29、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来”一句以火山喷发来比喻中国地质学的蓬勃发展,形象而夸张地表现“北京猿人”的发现的巨大影响。(2)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开创者,翁文灏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答:_(3)文章最后一段的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答:_(4)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人物,但感情倾向明显。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8 分)答:_第卷(表达题,共 80 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
30、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从刀耕火种到声色犬马,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复杂、越多元、越精细。因此,我们只要考察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便可一叶窥秋。B最近,电信被曝出存在重大漏洞。通过该漏洞,不法黑客可以查询上亿用户信息,涉及姓名、证件号、余额,并可以进行任意金额充值、销
31、户、换卡等。C利辛女子“犬口救子”诈捐一事曝光以来引起了社会热议,不少专家和网友谴责这种行为是在透支社会的善意。社会上存在的这种诈捐现象, 慈善法(草案) 规定将依法查处。D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设立于 1927 年。该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发觉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_,然后再回到
32、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 ,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C静观草长蝶飞,莺鸣水潺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5 分)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_,如徐干情诗 “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 “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
33、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_,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 ,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_,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1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5 个字。(6 分)答:_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国学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中小学生可以流利地背诵弟子规 笠翁对韵甚至论语 。一些地区还规定,中小学生如果掌握非遗项目,比如京剧、泥塑、剪纸等,就可以在升学时获得加分。但是,最近
34、有人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 2015 年 10 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的事迹没有宣传,这样,这些学校的高中生不知道屠呦呦是谁,如某校一个班 50 多名学生,仅有 6 名学生知道屠呦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 30250090 解析:选 D。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不属于“霸道” 。2解析:选 A。 “厌恶和排斥 ”欠妥,原文为“望孟生畏” 。3导学号 30250091 解析:选 A。 “有严密的思想体系”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毫无意义”不妥。4解析:选 D。断句时
35、要先找准关键词,再根据句意进行断句。5解析:选 C。 “顿首”中的 “顿”是以头叩地的意思, “顿首”是指头叩地即起,没有“稍停一会儿”的意思。6导学号 30250092 解析:选 C。 “到军门献上印章,并登记好所辖郡县的具体情况,奉上书表投降”的不是何真,而是他的都事刘克佐。7(1)赣州熊天瑞率领几万水军想要对付何真,何真在胥江迎敌作战。天降大雷雨,熊天瑞船上的樯被折断,何真( 趁势) 击退敌人。(2)就像窦融、李 这类人,拥有重兵占据险要地势,卓然特立于群雄之间,不是真正的君主不屈服。参考译文: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年少时英俊奇伟,喜好读书舞剑。元末盗贼四起,何真聚集民众保护乡里。十四年
