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课 柳子厚墓志铭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俗以男女质钱B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C崭然见头角D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答案 C解析 “见”通“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自肆于山水间 肆:肆意,纵情B其俗以男女质钱质:抵押C请於朝,将拜疏拜:授官D亦可以少愧矣少:略微答案 C解析 拜:呈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C解析 A 项第一个“因”是“根据” ,第二个“因”是“于是” 。B 项两个“而”分别表递进和修饰。 C 项两个“以”解释为
2、 介词“用” 。D 项两个“之” ,前一个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是指示代词“这类” 。4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尝例召至京师 B终必不蒙见察C则可谓惑于流俗 D奚以知其然也答案 D解析 D 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为被动句。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宗元高风亮节的一组是( )吾不忍梦得之穷 子厚与设方计 请於朝愿以柳易播 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虽重得罪,死不恨 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ABC D答案 C解析 写子厚勤于政务,写子厚的才能,写平居里巷之人的行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自幼精明聪慧,年纪很轻就已成才
3、,考取了进士科第,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发表议论旁征博引,令人折服。大家都称赞柳家有个好儿子。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拥戴。虽然柳州地势荒僻,不足以施展才干,但他依乡俗制订政令,设法为百姓赎回当人质的子女,在刺史任上政绩不凡。C柳宗元侠肝义胆,急朋友之难。刘禹锡上有老母却被遣播州任刺史,播州比柳州更偏远,老母不能随儿前往,柳宗元决定上疏朝廷,请求与刘禹锡互换。D柳宗元怀才不遇,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韩愈认为,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穷困到极点,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这比官至将相、出人头地强得多。答案 B解析 “不足以施展才干”不符合文意。柳宗元 说 :“是岂不足为政邪!”意思是“柳州这地方是可
4、以干出一番政绩的” 。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79 题。子厚少精敏,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
5、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於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於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
6、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於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本:子息,利息B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引手:伸出援手C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立就:很快成功D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
7、始终者经纪:安排料理答案 A解析 子本:利息和本金。8这篇文章着重写了柳子厚的高尚品行和治理地方的政绩。选出分别表示子厚“人品”和“政绩”的一组(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C解析 表现其人品的主要是第三段写子厚同情梦得愿意以柳易播的事情,表现政绩的主要是第二段写子厚治理柳州的事情。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译文:(2)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译文:答案 (1)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其他州县,刚一年时间,免除奴隶身份回家的将近千人。(2
8、)这应该是连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做的事,而这种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风亮节(的故事),也应该稍感惭愧吧。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
9、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
10、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C多格不行格:搁置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A 项联系后文“至今用之
11、” ,可知“著令”为拟定法令。 “著”应译为“拟定”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不宜以小故置之 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公执以为不可 公为之亦自若也ABC D答案 B解析 本题从人物的品质角度考查信息筛选。说的是王尧臣有先见之明,最终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表现王尧臣对待流言泰然自若。这两句与题干要求不符,均应 排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
12、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答案 B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 项原文说的是“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 ,不是因为韩丞相指挥失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译文:(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文:答案 (1)“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
13、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2)(王尧臣) 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省略句和判断句。(1) 引号内的句子为判断句,“荒政”是救济饥荒的法令, “恤”是体恤, “论”是 论处。 (2)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遇”是对待;“矫饰”是虚假掩饰;“称”是称誉。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担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下诏应试,凭借著作佐郎的身份到集贤院当值,担任光州知州。当年出 现大饥荒,成群的强盗打开百姓的粮仓,法官依照法律应判决(他们)死刑,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
14、应是救 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 ”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 以后就拟定法令,到现在仍在使用。郭皇后被废除,住在瑶华宫,有病,皇帝很哀怜疼爱她。当皇后被 废除时,宦官 阎文应很有 权势,等到皇后病了, 阎文应又主管监察太医。皇后将要去世的时候,有人 怀 疑阎文应有奸谋。王 尧臣请求把这件事交给御史(处理),拷问查究其中的实际情况,来消除天下人的疑虑。事情虽然没有实行,但是自从 阎文应掌权以来,没有敢指责议论的,后来 阎文应因为恣意横行被下令处死。元昊谋反,在西边有战事,任命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 尧臣视察四周道路山川的险阻与平坦,回来后说某路应该增加若干士兵,某路贼兵不会进攻,某路应该立
15、即做准备。对诸 位将领的才能大小,全都了解, 举荐可以重用的有二十多人,后来( 这些人)都成了名将。这个时候, 边境上的军队刚刚在好水战败,任福等战死。 现今韩丞相因为 主帅出战失利而获罪,免去招讨副使职务,掌管秦州;范文正公也因为写信给元昊不事先上报皇帝,免去招 讨副使职务,掌管耀州。王 尧臣于是上言说这两个人是天下共推的人选,他们 忠贞正义智慧勇敢,名声震动夷狄,不 应该因为小的原因就处置他们。况且任福因 为违背节制调度才导致失败,更不可以苛刻责罚主将。因为这违背了宰相的意 图, 连同其他的议论,大多被搁置不能实行。第二年,贼兵攻入泾原,在定川交战 ,杀死了大将葛怀敏,都是(当时) 王尧臣
16、指着说应做准备的地方。从此才认为王 尧臣的话是可以信任的,先前所搁置的议论,全都被施行。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刚掌权, 请求收取民房钱的十分之三用来辅助国事。命令颁发到三司,张永和暗中派人用私利劝说王尧臣,王尧臣执意认为不行。京师有人多次制造流言蜚语,传到皇帝的左右近臣那里,这些流言往往说他的短处。皇帝全都不过问,而王尧臣对此也是泰然自若。王尧臣处理政事,对有所不同的地方进行议论,一定反复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从不固执己 见。在皇帝面前,陈说天下利害的 时候居多,等到政令实行,也并未自我夸耀。王尧臣为人质朴,虽然地位显贵但不忘勤俭节约。 (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 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他)有文集五十卷。(他)临终的时候,口授他的弟弟王纯臣写下奏章,把江山社稷看作最重要,把储君未立当做 忧愁。皇帝怜 悯,亲临 他的丧事,停止朝政一天,追赠左仆射,太常赠与谥号文安。四、随堂练笔14以“我对别人的看法”为题,写点自己的心里话,不少于 300 字。答案 略。