36、,同县之人王成、陈仲玉发动叛乱,何真到元帅府状告他们。元帅收受了王成、陈仲玉的贿赂,反过来抓捕何真。何真逃走居住在坭冈,带兵攻打王成,没有成功。过了很久,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占据了惠州。何真攻打黄常,黄常逃走,何真杀了王仲刚。海寇邵宗愚攻陷广州。何真带兵击退他们,夺回了广州城,他被提拔为广东分省参政,不久又被提拔为右丞。赣州熊天瑞率领几万水军想要对付何真,何真在胥江迎敌作战。天降大雷雨,熊天瑞船上的樯被折断,何真(趁势 )击退敌人。广东人依赖何真得以保全。在这之前何真曾两次攻打王成,杀了陈仲玉,但王成最终牢固地守住城池。二十六年,何真又围攻王成,招募能擒拿王成的人,给予钱财十千。王成的奴仆绑
37、着王成出城。何真给那人钱,下令准备汤镬,催促人烹煮王成的奴仆,向众人大声喊道:“奴仆背叛主人的与他下场相同!”沿海叛乱的人都投降于他。当时中原大乱,岭南与中原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称帝的旧例。何真没有听从。多次派遣使者经海路向朝廷进贡土特产,多次升迁担任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领水军攻取广东。廖永忠到了福州,就给何真写信告知他,于是航行去潮州。廖永忠的军队到了之后,何真派遣都事刘克佐到军门献上印章,登记所辖郡县人口、军队和粮食的数量,奉上书表投降。廖永忠将此事报告给朝廷,皇帝赐诏书褒扬何真说:“我想到古代的豪杰,保护境域安抚百姓,来等待有德之君。就像窦融、李
38、 这类人,拥有重兵占据险要地势,卓然特立于群雄之间,不是真正的君主不屈服。这是汉代和唐代的名臣,到现在还没有见过呢。而何真你联合数郡民众,竟不费一兵一卒,保证境内平安来归顺,即使与窦、李比又有什么逊色的呢?”廖永忠抵达东莞,何真率官员前来迎接慰问,于是奉诏入朝。皇帝提拔他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并且下诏说:“你诚心归附,不抵拒王师前行,可称得上识时务者。 ”何真顿首拜谢。他为官期间非常有声望,尤其喜欢儒术,读书写文章。不久,转任山东参政。洪武四年又受命返回广东,召集以前的部下。事情结束,仍然回到山东。洪武九年辞官。大军征伐云南,皇帝命令何真和他的儿子兵马指挥何贵一同前往,筹划军饷,设置驿传。不久任
39、命何真为浙江布政使,何真后又改任湖广。洪武二十年又辞官,被封为东莞伯,俸禄一千五百石,被赐予世券(世代享有特权的铁券 ),后去世。8此词上片重点描写的对象为听笛、吹笛之人。上片四句,除第一句“横玉叫清宵”直接写笛声外,其余三句都与写人相关。 “帘外月侵残烛” ,表面是写景,实从侧面描写清夜未眠的听笛之人;“人在画楼高处”两句,乃直接描写画楼高处的吹笛之人。9导学号 30250093 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 “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张效果。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
40、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善于炼字、炼句。 “惊” “落” “点”三字,前后呼应,用字飞动传神,词句流转遒劲。意境浑成雅洁。以景语作结,余音绕梁,低回婉转。10(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11导学号 30250094 (1)解析:选 BD。A.“揭示了下层市民既可恶又可怜的生存现状” ,对写作意图分析错误,并没有表现其“可怜”之处。C.“揭露了社会的不公”错,小孩子是实施欺骗的人,小说并没有交代他的真实身份,没有“不公”的依据。E.“已经彻底绝望”不准确,从“他想象不出,现在的人为什么都成了这样?”可以看出,作家心中对人性
41、的沦落是极为困惑的,看不出到了“彻底”的程度。(2)解析:这篇小说中的老作家善良、勤奋、心地纯厚,具有很多优秀品质。作答时,先指出性格特点,再结合情节简要分析。答案:勤奋。他十年如一日,闭门写作,笔耕不辍。善良,富有同情心。对需要帮助的人慷慨救助。心地纯厚。相信他人像自己一样真诚。(3)解析:通读整篇小说,按照题干中要求的对比手法去梳理故事情节,再加以整合概括即可。答案:将老作家慷慨助人与自身无人救助作对比,使善与恶在对比中凸显。将成人的冷漠麻木同小女孩的纯洁善良作对比,揭示了成人世界的污浊。将作家的主观愿望与冷酷的社会现实作对比,暗示了改造世俗的灵魂任重道远。(4)解析:答题时可结合情节、主
42、题、人物形象来考虑作答。主题的角度要突出扬善批恶、人间自有真情这些富有正能量的内容。答案:用意:扬善批恶。小女孩重新点亮了老作家的希望之光,寓示了世间自有真情在,同时也批判了成人世界的冷漠。(主题角度) 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样结尾出人意料,使故事情节急转。(情节角度) 使读者心情由沉重转向愉悦,对未来充满希望。( 情感角度)联系现实:略。谈到社会人情的冷漠却也不乏真情与希望即可。12(1)解析:选 AC。B 项,没有贬,只有“褒扬” ;D 项,是 “翁文灏们”的努力;E 项,没有 “夸张” ,只是强调影响之大。(2)解析:有关翁文灏在地质科学方面的重要贡献主要集中在第一、三、四段,作答时,要通过梳理这三段的主要信息,整合出答题要点。答案:带病完成了中国科学家对地震现场的第一次考察,这对中国地质科学具有开创性意义。奋而发起成立地质调查所,并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源头。创立了“燕山运动说” ,撰写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 ,组织地质科学史上的首次石油地质实地考察;指导调查员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3)解析:传记的最后一句话,作者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从内容上看,突出其钟情山野的品格;从结构上看,回扣标题与上文,深化主旨。答案:具体描写翁文灏孤身徘徊于“田间阡陌”的情景,表现了这位科学家钟情山野的可贵品质。突出他一直“在路上”的科学探索精神,回扣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